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课《祝福》(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1页
第3.1课《祝福》(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2页
第3.1课《祝福》(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3页
第3.1课《祝福》(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4页
第3.1课《祝福》(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学习本文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学法指导】认真细致地阅读小说,勾画重点词句,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哲学等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2.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自主学习】一、从课文中找出并勾画出重点字词,并给重点字标注注音。钝响()寒暄()草窠()

朱拓()

悚然()

踌蹰()()

谬种()

尘芥()

形骸()

桌帏()

荸荠()()

歆享()

牲醴()

蹙缩()

讪讪()

窈陷()二、理清小说情节发展脉络。情节内容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三、找出全文中三次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并分析这些肖像描写分别反映了祥林嫂怎样的精神状态?时间脸色两颊眼睛衣着饰物精神状态第1次第2次第3次【重难点探究】1.本文是一出人间悲剧,题目为什么要用“祝福”二字?其深意是什么?2.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有什么作用?3.“我”是个怎样的形象?在文中起何作用?4.小说中关于“祝福”的三次典型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观点争鸣】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最终被封建礼教吞噬。祥林嫂身上究竟有没有反抗精神?[他人之见]观点一:祥林嫂没有明显的反抗性格。作者对她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据有三:(1)她从婆家逃出来做工,是要用自己的劳动去换碗饭吃以求生存,看不出有什么反抗精神。(2)她被卖改嫁时,一路嚎,骂,“出格”地吵闹,以至“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也并非出于对旧社会的反抗。作品中明确交代过,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也就是说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毒害,思想被禁锢。使她誓死不肯改嫁的是封建伦理思想,所以也不能算是对旧社会的反抗。(3)至于她对魂灵有无问题的疑惑,根本谈不上对鬼神的否定,也不具有反抗性。观点二:祥林嫂的反抗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战斗色彩。其依据是:(1)祥林嫂在鲁镇准备“祝福”大典之际,向“我”提了三个问题,然后在当天晚上突然死去。她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预示着祥林嫂将以自己的生命和忍受地狱酷刑的决心,来换取和已死的丈夫与爱子见最后一面的机会。祥林嫂无视统治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无视神权世界的最后审判,这是祥林嫂在她所处的时代“出格”的反抗。(2)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死在“祝福”这个时候,给鲁镇的“祝福”笼罩了不祥的暗影,给鲁镇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鲁四老爷带来了极大的恼怒和不安,这也是反抗。总之,祥林嫂的死本身就包含着热烈的追求与不屈的反抗。[吾之观点]【归纳总结】1.主旨归纳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2.结构图示3.写法赏析(1)故事情节采用倒叙。文中先写祥林嫂惨死的结局,再写她悲剧的一生。因为只有祥林嫂惨死的血淋淋的现实才最足以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残酷本质,渲染作品的悲剧气氛。因此,倒叙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主题。采用倒叙手法,在倒叙结束转入顺叙处必须接榫合缝。“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这句话起过渡接榫、承上启下的作用。(2)环境描写典型。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和麻木。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就是她身边人们的冷漠、无同情心,甚至是残忍造成的。而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身处的悲剧环境,而且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3)肖像描写洗练传神。小说多处描写祥林嫂的外貌,特别是对她的眼睛作了精心的刻画,用以说明她的身份、性格、精神状态和不幸遭遇,展示了她那每况愈下的苦难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三次集中的外貌描写显示了人物不幸的遭遇和内心的创痛,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填补了片段之间的空白。后两次描写,多数语句运用反复的修辞,且同中有异,写出脸色的变化,显示了祥林嫂更大的不幸。眼睛是人物内心的窗口,几次抓住眼睛的描写,能使读者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名师支招】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一、知识讲解《祝福》一文除了写主人公祥林嫂之外,还写了一些次要人物: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短工、鲁镇上无聊的人们等。这些人对祥林嫂冷漠无情,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也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和没有同情心。鉴赏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是高考小说阅读题经常涉及的题型,通过本文的学习鉴赏,我们要掌握此类题目的规范答题思路。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可以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的作用。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生动有趣,凸显主要人物的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二、考查形式1.×××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起怎样的作用?2.×××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4.×××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三、答题步骤1.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2.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3.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4.从“主题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5.从“‘我’的作用”考虑: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是第一人称,具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作用。鲁迅万能写作素材鲁迅是诗人,也是战士。他以文为药,为匕首,深刻地剖析民族性,划破了一个蒙昧时代的阴霾。同時,如果深入了解鲁迅,还会发现,他性格当中有着极为悲悯的一面。他可以犀利地指出世界的不公,也可以释放出温暖的光与热。因为悲天悯人,所以人民感谢;因为没有距离,所以常在左右,永不过气。战士·打破禁锢的铁屋子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曾经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铁屋子”就是指当时的黑暗现实。鲁迅一生都在致力于打破这座“铁屋子”。当人们以科举为正途时,鲁迅却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父亲的病,又让他产生了学西医的渴望。但有一天,他在课间看到一组幻灯片,日俄战争中,健康的中国人被绑起来示众,脸上显出麻木的神情,周围很多中国人在伸着脖子围观,突然间他感受到一阵强烈的刺痛:“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之后,他以笔为武器,一直在为此努力着。深刻揭示国民性的弱点是鲁迅小说最集中的主题,看似犀利、批判的文字背后是对希望从未停歇的追求。《狂人日记》的结尾,他发出的是“救救孩子”的呼声;《药》的结尾,在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平添的花环”,意味着理想的火种并未熄灭。有人说,分析鲁迅作品,无论哪段时期的论述,都有一种不变的坚持,那就是自己“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人们到光明宽阔的地方去”。鲁迅精神,尤其是富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富有无私品格的牺牲精神,都通过他所塑造的大禹、宴之敖者等人物形象彰显出来了。素材点拨: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只要敢于呐喊,就算是在铁屋子里,也是有希望的。这希望不管多么渺茫,只要努力,只要全力以赴,那么,就有摧毁铁屋子的可能,才可能让更多人觉醒。鲁迅精神伟大在哪里?不仅在于他敢说、敢怒、敢骂、敢打,还在于他对民间疾苦的呼喊,对正义的坚持与追求,不惜为此俯下身子做野草。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适用话题:改变命运;希望的力量;打破枷锁……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鲁迅的朋友圈中,数瞿秋白最为耀眼。瞿秋白比鲁迅小18岁,可是两人一见如故,都将对方视为最可信赖之人。1931年,瞿秋白对茅盾说:“我读过鲁迅的很多文章,很佩服他的人品和文才。只是一直无以谋面,始终引为憾事。”听说此话后,鲁迅很振奋地说:“这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的《莫斯科通讯》我看过,翻译的文章耐看好看。”鲁迅称赞瞿秋白的译稿:“那译文直到现在为止,是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笔了。”由于瞿秋白的身份,他在上海的行踪必须严格保密,但也有几次碰到危急状况。鲁迅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为瞿秋白提供庇护之所,让他住到自己家中,他们彻夜畅谈,不眠不休。分手之际,鲁迅曾将清代何瓦琴的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写成条幅赠送给瞿秋白。鲁迅杂文集编选完成后,瞿秋白撰写了长达一万七千字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抱病日夜编辑校对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由于国内不能出版,他嘱托内山书店将书稿寄到日本出版。这是他编辑的最后一部作品。素材点拨:明代学者苏浚在《鸡鸣偶记》中,对什么是真朋友作了界定:真朋友应是在道义上能互相砥砺的人。鲁迅和瞿秋白正是如此。敢于为对方着想,并用行动纪念朋友。这样的朋友可称“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适用话题:知己;君子之交;志同道合……故乡·精神上的家园鲁迅的故乡是绍兴,在鲁迅笔下,它化身为“未庄”“鲁镇”“S城”……他用文字为故乡搭建了一座充满浓郁的浙东水乡色彩的文学绍兴。在这里,有乌篷船,如在《阿Q正传》中他这样写:“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只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社会变革通过一只船传到了这里。在这里,还有白篷船,在《祝福》中他这样写:“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祥林嫂的不幸,一只白篷船岂能装得下?在这里,还生活着愚昧麻木的阿Q,被生活折磨得只能依靠手走路的孔乙己……有人说,鲁迅的小说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归乡体”:离开故乡——回到故乡——最后一次离开故乡。为什么这样?因为作品通常取材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意在引起人们对疗救的重视。故乡在鲁迅那里,同样是个沉重的词汇。这里没有他想要的梦想,鲜有志同道合的同志。在父亲去世两年后,他18岁出门远行,“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南京求学时,仍然写下“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的念旧诗句。但故乡注定无法再真正回去了,他就是带着对故乡、对故乡人物的复杂感情,走向了更大的世界。素材点拨:大师笔下的故乡,不单是一个村庄、一座城市,它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中国社会的缩影。写故乡,不仅为一人、一乡,还应该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诊脉。他渴望在自己的探索中有更多的同行者,而不是“看客”。适用话题:故乡;觉醒;家国情怀;执着奋斗……生活·有梗的追光者鲁迅在我们印象中,通常是横眉怒目、严肃的斗士形象。实际上,真实的鲁迅有趣得很,这份幽默来自天性里的孩子气。除了作家外,他还当过医生、翻译家、大学教授,设计过书籍封面和校徽。他写信也十分有趣,收信人是教师,他就用“并请教安”。收信人是学生,他就用“即颂学安”。1935年,作家叶紫给鲁迅写信,信中说:“我已经饿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钱”。鲁迅回信,给了他一些钱,信尾问候语是——“即颂饿安!”鲁迅的言语,有趣幽默只是表面,对世事的敏锐洞悉才是他魅力的根源,因此,人们读他的文章,常有眼前的雾被挥散了般清明。1923年,鲁迅入住北京西三条四合院后,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又特地在前院种上夹竹桃、紫荆等花木。夏秋之夜,他便徘徊花下,一边闻花香,一边赏月亮。1936年,鲁迅病逝。在病床上,他对许广平说:“忘记我,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句话,其实代表了鲁迅的生活态度——人生,没有什么比过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素材点拨:与其说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生活家。他是放松的、豁达的,淋漓尽致地享受着生活。那一点“好玩”让他的性格有了更丰富的层面,让他的作品幽默诙谐、犀利透彻,同时感召着一代代青年人过好当下,辨清是非。适用话题:生活处处有风景;豁达;热爱生活……素材拓展·不能忘却的怀念从民国到当下,鲁迅的形象始终鲜活,生动。在B站热门读书视频的数据统计中,他的讨论量持续居高不下;2020年,一首名为《野草》的说唱歌曲在B站的点击量高达800万。这首歌的作者是北京大学金融系大四学生吴一凡,据他说,他是在鲁迅的杂文集《野草》的16篇文章中获得了灵感。之所以对鲁迅感觉亲切,是因为青年鲁迅和他一样,都经历过职业道路的迷茫期。还有人在网站上做了关于鲁迅的讲解视频,总计3000万人次点击观看;还有的人自发地制作鲁迅的木刻画,借他的观点来剖析当今的社会问题……鲁迅之所以热度丝毫不减,与他一向和青年站在一起、热情支持新鲜事物不无关系。甚至有人说“如果鲁迅是当代人,我相信他也会成为UP主,利用一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青年们看来,之所以对鲁迅感到特别亲切,是因为他总是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变化,而不断地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剖析给社会、给青年。訴说鲁迅,就是在诉说自己,和他一道思考自己经历过的苦闷与彷徨,剖析内心的软弱,最终坚定信念,毫不犹豫地向前走。而鲁迅说过的句子,也不断在年轻人的作文中“复活”,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诠释:“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希望是附丽于存在之上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适用话题: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希望与光明……《祝福》作文素材积累难

题“一念之间”是一个绝对化的词语——它可以成就“一鸣惊人”,亦可以造成“一蹶不振”。于是,“一念之间”便成为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的抉择自然就成为生命里的一大难题。抉择之难在于不愿舍弃。想起毕淑敏在其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时内心抉择的情景。那时的教室静寂无声。她在洁白的纸上写下了“水、阳光、空气和鲜花,以及笔”。老师随后说道:“请你在写下的五样东西中删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于是,毕淑敏划去了鲜花,并在心里不断地感叹着老师的那句“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请在上述剩下的四项中,再划去一项。”老师不容商榷的话语让她的抉择变得更加艰难——奢侈而带有浪漫情调的鲜花较剩下的四项的确不那么重要了,但水是人生活的必需品,空气也一样,阳光更是与人的情感心绪有关,笔是她的理想,这该如何抉择?面对一次又一次痛苦而沉重的考验,毕淑敏一次接着依次地划去了“水”、“空气”以及“阳光”。偌大的纸上,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间最终剩下的是“笔”。抉择因不愿舍弃而变得艰难,但只有在经历了艰难的抉择之后,我们才能够找到自己的真爱,知道航向和终点。

抉择之难在于不愿低头。一个是乌江自刎,一个是卧薪尝胆。项羽和勾践都曾经是逆境中的“孤儿”,却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面对死亡,一向傲气的西楚霸王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身死绝境,勾践却忍辱负重,最终重震国威。生死的抉择,折射了不同的人格。项羽不选择苟且偷生,只因他不愿低头不愿屈服,不愿相信能屈能伸是大丈夫所为。抉择之难在于现实的残酷。鲁迅最终弃医从文,这徘徊数次的艰难又有谁人能知?“凡是愚蠢的国民,无论他们的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都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道。他是在黑夜里探索的猛士,或许呐喊能让他不惮于前行,或许呐喊能唤醒更多的青年。但上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是何等的冰冷、野蛮与无知,纵然他倾尽毕生心血,奋勇针砭时弊,最终真的能够实现思想启蒙吗?鲁迅的抉择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鲁迅的徘徊是一代中国人的徘徊。我们不禁庆幸,历史让鲁迅坚定了选择,让鲁迅最终挣脱了怀疑未来的枷锁,成为了中国文坛上永不熄灭的烈火。

抉择之难在于理想的不够坚定。就像《荒岛余生》中的查克,当风向和时机在苦苦等待后姗姗来迟,查克却依旧没能逃脱荒岛的重重阻拦。不是查克对外界的想念不够深切,也不是他求生的欲望不够强烈,而是他那份“理想”还不够坚定,那份“一定能冲出汪洋,一定能重回故土,重新融入社会”的理想还不够坚定。同样是求生,《救赎》中的男主角作出越狱的抉择却没有那么艰难了,只因他坚信自己无罪,重获新生的信念如此坚定。

难题因其“难”才弥足珍贵,但“难”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踌躇不定。抉择之难,是因为它会改变你的生活,不同的抉择便意味着不同的道路。像齐王,从谏如流;像诗仙,淡然坦率;像陶潜,随心顺意;像阿甘,单纯执著。

(选自2010年重庆卷高考满分作文《难题》)绝不妥协的鲁迅在我的印象之中,鲁迅的头发、胡须十分粗硬,一根根地张着,仿佛将全身的硬刺都张开得刺猬一样,向这个社会表示着他的绝不妥协。对于鲁迅,我从未把他当成文人的鲁迅,尽管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杂文的创作上,在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上,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有当下文人难以企及的造诣和成绩,但我更愿意把鲁迅当成一个战斗的鲁迅,一个斗士鲁迅。鲁迅的一生,是绝不妥协的一生。鲁迅,与当局绝不妥协。无论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鲁迅,往往义愤填膺,奋笔疾书,表达自己的激愤,表达自己的不平。与当局绝不妥协的鲁迅,不得已离开北京,赴青岛、厦门,南下广州,最后栖身于上海的外国租界,但无论如何,绝不妥协的性格丝毫没有改变。从《且介亭杂文集》、从《准风月谈》等等,即可见出鲁迅的文风、鲁迅的性格。鲁迅,与文人绝不妥协。梁实秋、林语堂、陈西滢、胡适与苏雪林等等,包括左翼联盟的文学家,甚至文学青年徐懋庸,鲁迅与他们都有过交手,有过论争,而且激烈程度,出乎我辈的意料。鲁迅与无耻的文人,与吮血卖友的叛徒等等,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一个都不放过,一个都不宽恕。《“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直骂得梁实秋鸣金收兵,高举免战牌,永不言再战。正因如此,有人说,鲁迅气量大小,是睚眦必报,锱铢必较。而我以为鲁迅是绝不妥协,绝不宽恕,一个认真、坚定的斗士。鲁迅,与自己的兄弟一样地不妥协。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本与鲁迅关系非常亲密,兄弟手足一同留学日本,回国后又一同住在北京八道湾的一座四合院内。但是周作人受日本内人的挑唆,兄弟交恶,直到最后绝交。鲁迅与周作人,也许是矛盾真的无法调和,无法承受其辱,但是,鲁迅的绝不妥协,绝不宽恕,我想一定是一原因。与周作人断绝关系,鲁迅自己与家人搬出了八道湾自己购置的房产,另辟居所,再也未与周作人联系。倒是鲁迅仙逝,周作人沦为汉奸,后从南京老虎桥监狱出来之后,以写鲁迅的旧事及分析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业,凄惶度日。正因鲁迅是一个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