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13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13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13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13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13 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跟踪检测评估13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解析:根据材料“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得出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批判以儒学为主体的旧思想,封建礼教受到了批判,故A项正确;B项错在“终结”,排除;C、D两项材料未体现。答案:A2.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胡适则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上述观点()A.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B.论证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C.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两面性D.全面颠覆了国人道德观念解析:据材料“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和“输入学理,整理国故”说明二者都强调东西文化融合而不是单纯强调西方文化,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故选A项;材料中主张中西文化合流融会并没有单独论证西方文化的合理性,排除B项;主张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不等于两面性,排除C项;材料“整理国故”说明强调中国文化而不是全面颠覆国人道德观念,排除D项。答案:A3.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B.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C.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D.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解析: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创造新词,主体意识觉醒,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排除B项;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国思潮涌现,排除C项;材料未将新闻出版业与其他行业比较,排除D项。答案:A4.[2020·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联考]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解析:据材料“1920年9月”“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可知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故选C项;据所学,1918年,李大钊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排除A项;据材料“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指出了民主革命转变的阶级基础,而非思想基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并未指明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C5.[2020·广东惠州高三调研]1921年1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为某铁路工厂工人进行扫盲教育。在教识“做工劳动”四个字时,就讲劳动最伟大,劳工神圣;当念到“铁路”两字时就讲中国的铁路权利都让帝国主义侵占去了。此举意在()A.宣传苏俄革命B.消除文盲现象C.提高工人政治意识D.传播民主科学观念解析: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与一般扫盲识字教育不同,在教识字体时强调劳动劳工伟大神圣,意在提高工人群体的政治意识,故选C项;此举目的并非宣传苏俄革命,排除A项;这一举动不可能消除文盲现象,排除B项;此举是宣传反帝爱国与劳工神圣,并非传播民主科学观念,排除D项。答案:C6.[2020·菏泽市模拟]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解析: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主张很显然并不是单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矫正,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以传统儒家思想为行动指南,故A项错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而非博爱思想,故B项错误;“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不难看出,这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向往与追求,故D项正确。答案:D7.1924年1月,孙中山在阐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A.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B.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C.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解析:根据史实可知,1924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应该为“新三民主义”,材料中“节制资本”的主张也体现了孙中山认识到需要限制资本主义发展以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孙中山的观点和他对于局势的认识,并不能反映国内各阶层普遍觉醒了,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北伐是1926年而材料时间是1924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新三民主义与“工农武装割据”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8.[2020·湖北武汉调研考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A.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B.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C.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D.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解析:由材料“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说明毛泽东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故选B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对农民问题与革命力量的分析,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排除D项。答案:B9.[2020·大连市双基测试]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发表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其内容反映毛泽东的思想出发点是()时间文章主要活动或思想观念1919年《湘江评论》“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傍着活的事件来讨论”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入湖南农村对农民运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63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A.独立自主B.理论联系实际C.武装斗争D.批评与自我批评解析:“独立自主”的内容在主要活动或思想观念中没有反映,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对农民运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可知毛泽东的思想来源于实践,故B项正确;从表格的时间1919~1963年来看,武装斗争是1927年至1937年时期的理论,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故C项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论是在1957年提出的,不能反映表格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0.[2020·河北“名校联盟”质量监测]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解析:根据“1920年9月”“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可知,当时的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B项正确。答案:B11.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并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A.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B.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团结海外力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D.组织民兵以阵地战遏制日军攻势解析:根据题干中“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可知,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民在抗日战争的伟大作用,因而只有广泛发动群众,战争才能胜利,故A项正确;《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5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已经正式形成,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海外力量,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存在于民众之中”不相符,故D项错误。答案:A12.[2020·重庆九校联考]1945年1月,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这说明毛泽东()A.希望与西方国家实现经济互补B.主张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生产C.认识到持久抗战对经济的压力D.极力维护国共合作以共同抗日解析:B项表述与题目中“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相符,故选B项;A项表述与题目中“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不相符,排除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持久战的问题,排除C项;D项表述与题目中“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不相符,排除D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一致探索中国的独立之路、富强之路、发展之路,正是由于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中华民族逐步觉醒、抗争、独立、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的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摘编自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材料二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文集》(1)依据材料一和近代中国社会背景,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发生变化的特点。(6分)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有何共同特点?(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得出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由材料“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得出思想多元化,由材料“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得出传统思想的束缚,结合时代特征得出“救亡图存”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思想的多元化;传统思想的束缚;救亡图存。(6分,任答3点即可)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方思想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6分,任答3点即可)(2)道路探索: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分)特点:基于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针对性强。(5分,答出两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时间大事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1912~1919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爆发20世纪40年代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这类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这一类试题时,一般需要这样几步。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材料,看看材料是关于什么的,然后认真地分析题目要求,看看是要自己提炼观点,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