专题01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专题01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专题01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专题01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专题01 物质的化学变化-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物质的化学变化知识0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0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识0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知识04质量守恒定律知识05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知识06化学方程式方法0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0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定性判断方法0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定量计算方法04微观示意图方法0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0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生成其它物质。微观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宏观现象通常是状态和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举例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灯泡发光、煤的干馏等。金属生锈、燃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食物变质、酿酒、酿醋、石油分馏等。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物理变化。【例1】(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镁条燃烧 B.冰雪融化 C.光合作用 D.钢铁生锈【答案】B【详解】A、镁条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只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条件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知识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注意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在描述物质性质时注明条件。(如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特别提醒】(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物理变化中变现出的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和密度等。(2)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和酸碱性等。(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例2】(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答案】D【详解】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3用途和性质的关系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例:木炭具有可燃性,可以发生燃烧变化,生活中用于作燃料。【例3】(2022·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乙醇用作燃料 B.氯化钠用于制氯气C.煤用于火力发电 D.木炭用于吸附色素【答案】D【详解】A、乙醇用作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乙醇的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用于制氯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煤用于火力发电,利用煤燃烧放热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木炭用于吸附色素,是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吸附性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知识4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①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③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气体和沉淀等都要考虑在内④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实质分子分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新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变与不变”“6个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2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2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应用①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③有关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④解释微观示意图⑤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4】(辽宁抚顺)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gB.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能生成9L水C.5g硫和5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gD.纸在空气中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等于纸的质量【答案】C【详解】A、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故正确;D、纸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因此灰烬的质量比纸小,故不正确。故选C。知识5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反应类型概念及表达式特征化合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表达式:A+B+……→M多变一分解反应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表达式:A→B+C+……一变多质量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表达式:A+BC→B+AC单换单复分解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表达式: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例5】(2023·海南海口·三模)对于化学反应:,其反应类型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答案】D【详解】,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D。知识6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意义读法(以C+O2eq\o(=====,\s\up7(点燃))CO2为例)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量宏观: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微观: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的相对量的关系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步骤①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P+O2→P2O5②配平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③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标注生成物的状态,把“→”改为“=”4P+5O2eq\o(=,\s\up7(点燃))2P2O5④查:a.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b.查是否配平c.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d.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特别提醒】①“↑”的标注,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标“↑”;②“↓”的标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时,生成物中的固体或沉淀标“↓”【例6】(广东揭阳)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 B.2CO+O22CO2C.H2+Cl22HCl D.2Mg+O22MgO【答案】C【分析】由题意,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各物质的质量比2:71:73,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质量比是12:32:44=3:8:1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质量比是56:32:88=5:4:1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且各物质的质量比是2:71:73,此选项符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质量比是48:32:80=3:2: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方法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1①装置中红热的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红磷。②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冲开橡胶塞(或平衡气压)。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③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④该实验能(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2①在反应前将装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放在天平左盘,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把铁钉放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再把锥形瓶放回天平左盘,最后天平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②能证明铁钉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变浅。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该实验能(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3①在反应前调节天平指针居中,观察到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从烧杯中逸出②该化学反应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该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4①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②若将实验4中的氯化钠换为氢氧化钠溶液,该装置能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说明原因。不能,因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物明显现象,无法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总结: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必须遵循以下几点①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②若不是密闭容器需要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气体③必须有明显的实验现象④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例9】(2023·福建莆田·统考一模)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答案】A【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无气体参与或生成,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于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气参与了反应,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氧气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A。方法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定性判断本方法有2个考向:1.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未知化学式2.定性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解题重点: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例10】(2023·辽宁抚顺·统考模拟预测)已知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6NaOH=5NaCl+X+3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ClO B.NaClO2 C.NaClO3 D.ClO2【答案】C【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6个氯原子、6个钠原子、6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反应后有5个钠原子、5个氯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aClO3;故选:C。方法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定量计算解题重点: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和元素的质量守恒【例11】(2023·河南周口·统考模拟预测)乙醇与乙醛(CH3CH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若100g此混合物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为()A.90g B.104g C.92g D.88g【答案】A【详解】根据乙醇(C2H5OH)、乙醛(CH3CHO)的化学式可知,两种物质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相等,为:(12×2):16=3:2。由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54%,则100g此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0g×(1-36%-54%)=10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0g÷=90g,故选A。方法4微观反应示意图解题重点:根据题中所给出的原子种类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然后配平化学方程式,其余问题就迎刃而解。【例12】(2023·湖北鄂州·模拟预测)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B.甲、丙、丁均为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16【答案】A【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详解】A、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甲(CO2)、丁(H2O)属于氧化物,而丙(CH3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CO2)和乙分子(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