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导入部编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解题这封信是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三天,以必死的决心给妻子陈意映写的一封“绝笔书”。字里行间,既有对妻子至真至诚的纯洁爱情,又有决意为国赴难的爱国情怀,内容感人,广为传诵。《与妻书》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文体知识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叙述和陈情。《与妻书》是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写给妻子陈意映的,又称《绝笔书》、《寄妻绝笔书》。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台端、台甫等,这类词语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古代书信的提称语文体知识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2.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等。3.用于师长:函丈、道席等。4.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等。5.用于同学:砚右、文几等。6.用于夫妇:俪鉴等。7.用于女性:芳鉴、淑鉴等。林觉民(1887年—1911年4月27日[一说5月3日]),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作者介绍陈意映(1891—1913)陈意映,林觉民妻子,福州女子师范学堂首届毕业生,爱诗书,好吟咏。夫妻两人虽是包办婚姻,但两人感情异常深厚,伉俪情深,难舍难分。林觉民称“吾妻性癖好尚与余绝同,天真烂漫女子也!”在收到林觉民的诀别信后,陈意映早产诞下一子,两年后郁郁而终,年仅22岁。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本文写于广州起义前三天,表现了林觉民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怀和杀身成仁的决心。碧血黄花林觉民写作背景黄花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背岗景知识

初读正音如晤(wù)眷属(juàn)双栖(qī

)使之肖我(xiào)相和(hè

)一恸(tòng)称心(chèn)能彀(gòu)婉解(wǎn)不能禁(jīn)

行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悲痛之情。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回忆恩爱往事,倾诉自己“至爱汝”和“舍汝而死”的原因。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表达死后灵魂伴妻子的愿望,再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舍汝而死”的原因。为文本划分层次: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全文中心【总纲】

主找出集中体现“吾衷”的一句话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动词,完成,终了(使……完毕)如见,见字如面旧时书信用语书信书写体察苦衷,内心第一段

意映我妻,见字如面,现在我以这封信和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一个人;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了。我写这封信时,泪珠随着笔墨一齐流下,简直写不下去,想要放笔作罢,又怕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是不希望我去死的,所以就忍住悲痛为你说说我的心声。文本探究第一段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心情:

内容概括: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悲痛的心情。作者深知自己的处境,“世中一人”与“阴间一鬼”的鲜明对比,表达了革命志士抱定必死的信念,义无反顾,英勇赴死,透出一种撼人心灵的凛然正气。同时也不无对妻子的真情深爱和与妻子诀别之时的痛苦心情!文本探究第一段作者写《与妻书》的原因和当时的心情是什么?写遗书的原因:表死别之意,恐汝不察吾衷。

写遗书时的心情:悲伤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解读】作者担心妻子不能理解自己的决定,因而“忍悲为汝言之”,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矛盾交织,“言之”的原因,引出后文对“吾衷”的论述。

林觉民说深怕妻子不能体会“吾衷”,吾衷即我的心意,林觉民有怎样的吾衷呢?“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文段过渡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快同“够”推广到形作动,尊敬爱护形作名,老人小孩恐怖的社会环境危害国民的暴徒恶霸就是靠近、走向圣人取独第二段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1)“司马春衫”用典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2)“太上之忘情”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非常爱你,就是这爱你的心念,才使我勇于走向死亡。我和你相识以后,常常希望天下有情之人都能结成夫妇;但是现在满地都是血腥,街道上都是恶狼走狗,有几家老百姓能称心满意地生活呢?我像白居易那样眼泪打湿了青衫,我学不了忘却喜怒哀乐的圣人!《孟子》书中讲过,作为仁者,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把爱你的心扩大,帮助天下的人爱他们所爱的,所以敢于死在你前,不顾念你。你要体谅我这种心情,在痛哭流涕之余,也要想到天下的老百姓,应当也乐于牺牲我和你个人的幸福,为天下人去谋求永久的幸福。你千万不要悲伤!文本探究第二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主旨句?爱汝就死推己及人以天下人为念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愿望现实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表达了自己由至爱妻子推而爱天下人,将疼爱妻子的情感升华为天下谋永福,尽显志士胸怀与内心悲壮。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表选择,与其表选择,不如正确禁得起最终第三段认为凭

你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说过:“与其让我先死,还不如你死在我前头呢。”你初听这话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婉言解释,虽然不认为我的话对,却也没话可说。我的意思大致是说像你这样软弱,必定经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死在前,把悲痛留给你,我心不忍,所以宁愿你先死去,我来承受悲痛。唉!谁知道我最后还是比你先死去了呢?文本探究第三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恰好农历每月十五第四段确实转弯过滤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远行之事有身孕请求小声哭着毛笔的代称把这件事已经答应顺便并且因为禁得起剩下

我实在不能忘掉你呀!回忆后街的房子,进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个小厅,厅旁的一间房子,是我和你双宿双栖的地方。新婚三四个月,正值冬月十五前后,窗外疏梅漏过月影,依稀掩映,我和你并肩携手,低低切切私语,什么话不说呢?什么心事不谈呢?到今想起来,只剩下泪痕了。再回忆六七年前,我从家里逃走又回去时,你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出远门,一定要告诉我,我愿意随你一道去。”我也已答应了你。十几天前回家,就想趁便把此行的事告诉你,可等到与你相对,又不能开口,并且因你已怀了身孕,更怕你受不了悲伤,所以只有天天喝酒买醉。唉!当时我心中的悲痛,实在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文本探究第四段三忆夫妻谁先死的谈话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上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夫妇生活中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对妻子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将“小我”之情,即对妻子的挚爱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说明“吾至爱汝”不忍妻子悲痛研读第三、四段:汝忆否回忆又回忆说明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只是使动用法,使……死名作状,像切瓜一样还是即使第五段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用数字感情专注白白地,徒然应当和……原因任性何曾第五段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会,将会以后的日子表祈使,希望像把两个我第五段如果罢了

我确实愿意和你死在一起,只是从今天的形势看,天灾可以使人死,盗贼可以使人死,国家被瓜分的那天可以使人死,奸官污吏压迫百姓可以使人死,我们处在今天的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使人死掉,那时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吗?还是你能这样?即使可以不死,可是分离失散见不了面,白白地在两地使眼睛望穿、使骨头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看见过破镜能够重圆?那可比死还要痛苦啊,对此又有什么办法呢?今天我和你幸运地双双健在。文本探究第五段

天下的人们不应该死而死的和不愿意离散而离散的,数也数不过来,像我们这样富于感情的人,能忍受得了吗?这就是我敢任性去死不管你的原因。我今天死而无憾,国家大事成功与否,自有同志们在。依新已经五岁,转眼成人,你要好好抚养他,使他像我。你肚里的小孩,我猜测是个女的,女孩必然像你,我心里十分安慰。也许又是个男孩,那也要教导他把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那么我死后就还有两个意洞在啊。万幸,万幸!我家日后必然非常贫困,贫困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清静过日子也就是了。文本探究第五段爱妻之情&报国之志

作者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具体是哪两种情况?自己“死无遗憾”,希望妻子把孩子抚育成人,继承自己遗志。文本探究第五段第一种情况:“死”——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死去;第二种情况:“离”——“即可不死”,也可能“离散不相见”,“较死为苦”。作者表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原因有哪些?①国运衰乱,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现实;②拯救国家,积极担当的社会责任感;③为了革命,勇敢就死的大无畏精神;【解读】作者运用排比列举当时社会上种种触目惊心的衰乱景象,将矛头直指社会惨状及其根源,与上文温馨和谐的画面形成强烈反差,以强烈的反问说明在这种悲惨的社会里“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是不现实的。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应当用哭声同“傍”,靠近互相应和真实的因为第六段

我现在没有什么话对你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也会用哭声和你相应和。我平生不相信有鬼,现在又希望真能有。现在人又说有心灵感应,我也希望他们的话是真的,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可以依偎在你旁边,你不必因为没有伴侣而悲伤。文本探究第六段三愿思考:第6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望?九泉之下哭相和死后诚可化鬼魂心电感应灵傍妻三愿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因为你,我希望有来生。——周恩来一位不信鬼魂之说的革命志士此刻却“望其真有”“望其言是实”,皆因对妻子疼爱之深,离之不舍。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名作动,婚配,嫁给名作动,追求未曾把告诉正确的确因此替多么考虑第七、八段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亲手数作名,很多的话想象、揣摩同“廿”,二十形作动,使……完善,保全表揣测四更天各位形作动,写尽希望的事情完全理解

我平生未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不对的地方;但是说了,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心。我牺牲一百次也不怕,但是使你担忧,的确不是我所忍心的。我非常爱你,所以为你设想的唯恐不够。你幸而嫁我,可又多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幸而娶了你,又多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说到底我是不忍独善其身的。唉!这条手绢很短,可我的情意很长,我没有说完的,还有万语千音,你可以自己去想象体会这些话。我如今不能见到你了!你不能忘掉我,那就时时在梦中寻找我吧!伤心啊!辛未三月二十六日夜晚四更天,意洞手书。家里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懂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应该把我的意思了解透彻才好。文本探究第七、八段巾短情长,希望妻子体会未尽之意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黑暗中国,无时无地不可死幸不幸父母之命,情趣相投,夫妻恩爱忍舍汝而死卒不忍独善其身不忍汝担忧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为“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全文的总结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陈意映是清代名宦陈若霖的后代,其父是举人陈元凯。她自幼识字读书,作文吟诗,看懂此信显然毫无问题,为何林觉民还希望妻子请“诸母”对书信进行指教呢?也许是希望“诸母”在自己为国捐躯后,能够多多陪伴、照顾、开导、劝慰已身怀六甲的妻子吧。在最后这简短的、看似不过是段补充说明的文字中,亦可见林觉民作为丈夫的细心,对妻子的深切关爱。第八段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情儿女情长,英雄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