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4页)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春钟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最早种植粟的我国古代先民是()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4.你认为“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 B.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C.是历史的进步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6.周灭商的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场战争是()A.涿鹿之战 B.鸣条之战 C.牧野之战 D.殷之战7.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8.夏、商二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没有治国经验B.后期的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酷C.不注意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所致9.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10.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①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②得到了所有贵族的拥护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④敢于同旧势力进行斗争。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是()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C.后来,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12.以下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晋国 B.秦国 C.楚国 D.齐国13.秦始皇时期设立了三个主要官职来管理朝政,其中御史大夫()A.负责监察百官 B.负责政事 C.负责起草诏书 D.负责军事1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人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15.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A.尧 B.舜 C.禹 D.尧、舜、禹16.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布衣将相”之局 D.贞观之治1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18.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对当时的国家有什么积极影响()①巩固国家政权②促进民族融合③发展社会经济④促进学习教育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率领起义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的人是()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20.西汉时期在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①汉武帝②汉景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共两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请回答:(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国的哪一时期?当时的国君是谁?(2)材料二反映的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哪两项措施?(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才……”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请问:(1)请分别写出“汉武”、“秦皇”名称;(2)请分别说出“秦皇”和“汉武”统治时期的货币的名称。(3)请分别写出“汉武”、“秦皇”在思想统治方面采取的措施;(4)请分别简要概括“秦皇”和“汉武”的历史功绩。咸阳市泾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考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居民.【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A.2.“春钟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最早种植粟的我国古代先民是()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所以最早种植粟的我国古代先民是半坡人.故选D.3.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应把握黄帝的历史评价.【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结合所学知识:轩辕指的是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孙中山和毛泽东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黄帝的尊敬.故选A.4.你认为“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 B.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C.是历史的进步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考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解答】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故选C.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考点】西周的建立及疆域.【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建立的知识点,应把握西周建立的时间.【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约公元前1046年”,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B.6.周灭商的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场战争是()A.涿鹿之战 B.鸣条之战 C.牧野之战 D.殷之战【考点】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灭亡的知识点.【解答】商朝末年,周武王率领军队,与商军进行了牧野之战,商军在阵前倒戈,引导商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故选C.7.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县制是关于地方管理的措施,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是关于农业发展的措施,“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关于变法的必要性的言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意思是说法令得不到执行,关键是上层有人犯法,是上层有头有脸、有权有势、有恃有宠的人带头不执法、违法甚至犯法,所以要强化法制.这体现了“以法治国”思想.故选C.8.夏、商二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没有治国经验B.后期的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酷C.不注意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所致【考点】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商朝灭亡的知识点.【解答】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夏桀,他统治非常残暴,其残暴统治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纣王,商纣王暴虐无道,统治残酷,导致了商朝的灭亡.故选B.9.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都江堰,注意理解都江堰的影响.【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负责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都江堰的修建消除了水患,灌溉了大片良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所以答案是都江堰.故选B.10.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①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②得到了所有贵族的拥护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④敢于同旧势力进行斗争。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解答】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商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变法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们强烈反对.商鞅敢于同旧势力斗争最终取得了成功,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故选D.11.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是()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C.后来,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因而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四十岁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是不可能发生的.故选D.12.以下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晋国 B.秦国 C.楚国 D.齐国【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解答】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它们与原有的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故选A.13.秦始皇时期设立了三个主要官职来管理朝政,其中御史大夫()A.负责监察百官 B.负责政事 C.负责起草诏书 D.负责军事【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解答】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A.1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人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着重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他们两个帝王的相同的功绩是:都实现了大一统;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都抗击了外族入侵.他们的不同之处就是对待儒家问题上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解答】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在思想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见二人在对待儒家思想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故选D.15.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A.尧 B.舜 C.禹 D.尧、舜、禹【考点】尧舜禹的“禅让”.【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尧、舜、禹的知识点.【解答】相传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的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他们都有高尚的品格,受到百姓的爱戴.故选D.16.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布衣将相”之局 D.贞观之治【考点】东汉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光武中兴.【解答】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以柔治国,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奴婢的政令.他先后九次颁发了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之后多次下令免罪徒为庶民,轻徭薄赋,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并减四百余县,精简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选B.1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解答】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选C.18.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对当时的国家有什么积极影响()①巩固国家政权②促进民族融合③发展社会经济④促进学习教育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有关内容.【解答】据所学得知:①汉武帝政治上实行削藩,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政权;②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发展了社会经济;④文化上,设立太学,促进学习教育发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故选D.19.率领起义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的统治的人是()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灭亡.【解答】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故选C.20.西汉时期在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①汉武帝②汉景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考点】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解答】汉朝皇帝的顺序是:第1任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公元前194年在位,第5任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56年,第6任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公元前140年在位16年在位,第7任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在位.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共两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请回答:(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国的哪一时期?当时的国君是谁?(2)材料二反映的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哪两项措施?(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影响。【考点】商鞅变法.【分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解答】(1)据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与商鞅变法有关,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2)据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建立县制、奖励耕织.(3)据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2)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