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_第1页
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_第2页
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_第3页
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_第4页
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在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普遍存在,合作社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合作社经营者与成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上。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并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合作社经营者如何有效激励农民成员,以提高合作社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分析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和非对称信息理论在农业合作社领域的应用现状。接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框架,该框架考虑了合作社经营者与农民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性问题,并通过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旨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本文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比不同激励策略下的合作社经营效果,本文揭示了激励机制对于提升农民参与度、增强合作社凝聚力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理解和解决农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合作社管理者提供了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文献综述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是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核心是研究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对代理人实行有效的激励。这一理论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如公司股东和公司经理、选民与官员、医生与病人、合作社经营者和广大社员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委托代理关系。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例如,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认为是委托代理理论发展的基石[1]。威尔逊构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激励结构模型[2],罗斯讨论了存在道德风险和代理人预算约束情况下的委托代理问题[3]。詹森和麦克林研究了委托代理成本,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性因素[4]。埃斯瓦瑞和科特威构建了一个激励模型来解释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5]。在国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有学者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实践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分析了合作社代理人努力行为的激励与其自身经营农产品占合作社经营农产品总量的比重、对互惠关注的敏感性程度和占有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比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6]。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2]威尔逊.不确定条件下的激励结构模型[J].经济学季刊,1987(2).[3]罗斯.存在道德风险和代理人预算约束情况下的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学报,1973(4).[4]詹森,麦克林.委托代理成本与企业所有权结构[J].经济学评论,1976(3).[5]埃斯瓦瑞,科特威.资本雇佣劳动的激励模型[J].经济学研究,1989(1).[6]谭智心,孔祥智.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5).三、理论模型的构建为了深入探讨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一个适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我们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我们逐步构建出理论模型的基本框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这意味着在签订契约时,双方可能无法预见到所有可能的情况,也无法为这些情况制定明确的条款。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合作社的经营者可能拥有比委托人(如农民)更多的信息,这可能导致经营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由于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合作社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经营者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不利于合作社或农民的行为。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实现合作社和农民的利益最大化,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以及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在模型中,我们设定了委托人(农民)和代理人(合作社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并通过一系列约束条件和激励机制,使双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合作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在模型中明确了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对经营者行为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套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结构、晋升机制、奖惩制度等,以引导经营者采取有利于合作社和农民的行为。我们通过数学推导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构建好的理论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还可以为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设计提供指导。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模型的参数和约束条件,以适应不同合作社的需求。该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农村合作组织或企业组织中,为更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四、模型应用与实证分析在本部分,我们将利用前面构建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工具,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应用,以期揭示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下合作社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合作社的基本信息、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数据。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对合作社经营者激励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模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估计。通过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我们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对合作社经营者的激励具有显著影响,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符。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来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和社员收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完善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这些政策建议旨在减少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对合作社经营者激励的负面影响,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有效激励经营者、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模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本部分的实证分析,我们验证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实践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合作社代理人的努力行为激励与其自身经营农产品占合作社经营农产品总量的比重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代理人在合作社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越高,其努力工作的动力也越强。代理人对互惠关注的敏感性程度与其努力行为激励存在正相关关系。合作社成员之间的互惠关系和信任感能够激励代理人更积极地为合作社的发展努力。代理人占有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比例与其努力行为激励存在正相关关系。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能够激发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完善合作社内部契约:由于合作社内部的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建议加强对合作社内部契约的完善,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建立有效的信号传递和甄别机制:为避免合作社经营者可能采取的“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建议建立有效的信号传递和甄别机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优化盈余分配机制:根据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合理调整其在合作社盈余分配中的比例,以激励代理人的积极性,提高合作社的整体效益。加强互惠文化和信任建设:通过加强合作社成员之间的互惠文化和信任建设,增强代理人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合作社的凝聚力。参考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以期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治理机制的设计与优化,以及不同治理机制的比较分析。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已有研究多从理论层面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缺乏基于实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和解释可能存在偏差。已有研究多将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作为两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缺乏对两者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是紧密、相互影响的。已有研究多从静态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治理机制,缺乏对动态变化过程的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环境和治理机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大量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因果分析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治理机制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解释,并分析了其影响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以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为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治理机制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采用了“一人一票”的民主治理模式,但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着投票者的搭便车行为和少数人控制的现象。合作社内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导致治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任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强投票者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遏制搭便车行为和少数人控制的现象。再次,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治理效果和成员满意度。加强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引导,为其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经过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逐步组织引导农民通过发展互助组、初级社等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迅速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之后,以生产、供销、信用为主的“三大合作社”在农村普遍建立起来。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提前完成,进入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道路也经历了20多年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开展生产经营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合作实践不断丰富。为满足农民群众合作起来的需求,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自此我国农民合作社走上了依法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农民合作社达到1万家,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辐射带动近一半的农户。农民合作社加强社际联合,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收益,组建联合社3万余家,社均带动12个单体合作社,经营收入是单体合作社近4倍。贫困地区共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72万家,吸纳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发展乡村产业。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7号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对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农民日报》公布了“2021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排行榜”。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召开由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设立时自愿成为该社成员的人为设立人。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理完毕,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一)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章程规定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四)查阅本社的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首先强调的是必须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来组建专业合作社,确保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二是强调了自愿原则,也就是农民群众可以自由加入或者退出专业合作社。第三是规定入社社员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是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第四是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是互助性经济组织,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市场主体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原则,首先是其成员主体是农民,至少要占到成员总数的80%。法律明确规定,成员总数在20人以下的,可以有1个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20人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其目的是从法律上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利益。第二是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只要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可以获得其提供的服务,同时,专业合作社必须为全体成员谋利,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第三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充分体现和尊重农民群众的经营自主权,这也是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和国外通行的做法。第四是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其成员各享有1票的基本表决权。从法律上防止了少数出资额或者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对专业合作社的操纵,同时对此部分成员设立了有一定限制的附加表决权。第五是盈余主要按成员与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其目的是鼓励成员多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外销售产品,以形成规模优势,获取更高的利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有多种组织形式、多种发展形态。进入市场经济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约化的工商业垄断,组织起来成为农户的必然选择,合作社是各国农民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约有200年的历史,尽管各国起步有早有晚,组织化程度有高有低,但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则大同小异,形成了以“成员拥有、成员控制、成员受益”为主要内容的普遍原则。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农业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基本组织形式学自欧洲。近百年来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49以前,无论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还是在解放区,农民合作社都有一定发展,在移民、自救、乡村建设、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以后,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农民合作社都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区别,两岸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轨迹。从大陆而言,土地改革以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愿望的农民,生产互助的热情高涨,1950年到1956年形成了互助合作运动,农村很快恢复了战争创伤,形成了安居乐业,人畜兴旺的局面。1956年至1978年,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在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合作社变成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驾马车”。这个时期的合作社对巩固政权、集中资金建设基础工业、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保证城市供给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弊端。1978年农村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农户为主体的各类合作社不断涌现。1983年前后,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体。特别是农户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各种专业户、专业村不断涌现,农民对技术、生产服务的需要多样化,一批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应运而生。这类以农户、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协会,被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一农产品规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开拓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与此同时,这类“三驾马车”的传统合作社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改革,随着家庭承包制的建立,农户成为基本经营单位,生产队、生产大队、人民公社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随着集市贸易、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逐步放开,基层供销合作社、县级县以上联合社的职能、体制也发生根本转变;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地位,市场化进程滞后,农村信用社、县级县以上信用联社的职能转换也相对滞后。这是传统合作社迟缓的改革转型时期。党的十六届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这个目标,要积极探索、总结农民群众的实践,犹如总结“小岗村18户农民”的经验,使之成为政策、制度或法律,实质上是体制改革。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同,这就是“屁股指挥脑袋”现象。所以改革机构、更新观念并非易事。需要改革者有更足的勇气,更高的境界,更大的决心。要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富裕的高度深刻总结传统体制的教训,才能增加改革的勇气和决心。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人民公社时期的教训,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大锅饭”三个字。从体制、机制、方法方面分析,主要的教训有四条:盲目地追求公有化程度,忽视了农户的独立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简单地把公有化程度看作社会形态发展的指标,形成的私有是资本主义,集体所有是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是社会主义等错误概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极端的体制就是1958年“公社化、食堂化”的供给制,“干活不计工,吃饭不要钱”,到了文化革命时期,自留地、家庭副业全部被当作资本主义被批判。除了“三驾马车”,农村社会不存在其他生产经营主体,农户名义上是合作社的成员,实际上并不享有股东社员权利,没有家庭经营权,完全失去了个体地位,是集体成为抽象的集体,集体所有制变成了“无所谓”所有制,或者称不被成员关心的“社区社会所有制”。形成成员对集体资产、对生产成效漠不关心的局面。“政社合一”,往往注重以政代社,忽视合作社对其成员的经济责任。在人民公社时期,公社代行乡政府职能,由于人民公社与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经济关系,从而衍生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之间的准行政关系,逐级服从上级的行政命令,甚至于衍生出上级对下级的资产拥有、调配关系。这是一度在队与队,社与社之间,平调土地、家畜、劳动力等“一平二调”错误的体制根源。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容易把下级服从上级,带到经济生活中来,形成忽视对成员经济责任的现象。过去人民公社时期的“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社员的”收益分配关系,社员的经济利益被放在了从属的地位。全面统一的计划指标,自上而下的下达、分解任务,使合作社失去了独立的经营自主权。计划经济指标往往集中地反映了国家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的经济体制,城市居民、农民两种户籍待遇制度,使国家陷入了“二元结构”的矛盾体制。合作社的发展要服从于国家计划,同时又要满足社员的生活需要,这样就是合作社处于国家假设需要和农民社员生活需要的矛盾之中。为了完成上级的“统购统销”任务,合作社经常要放弃或损失社员利益。尤其是在“一刀切”,“浮夸风”盛行的年代,在指令性计划就是法律,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强调保护合作社利益,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合作社没有经营自主权可言,社员利益往往无法得到保护。盲目地追求“一大、二公”,所有制的升级、过渡,削弱了基本核算单位或基层社,出现上下、左右的产权会乱,使联合社成为支配成员社的婆婆。不经社员讨论决议,随意宣布取消社员股金,不经清算财产简单退还社员股金,社员对合作社的产权受到严重侵犯。人民公社时期的几次以过渡升级、并队、并社为内容的“共产风”,在农村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混乱和思想混乱,以至于混淆了社员与合作社雇员,合作社雇员与国家干部的界限,在某些时期把合作社变成城市居民、国家干部的就业安置渠道。某些更高一级的联合社的领导,甚至于又政府组织部门任免,社员等额选举权、被选举权被忽略,基层社社员的主人地位不断被淡化,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形同虚设。这种行政性的联合、合并造成的后遗症,仍然难以消除。上述教训,实际上党和国家一直在实践中在不断总结,在不断认识并不断汲取和纠正。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才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农村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初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从新出现的以农户为主体的合作社,经过20年的发展在全国已经不是凤毛麟角,已经形成了一支强的大生力军。在全国,运行比较规范,活动比较经常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已经超过了15万个,遍布种植、畜牧、水产各业。形成了“办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帮农民”发展景象。总结改革开放以后从新兴起的各类合作社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户家庭经独立经营自主权基础上的,由农户自愿选择的合作。合作社、协会在组建方式上,不搞过去的土地、农具、财产入社,不触动农户的经营自主权;在服务内容上,不搞生产过程的大包大揽,不搞“兵团作战”,只根据对成员德需要,有选择地开展服务作业,筹集资金,聘用人员,对成员开展特定的专项服务,或是提供种子,或是批量购置化肥、农药,或是批量销售成员的产品等等;在产品销售上,成员享有产品的买卖定价的自主权,同时根据章程享有合作社盈余的分配权;在社会地位上,合作社与政府、社会团体及其他企业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在人事、财务、经营业务等方面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和依赖关系。面临农业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趋势,合作者之间出现明显的同业性,合作社的服务内容跨越产前、产中、产后,表现为综合性。市场经济的普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现代农民合作社区别于传统社区型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与信用合作社。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普遍涌现,从事蔬菜、西瓜、苹果、小麦、棉花、蘑菇等种植农户,从事蛋鸡、肉猪、奶牛、水产品等养殖户之间的各种同业合作社备受欢迎。在专业合作社中,由于农户从事同一产业,大家遇到的困难相同,需要的专业技术、专用生产资料相同,产品的市场走向一致,从而产生需求的合力,容易形成服务的规模效益,能有效地降低农户的产、销成本。一个合作社直接联系与本专业有关的科研、教学单位,直接联系厂商、专业市场,直接接受政府产业指导,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或部门扯皮,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使成员分享到工商利润。出于发展的需要,合作社自发地依靠能人、大户或者从社会上选聘高级管理人才,实现了管理人才共享。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一方面靠机制的保证,同时也依靠科学的管理、靠人才。多年来的调查证明,凡是成功地农民合作社,必然有一个或者一组精明能干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并不是像书本上讲的,用简单的选举产生的,而是在长期互助合作中自然形成的,或者是大家一致从社会上选聘的。20多年来,农户之间的分化,不仅是因为户与户之间劳动力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文化智力、组织活动能力上的差别。事实上不可能每个农户都成为经营能手,不可能每个专业户群体里都有经营能手,德才兼备的经营能手就更显缺乏。选聘精明能干的管理人才成为现代合作社、协会的新做法。成功合作社的经验最可贵的是利用了现代管理资源,使精明能干的管理者的智慧变成社员的群体行动,通过“共享智慧”提高了每一户农民社员的管理能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合作社的生产能力。各类专业农民合作社的经验有许多,这里只是总结了最重要、最普遍的三条。从这里可以看出端倪,中国的这种专业的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既不同于经过近200年发育成长的欧洲合作社、也不同关于亚洲的合作社,更不同于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合作社,这种农民合作社实际上是一种成员主体身份明确,产权关系清晰,服务内容灵活有效,权利与义务对称,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制度。改革开放历来充满了波折,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深刻教训,政府和农民一度害怕旧体制复归;由于“三农”诸多矛盾存在,政府也一度对农民组织起来担忧。所以,在一段较长的时期,虽然认识到应该发展农民合作,但是法规、政策、政府指导却一度滞后。我国进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质量、品质问题越来越多,中小农户的贫困问题越来越显现,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显现,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任务终于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国人大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列入了立法计划,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积极扶持,财政也挤出资金搞试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机遇,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幸事,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也是农业产业制度体系建设中的重大改革。我们不能忘记我国的屡次改革中,不乏“穿新鞋,走老路”,争戴“红帽子”,以改名替代改革的教训。其结果总是截留国家扶持政策,掏空国家财政,损害农民利益。也免不了各种企业、公司、社团从自身利益出发,打着各种旗号来争吃合作社这块蛋糕。立法部门和政府部门必然要遇到这种难题,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公正和原则。好在我们有勤政为民、创新务实的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有国际合作社的普遍原则,有中国自己切肤之痛的历史教训,又有15万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新鲜经验,只要我们依靠广大农民,依靠官大的基层干部,广泛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坚持不搞自上而下的行政发动,坚持由农民群众自主选择,自我管理,我们国家一定能够把农民合作社这个千秋大业真正办好。到2013年全国注册合作社数量超过90万家,各合作社的经营上却是存在参差不齐的水平,绝大多数还处在小学一年水平,如何起步经营是这一部分合作社共同的命题。服务全国上万家合作社和规模农业的阳光乔规模农业服务平台的建议可以参考:1合作社的社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合作社等同于公司,经营合作社的方法要学习经营公司的方法。合作社经营成功的标志是进入良性循环,整体上投资要小于收入,要有利润给社员分配和合作社再发展。从这个角度,社长一定要有一个公司经营的意识。2合作社的社长要有循环工作的方法,从投入到产出的循环路径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勾勒清楚,组织社员加入是一个前奏工作,最重点的工作是为成立的合作社勾勒一个众人能够集体运行的投入产出循环路径。以种植合作社为例,首先选择可以铺开面积的作物品种,如西红柿。合作社通过集约而达到规模化,这一属性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如果出现种植品种分散,都不成面积没有大的产量,那么这一规模竞争力就失去了。所以,选择好大家都能种植都愿意种植的品种是起步的关键点。起步从核心社员开始,树立榜样,其他社员就会自动跟进。核心社员要具备几个特征:有面积;热衷技术;愿意分享。1规模种植的整体亮点相对容易形成,如导入绿色、无公害、阳光乔等种植体系,可以让种植农产品有一个区别其他普通种植户的特征。2起步阶段采用形成亮点的速度要快。品种亮点,设备亮点,种植体系亮点等,起步即有,起步即可区别周边种植户。1农业品牌化是形成价值积累的有效途径。农业领域的生长周期问题是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的主要形成原因,让农产品持续稳定的获得好的收益,商标经营是合作社重要的工作内容2商标注册与扩展。商标注册是合作社品牌化的开始,通过农产品内在的品质持续提升来形成商标的实质内涵。有了实质内涵的商标,即使是口碑式扩展数年后也会拉动农产品价格加大幅度的提升。在起步之后,采用更多的品牌拓展渠道,则商标的品牌形成速度会大大加快。1进入市场。选好品种做好种植注册好商标,农产品进入市场合作社就会迎来资金的回流。2市场的布局。近距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主要开发的对象,近距离的超市、酒店是另外一个潜在市场,通过互联网进入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是获取全国订单的重要通道。1从产到销完成回流后,经营的第一回合就取得了成功。要完成多次循环则需要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加强,保障这一回流路径不偏离,合作社在管理上需要引入公司化的管理体制。2引入专业的服务公司辅助管理。社会分工细化,合作社在从产到销的各个环节中可以有一些管理工作委托专业的服务公司,如生产体系指导,品牌推广指导,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等。在发展初级阶段专业的服务可以使合作社发展的更稳更快。合作社的资金流形成闭环也就意味着合作社的经营完成了起步,剩下的事情就是加大力度,扩展面积和产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合作社的分红制度是合作社后期发展的重要举措,坚守社员土地入股年度分红,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该问题将单独文章论述。一是数量快速增长。到2019年7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7万家。农民合作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组建1万多家联合社。通过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县级以上示范社18万家,国家示范社近8500家。二是带动能力增强。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普通农户分别占农民合作社成员的2%和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的2%。三是产业分布广泛。农民合作社产业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产品生产,并由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民间工艺制作和服务业延伸,其中种植业约占7%,养殖业8%,服务业7%,林业和其他产业占8%。四是服务水平提升。农民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信息等统一服务,能够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占比4%。7万家农民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6万家农民合作社通过了“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一些地方在专业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互助保险、土地股份等合作,由单一要素联合向资金、技术、土地、闲置农房等多要素合作转变。农民合作社在有关法律制度和支持政策的保障激励下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群众的组织者、乡村资源要素的激活者、乡村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农民权益的维护者,在建设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组织服务小农户的重要载体。农民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小农户“抱团”闯市场,帮助小农户克服势单力薄、分散经营的不足,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成为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闲置农房、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形成集聚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各类回乡人士、工商资本等,通过参社办社进行创业创新,全国有5万家农民合作社创办加工企业等经济实体,2万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7300多家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力量。农民合作社通过优质优价、就地加工等提升农业经营综合效益,增加了成员家庭经营收入;通过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引导成员多种形式出资获取分红,扩大了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农民合作社特有的“一人一票”治理机制,在乡村治理中推进了农村民主管理。农民合作社为每个成员平均返还盈余15元。全国有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本文以“不完全契约、非对称信息与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为题,探讨了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对合作社经营者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影响,并构建了该模型的应用。不完全契约是指由于语言表达、知识水平、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方不能完全了解另一方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做出最优的决策。非对称信息是指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其中一方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或更好的知识,但另一方却无法判断其真实情况。由于不完全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双方往往不能实现最优的决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