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1页
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2页
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3页
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4页
第3.2课《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相同的一项是()A.万马齐喑黯淡谙习B.巾帻沙碛油渍C.偏裨将校稗官野史睥睨D.交契提纲挈领锲而不舍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交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叙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巾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全文的理解,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节选自清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却相对完整。故事以“定计”“用计”“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引人入胜。B.小说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C.《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呼。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D.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节,堪称“妙文”。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来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4.本文通过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成功刻画了周瑜这一形象,请体会周瑜“笑”的含义。这些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5.曹操看信后杀掉了蔡瑁、张允,明知“中计”,却称二人是“怠慢了军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二、研读课文(一)讲读、讨论序幕、开端部分(1—3段)。

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埋伏?回去后怎么办?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

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二)讨论课文开端、发展部分(4—6段)

1.周瑜一见蒋干如何先声夺人?蒋干反应如何?

2.群英会上,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又如何反应?

3.周瑜与蒋干一见面,即主动进攻,打下了蒋干的气焰,动摇了蒋干的自信心。又以什么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蒋干反应如何?

4.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三)讨论高潮部分(7—8段)。

1.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后来又能使曹操一时信以为真?

2.周瑜是怎样以梦话、假密报进一步迷惑蒋干的?

(四)讨论结局、尾声部分(第9段)。

1.第9段讲了些什么内容?

2.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

3.提问: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

三、趣说《群英会蒋干中计》

前言:曹操兴八十万大军讨伐攻打东吴,东吴都督周瑜准备率3万人抵挡。周瑜夜探曹营,发现曹操的水军指挥官是蔡瑁和张允,这两人懂水战。周瑜准备除掉蔡瑁张允,正想不到办法,老同学蒋干来了,周瑜大喜过望,告诉手下人,我的好帮手来了。

蒋干不是来叙旧的。蒋干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我只需要带我聪明卓绝的脑子和三不不烂之舌去江东,就能说服周瑜来投降。

蒋干只带了一个童子,乘了一只小船,自信满满来了。周瑜带领大队人马迎接,一见面,就给了蒋干一个下马威:老同学,你为曹操当说客吗?蒋干被周瑜一语中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假装生气:“我明明来叙旧的,你怎么可以怀疑我们的友情呢?”周瑜大摆筵席,告诉文武百官:这是我的好朋友,来叙旧的,不是来当说客的,你们不要怀疑好人!接着,周瑜把佩剑给手下武将太史慈:你拿着我的剑,今天的酒席,谁敢说曹操和打仗的事,就给我杀了。明晃晃的宝剑摆在眼前,蒋干坐在席上,哪里还敢乱说一句话。酒过三巡,周瑜特意带蒋干去看军营,展示实力:老同学,看看我们东吴的粮草,多不多?看看我们东吴的人马,雄壮吧?蒋干连连拍马屁:“兵精粮足,厉害厉害,佩服佩服!”周瑜握着蒋干的手,放声大笑:“我现在遇到明主,要做一番大事,就算历史上最能说的说客前来,都不能动摇我的决心!”蒋干:“那是,那是,嘿嘿……”心里想:完了,今天的任务泡汤了。周瑜又带着蒋干回到酒席上,舞剑唱歌,继续喝酒。喝到半夜,蒋干坐不住了,

开始装醉。周瑜亲热地说:“我也醉了。老同学,我们很久没有同塌而眠,今晚就一起睡吧。周瑜装出大醉的样子,衣服没脱,呕吐狼藉,一会儿就直打呼噜。蒋干也闭着眼睛装睡,装到半夜,假装叫周瑜:“都督,都督,睡着了?”没有反应。蒋干悄悄起床,偷看周瑜的文书,翻着翻着,突然看到一封信的信封上写着“蔡瑁张允呈上”。拆开一看,信里写着:我们假意投靠曹操,准备趁他不注意,砍了他的头献给都督……蒋干大喜过望,连忙把信藏到衣服里,回床上继续装睡。这时,周瑜开始说梦话:“老朋友,过几天我就让你看看曹操的脑袋。”四更天的时候,有人来叫周瑜,周瑜悄悄爬起来,到外面和那人说话,蒋干又去偷听。周瑜手下:“蔡瑁张允说下手得等机会……”周瑜:“嘘!小声点,别让蒋干听见了!”两个人接着回去装睡,睡到五更天,天快亮了,蒋干偷偷爬起来,跑回曹操那里。曹操看完蒋干带回来的书信,怒火攻心,把蔡瑁张允找来,二话不说,立刻咔擦掉。杀了蔡瑁张允,曹操回过神来了:糟了,我上当了!后语:群英会周瑜使用“反间计”,诱使蒋干带回一封伪造的书信,曹操上当,杀掉了擅长水战的蔡瑁张允。接下来,周瑜和黄盖定下“苦肉计”,黄盖诈降东吴。这样还不够,东吴还是没有绝对胜算的机会,于是,蒋干还有一次出场的机会,把三国演义里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带到曹操身边。庞统给曹操献上“连环计”。有了这三个计谋,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才有了后人吟唱的千古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蒋干正个名篇一罗贯中老师所著的《三国演义》,在赤壁大战中描述了“群英会江干中计”的故事。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向曹操毛遂自荐,说自己和周瑜是发小,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服周瑜来投降。曹操大喜,还亲自为蒋干送行。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听说故人蒋干来访,笑着跟诸将说,说客到了,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一员大将,命他掌剑监酒,吩咐说:“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事后曹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在小说里,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八十万大军,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华容道。所以后人评价蒋干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甚至演变出一个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是根据史料改编的。实际上,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辩论家,但经过《三国演义》的演绎后,倒成了一号非常有名的人物。我们在《资治通鉴》中看到了真正的蒋干。

《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十二月:曹操密遣九江蒋幹往说周瑜。幹以才辨独步于江、淮之间,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因延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饮宴,示之侍者服珍玩之物。因谓幹曰:“丈夫处世,遇知已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共生,能移其意乎!”幹但笑,终无所言。还白操,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间也。我们注意细品几个细节:第一,蒋干其人,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一带,在《三国志》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还说蒋干“有仪容”,说明蒋干长得帅,有才,并不是个小丑形象。而且蒋干仅仅在察言观色的情况下,还跟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仅靠游说是离间不了他的,可见其聪明是妥妥的了。第二,蒋干游说周瑜的时间,是发生在建安十四年冬,只是因为在赤壁多看了一眼,曹操就再也无法忘记周瑜的容颜,所以一年后秘密让蒋干去寻人。此时已距离赤壁之战结束一年,所以把赤壁之战的失败归于蒋干,是出于小说的艺术化,真实的蒋干不必背锅。第三,关于蒋干盗书等细节,当然也是罗贯中先生的艺术加工,因为蒋干过江与赤壁成败无关,所以盗书也没有意义了。由此说来,蒋干同志,还是个不错的同志。篇二1历史大事件,端出一个小人物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重头戏是赤壁之战。自此大战后,促成了三国鼎立。由于《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西晋史官,而西晋承于曹魏,因而对于曹操之惨败不宜做过多记述。

在正史中能查到的赤壁之战的资料极少,《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是周瑜击败了在赤壁击败了曹操,也仅仅215个字。

在裴松之所作的注中:“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这是讲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后,在一次陆战中又击败了曹操,更是惜字如金。

仅凭这两点正史资料,赤壁之战似乎就没刘备和诸葛亮什么事了。但是,“尊刘抑曹”是罗贯中的写作立场,仅凭手头上这一点史料,如何才能颠倒乾坤,让人认为是刘备一方打赢了赤壁之战呢?

罗贯中不愧是伟大的小说家,虽然孙刘联盟《三国志》没有写,但是总归是曹操败了,在尊重这一结果的前提下,就靠他的演绎了。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字“编“,编的越精彩、越玄乎越好。

所以,你只看《三国演义》小说,赤壁之战的故事是这样的:孙权一方抗曹不坚决,所以找来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坚定对方的斗争信念!水战用的弓箭不够,既然史书上也没说,那就认定是刘备一方提供的。可刘备也没那么多箭,那就编一个大神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曹操的失败是战船被烧了,船需要被连起来,这个功劳也得给刘备一方,那就安排庞统出场。到最关键的部分,有了黄盖诈降,有了连环计,但是隆冬时节没有风怎么办?那要安排一个人呼风唤雨,向天借东风,这么神奇的事情当然得交给诸葛亮啦。那大事儿都让诸葛亮给干了,周瑜还能干些什么呢?抬高周瑜,就不能突出诸葛亮,但是把周瑜贬的太低了,又和历史不符。

于是罗贯中想啊找啊,突然脑洞打开,想到了一个小人物,姓蒋名干,用蒋干这小子来给周瑜做陪衬。于是就有了周瑜摆群英会,设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军大都督,再设苦肉计让黄盖诈降。

拜罗贯中所赐,蒋干这个小丑式的人物闪亮登场。

2蒋干出场,贻笑大方

罗贯中写蒋干的戏份是极为出彩的。

周瑜在三江口小试锋芒,周瑜初战告捷,求胜心切的曹操正在为新败而苦恼,长叹“吾当作何计破之?”。

蒋干自告奋勇“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周瑜来降“。并一再表示,“干到江东,必要成功”,“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蒋干一副牛皮吹炸,轻率自负,贪功邀宠的幕僚嘴脸跃然纸上。如果这个人就站在你面前,看到他得意洋洋之态,你都想抽他嘴巴子。

待到蒋干乘一叶小舟“昂然而来“,周瑜劈头一句:“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蒋干的神色立刻由“昂然”变成“愕然”。

当周瑜设宴款待蒋干,事先约法三章:“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之军旅之事者,即斩之

!”蒋干神色又变为“惊愕”,屁都不敢放。

又待周瑜命令太史慈执剑监酒,并发表一番利如剑戟的演讲后,蒋干竟吓得“面如土色“,几乎要瑟瑟发抖。

至于结果么,蒋干偷书,误导曹操帮周瑜铲除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大都督蔡瑁、张允。蒋干害曹丞相这还不够,第二次又主动要求过江去探听甘宁、黄盖欲降之真假,结果与庞统“不期而遇”,蒋干将庞统邀至曹营,使曹操接受了庞统献上的致命的连环计。在罗贯中笔下,一段简单的《群英会蒋干中计》写得针脚细密,变化多端而又层层递进,情节在跌宕多姿之中、曲尽其致,又如飞波逐浪,直拍云天,精彩至极。

清代小说评点家毛宗岗在批注时称赞道:“星移斗转,雨复云翻”。并借用杜甫的两句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来加以概括。

总之,在赤壁大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是蒋干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间接导致了曹操的赤壁惨败。而千百年来,世人也多以蒋干作比,刻画一个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可笑可怜的蠢材形象。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淡定了,他厉声怒吼:我特么惹了谁,你们这么作践我,我不要脸的么?发出这声怒吼的正是蒋干,这位老兄再次出场。

3无奈的蒋干:我有这么LOW吗?且看历史上真实的蒋干和他的江东英雄会是什么样的。蒋干,字子翼,九江(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三国志·江表传》描述蒋干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蒋干才能出众,不仅人长的帅,并且孜孜好学,善于辩论,深得曹操器重,每次都带在身边,视为知己和智囊。

《江表传》说,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军,曹操对周瑜十分佩服。第二年,周瑜又战败曹仁,夺取江陵,使曹操对周瑜更加刮目相看。于是,曹操以为周瑜年轻气盛,对其通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许可以规劝周瑜来降,共谋天下。

曹操知道蒋干是周瑜少时的同窗好友,于是派蒋干去拜会周瑜,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蒋干去见周瑜只有一次,而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两次。而且是以私人的身份拜会老同学去的。

周瑜知道蒋干是来干什么的,而蒋干也明白周瑜知道他所谓何来。

周瑜见到同窗蒋干之后,热情接待。便带着蒋干巡营一周,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志愿。蒋干在整个过程中,也都只是“但笑而不语”,从来没有作过劝降周瑜的意图。因为,这两个智者彼此心里想什么,都是心照不宣。在这场老同学相聚中,没有所谓的“群英会”,更没有什么“蒋干盗书”和“蒋干中计”。或许在蒋干看来,同窗混的这么好,他打心底里为周瑜高兴。蒋干回去见曹操时“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曹操知道蒋干不会说假话,也就放弃了劝降的念头。

蒋干的此次江东之行,表现得当,不失名士风度。

其他关于蒋干的历史史料甚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蒋干是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才和雅士。蒋干若不是满腹饱学之士,若没有真才,曹操能够看重他?能把这么重要的江东之行交给他?罗贯中在演绎的小说中过分夸张的丑化了蒋干,目的是彰显周瑜的英姿勃发和雄心壮志。

但罗贯中忽略了一点,都说人以群分,周瑜都这么牛逼了,他的同窗契友会差到哪里去?你把他同窗蒋干刻画的一无是处,这不也是打了周瑜的脸么?

04细品群英会,鸡毛掉一地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罗贯中在设计群英会时,或许是把精力都倾注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以及剧情的跌宕有趣,而却疏忽了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剧情转换的可信度。细品罗贯中笔下的群英会会,是经不起推敲的,随便列举,其破绽有五:①周瑜是三军统帅,治军有方,怎会糊涂到把绝密的信件随手丢在桌子上等着别人来偷?

这是一个具备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知道的事,蒋干久在军旅,难道就丝毫不怀疑其中有诈?

②你见过喝醉酒的人吧,要么醒着耍酒疯说胡话,或者酒后吐真言,要么睡去如死猪绝不言语。而周瑜大醉在床上睡去后,还能两次梦话“教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