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1页
经济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2页
经济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3页
经济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4页
经济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考向综述]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生产方式的冲击下开始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曲折发展,为改造近代中国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和新的阶级力量,是近代中国新的生产关系。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必备知识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中期)1.背景: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大批洋纱开始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2.内容: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3.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深化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提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二、洋务企业(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2.内容:兴办军事工业(自强)、民用企业(求富)。3.影响:引进机器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影响下,民族资本家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管理经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短暂春天中华民国建立,扫除政治上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迅速发展形式上基本实现国家统一;反帝爱国运动开展;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财富全民族抗战期间日趋萎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劫难,大批企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区域分布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陷入困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处于独占地位;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过渡时期消亡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开展“三大改造”四、社会生活的变迁1.服饰变化:西装开始流行,中山装成为中西合璧的产物。同时中国服饰也影响世界。2.风俗礼仪:民国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3.交通与通信:铁路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近代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航运也获得一定发展。通信更加便捷。4.大众传媒:报纸等刊物、图书馆、博物馆对思想文化发展起到一定作用。5.城市化:通商口岸逐渐发展为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改进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水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6.西医传入: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建立,引进先进技术;西医院校建立,培养西医人才;西方公共卫生措施引入。知识拓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④从结构看:民族工业轻重比例失调,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⑥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作用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素养提升典例精析(2023·山东卷,5)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代表(

)货物比重年份甲乙丙丁1871—18732.830.20.90.91881—18835.822.80.31.11891—189314.620.55.91.81901—190318.619.74.21.71909—191112.816.74.83.01919—19219.618.42.45.0A.钢铁 B.棉纱 C.米 D.棉布√[命题立意]本题以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创设学习情境,考查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契合“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课标要求。本题以表格材料形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培育学生爱国精神。[解题思路]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场所。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刚刚起步,对钢铁的需求不会很大,占比小。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粮食的需求占比也小。那么相对于棉布、棉纱,丙丁就是米和钢铁。棉纱属于工业原料,棉布属于工业制成品,鸦片战争后英国因为工业革命,棉布能做到物美价廉,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巨大优势,向中国倾销的大宗应为棉布,但是随着民族工业发展,国产棉布崛起,因此进口比重下降,乙应为棉布。棉纱先上升是因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后期下降是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甲为棉纱。答案为B。[方法指导]图表类试题1.“三看”(1)看表头及出处:时空定位,考查主题,确定方法。(2)看表中的项目:时间、空间、比例、数量的变化。(3)看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推出结论。2.“四注意”(1)注意围绕数据的描述性语言。(2)注意时间与数据的关系。(3)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4)注意结合时代分析原因。具体操作: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高考题组自然经济的解体(2022·湖南卷,7)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解析:D依据材料“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可知,民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相互促进,有利于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个体手工业也可被纳入新的经济体系当中,D项正确;“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表述错误,且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阻碍”表述错误,应为相互促进,排除B项;“织”“耕”分离是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历史理解:结合以上题目和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提示](1)动力上:主要来自近代工业的冲击和西方经济侵略,带有强制性。(2)地域上: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通商口岸的解体速度比内地快且程度深。(3)结果上: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未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程度上:自然经济解体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5)影响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

)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和销量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参与国际竞争,客观上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价格和销售数量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表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中国茶叶出口的数值在材料中无法得知,排除A项;进口大于出口是入超,材料中没有进出口数据的比较,无法得知对外贸易的状况,排除B项;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消除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所有人为限制,材料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容无关,排除C项。洋务企业的特征(2023·海南卷,6)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解析:B材料反映轮船招商局在官督商办模式下,依靠政府免税、缓息等措施实现盈利,而不是靠自身经营获利,一旦失去清政府的支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必受影响;加上官府管理制度的落后性,其对企业长远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答案选B项。A项只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况且材料强调的是在政府支持下轮船招商局与外企竞争未处于劣势,未必是其实力匹敌洋商,故排除。轮船招商局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起到了抵制外资企业的作用,C项“专意谋取贴补”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垄断会一家独大,不可能助推同业发展,故排除D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023·全国新课标卷,30)下表可以反映出(

)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811.6414.8421.36商业资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8321.0626.2928.09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解析:A据材料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故选A项;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且材料只体现资本占比情况,不能体现商业贸易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民族资本,不能得知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排除D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践商”的积习遭弃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解析:D依据题干可知,绅商是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故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士人与商人的社会地位问题,故排除B项。题干仅涉及绅商这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排除C项。依据题干可知,绅商是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这是绅商阶层趋新的一面;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又反映了绅商阶层守旧的一面;晚清的一部分绅商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故这个群体也就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故D项正确。思想解放影响社会生活(2018·海南卷,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道教的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