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扫描】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4.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考点要求】1.以某一自然条件为背景,考查自然条件对聚落和交通建设的影响。2.结合各种最新统计图表和资料来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及影响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式。3.采用数据、图像、坐标图等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4.结合近期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考查其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5.掌握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3.水对城市的影响交通通道生产生活矿产资源的分布、_______和_________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成、发展规模及发展前景。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蕴藏量开采水平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_____线受地形的影响最为明显。2.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交通线路往往都选建在_________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3.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沿河、沿海的地区适于发展_____运输,陆地上适于发展_____运输和公路运输等。铁路自然条件水上铁路三、全球气候变化1.特点:_________相互交替。2.阶段冷暖干湿四、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以来,地球表面和近地表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2.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北移热带半干旱降低扩大19世纪80年代高纬度低纬度广阔的市场发病率增加上升物种土地荒漠化五、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发生时间:冬半年。2.表现:_________入侵,造成剧烈_____,伴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3.成因:冬半年,_____地带因气温很低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干冷气团从源地向_________流动形成。强冷空气降温大风、冻害、雨雪高纬较低纬度六、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危害2.发生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_____两季。3.预防措施:发布_________________,人们可对农作物

和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等。准确的信息和警报冬春(1)含义: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____和_____。(2)分类:依据能否循环利用分为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资源。(3)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_______。(4)开发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处理好资源与_____的关系。(1)组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_________,较易开发利用的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_等。七、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1.自然资源概况物质能量可再生非可再生整体性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环境淡水资源浅层地下水(2)分布:①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__。②成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③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④洲际差异:_____最多,南美洲次之,_______最少。补给的_____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_________性、水利水害双重性。3.水资源的特征地域差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亚洲大洋洲循环不可替代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一)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_______、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_______和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2.大河文明的形成原因

(1)河流提供水源。 (2)河流的_________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 (3)河流提供便利的_____。尼罗河印度河冲积作用水运(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_______还有质的要求。2.水与生产活动

(1)农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水源条件影响工厂厂址确定饮用水冷却用水80% (3)水运:具有_______、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 (4)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_____的能源之一。(三)全球水危机1.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_______严重等。2.影响: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外,还可引起政治冲突。投入少清洁水污染世界上的三大城市密集区分别是位于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它们分别位于欧洲西部平原、亚洲东部平原和北美东部平原地区。自学指导我国不同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1)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2)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3)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4)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5)南方丘陵地区、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特别提醒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克服思维定势(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3)温室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自学指导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有人认为冰川融化会导致淡水资源更加充沛,而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误区警示自然灾害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发生在自然界中;二是给人类造成损失。如撒哈拉沙漠无人区中的干旱对人类生命财产未造成损失,交通事故不是发生在自然界中的自然事件,故它们都不是自然灾害。知识拓展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在其影响范围内,从寒潮和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强冷空气难以爬升,一般不会受其影响。四川盆地、滇南谷地因地势低洼,周围有高大地形阻挡了冷空气,一般也不会受寒潮影响。特别提醒物质与能量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两点:(1)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2)用于生产和生活。例如汽油、棉花、电能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闪电不能用于生产生活,故其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自学指导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降水少的地区不一定缺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由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比如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但因国土面积狭小,径流量少,所以其水资源并不丰富。所谓的地区缺水一是指该地区提供的可用水资源量少,二是该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即供需矛盾越突出,缺水程度越重。误区警示影响聚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条件除地形外,还包括河流、气候、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工农业生产水平、交通条件、科学技术、政治、军事等。其中城市在聚落中规模大且具有带动区域发展的意义,因此其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比较重要。考点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图说考点】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

影响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_________,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_______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_______字型弯曲或开凿_____水文线路应避开_______,尽量避免跨越_____,以减少桥梁总长度【融会贯通】少占耕地“之”隧道等高线沼泽地河流自然因素地质注意避开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_____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气候断层滑坡泥石流1.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对点演练】(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第(2)题,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第(3)题,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第(4)题,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①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答案

(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3)B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4)工业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考点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图说考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2.(2012·重庆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对点演练】(1)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2)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碳排放量的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含碳物质,南非是非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矿业发达,人均收入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均碳排放量高,故A项正确;人口数量大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较低,故C项错误;石油资源丰富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没有关系,只有石油消耗量大,才会导致碳排放量高,故D项错误。第(2)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的影响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故A项错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也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作用越强,全球温室效应越显著,故B项正确;大气温度升高,是因为吸收地面辐射,吸收得多,返还给地面的辐射也多,才会增强温室效应;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非常少,故C项错误;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大气热量散失加剧,地面温度降低,故D项错误。答案

(1)A

(2)B

结合冬季风的成因理解寒潮的发生考点三寒潮的成因与防御【图说考点】

图解寒潮的危害及防御措施辩证地分析寒潮影响一分为二地看,寒潮给农业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好处,有“过”也在“功”。寒潮的“功”【融会贯通】3.(2011·山东卷)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

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对点演练】(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解析

(1)根据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分布特点,可知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对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水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作物不受寒潮的直接影响,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

(1)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地理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整体呈现不平衡,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具体分析见下表:考点四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图说考点】

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与成因指标特点原因水源补给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水源补给多径流总量大河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面积大,河流多,径流总量大;相反,径流总量小国家前六位:巴、俄、加、美、印尼、中人均径流量大洋洲最多径流总量一定,人口越少,人均径流量越大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分布不均,其表现、成因及调节对策如下表所示: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成因及对策时空分布特点成因对策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基本上都是夏季风从海洋上带过来的,因此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较多;而冬春季节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降水量很少通过修建水库来改变径流的时间分配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我国的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因此就地区而言,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就越明显,受影响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也就越丰富通过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对策供水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融会贯通】原因措施自然空间分布不均___________时间分布不均_________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大_________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人为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浪费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污染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4.(2010·课标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1)~(2)题。【对点演练】(1)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解析第(1)题,图中湖泊为死海,湖水的盐度相当高,不可能用于灌溉;且该区域气候偏干,年降水量总体偏小,再加上纬度低,蒸发旺盛,区域内又多为季节性河流,建水库对缓解当地农业用水紧缺状况意义不大,故本题选B。第(2)题,甲地区为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数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因其充分利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多数农产品能自给。答案

(1)B

(2)D1.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我国气象灾害形成深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南北不同、东西差异及时间差异。如:我国气象灾害图的判读我国气象灾害时间分布示意图我国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示意图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其防治灾害天气地区时间形成原因主要特点综合防治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干旱降水多—排水;出现“空梅”——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监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春旱华北3~5月夏季风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引水灌溉夏涝华北6~8月夏季风来得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洪涝灾害低洼地排水,河流疏浚,增加入海口“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春季出现强低温,雨雪天气薄膜覆盖等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秋末、冬季和初春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降温冻害,大风破坏,大雪、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防冻措施暴雨洪涝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春、夏、秋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地形雨、锋雨②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②经济财产受损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等;②非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干旱全国四季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例】(2011·天津文综)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2)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左图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

)。A.a B.bC.c D.d【审答流程】(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

(1)B

(2)B

(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1~3题。考向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3年6考)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2.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

)。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解析第1题,图中P箭头表示铁路向北上坡段延伸方向,并不一定指向正北方;既是上坡可见铁路此段并非沿等高线布线;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上,冬季气温较低,有结冰现象。第2题,由图中的信息可知,M、N堆积物位于山坡的沟口处,可能是沟里的物质被水流带到该处后堆积而3.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成的。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T设施所保护的这段铁路位于山坡的沟口处,一旦该地形成降水,沟部位会汇集大量的流水和泥沙,它们冲向铁路后可能会给铁路带来危害;故T设施主要是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答案

1.B

2.C

3.B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全球变暖。从题干来看: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CO2浓度进行调节,结合选项不难得出只有A项与大气中CO2浓度有关。答案

A考向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年10考)4.(2012·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2012·北京卷)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考向三自然灾害(3年6考)5.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6.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

①完善城市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