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蜀相》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蜀相》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蜀相》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蜀相》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导

入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八卦阵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都是从祁山出兵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使他心服口服,不再为敌刘备打刘表占领四川联合东吴抗拒北面的曹操一是指诸葛亮的八卦之术;其二是指诸葛亮借东风。孙刘联合抗拒曹操火烧赤壁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导

杜甫,字

,世称

,自号

,河南人。唐代伟大的

诗人。被誉为“

”(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诗风

。子美杜工部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沉郁”,指感情的

、忧愤、蕴藉。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表现国家安危,关心民生疾苦的主题。

“顿挫”,指

(语言声调的停顿、转折,有轻重、徐急之美),

(结构上,起承转合处,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间相融,含蓄深厚)深沉浓郁语意挫折章法多变作者回顾“律诗中登峰造极之作”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三吏”“三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1、反映

,表现对人民的同情。2、

,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4、歌咏

,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主要作品诗史《秋兴八首》《登高》《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自然景物《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此时的杜甫,刚刚来到成都不久,暂住于城西的浣花溪畔。在此之前的五年,他颠沛流离,一度身陷安史叛军中,逃脱后做过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之类的小官,之后又弃官而去。这五年里,他目睹了安史之乱中兵火连天、生灵涂炭、田园荒芜的景况;加之唐肃宗昏庸糊涂,宠信宦官,排斥功臣,而杜甫本人亦因上书救宰相房琯而遭疏远、贬斥,这使得早年间一心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他倍感失落,对时局的忧虑也始终徘徊在心头。写作背景背景:国乱、君昏、民困、己穷①交代写作对象: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封为武乡侯。②表达敬佩缅怀之情: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说明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③点明题材:咏史怀古诗

解读题目思考: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为什么?参考:①题目不仅引出写作对象,更能突出诸葛亮在诗人心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诗人借祠写人,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写祠也是为写人。旨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表达自己的敬仰和惋惜之情。②“诸葛祠”比较冷静客观,而“蜀相”带有深沉的敬佩之情与真诚的缅怀之意。更有温度,更易拉近诗人与蜀相的时空距离。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初读诗歌,读懂诗意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思考: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突出了什么情感?明确:

修辞——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

情感:

①“森森”,是形容柏树的高大而茂密,②“柏森森”一词,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表达追奉先人时的崇敬之感。③

柏树象征坚贞、挺拔、坚韧,以它的高大茂密的来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爱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品读诗歌,学习技巧释字义、绘景象、点手法、悟情感(析作用)诗歌炼字题作答思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你认为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炼字)从这两个字中可以看出祠中怎样的气氛?

品读诗歌,学习技巧明确:①“自”“空”二字是诗眼。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②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却无人欣赏;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③作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景的漠视和对武侯诸葛亮的敬仰。物是人非,先哲已去,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的叹惋。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释字义绘景象/析句义点手法悟情感/析作用明确:①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却无人欣赏;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②诗人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

③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景的漠视和对武侯诸葛亮的敬仰。物是人非,先哲已去,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的叹惋。①译句,说明是什么样的景?②用了什么手法?③表达什么情感?诗歌景情题(炼句)作答思路

变式训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要求: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分析妙处译句手法情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本联历数了诸葛亮生平的哪些事迹并概括形象?明确: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频烦——即频繁,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通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帮助刘备开创基业

济——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一片忠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品读诗歌,学习技巧这两句以工整的对偶,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塑造了一位雄才大略、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品读诗歌,学习技巧1.[叙议结合]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杜甫在这方面打破了常规,以议论入诗,使他的诗歌内容独具特色。2.[怀古伤今]在三国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是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使国家恢复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也蕴含着诗人报效无门的苦闷。

手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诸葛亮为伐魏,六次北伐中原。后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品读诗歌,学习技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了解相关历史事实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指诸葛亮北伐曹魏,在五丈原病重,在帐中布阵,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借寿(小说中的艺术化加工)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北面与曹魏对抗。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思考:尾联中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是“长使英雄泪满襟”?千百年来未达到理想而含恨死去的仁人志士。“英雄”具体指什么人?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英雄诸葛亮诗人自己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泪满襟对诸葛亮的赞叹战争平定无期,百姓受苦受难的忧虑自己济世的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

品读诗歌,学习技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有人说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使多少志士仁人流下了眼泪。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思考:在颈联、尾联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①雄才大略、宏伟业绩,忠心报国、壮志未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结③尾联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和献身精神的赞扬、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叹惋痛惜心情,并借古人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心声。②颈联中“天下计”指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老臣心”指帮助刘备开国,辅佐刘禅继业,体现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指出师伐魏,累死军中,体现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比较杜甫和孔明的异同比较诸葛亮杜甫志向抱负境遇命运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

刘备――三顾茅庐辅佐两朝,六出祁山遇到明主,知遇之恩早年仕途坎坷晚年漂泊西南,疾病缠身怀才不遇

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身先老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失败的英雄产生共鸣?借诸葛亮之境遇,抒发自己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苦闷。孔明杜甫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失败的英雄产生共鸣?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联:表达了诗人瞻仰武候祠、追慕诸葛亮之情;颔联:物是人非,英雄不在的落寞之情;颈联:对诸葛亮才德的仰慕称颂;对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际会的羡慕之情。尾联:通过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小结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

见所

闻所

感所

思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写

景怀古抒情武侯祠诸葛亮英雄回顾思路怀古诗的思路小结

课堂总结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既表现了对偶像诸葛亮的敬仰、赞美,也表现了对其功业未就的痛惜之心,并在对比中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与报国无门的惆怅。

《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事业未竟而身已先死的痛惜;

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而鬓已先斑的悲愤苦痛之情,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胸怀祖国,心系百姓,他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他是用生命在书写人生。

课堂总结任务三:三读,赞英雄较之古代英雄心怀苍生却壮志难酬的悲壮,今之英雄有什么特点?同:心怀天下、赤诚报国异:古代英雄受限于时代的壮志难酬今之英雄为时代所造就,成为时代之楷模。课堂检测参考答案:C(“两朝”指蜀汉的刘备、刘禅两朝)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C(“两朝”指蜀汉的刘备、刘禅两朝)“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参考答案:C(“两朝”指蜀汉的刘备、刘禅两朝)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

B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课堂检测理解性默写1.杜甫《蜀相》中“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杜甫《蜀相》中“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5.《蜀相》中,“

”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4.《蜀相》中,“

”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志)意象:古人、古事、古地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咏史怀古诗知识储备对古人:仰慕先贤,痛惜先贤失意对自己: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对国家对时代:(忧国伤时)感慨昔盛今衰,担忧国运衰微,同情人民疾苦对自然: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