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官员的监察考核制度课件高三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专题四官员的监察考核制度课件高三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专题四官员的监察考核制度课件高三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专题四官员的监察考核制度课件高三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专题四官员的监察考核制度课件高三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官员执政能力的培养专题四

官员的监察考核制度知识点梳理官员监察考核制度时间官员考核监察制度秦汉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①内容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道德才能的评判;②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③考核机构专业化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

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建刺史制度,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①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③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赏厚;④监察活动法律化;⑤监察方式多样化;⑥允许风闻言事;⑦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

魏晋南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隋唐考核归尚书省吏部负责;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都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02时间官员考核监察制度宋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①内容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道德才能的评判;②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③考核机构专业化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①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③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赏厚;④监察活动法律化;⑤监察方式多样化;⑥允许风闻言事;⑦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明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有初考、再考、通考,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作为官员升、降、调的依据。考察分朝觐考察和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张居正改革时推行考成法。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和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制敕、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清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但都察院仍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02题型特训1.西周司法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授权,即通过审判权的个别授予方式,而不是建立专门的司法官员体系来实现王朝的司法职能。被授权者以王朝代言人的身份处理争端、消除纠纷、团结力量、控制权贵。这一做法()A.表明依法治国观念受到推崇B.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国家权力C.强化了周天子对基层的治理D.促进了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B5.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A.唐朝开元之后监察重证据推演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D.唐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解析】从材料中“推覆理尽,然后弹之”,可以看出开元之后,监察重视证据,故A项正确;捕风捉影与唐初相符,但与开元之后不符合,故B项错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监察机制的发展完善,没有反映其弊端的日益突出,故D项错误。6.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解析】依据材料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可知御史台是属于监察机构和司法机构,职能广泛,地位重要,故A项正确;御史台负责监督百官和掌管律令,并没有分割相权,故B项错误;属于中央司法机构的说法不够全面和准确,因为御史台还“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故C项错误;御史台可以一定程度上制约吏治腐败,但不能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7.《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解析】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通判与地方守臣相互制约,而且还有监察权,故B项错误;通判在宋代出现,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判不可能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故D项错误。8.北宋中期以前,在谏官、御史任上成名者众多,如包拯、赵抃、唐介等,敢于向皇帝仗义执言、对大臣大胆弹劾,对防止朝政走向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了北宋中晚期,“谏官不论得失,御史不劾奸邪”。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施行效果取决于皇帝B.古代监察谏议体制对权力监督和反腐起到了一定作用C.古代谏官、御史的个人素质对监察谏议制度影响极大D.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解析】材料讲了两个时期的状况——宋前期,监察谏议官员防止朝政腐败;宋晚期,监察谏议官员不再谈论朝臣的奸邪得失,失去其原本作用。材料可见,宋前期与宋晚期的皇帝态度很不同,监察谏议制度的效果取决于皇帝,故A项正确;监察谏议体制对反腐起作用只是在宋前期,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员的个人素质,故C项错误;材料摆出两种不同,并没有说明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实质,故D项错误。9.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解析】御史能够监察百官之首的宰相,但权力和地位低于宰相,故A项错误;B项不够全面,宋代还设御史监察中央官员,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宋代重视制度建设,形成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察体系,故C项正确;御史为皇帝监察,有效加强君权,故D项错误。10.“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由此可见此人主张()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监察体系B.要侧重监察吏治的腐败现象C.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D.提高监察机关官员自身素养【解析】从材料“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可知,朝廷为了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察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吏治腐败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犯罪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监察人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故D项正确。11.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解析】专制皇权是指皇帝总揽一切大权,而“对官吏进行考核”只是官僚政治的一个具体环节,题干没有涉及专制皇权强化,故A项错误;从“分级负责、层层考核”到“专门考核机构”到“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到“主要由吏部负责,由都察院协同”,表明制度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材料只反映了“官吏的考核”,故C项错误;题干不是官员选拔而是“考核”,故D项错误。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高考大部分题目的设计是以相关知识为依托的,是教材上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具体事件的显性反映或隐性折射。但命题人设计的题干材料中往往不明确指出要考查的史实,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史实。例:唐朝的十五位监察御史,“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岁终议殿最”。其余十二人负责巡按州县,监察州县官吏。这反映出唐朝()A.重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B.重视监察制度的体系化建设C.对六部的监察是重点

D.有效实现了吏治的清明【解题思路】抽象文字“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岁终议殿最”转化为“三人监察中央官吏”;“其余十二人负责巡按州县,监察州县官吏”转化为“十二人监察地方官吏”。A材料体现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察,但体现不出“重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排除A项;C材料反映不出对六部的监察是重点,排除C项;D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效果,排除D项。材料反映出发唐朝重视监察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故B项正确。B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材料二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内容: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派遣刺史监察郡国。

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

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腐败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中。古代中国……一是通过道德教育,遏止人们尤其是官吏的贪欲……以清廉为荣、以贪墨为耻,是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宋代清官包拯的家训,唯一的内容就是不允许为官的子孙贪赃枉法,若有贪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二是建立监督官吏的机构和严惩贪赃的法律……闻名于世的《唐律》中涉及到严惩官吏腐败的条款甚多……(对于贪赃枉法者)最高刑罚可判至流放两千五百里。

——摘自《中国古代的反腐败》明代《大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