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其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

3.《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副教授曾做客《扬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下列选项中,不

可能出现在他讲话内容中的是()

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B.唐太宗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D.唐太宗创立殿试,选拔贤才

4.这位皇帝弘扬“贞观”引“开元”,为盛世局面的开创作出重要贡献,以下史实与这位皇帝有关的是

()

A.注重文教,编修经籍B.发展科举,创立武举

C.发展经济,编订户籍D.重文轻武,分化事权

5.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是()

A.翻车B.秧马C.筒车D.曲辕犁

6.《步辇图》的作者是()

A.柳公权B.颜真卿C.吴道子D.阎立本

7.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杯酒释兵权D.五代十国的更迭

8.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逐步交融,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形成

在()

A.唐朝B.宋朝C.明朝D.元朝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的朝代、地点、名称分别是()

A.隋朝、扬州、瓦子B.北宋、四川、交子C.南宋、临安、交子D.元朝、大都、

瓦子

10.宋朝的《神童诗》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的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

表明()

A.宋朝等级森严B.宋朝重农抑商C.宋朝重文轻武D.宋朝轻视军备

11.《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为分知州权力,北宋在地方设置了()

A.通判B.枢密院C.行省D.御史台

1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

史料反映的是()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13.“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李世民B.朱元璋C.赵匡胤D.忽必烈

14.郑和下西洋出现在哪个朝代()

A.宋B.元C.唐D.明

15.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

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D.朝廷大兴“文字狱”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白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B.苏轼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C.关汉卿的《窦娥冤》,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

D.罗贯中的《水浒传》描写了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17.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转运使B.市舶机构C.工部D.枢密院

18.有一本史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该史书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1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民族”是指()

A.蒙古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

20.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长城是()

A.秦长城B,汉长城C.滇长城D.明长城

21.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钻

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

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B.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D.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

22.《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

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A.了解科举考试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D.欣赏京剧

23.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表明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达到了顶峰()

A.议政王大臣会议B.南书房C.行省制度D.军机处

24.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其中一张只能依稀看出“岭北行省”

宣政院辖地”等字迹;另一张图例中有“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

两个朝代的疆域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

A.徐杰:西汉和唐朝B.李红:明朝和清朝C.刘君:元朝和清朝D.陈民:元朝

和明朝

25.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辉煌的时

代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友好交往

材料二:文学大师

真正的诗人都是大梦想家。你,做过仗剑走天涯的梦,做过修仙

羽化的梦,再没有一种更好的事物会像一首诗走的那么远,从一

千年前到一千年后,我们所有人依然在诗里仰望你那伦唐朝的月

亮。

材料三: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意台湾者

但愿海波平中国之土地也

材料四:科技巨匠

今时珍《大1:犬物》(影

(1)材料一中,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他回国后由其弟子整理的哪一部书籍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1)材料二中的“你”在诗歌史上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谁?写出右图人物的一部代表作。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图片中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

(3)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了突出的成就。材料四中李时珍的科技著作是什么?《天

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26.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某盟约内容:

(-)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驻军旅费,银十万两,绢20万匹

(四)双方与边界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

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赋税3581100004509500044:56

南宋1196年赋税6000000001431900081:19

(1)材料一中的①、②分别是什么政权?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1)材料二是哪一盟约的内容?如何评价这一盟约?

(2)你从材料三中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2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如图):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区史实

新疆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A______,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新疆地区。

元朝:设置B______,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西藏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C______,监督西藏政务。

元朝设置D______,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台湾

清朝:1684年设置E______,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史实说明这个政策实行的效果。

⑵请写出材料中A、B、C、D、E处应填写的内容。

(3)近年来出现的钓鱼岛之南海问题、中印争端等,反映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并不乐观,请你结合材料谈谈

对此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大运河不经过长安,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符合题意。

C.大运河南至余杭,余杭不是中心,排除。

D.大运河北至涿郡,涿郡不是中心,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状况、作用,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答案】B

【解析】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

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故选:Bo

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创立殿试制度的皇帝是武则天,不是唐太宗,因此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不可能出现唐太

宗创立殿试,选拔贤才。

故选:D。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

治”.

本题以贞观之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这位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

试制度和武举。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

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以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武则天,知道武则天发展科举,创立武举。

本题考查武则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

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时劳动人民创制的灌溉工具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

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新式农具的改进.

6.【答案】D

【解析】《步辇图》的作者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

婚使者。故D符合题意;柳公权、颜真卿是唐朝书法家,排除AB;吴道子的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排

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步辇图》,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步辇图》,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步辇图》的作者是唐朝画家阎立本。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

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

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项正确;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

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排除A项;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

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排除C项;五代十国的更迭是在唐朝灭亡之后,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黄巢起义。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解析】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

渐交融,元朝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故D符合题意;唐朝时,有少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中国

做买卖,与中国其他民族融合,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排除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回族,形成于元

朝,不是宋朝,排除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回族,形成于元朝,明朝比元朝晚,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元朝民族交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交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回族,形成于

元朝。

9.【答案】B

【解析】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项正确;交子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瓦子是北宋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排除AD项;交子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

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排除C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交子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交子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解析】宋朝的《神童诗》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的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这表明宋朝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

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故选:C。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知道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II.【答案】A

【解析】由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宋

太祖为分知州权力,设置通判一职,以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Ao

本题以《宋史•职官志》的记载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极为神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可知,这反映了印刷的效率很高,速

度很快,反映的是北宋活字印刷术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使用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的印刷

的效率。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的发明,节省了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为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早于欧洲400多年。

本题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

意掌握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字印刷术,注意把握活字印刷术的特点。

13.【答案】C

【解析】A.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排除A。

B.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明朝,排除B。

C.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将黄袍披在他身上,即“黄袍加身”,赵匡胤建立宋朝,

历史上称北宋。

D.忽必烈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元,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准确识记黄袍加身的历史典故。

14.【答案】D

【解析】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盛国家。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

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

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到过亚非三十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故选:D。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郑和下西洋到达的地区与意义。

15.【答案】D

【解析】A项,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在瓦子中可以看戏、听书、看

杂耍等。故A项看得到。

B项,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地区成为重要的粮仓,交通运输也得到发展。故B项看得到。

C项,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使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

铜钱,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C项看得到。

D项,宋代为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实行以文制武的策略,格外优容士大夫。明清时期随着

君主专制的加强,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故D项看不到。本题要求选择看不到的一

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

本题掌握查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相关知识。

16.【答案】C

【解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

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

实现.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喑势力,C正确;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

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排除A;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

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

怀古》等排除B;施耐庵的《水浒传》它根据北宋末年宋江梁山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小说围绕“官逼民

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刻画了性格、经历不同的各种反抗者的英雄形象,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创作。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依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创作

的相关史实。

17.【答案】B

【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

设立市舶机构,加以管理。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市舶司。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机构海外贸易。

18.【答案】B

【解析】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

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B符合题意;《史记》记载

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A排除;《天工开物》是关于手工业方面的,C排除;《本草纲目》是药学巨著,

D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解析】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发动了

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他和他的子孙们除对金、西夏和南宋等作战外,还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1260年

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

的封建王朝。”其中“民族”是指蒙古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建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元朝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

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

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

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

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明长城的修筑。注意掌握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异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长城的修筑的相关史实。

21.【答案】B

【解析】据“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

的颜料‘钻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

亚文化的葡萄藤”可知,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属于中华文明成就的青花瓷融合了蒙古人、波斯商人和

西亚文化,因而可以说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故选:Bo

本题以题干信息为依托,考查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相关史实。

22.【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

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

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京剧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明朝不可能欣赏京剧,D项符

合题意;科举考试确立于隋朝,1905年清政府废除,主人公都教授可以对其进行了解,排除A项;郑和下

西洋的故事发生在1405—1433年,主人公都教授有可能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排除B项;北宋毕昇发明活

字印刷术,主人公都教授有可能学习活字印刷术,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后期的中国的史实,重点掌握京剧的出现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后期的中国的相关史实。

23.【答案】D

【解析】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

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

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

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

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设置表明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

制度的加强达到了顶峰,D项正确;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

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

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排除A项;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

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排除B项:行省制

度出现在元朝时期,加强了元朝对地方的管辖,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达到顶峰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军机处的相关史实。

24.【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体现了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

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元朝在中央设

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臧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

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伊犁将军

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作为中央

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以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元朝、清朝巩固

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史实。

25.【答案】【小题1】(1)材料一中,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唐玄宗时,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他回国后由其弟子整理的《大

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2)材料二中的“你”在诗歌史上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李白。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

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

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右图人物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他的代表作是《红楼梦》。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击倭寇,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1662年郑成

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4)材料四中李时珍的科技著作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

(1)鉴真;《大唐西域记》。

(2)李白;《红楼梦》。

(3)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击倭寇,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4)《本草纲目》;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光耀千古的唐诗、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红楼梦》、明朝的科技巨著、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光耀千古的唐诗、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红

楼梦》、明朝的科技巨著、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相关史实。

26.【答案】【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