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②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③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④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材料二: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C.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只有中华文明形成了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性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献身共济特征。B.从汉代起就被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引导性与可塑造性。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断,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持文明本质的稳定。D.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A.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C.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李白《秋下荆门》)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4.简要梳理材料一第4段的行文思路。5.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C2.D3.C4.①首先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②继而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③进而从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④最后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5.①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②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延续性;③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每个阶层,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承;④重视修史的优良史学传统,维护、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⑤从未断裂的汉字作为重要载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传承提供了保障。〖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转为……”错误。从原文“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来看,“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曲解文意,应该是“而不是……”;且“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属于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错误。从原文“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来看,选项以偏概全,言过其实。D.“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质”错误。由原文“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等来看,没有揭示“开放性特质”。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D.“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错误。不只是“温柔敦厚”,还有“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以及“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等原因。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由材料一“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可知“温柔敦厚”的文化特征。C.译文: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关注个体情感体验,不符合“温柔敦厚”文化特征。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④段共有10句话。第①句“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点明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第②到⑧句“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阐明引导和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如何讲述历史及其源头;第⑨句“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从反面指明再健康、再有活力的文化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也会发生变异;第⑩句“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强调当下讲好历史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第①段“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分析可知〖答案〗①;由“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分析可知〖答案〗②;由“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分析可知〖答案〗③;由“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分析可知〖答案〗④;由“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分析可知〖答案〗⑤。(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他的耳朵听不见。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人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他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的耳朵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这个人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聋,还不能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掀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他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完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哑巴挣脱了出来,匆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灰蒙蒙的环境为后文情节发展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此刻迷茫无助的心情。B.伍原爬进窝棚想伸手拉住聋人老乡,老乡却“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这使小说的情节有了波澜。C.为了把战友的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给部队,八路军战士伍原虽然在行进途中迷路了,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D.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支持革命。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为伍原指引了部队前进的方向。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聋哑“老乡”为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指路的故事,小说用简单朴实的笔调,刻画了小人物平凡而伟大的形象。B.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这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小如绿豆似的光”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D.本文与《百合花》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均以复杂故事情节取胜,笔调清新,体现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写作风格。8.小说多次写伍原流泪,请选择其中两次,分析其流泪的不同原因和心理。9.试分析小说以“路标”为题有什么作用。〖答案〗6.C7.D8.①伍原“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是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②“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是伍原发现了灯火,流下了激动的泪;③“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9.①“路标”是小说线索,贯穿全文。开篇写伍原对“路标”的寻找,找到了如豆的灯光,它指引伍原找到聋哑“老乡”;而后聋哑“老乡”也成为伍原的路标,帮助他找到部队的方向。②聋哑“老乡”指引伍原找到正确的道路,表现了聋哑“老乡”的善良友好,也表现了伍原革命意志的坚定,不动摇。③以聋哑“老乡”为代表的善良友好的人民群众正是中国革命的“路标”,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战士们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让中国革命道路更加坚定。④“路标”具有指引和启示的作用,以“路标”为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深入思考。〖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错误,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伍原内心也有过怀疑、动摇,有过恐惧、无助,甚至近乎绝望。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均以复杂故事情节取胜”错误,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故事情节简单,讲了战士伍原因为迷路找不到队伍和方向,后借助一豆亮光找到老乡、找到方向的故事。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和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第一次流泪:“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伍原因为迷路,处于绝望无助甚至窒息的状态,他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是人物绝望无助的心境的直接表露。第二次流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这次的眼泪是他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的表露,他发现了灯光,就有了希望和方向。第三次流泪: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却不知怎么,他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完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写出了人物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误解,因委屈而无奈而着急的心境。【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小说开篇“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就写主人公对路标的寻找,在他绝望时,暗夜里微弱的灯光、荒野中遇见的老乡都成为他的路标,最后在老乡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部队的方向,“路标”贯穿始终,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分析“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可知,聋哑“老乡”指引伍原找到正确的道路,表现了聋哑“老乡”的善良友好,也表现了伍原革命意志的坚定,不动摇。从揭示主题角度看,“路标”象征迷路的八路军战士找到部队的希望,荒野中伍原遇见的老乡都成为他的“路标”,最后伍原在老乡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部队行进的方向,小说揭示了以聋哑“老乡”为代表的善良友好的人民群众正是中国革命的“路标”,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让战士们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让中国革命道路更加坚定。从读者感受角度看,“路标”本指部队行进时沿路留下的痕迹,在文中它既用来指引主人公伍原前进的方向,又象着这个迷路的八路战士找到部队的希望,对主人公伍原具有指引和启示的作用。小说以“路标”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引起读者更强烈的共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节选自《史记·优孟传》)材料二: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而辞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①之名丑。荆人鬼,越人禨②,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备注〗①确石:坚硬的石头。②荆人鬼,越人禨:鬼、禨,指迷信鬼神的活动。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楚相A孙叔敖持廉B至死C方今D妻子穷困E负薪F而食G不足H为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意为“嘱咐”,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中的“属”意思不同。B.乃,意为“于是”,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中的“乃”意思不同。C.知,意为“智慧,见识”,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中的“知”意思相同。D.之,前置的宾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作用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相孙叔敖早就知道为自己的后代留后路,但他优待优孟的初衷不一定为此。B.优孟与孙叔敖的儿子见面后,与他交谈相处,并把自己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C.优孟假借妻子的口吻推辞楚相之位,这种表达技巧类似《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D.孙叔敖让儿子拒绝受封肥饶之地的主观原因是寝丘贫瘠,楚、越民众不中意此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2)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14.孙叔敖才智过人,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不凡的智慧?请简要分析。〖答案〗10.CEG11.D12.D13.(1)于是庄王向优孟谢罪,就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四百户封给他,用来供奉祭祀孙叔敖。(2)因此事物中有的损减了却反而使它增加(得益),有的增加了却反而使它减少(受损),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14.①善识人,早年能发现乐人优孟的贤能并善待他;②善治国,辅佐楚王称霸;③有远见(知韬晦、谦让),嘱咐儿子请求受封贫瘠之地,以保有长久的荫蔽〖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楚相”是“孙叔敖”的官职,中间不能断开;“至死”是对“持廉”的补充说明,中间不能断开;“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句意完整,从“至死”后断开。应在C处断句。“方今”是“妻子穷困”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妻子穷困”语意完整,所以从其后断开,应在E处断句。“负薪而食”主语是“妻子”,“不足为也”省略了主语“像孙叔敖这样的清官”,两句主语不同,应从中间断开。应在G处断句。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属,嘱咐/劝酒。句意:叮嘱他的儿子说。/举起酒杯向朋友劝酒。B.正确。乃,于是/竟。句意:就召见孙叔敖的儿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C.正确。两个“知”都为“智慧,见识”。句意:优孟的这种智慧,可以说是正得其宜,抓住了发挥的时机。/那么就能够智慧明达,不至于犯错。D.错误。之,前置的宾语。正常语序是“人莫利之也”/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两国没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对他们有利。/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能力。D.“主观原因”错误。这是客观原因。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谢”,谢罪;“奉”,供奉;“祀”,祭祀(孙叔敖)。(2)第一个“损”,减损、减少;第二个“益”,增加;“而”,却、反而;“何以”,凭什么。【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可概括为:孙叔敖善识人,早年能发现乐人优孟的贤能并善待他;依据材料一“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可概括为:孙叔敖善治国,辅佐楚王称霸。依据材料二“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之名丑。荆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可概括为:孙叔敖有远见(知韬晦、谦让),嘱咐儿子请求贫瘠的封地,以保有长久的荫蔽。参考译文:材料一:优孟原是楚国的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生活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后来见到优孟,同他说话。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往日穿戴)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要靠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出外做官,自身贪赃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赃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世没有断绝。优孟的这种智慧,可以说是正得其宜,抓住了发挥的时机。材料二:天下有三件危险的事情:缺少德性而多宠爱,一危;才能低下而官位高,二危;身无大功而俸禄丰厚,三危。因此事物中有的损减了却反而使它增加,有的增加了却反而使它减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楚庄王已经在河、雍之间战胜了晋国,回国以后准备封赏孙叔敖,他推辞而不愿接受。孙叔敖得了恶疮,将要死去,对他的儿子说:“我就要死了,国君必然要封你。你必须让出肥美之地,而接受沙丘乱石那样的荒地。(楚、越之间)有个叫寝丘的,那里石硬地瘠,而且名声不好。楚国人信鬼,越国人信吉祥,两国没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对他们有利。”孙叔敖死后,国君果然把肥饶之地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坚辞不受,请求允许赐给他寝丘之地。楚国的习俗,功臣两代之后便要收回爵禄,只有孙叔敖的封地独存。这就是所说的减损了而反使它增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送王适〖备注〗徐州赴举苏辙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备注〗王适:苏辙的二女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江南春雨绵绵的季节里为奔赴徐州参加科举考试的王适送行,写下此诗赠别。B.首联下句写不知北方谁是知音,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相似处。C.在诗人眼中,王适性情如白玉,品德美好;诗文如朱弦,秀雅流畅,越读越有深意。D.王适想起马上要乘船行万里路,山高水长,不禁悲从中来,一饮杯中酒,难舍难分。16.诗歌的尾联写法巧妙,意蕴丰厚,极具神韵,请简要赏析。〖答案〗15.D16.①想象明年王适金榜题名的情景,表达了对王适赴考的无限期望与美好祝愿,情真意切。

②就近取譬,取眼前杨柳春风美景,喻金榜题名之事,联想自然,意境优美。

③寓情于景,将美好祝愿寓于春风美景之中,变上文伤别之悲为高中之乐,情感变化自然,诗歌格调为之一新。〖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王适想起马上要乘船行万里路,……”错误。诗的颈联“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意思是“诗人苏辙想起曾经与王适同舟行万里路,只要在一起即便年老多病也是值得欣慰的,而今却是独身前往,山高水长,不禁悲从中来,一饮杯中酒,难舍难分”。既实写与王适以酒饯别,又虚写与王适万里同舟的情景,是诗人的悲吟。这是写诗人的心情,而不是王适的写照。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苏辙写的一首送别诗,写于送王适北上徐州赴举之际,整首诗既有对王适北上无知音的担忧,又有对王适人品和文品的赞美,既有送别之际的痛苦与无奈,又有对王适高中的期望。本诗的尾联“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是作者想象的情景,想象明年此时,王适金榜高中,这是虚写;同时,作者在此借景抒情,“杨柳春风”正是此时眼前的美景,作者借此来表达对王适的美好祝愿,情真意切,充满长辈对晚辈的期许之情。同时,尾联在情感上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化颈联“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中离别的悲切为此联的想象明年王适科举高中的欢乐,作为一首送别诗,虽然有暂时的不舍和难过,但最后却流露出诗人满怀光明的希望,基调并不低沉,于“杨柳春风”的美好情景中凝结美好的情感,因此评价此诗“于悲吟看出希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历来诗评家都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了箫声动人的魅力。〖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第Ⅱ卷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55年,党中央做出重要决策——发展中国核工业。但此时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我国的核武器研究遭遇严重困难,几乎失去了所有外界力量的帮助。从此,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开始走上了完全的道路。1961年的一天,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王淦昌突然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他被告知,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一旦加入,就必须断绝一切海外联系,并且要做好一辈子的准备。王淦昌接受了任务,之后的17年,王淦昌“消失”了,戈壁滩上多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同志,叫“王京”。他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计算数据,开辟试验场地,进行爆炸实验。他又总是亲临爆炸现场,与大家,一起搅拌挥发着有毒气体的药泥,一齐感受着项目推进的快乐……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三十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升腾的蘑菇云,怎会忘记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在戈壁沙滩里的无悔奉献?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赏析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8.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隐姓埋名;同甘共苦19.运用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将“蘑菇云”赋予人的情感,表现了王淦昌为中国核工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表达了对老一辈科学家的赞美感激之情。〖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第①处,根据语境,中国核工业失去外界力量的帮助,走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故填“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自力更生:指不依靠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第②处,根据上文“一旦加入,就必须断绝一切海外联系”,可推断是不为人知,故填“隐姓埋名”。隐姓埋名:指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第③处,据语境,他总是亲临爆炸现场,与大家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