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课件_第1页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课件_第2页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课件_第3页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课件_第4页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学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在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肿瘤的发生是激活细胞癌基因的显性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肿瘤发生过程,还有一种通过纯合缺失或失活而引起恶性转化的隐性基因,被称之为

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或隐性癌基因(recessiveoncogene)、

抗癌基因(antioncogene)、

肿瘤易感基因(tumorsusceptibilitygene)

。抑癌基因在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负调节作用,并能潜在地抑制肿瘤生长。抑癌基因如果出现结构异常、功能失活,可导致细胞恶性转化而发生肿瘤。确定一种抑癌基因在理论上需符合三个基本条件:①在恶性肿瘤的相应正常组织中该基因必须

正常表达;②在恶性肿瘤中这种基因应有功能失活或结构改变或表达缺陷;③将这种基因的野生型导入基因异常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改变其恶性表型。但事实上至目前的研究为止,还未发现任何一种抑癌基因的异常存在于全部人类肿瘤中,均表现为不同频率的异常。

第一节抑癌因基因研究的历史回顾

抑癌基因存在的最早根据来自细胞融合实验,即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常产生非致瘤的杂交细胞,这种杂交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趋于分化和凋亡。——Stanbridge发现将Hela细胞与正常成纤维细胞融合后失去在动物中的致瘤能力。但如果融合细胞丢失染色体中1l和14号的任何一条,融合细胞则恢复原有的致瘤性。

抑癌基因存在的另一证据来自于

Knudson根据儿童散发型和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分析,提出著名的仲瘤发生的“两次突变假说”(twohithypothesis)。抑癌基因存在的第三个证据是在肿瘤细胞中经常发现有等位基因的杂合型丢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现象,精确的染色体位点的LOH分析可提供抑癌基因存在位点的重要线索,并据此发现新的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大多属于一类对细胞增殖产生负调节作用的基因及其产物,其促癌作用一般是在两个等位基因都丢失或失活后才显示出来,故发现和分离都比较困难。

1970年Kundson提出两次突变论,

1978年Francke发现13号染色体特定部位缺失,

1989年Rb基因的全部克隆,前后经历了近20年时间。目前已被克隆的抑癌基因和未被克隆的候选抑癌基因已达30余种(书表3-4)。第二节几种研究比较深入的抑癌基因一、Rb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etinoblastoma)Rb基因是第一个发现并彻底研究的抑癌基因。首先发现它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相关,故称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1、生物学特性Rb基因位于13q14,编码928个氨基酸组成的105-110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pRb。pRb的磷酸化状态是Rb基因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主要形式。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pRb的磷酸化状态不同。在G1期pRb为去磷酸化状态,在S期、G2期和M期为磷酸化状态。

CDK4

CyclinD

+

+

Rb蛋白低/非磷酸化Rb蛋白磷酸化

(E2F)+

G1期S期G1期S期低磷酸化的pRb阻止细胞G1/S期和G2/M期的过渡,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增殖。2、Rb基因异常与肿瘤

Rb基因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等位基因缺失和基因突变。Rb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不仅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出现率高,也存在于骨肉瘤、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肝癌等肿瘤中。除了等位基因丢失外,Rb基因的异常,特别是基因突变也在多种人体肿瘤中存在,其中以肺癌、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出现率较高,从15%-50%不等,主要集中于外显子13-17上。Rb等位基因的异常或出现基因重排、基因突变,常可表现出mRNA或蛋白质的异常。

12%的小细胞肺癌有异常的mRNA

22%

有蛋白异常。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在多种人体肿瘤中有Rb蛋白的异常表达。Rb基因异常与视网膜母细胞发生的关系比较明确,与其他肿瘤之间的确切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p53基因p53基因是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肿瘤相关基因之一,仅1991~2002年有关论文就超过9800篇,p53基因也被science杂志译为1993年的明星分子。1、生物学特性

p53基因位于17p13.1,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具有蛋白质-DNA和蛋白质结合的功能。

p53是细胞生长周期中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

①抑制细胞增殖:p53基因是细胞生长的“监控器”,p53通过p21基因蛋白抑制CDKs

活性,对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由G2期进入M期起监控作用。②促进DNA损伤的修复:当DNA损伤时,活化p53促进GADD45(growtharrestandDNAdamageinduciblegene45)基因表达,GADD45

蛋白CDK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结合形成复合物,PCNA具有DNA修复酶作用,使损伤的DNA修复。③诱导细胞凋亡:活化p53诱导Bax基因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Bcl-2蛋白具有阻止细胞凋亡的作用。④诱导分化发育:p53可诱导某些细胞的分化发育,如p53诱导前B细胞株L12分化。2、p53基因异常与肿瘤野生型p53具有上述功能,突变时丧失这些功能。p53变异的形式有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基因重排和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等。

p53突变位点分布比较广泛,目前已知的突变位点约有3500余种,但大部分集中于第5-8外显子,即p53的突变热点。p53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特点1)大多数突变是引起蛋白功能改变的错义突变,少数是无义突变或终止码突变,特别是在上皮源性的癌组织中,而在肉瘤中则以重排、插入突变为主,而错义突变非常罕见。2)不同组织类型突变位点分布和频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肺癌位于273密码子,结肠癌位于175密码子3)突变类型在不同肿瘤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肺癌、肝癌的G→T,结肠癌的GC→AT的转变。4)与不同的致癌因素联系在一起,如第249密码子的

G→T点突变,可能是黄曲霉毒素B1的攻击靶点。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已被证实是许多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自1989年以来,人们在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发现了p53基因的突变,其频率可达50%~60%,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迄今从各种恶性肿瘤中检测到7500多种p53的突变存在p53突变的常见恶性肿瘤有: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肺癌、前列腺癌、肝癌、胶质细胞瘤、软组织肉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等

3、p53表达产物的检测野生型p53

—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半衰期短不易检测到。突变型p53—具有癌基因的作用,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可延长至

6-12小时。因此,可用抗p53蛋白的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等方法进行检测。应用这种方法可检测肿瘤组织p53基因的异常表达。4、p53基因对细胞内基因转录的调节

p53除可以与某些病毒癌蛋白结合外,还可与细胞内的转录因子结合,起活化和调节作用。

目前已发现p53

激活转录的基因有107种,

抑制转录活性的基因有54种。其中关系较为密切且进行较深入研究的相关基因见下表

p53参与调节转录的细胞基因靶基因p53的作用靶基因p53的作用Bax激活转录p21WAF1/CIP1激活转录Fas/Apol激活转录Bcl2抑制转录活性CyclinG激活转录C-myc抑制转录活性GADD45激活转录FGF抑制转录活性GD-AIF激活转录C-fos抑制转录活性HIC1激活转录HSP70抑制转录活性IGF-BP3激活转录IL6抑制转录活性MCK激活转录MDR1抑制转录活性Mdm2激活转录PCNA抑制转录活性

三、INK4基因家族INK4(inhibitorsofCDK4)基因家族包括了p16、p15、p18和p19基因等。INK4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类基因蛋白具有周期依赖性表达模式,特异性抑制CDK的激酶活性,并参与某些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的调控。(一)p16基因1、生物学特性p16基因位于9p21,编码一种CDK4的抑制蛋白,分子量15.8KD,故简称p16。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1(multipletumorsuppressorMTS1),后被人类基因组织(

HUGO)正式命名为CDKN2(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tor2)。p16既是细胞周期有效调控者,又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关键因子。

p16CyclinD

+CDK4Rb蛋白低/非磷酸化Rb蛋白磷酸化

(E2F)

+

G1期S期G1期S期正常情况下地一无是处处于平衡状态。当p16基因异常而不能正常表达时,cyclinD则与CDK4优势结合,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细胞表型产生变化。

2、p16基因异常与肿瘤

p16基因异常的主要为基因缺失,纯合性缺失为多,也有杂合缺失;点突变发生频率较低。在肿瘤细胞系中基因缺失可达80%以上,在实体瘤中可达70%左右。在分级高的胶质瘤中,p16基因缺失达71%。在实体瘤中p16基因丢失率,平均可达55%。p16基因丢失率高的肿瘤有:黑色素瘤、食道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卵巢癌、乳腺癌、骨肉瘤、间皮肉瘤及淋巴造血系统种瘤等。

四、CIP-KIP基因家族CIP-KIP基因家族包括p21、p27和p57等,它们在结构上有部分同源性,能抑制多种CDK的活性,如CDK2、CDK4和CDK6等,在细胞分化、细胞周期临控以及肿瘤发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p21基因

p21基因位于6q21.2,编码164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为21kD,曾被命名为

CIP1(cdk-interactingprotein1)、

WAF1(wild-typep53-activatedfragment1)

mda6(melanomadiffrerntiationassociatedgene)

CAP20(cdk2-assoiciatedprotein20)1、生物学特性(1)p21可抑制多种Cyclin-cdk复合物的活性,抑制细胞增殖。(2)抑制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eatingcellnucarantigen,PCNA)与DNA多聚酶8

结合,使DNA复制受阻(3)p21参与由p53介导的细胞DNA损伤反应,当细胞损伤时,p53作为转录因子启动

p21表达,抑制CyclinE-cdk2复合物活性,使Rb低磷酸化,细胞不能进入S期而停滞于G1期。2、p21基因异常与肿瘤p21与肿瘤的关系主要是与其他相关基因间的协同作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未发现p21突变,但存在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在表达水平上,p21存在p53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种途径。研究发现38%的肝癌存在p21表达减弱,29%p53基因突变,具有p53突变的肝癌中p21的表达是p53依赖性的。在黑色素瘤中,p21表达减低。在肺癌中,p21的表达水平则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五、PTEN基因

PTEN基因(geneofphosphateandtensio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于1997年由三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分离鉴定,仅仅在一年时间里,有关该基因的研究文章就有近200篇,已被确定为一个新的候选抑癌基因,又称为MMAC1(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和TEP1(TGF-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enrichedphosphatase)

1、生物学特性PTEN基因位于体10q23.3,编码4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具有磷酸酯酶活性,PTEN蛋白可通过拮抗酪氨酸激酶等磷酸化酶活性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PTEN蛋白还可通过特异性地使三磷酸肌醇(IP3)的第3位磷酸去磷酸化而间接地抑制胰岛素诱导的IP3激酶的活性,而IP3是胰岛素调节细胞生长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的第二信使,因此PTEN蛋白在细胞生长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2、PTEN基因异常与肿瘤

PTEN基因主要通过等位基因缺失、基因突变和甲基化方式使其失活。

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PTEN基因异常可存在于胶质母细胞瘤、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肿瘤,认为是继p53基因后,另一改变较为广泛、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六、BRCA基因

1、生物学特性

乳腺癌基因

BRCA1(breastcancer1gene)

BRCA2

(breastcancer2gene)两个基因的结构完全不同:BRCA1位于17q21,编码1863个氨基酸,BRCA2位于13q12,编码3418个氨基酸。

在生物学功能、肿瘤发生机制等方面,这两个基因有很多相似之处:(1)都有DNA结合结构域,可作为转录因子对相应的基因转录起调控作用。(2)还可与Rad51蛋白相互作用,在DNA

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功能。2、BRCA基因异常与肿瘤

BRCA1的变异形式多为杂合性丢失和突变。主要见于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在散发乳腺癌中不常见。有报道在前列腺癌中也存在BRCA1基因杂合型丢失的现象。

BRCA2突变与家族性女性和男性乳腺癌有关,与卵巢癌无关。七、DCC基因

DCC(deletedincolorectalcarcinoma)结直肠癌缺失基因位于18q21.3。编码分子量为190kd的跨膜磷酸化蛋白,可能为一种信号传递受体,目前还不清楚DCC的细胞外配体是什么。DCC基因异常表达主要为丢失或低表达,常见于结直肠癌,并常发生于较晚期阶段,推测DCC基因缺失与结直肠癌进展有关。其它肿瘤如胃癌、食道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等也发现有DCC位基因丢失。八、APC和MCC基因

APC(adenomatouspolyposiscoli)结肠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基因和MMC(mutatedincolorectalcancer)结直肠癌突变基因位于5q21-22。APC和MCC的异常表达主要存在于散发性结直肠癌和与遗传性直肠癌有关的家族性多发性息肉中。新近的研究发现,APC和MMC基因异常也存在于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等肿瘤中。九、WT-1基因

WT1(wilm’stumortype1)是肾母细胞瘤易感基因,位于11p13,编码345个氨基酸的蛋白,为含有4个锌指区的一种转录因子,与转达录因子的早期生长应答成分(earlygrowthresponse1EGR1)的同源性超过60%。EGR1与Myc相似,能刺激细胞的增殖,WT1蛋白与DNA的特定序列结合后抑制EGR1与DNA结合,抑制EGR1对转录的激活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生长。WT1基因异常最主要的形式是发生于肾母细胞瘤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第11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丢失也发生于横纹肌肉瘤、肝癌、膀胱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及睾丸癌等。

十、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肿瘤转移是威胁肿瘤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肿瘤发生一样,肿瘤转移不仅有促转移基因的激活,也伴有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目前已发现并研究较多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主要有nm23和KAI1

。(一)nm23基因nm23(non-metastasis23)基因位于7q22,编码152个氨基酸组成的17kd核内及胞浆蛋白,与二磷酸核苷激酶(nucleotidediphosphatekinase,NDPK)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人类nm-23基因有两个亚型,即nm-23H1和nm-23H2。nm-23H1编码蛋白的氨基酸与nm-23H2基因产物有88%的同源性。1、生物学特性目前认为nm-23可能是一种具有NDPK功能的基因。红细胞NDPK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其中A链与nm-23H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B链与nm-23H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因此nm-23蛋白很可能通过与NDPK相似的途径在调节细胞信号的传递、细胞分化等过程中发挥作用。NDPK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参与细胞调节:

1)影响微管聚合以调节细胞运动;

2)通过影响G蛋白的信号传递发挥负调节作用。2、nm-23与肿瘤转移

nm-23基因的研究主要是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及黑色素瘤等许多肿瘤都有研究报道:

1)nm-23表达水平与肺癌转移能力呈负相关,mRNA

水平在低转移癌细胞中比高转移癌细胞高10倍以上。

2)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nm-23表达比没有转移者低。

3)肝癌nm-23H1mRNA量与肝内转移及TNM分期呈明显负相关。

4)肝癌nm-23低表达者术后肝内转移或远处转移发生率较高。nm-23与肿瘤转移的关系除了表过水平有关外,另一异常变化为等位基因缺失或突变。Leone等发现64%乳腺癌、42%肺癌、20%肾癌存在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有关nm-23基因两种类型H1和H2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较多的结果倾向于nm-23H1在抑制转移中起主要作用。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不同转移潜能的癌细胞中多为低表达,nm-23H1可能在转移抑制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尽管在众多研究中还存在不同的结果,但nm-23的发现为人类探索肿瘤转移发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肿瘤转移在预测和转移的基因治疗研究方面提供了线索。几种常见肿瘤的基因异常(一)消化道肿瘤1、结肠癌近年来对结肠癌变的分子机制有很大突破,由于结肠肿瘤的演进具有明确的形态学时相,就有可能确定这种类型的肿瘤中基因突变发生的顺序。结肠癌演进的形态学时相:上皮增生→良性腺瘤I→II→III级→腺癌→转移癌Vogelstein等的研究发现:Ras基因突变无癌变腺瘤

APC及DCC基因丢失

Ras基因突变

癌变腺瘤及结肠癌

APC、DCC与p53基因丢失。

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事件:

DNA损伤修复基因突变

APC丢失DNA甲基K-RasDCC丢失p53丢失或突变化异常突变或突变或突变

异常增生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腺癌

在大多数(约70%以上)结直肠癌中有C-Myc的过度表达,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未发现C-Myc过度表达与疾病的进展、组织类型和分期有关。

20~50%的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还伴有染色体1q、4p、6p、8p、9q和22q的等位基因的丢失,预示可能还有未知基因的参与。2.胃癌胃癌的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异常基因异常发生率临床意义

癌基因

Ras

突变率不高,但也有高达可能在肠型胃癌

40-50%的报道。其表达产的初期起作用。物p21不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而且在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也有表达。

C-erbB2

约40%有过度表达,其中乳在进展和转移过

头状腺癌异常表达率最高。中起作用。C-Myc

约40%有过度表达。在与疾病分期、组胃炎性病变(化生和不典组织类型和肿瘤型增生)也有过度表达。分化无关。可能是高度增生表现。

K-SAM

该基因编码纤维细胞生长在弥漫性胃癌的因子受体,约20%的未分发生中起一定作化胃癌有K-SAM基因扩增。用,在高分化胃癌中无过度表达。

EGFR20~50%有过度表达。在进展期较常见。抑癌基因

p53

在大部分转移性胃癌中有主要与肿瘤的

p53基因的点突变或缺失,进展有关。而在原发性胃癌中末见或少见有p53基因异常。

APC

在胃癌中也常见有APC基因的异常表达。染色体缺失已证实早期和进展胃癌均可能存在与胃癌有较多的染色体缺失,尤发病密切相关的其是17p等位基因缺失在抑癌基因。各种类型的胃癌中都常见。3、肝癌(1)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大量流行病学的资料已证实,HBV感染与肝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肝癌的发病率为

6%,80%~85%肝癌患者癌细胞中含有整合的HBV。由于HBV本身并不携带致癌基因,故其诱发肿瘤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病毒整合邻近部位的基因结构或表达、或是通过其它机制起作用。

有证据表明HBV可能是一种非选择的致变嵌入剂,其整合可造成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容易发生染色体物质的缺失。此外HBV所携带的顺式作用原件和反式调节活性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受到注视,特别是HBV的X基因(HBx)产物的反式激活作用。现已知X基因产物能活化多种细胞的基因。肝细胞内未知的基因可被X基因产物反式激活,可能是肝癌发生中的重要环节。(2)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作用研究发现HCV感染与肝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在HBV流行率低的国家(欧美)肝癌患者中HCV的阳性率较高(53~85%),HCV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其致癌作用尚不清楚。(3)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在肝细胞中经代谢成为活化型AFB1环氧化物,活化的AFB1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致突变物之一,也最强的致肝癌物质,p53的第249密码子是AFB1的攻击靶点(4)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化人肝细胞癌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在基因水平,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某些肝癌会有一个突变的p53等位基因和一个正常的等位基因,在另一些肝癌则会有一个点突变的p53等位基因和缺失一个等位基因呈杂合缺失。中国人肝癌的p53等位基因缺失率高。食物中黄曲霉素含量高的地区(如启东和南非)肝癌细胞p53基因的突变点在249密码子,其他地区肝癌p53基因的点突变发生在密码子110、175、244、246、272、276和381-382等位置上。

约18%的肝癌病人有Rb基因异常表达。

11号染色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抑癌基因的突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乙肝病毒基因的整合最常发生在11号和17染色体上,常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等位基因的缺失。4.食道癌与食道癌发生有关的基因异常有:(1)癌基因:约20%的食道癌中有CyclinD1基因扩增。

EGFR和C-erbB2基因的过度表达在食道癌中也较常见。(2)抑癌基因:约50%的食道癌中有p16突变。常见有p53基因突变和APC位点的杂合性丢失。(3)肿瘤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

在食道癌发生过程中由于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或p16基因的缺失失活,CyclinD1与CDK4得到优势结合,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而产生癌变。

p16CyclinD1

+CDK4Rb蛋白低/非磷酸化Rb蛋白磷酸化

(E2F)

+

G1期S期G1期S期(二)肺癌:肺癌按其病理学特征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肺癌中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结构和表达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肺癌有不同的基因异常。1、肺癌的癌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基因异常SCLCNSCLC临床意义

Ras突变很少见约15%~20%。预后不良腺癌Ras突变90%为

K-Ras,85%突在第

12密码子。C-Myc过度表达常见较少见化疗不敏感肿瘤生长快生存期短

N-Myc异常可见未见

L-Myc异常可见未见基因异常SCLCNSCLC临床意义Bcl-2异常常见,80%鳞癌25%,

SCLC细胞系腺癌12%。表达升高EGFR过度表达少见常见(60~80%)与病情进展和转移有关C-erbB2过度表达少见1/3以上,成活期较短腺癌更常见易产生耐药CyclinD1过度表达未见约60%

肺癌中还可发现其他癌基因如ERBA、Myb、Jun和Fos,其生物学意义仍在研究之中。2、肺癌的抑癌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基因异常SCLCNSCLC临床意义p53突变90%以上50%以上预后不良Rb表达异常90%以上20%~30%p16表达异常不多见40%以上3.染色体缺乏3号染色体短臂(3p)的一个拷贝在90%以上的小细胞肺癌和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中常常缺失,说明该区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抑癌基因。4、肿瘤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的基因异常变化中,可发现肿瘤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小细胞肺癌中,常见有C-Myc和Bcl-2的过度表达:凋亡

Bcl-2

+

癌变

C-Myc

+

增殖和永生化非小细胞肺癌中Rb的异常率很低,但常有CyclinD1过度表达和p16缺失或失活:

p16CyclinD1

+CDK4Rb蛋白低/非磷酸化Rb蛋白磷酸化

(E2F)+

G1期S期G1期S期(三)乳腺癌1、乳腺癌的癌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异常基因异常发生率临床意义

Myc30%有C-Myc异常扩增,多见于进展期,很少有N-Myc和L-Myc与预后不良和淋基因异常。巴结转移有关。

Ras主要为H-Ras过度表达,与病情进展和预约60%~80%的癌组织中后不良相关检测到Ras的p21蛋白过度表达。

C-erbB2约20~30%有C-erbB2肿瘤更具侵袭性,过度表达。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内分泌治疗反应差,化疗易产生耐药,预后常常不佳。

CyclinD130%的乳腺癌患者可发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现CyclinD1基因扩增或有关,表达高分化过度表达。差。

2、乳腺癌抑癌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异常基因异常发生率临床意义

p53约有50%的乳腺癌有p53常发生恶性进展和基因的突变。广泛转移过程中,

p53突变也能导致化疗耐药。

Rb突变发生率约20%。在恶性进展过程中发生。

nm23nm23(non-metastasis23)低表达患者生存期转移抑制基因在转移性乳短、复发率高。腺癌中表达低下。p16常有p16基因缺失或因甲在恶性程度高和病基化而失活。期较晚时发生。

BRCA1突变主要见于家族性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率低。

BRCA2突变主要见于家族性女性和男性乳腺癌,与卵巢癌无关。约30~40%的散发性乳腺癌可见有BRCA2

的杂合性缺失。(四)生殖泌尿系肿瘤

1、卵巢癌(1)卵巢癌的癌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异常基因异常发生率临床意义

C-Myc可见有C-Myc过度表达,低分化的肿瘤伴有恶性粘液性卵巢癌中常高水平C-Myc蛋白有高水平C-Myc蛋白p62。

C-erbB2约30%的卵巢癌有扩增。与预后不良有关。

K-Ras偶可见有K-Ras扩增。(2)卵巢癌抑癌基因异常和临床意义

异常基因异常发生率临床意义

p53约50%的晚期卵巢癌存在p53突变在卵巢癌逐

p53突变。在交界性和良性渐形成的后期发生,卵巢肿瘤中无p53突变,而与肿瘤的高分级和在侵袭性癌毗邻的良性表预后不良有关。p53

皮囊肿中可发现p53突变。突变可激活MDR-1,影响化疗效果。

BRCA1突变在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症中常可发现。在散发的卵巢癌(占95%)中未发现有BRCA1基因突变。2、宫颈癌(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作用:许多证据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约60%以上的宫颈癌中有HPV-DNA。但HPV导致宫颈癌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然而已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现已确认HPV的E6和E7基因是致癌基因,用致癌HPV亚型16/18感染人角化细胞可导致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异常,然而只有经过对这些“永生”细胞的长期培养,才偶尔有克隆在裸鼠中有致瘤性,提示单纯HPV感染不足以引起宫颈癌。来自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资料支持这一观点。E6/E7基因在经过一段潜伏期后能导致上皮细胞增生和瘤样病变形成,但未发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