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4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教版本4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设计_第2页
人教版本4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设计_第3页
人教版本4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设计_第4页
人教版本4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学分析

单元

预设预设完

教学大数的认识10课时8月26日至9月12日

课时成日期

内容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3弋数的意义,学习读写万以上的数。教学前,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3现实生活中的大数,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

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J法行讨论,体会十万、一百万等数的大小感受

大数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大量机?集有关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读数的同

单元

时了解更多的信息。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重点。

章节

2、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教材

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建立月"、"亿”的概念,构建知识网络。

分析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厅j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要角逐计

数器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女作万以上记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

成。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

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

单元

理估计。

章节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

教学

为单位计数的简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

目标

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单元

章节

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

重点

单元

章节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

难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千

知识目标

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知道亿以内的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数的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

情感目标

的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亿以内的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

教学重点

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活动数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2.填空、问答。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2)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读数

48094759605870029000

(二)新课:

1.引入:

教师:我们已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

2000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2.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出示课件)

3.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一千一千地数,一万一万地数。

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

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见小黑板)

5.[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6.教学例lo

⑴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二十八万。

⑵让学生拨出三千零七十万,指定学生读数。

⑶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

7.出示例2。(出示课件)

(1)指名学生读数。

(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

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

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完成第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3、4题。

(4)读出下面各数。(出示课件)

34590210780040056500

(5)让学生说出40056500是由几个千万、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组成的。

(6)说出405600中的两个“5”各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三)小结:

读亿以内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

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

个0,都只读一个“零”。

【作业设计工

做练习一的第5题。

课堂作业:《作业本》pl必做题:第1、2、4、题选做题:第3题

回家作业:《课时》pl-2必做题:第1—3题选做题:思维拓展题

补充题:100500读作: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3-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识目标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

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出亿以内的数

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

情感目标

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

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

题,得到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

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4.巩固练习,完成第4页“做一做”。

5.学习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

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什么。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4-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四、练习

1.判断:

(1)40805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⑵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⑶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2.207000340270003400270003040

读出一个零:

读出二个零:

一个零都不读: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2必做题:第1、2、3、4、题选做题:第5题

回家作业:《课时》p2-3必做题:第1-2题选做题:思维拓展题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

知识目标

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

情感目标

自豪感

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

教学重点

出亿以内的数

-5-

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

教学难点

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3200001060000010060000345672000603050080

2.写出下面各数。

七七十七百零八二千三百五十六三千零九十九千

⑴全班练,个别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⑶请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写法。

二、新授。

1.整万数的写法。

引言:刚才我们己经复习了七、七十、七百零八等万以内数的写法,现在请大家

想一想: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应该怎样写呢(

①引导学生思考:①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这三个整万数分别占有几级?

③写整万数时,个级的各个数位上应当怎样表示呢?

⑵全体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写法,试写出这三个数。

请一位学生对着黑板上的数位顺序表写出这三个数。

⑶先检查板演情况,再请全体同学对照看自己写的数正确与否?若有差错,要求分析原

因。

⑷引导学生把所写的三个数与复习2中的前三个数进行比较。

如,七百零八,在个级上按万以内数的写法写作:708;而七百零八万,需先在万

级上写708,再在个级上写上四个0,合起来写作:7080000c

⑸师生共同总结出整万的数的写法:先写万级的数(按万以内数的写法写),然后在后面

(个级上)加四个。就可以了。也就是哪一位上有数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

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揭示例3o

⑴思考:①这四个数都是含有几级的数?②含有两级的数应该怎么写呢?

(2)教学写“六千八百五十万”。

①教师说明: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也要先写万级,再写个级,个级上

的数的写法与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一样。

②集体订正。

(3)教学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6-

①提问:这个数有几级?是怎么看出来的?万级上的数怎样写?个级上的数怎样写?

②学生独立写数,两个板演(一个对着数位顺序表写,一个分级写)。

③请学生把自己写的读出来后再进行校对。

⑷教学写“三千零八十万\

①先让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进行填写。

②提问:某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时怎么办?

③各组选一位同学板演后进行评比。

3.小结:引导学生根据例3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做一做”题目。

①让学生独立写数,两人板演。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向题及时纠正。如一个

数中该写0的地方是否都写了。

(2)把写出的数再读一遍(检验所写的数对不对)。

(3)订正时对于典型错例要加以剖析。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写出下面各数:写出下面各数:

七万写作:70000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102345

七十万写作:700000三十二万零六百写作:320600

含有两级数的写:

写数要从高位写起,所以应先写万级数,再写个级数,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3必做题:第1、2、3题选做题:第4题

回家作业:《课时》p3-4必做题:第1—4题选做题:思维拓展题

补充题:选择填空:

1、100500读作:

2、207003040270003400270003040

读出一个零:

读出二个零:

所有的零都不读出来:

课后反思

-7-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

个()。

2.在。里填上或“=”。

9990101060105646870678

(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

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

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

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

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

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o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

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

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

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

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页“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8-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比较亿以内数是大小方法: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4必做题:第1、2、3、4、题选做题:第5题

回家作业:《课时》p5-6必做题:第1—3题选做题:思维拓展题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求近似数

知识目标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

能力目标

它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

情感目标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9-

1.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

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00001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0000=500万1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

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

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

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

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

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我们己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

3.教师出示例6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②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⑴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

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⑵在求近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应

-10-

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⑶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

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

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④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

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学

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求

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

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①完成练习二第3、5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在方法

上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

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求近似数

5000000=500万10000=1万

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把它和它右边的数舍去,改写成0;等于或大

于5,向前进L,再把它和它右边的数舍去,改写成0。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5必做题:第1、2题p6必做题:第2题选做题:第3题

回家作业:《课时》p6第1、2题;p7第2题;选做题:p7思维拓展题

补充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0()599—120万(2)9()467心10万(3)3857()20^3857000

(4)4()9200^48万(5)780()4938^7800万(6)9()000999^1亿

课后反思

-11-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知识目标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能力目标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

教学目标

近似数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

情感目标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

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

教学难点

近似数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

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

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

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1210000=121万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1389千

①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12-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

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

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4题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第5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开火车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说明过程。

3.第7题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投影校对,并让

学生提出质疑。

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课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5必做题:第3、4题p6必做题:第1、4题选做题:第5题

回家作业:《课时》p6—7第3、4题;p7——8第1、3题;选做题:p8思维拓展题

补充题:19口5638p200万,口里应该填()。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目标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道自然数的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作业:

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数的产生、计数方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下面的

问题。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问题,组内同学进行分工,分别负责

-13-

搜集资料、整理、制作幻灯片等。三个问题分别是:

(1)数的产生

古代人们的记数方法都有哪些?

数字是如何产生的?

数字的发展过程?

阿拉伯数字的形成?

(2)自然数

什么叫自然数?

自然数有哪些性质?

0是不是自然数?

最大的自然数和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

(3)十进制计数法

古代和现代都有哪些进位制?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还要在课前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多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

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关于数的知识。我发现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大家都做

的非常棒,下面就请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他们的成果,其他组的同学如果有什

么不同的意见或者疑问可以向他们提问啊!

二、探求新知

1.数的产生

教师:用挂图或投影出示课本插图,说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数人数、物体个数和

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下面就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帮我们认识数是怎样

产生和发展的,大家鼓掌欢迎。

第一大组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通过投影或幻灯片来汇报他们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古代是没有数字的,人们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比如,结绳记数、

刻道记数等。

在很久很久以后,才产生了数字。但是各个国家的数字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的数字是这样的(展示中国古代的数字)

还有古罗马、古巴比伦也都有自己的数字。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你们知道吗?(介绍阿

拉伯数字发明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对于第一组同学的发言还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甲:其实现在我们有时还用其他物体来计数,比如在选举三好生时,用写正字来

统计选票数。

-14-

同学乙:这种方法就是用一个对一个的点数,虽然很麻烦,但有时却很方便,所以现

在还在用。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就是一一对应。在今后

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这种思想,同学们要慢慢来体会。

同学丙:第一组同学所举的例子,数目都不超过十,那么如果数很大,古人又是如何

计数的呢?

第一组同学:数字很大后,人们就发明了各种进位制,比如十进制。

教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很对,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第三组同学将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那么现在就请第三组同学先来做汇报,大家欢迎!

2.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组同学上台汇报。

首先,说明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提示,可以使用计数器演示。

第三组同学继续汇报:使用计数器演示。并说明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所以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L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级()级()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自然数

教师:了解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方面的知识,这些用来数物体个数用的1,2,3,

叫做自然数。下面我们就请第二组的同学上来汇报一下他们的成果吧,大家鼓掌欢迎!

第二组同学代表上台汇报。

汇报完毕,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并共同交流解决。必要时教师给与指导与提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引导学生认识到0也是自然数,它的出现比较晚,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是最

小的自然数。

-15-

(2)使学生理解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本课小结

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己发明一种进位制。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所以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用的1,2,3,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7必做题:第1、2、3题

回家作业:《课时》p8—10必做题:第1一5题选做题:思维拓展题

补充题:8个十万和10个一组成的数是()。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

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

读或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16-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处理亿以内的数,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

的,怎么写的。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数据的来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

力。)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二、新课:

(-)亿以上数的读法。

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到

数级扩展成是三级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①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⑵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学生可能说得不完整,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实际是把亿以内数的方法迁

移到这。)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

(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

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

强化0的读法)例如:

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读作:六百一~H乙(V)

2360509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X)

10040002000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X)

-17-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61000000000读作:六百一-H乙(V)

2360509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X)

10040002000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X)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⑵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的地方?(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练习一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

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57800000020700600

10001000000620300400000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①自己看书②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其他

(设计这个反思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此有意识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反

思让学生关注自己是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会的。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到新旧知识

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亿以上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你能试着写出下

面这些数吗?

练习二

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18-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学生反馈:

(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

(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

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

(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

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5.小结:

(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方

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总结

让学生谈谈收获、体会、遗憾。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

6100000000读作:

1004000020000读作:

400305000000读作:

三亿写作: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

300000000=3亿

1276270000^13亿

20897000000Q209亿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作业本》p8必做题:第1、2、4、5题选做题:第3题

回家作业:《课时》plO—ll必做题:第1、2、3题选做题:思维拓展题

补充题:98001604心亿

课后反思

-19-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改写和省略

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

知识目标“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

教学目标不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改写”:

1.出示不同方式记录的信息:

①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

②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

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亿立方米。

③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0000人,科技活动经费23000000000元。

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230亿元。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总结改写的方法:

1.学生试着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改写。(汇报反馈)

2.根据改写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怎样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万级、个级

的8个0,换一个亿字。)还有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省略”:

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

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是一个近似数。)

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总结你们

-20-

小组的方法。)

全年订阅报纸1170000000份。

收寄函840000000份。

西城区大型商场年营业额达到9580000000元。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98950000000元。

3.汇报,交流:

1170000000^12亿(五入)

840000000Q8亿(四舍)

958000000元—10亿元(进位)

198950000000元心1990亿元(进位)

4.反馈练习:老师这儿有一组信息:

2000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39000000人次。

2001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510000000人次。

①自己独立完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②订正239000000人次p2亿人次

2510000000人次g3亿人次

③师:都是2亿多,为什么一个是2亿,一个是3亿。

(4)小结方法: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体会写下

来。

四、作业

补充题:

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二亿零八百九十六万五十九亿八千三百万六百二十九亿

四千万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

-21-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

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

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

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