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_第1页
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_第2页
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_第3页
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_第4页
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教学资料

神经系统定位诊疗(二)颅神经定位诊疗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页颅神经病变定位诊疗1、嗅、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2、眼运动神经病变定位诊疗3、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4、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5、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6、尾组颅神经病变定位诊疗7、舌下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页十二对颅神经歌诀名称: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页十二对颅神经歌诀中枢或核所在部位:一端二间三四中,五六七八桥脑行,剩下几对在延髓,唯有十一到高颈。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页十二对颅神经歌诀出入脑部位:一嗅端脑嗅球止,二视脑底交叉去,三出大脑脚间窝,四在中脑交叉出,五从腹侧进桥脑,六走桥延交界区,七八身靠六外侧,九十橄榄绳状体,十一颈一到颈六,十二锥体外侧居,出脑部位分上下,脑干定位要切记。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页十二对颅神经歌诀出入颅部位:一筛板、二视管,三四六眶上穿,眼神经眶上裂,上颌圆孔下卵圆,七茎乳、八听孔,九十十一静脉边,十二舌下神经孔,出颅部位要记全。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页嗅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鼻粘膜双极细胞(一级神经元)→穿筛板→嗅球(二级神经元)→嗅束→前穿质以及隔区(三级神经元)→海马回(主要在双侧钩回)。其中颅内段主要在胼胝体上下方。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页嗅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1、双侧嗅觉障碍无定位意义,主要见于鼻腔病变。2、一侧嗅觉缺失或减退,见于前颅窝病变。3、幻嗅,见于颞叶嗅中枢刺激征。4、单侧嗅中枢损毁无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8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视网膜节细胞(一级神经元)→视神经→经过视神经管→鞍前视交叉→视束→脑底上行至大脑脚外侧后分为两路: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9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①→外侧膝状体(二级神经元)再分两路a→内囊后肢后部→枕叶内面距状裂两侧之舌回及楔回(三级神经元)→经过联合纤维至额叶→皮层脑干束→动眼神经运动核→可完成调整反射,b→黄斑区纤维至距状裂深部(三级神经元);②→大脑脚外侧→经中脑顶盖前区→动眼神经E-W核(皮层下反射中枢)→可完成瞳孔对光反射。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0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症状:

1、视力减退或缺失;

2、视野缺损;

3、视神经萎缩。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1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如图):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2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1、视网膜病变:常见视网膜血管病。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不规则缺损和黄视等。2、视乳头病变:视乳头水肿、视乳头炎、视乳头萎缩。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3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3、视神经病变:单眼盲或双侧向心性盲,直接对光反应消失。见于球后或前颅窝病变。4、视交叉病变:主要为双颞侧偏盲,其中,中央受损时产生经典双颞侧偏盲并以红绿色盲最先出现;由下向上受损时双颞上相限先盲,由上向下则反之。前者见于垂体肿瘤,后者可见于颅咽管瘤、脑膜瘤和第三脑室肿瘤等。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4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5、视束病变:完全性对侧同向偏盲,单独出现极少见,常易累及邻近结构。6、视放射病变:产生相限盲,如完全损毁为对侧同向偏盲,多无黄斑回避,也常伴临近结构损伤。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5页视神经病变定位诊疗7、视皮层病变:①单侧病变:楔回病变产生双对侧同向下1/4相限盲,舌回病变产生双对侧同向上1/4相限盲,二者同时病变产生双对侧同向偏盲伴黄斑回避,视皮层刺激征时产生视幻觉。②双侧病变:产生皮层盲或全盲,但对光反应保留。8、视束以前损害均伴有不一样类型对光反应障碍,整个视通路任何部位损害都将造成调整反射障碍。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6页动眼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如图):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7页动眼神经病变定位诊疗位于中脑上部中央灰质腹侧和内侧纵束之外后方,导水管腹侧,滑车神经核上方细胞群为动眼神经核,上达四叠体上丘水平,由成正确大细胞外侧核(动眼神经运动主核)、小细胞内侧核(Edinger-Westphal’s核)和不成正确调整核(Perlia’s核)组成。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8页动眼神经病变定位诊疗2、纤维:上述核发出纤维汇成动眼神经→向腹侧穿中脑背盖、红核→绕黑质内侧→出大脑脚间窝→经小脑后下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向前→经脚间池沿蝶鞍后床突外侧出硬脑膜→海绵窦→眶上裂→瞳孔和眼外肌。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19页动眼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上病变:单侧病变不产生眼运动神经症状和体征,可出现瞳孔对光反应改变。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0页动眼神经病变定位诊疗2、核性病变:①运动主核易受损(因其体积大)且有规律性眼外肌瘫痪;②E-W核受侵犯晚(因其体积小且居内侧);③调整核极少受损;④常合并其它脑干损伤之表现(中脑其它核及传导束体征)。3、核下病变:早期损伤有一定规律性,后期眼外肌完全麻痹伴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应消失。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1页动眼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特征:

1、脑干内病变:病变由后向前侵犯时依次表现为以下眼外肌麻痹: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下直肌,由前向后侵犯则相反。瞳孔改变多在最终。

2、脑干外病变:除完全离断外,常表现为瞳孔改变最先出现,因其副交感纤维在最外层,其后依次出现以下眼外肌麻痹: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下直肌。但变性病时因为病变由内向外进展,瞳孔改变出现较晚。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2页附:瞳孔改变定位意义一、解剖原理:

1、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E-W核→动眼神经→瞳孔括约肌→缩瞳。

2、辐辏、调整反射:视网膜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视皮层→联合纤维→额叶皮层→皮层脑干束→调整核→经过内侧纵束→动眼、滑车、外展神经→瞳孔及眼外肌→瞳孔缩小、双眼内收及轻度下视。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3页附:瞳孔改变定位意义二、定位意义:

1、视神经病变或视束前部病变:同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2、视交叉病变:瞳孔不恒定。

3、视束前部部分损害:Wernicke’s半侧瞳孔:仅半侧存在对光反应(直接)。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4页附:瞳孔改变定位意义4、中脑顶盖前区病变:阿-罗氏瞳孔(Argyll-Robertson’s瞳孔),瞳孔小,不规则,对光反应缺如,调整、辐辏反应存在。5、强直瞳孔亦称阿-狄氏瞳孔(Adies’s瞳孔):无明确定位意义,瞳孔大,对光反应弱或消失,辐辏反应快。多见于青年妇女。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5页附:瞳孔改变定位意义6、霍纳氏综合征(Horner’ssyndrome):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面部无汗。7、动眼神经瘫:病侧眼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常见于中脑血管病、脑疝及完全性动眼神经周围病变。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6页滑车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呈椭圆形位于中-桥脑交界部平面上方,内侧纵束背侧,紧连于动眼神经核下方。

2、纤维:由核发出后向背外侧绕中央灰质达前髓帆交叉到对侧,于前髓帆系带两侧出脑向后短行继而转向两侧绕过大脑脚抵达脑底,沿颅底向前至眶上裂出颅。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7页滑车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性病变:孤立核性病变表现对侧上斜肌瘫痪而造成下楼梯困难(单眼下视不能而上下复视)。涉及动眼神经时出现动眼-滑车交叉瘫:同侧动眼神经及对侧滑车神经瘫。

2、核下病变:单独损伤则下视困难;双侧瘫见于前髓帆处病变,如松果体瘤。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8页外展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位于菱形窝上三角面丘深部,背侧室管膜下有外展旁核,为桥脑凝视中枢。

2、纤维:由核发出后向前外沿锥体束外侧自桥延沟出脑,越过颅底斜坡,经海绵窦旁再越过颅中凹后由眶上裂出颅。在全部颅神经中行程最长。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29页外展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上病变:普通不出现症状,累及额中回后部凝视中枢时出现凝视麻痹,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0页外展神经病变定位诊疗

2、核性病变:因核周有面神经绕行,故必与面神经合并损伤,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和外展神经瘫,同时可有凝视麻痹。

3、核下病变:同侧外直肌瘫痪,眼球内斜视、复视。因为外展神经爬过颅中凹和斜坡等处,颅内行程长,故颅内压升高和脑底部肿瘤时极易受损。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1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如图)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2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1、核:分为感觉核和运动核两大部分:①、感觉核群:由三个部分组成,自C2到中脑,自下而上为脊束核、主核和中脑核。②、运动核:位于桥脑主核旁。2、纤维:①、面部痛温觉纤维→第一、二、三支分别经眶上裂、圆孔和卵圆孔→半月神经节→桥脑腹外侧→桥脑→下行→脊束核→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3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②、面部触压觉纤维→半月神经节→桥脑主核→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③、面部本体感觉纤维→半月神经节→桥脑腹侧→桥脑→上行→中脑核→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④、运动核→穿过半月神经节→与下颌神经同路→各咀嚼肌。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4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上病变:脑干、丘脑、感觉辐射及皮层感觉区病变均可表现对侧面部及半身各种感觉障碍。延髓下橄榄核背侧病变(面部痛温觉纤维交叉处)可伴有对侧半身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分离性存在,双侧核上病变除感觉障碍外可伴有下颌反射亢进。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5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2、核性病变:分别有以下表现:①、脊束核病变:自上而下病变依次产生由口周开始剥洋葱皮样分布痛温觉缺失而触觉保留,反之亦然。②、主核病变:单独损伤少见。③、中脑核病变:几乎无意义。④、运动核损害:同侧咬肌瘫痪伴肌萎缩。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6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3、核下病变:表现以下:①、三叉神经干:支配区皮肤、粘膜、角膜、结膜、舌之患侧各型感觉缺失,味觉保留;粘膜、泪腺分泌降低,但泪腺常不显著,因其还有中间神经支配;角膜反射、结膜反射及鼻反射抑制;咀嚼差,下颌偏向患侧(翼外肌瘫痪);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7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②、半月神经节: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显著,上述体征能够出现。③、刺激征:三叉神经痛:有扳机点;呈发作性闪电样疼痛;感觉部分障碍。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8页三叉神经病变定位诊疗4、角膜反射:反射弧:角膜触觉末梢→三叉神经第一支→三叉神经→桥脑→中脑核→丘脑腹后内侧核→感觉皮层→联合纤维→额叶运动皮层→皮层脑干束→内囊膝部→桥脑→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三叉神经损伤表现为:①、消失:多为三叉神经根部进行性病变。也可见于眼神经麻痹和面神经周围性损害。②、减弱:中枢感觉通路病变,尤其是中央后回下端病变。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39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包含面神经核、孤束核、上涎核和泪核:①、面神经核位于桥脑下段网状结构深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侧,外展神经核腹侧,司面肌运动。②、上涎核位于面神经核背内侧,司腺体。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0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③、孤束核位于延髓上部,纤维经中间神经司舌前2/3味觉。④、泪核司泪腺。⑤、若干面部本体感觉纤维和普通感觉纤维在面神经中行走,至中脑核和脊束核。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1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2、纤维:(如图)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2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①、运动纤维自面神经核发出→向背侧绕外展神经核→向腹侧行走于听神经内侧→桥延沟出脑。②、味觉纤维中间神经紧靠面神经外侧入脑。③、面神经上半核纤维、下半核纤维→面神经→在膝状神经节汇合中间神经→发出分支部分至蹬骨肌、部分至舌前2/3及所辖腺体,其余大部分由茎乳孔出颅→上半核纤维支配上半部面肌、下半核纤维支配下半部面肌。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3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症状:

1、面肌瘫痪。

2、表情障碍。

3、味觉障碍。

4、流涎。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4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上病变:面神经核上半部由双侧皮层支配,单侧核上病变不产生体征,核下半部由对侧皮层支配,病变时将产生对侧下半部面瘫即所谓中枢性面瘫。无味觉障碍,表情保留尚好。

2、核性病变:因为面神经核体积小,故多与周围性面瘫相同,但味觉保留,且多与外展神经同时损伤。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5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3、核下病变:按不一样部位表现以下:①、脑底病变:伴有同侧Ⅴ、Ⅵ、Ⅷ、Ⅸ、Ⅹ、Ⅺ、Ⅻ颅神经不一样程度损伤。②、桥小脑角病变:伴同侧Ⅴ、Ⅵ、Ⅷ颅神经损害及小脑共济失调。③、内听道病变:伴耳鸣、耳聋、前庭反应减弱、腺体分泌障碍等(听神经受累)。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6页面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④、面神经管病变:伴舌前2/3味觉障碍,腺体分泌降低(鼓索受累)。⑤、膝状神经节病变:伴听觉过敏、味觉障碍和外耳道疱疹(Hunt’s综合征)。⑥、蹬骨神经以上病变:听觉过敏。⑦、茎乳孔以外病变:仅为同侧周围性面瘫(Bell’s面瘫)。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7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耳蜗神经核:①、耳蜗神经前核:位于绳状体外侧;②、耳蜗神经背核:较小,位于菱形窝外侧沿深部桥脑背盖中。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8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

2、前庭神经核:①、前庭神经背核:下端到延髓外侧楔核内侧,上达前庭神经根部绳状体内侧;②、前庭外侧核:位于前庭神经入脑处,上端抵外展核平面;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49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③、前庭内侧核:位于外侧核和脊束核内侧,上端与前庭上核相连;④、前庭上核:位于内侧核上端,四脑室底侧角深处。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0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

3、纤维:分别由耳蜗神经纤维和前庭神经纤维组成:①、耳蜗神经纤维:螺旋节(一级神经元)→内听道→内耳孔→桥小脑角入脑干→耳蜗神经核(二级神经元)→部分交叉→外侧丘系(听丘系)→四叠体下丘和丘脑内侧膝状体(三级神经元)→皮层(颞上、横回后部)。部分纤维自四叠体下丘到顶盖核完成听反射。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1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②、前庭神经纤维入脑前与耳蜗纤维相同,入脑干后终止于前庭神经核,分别与小脑、内侧纵束、丘脑和脊髓发生纤维联络。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2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耳蜗神经病变:核上病变除皮层性幻听外多无其它表现,核及核下病变则表现为神经性耳聋。

2、前庭神经病变:①、皮层病变:前庭幻觉、眩晕先兆,不伴眼震;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3页听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②、小脑病变:有小脑体征,无眼震;③、小脑前庭通路病变:水平眼震或垂直眼震,也可为其它眼震,无眩晕,伴小脑共济失调;④、核病变:各向眼震以垂直为主,经典眩晕,并其它脑干损伤表现,无听力障碍,前庭性共济失调;⑤、核下病变:水平眼震、听力障碍。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4页舌咽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无同名神经核,包含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上部、下涎核(腮腺)和疑核上部。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5页舌咽神经病变定位诊疗

2、纤维:①、舌后1/3味觉;咽及腭部感觉;中耳、鼓膜、外耳道后壁、后颅凹硬膜等感觉纤维→上神经节及岩神经节(一级神经元)→颈静脉孔→橄榄体、绳状体之间迷走神经上方入脑干→上述核(二级神经元)→丘脑(三级神经元)→皮层。②、上述神经核运动纤维与感觉纤维伴行支配茎突咽肌、咽上缩肌使软腭上提。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6页舌咽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上病变无阳性体征。

2、核下病变:①、舌后1/3味觉障碍。②、多有对应部位感觉障碍而无运动障碍。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7页舌咽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③、末梢部位刺激征表现为舌咽神经痛。④、孤立此神经病变少见,多伴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损伤。⑤、双侧病变表现为真性球麻痹。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8页迷走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①、迷走神经背核:位于第四脑室底下部迷走三角内侧部;②、疑核: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及下橄榄核之间网状结构中;③、孤束核:位于迷走背核腹外侧;④、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59页迷走神经病变定位诊疗

2、纤维:上述核纤维→舌咽神经下方出脑干→颈静脉孔→颈动脉鞘内→颈根部→胸腹腔。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0页迷走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核上病变:单侧无体征;双侧出现假性球麻痹。

2、核下病变:①、假性球麻痹,双侧尤重;②、胸段上口:喉返神经麻痹,心动过速;③、结神经节病变:咽部感觉消失,声音嘶哑,心动过速;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1页迷走神经病变定位诊疗④、结神经节至颈静脉结之间病变:感觉障碍更重,上达咽部及咽门以内,咽缩肌功效部分或全部消失;⑤、颈神经节以上病变:除上述外,伴有外耳道感觉减退,有时感觉过敏。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2页副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副神经核位于C1-C4脊髓前角基底外侧部,部分纤维来自疑核及迷走背核。

2、纤维:C1-C6脊髓节段两侧出脊髓→枕骨大孔入颅腔→折返→颈静脉孔出颅→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上半部。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3页副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核上病变无体征;核性病变常见于高颈髓疾患;核及核下病变表现为同侧耸肩无力、平抬上肢不过肩、转头无力及斜颈等,并对应肌萎缩。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4页舌下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位于菱形窝底,舌下三角深处,延髓中部背盖部。

2、纤维:核上纤维由对侧皮层支配,走行于皮层脑干束;核下纤维在延髓锥体外侧出脑干经舌下神经孔出颅,支配舌内肌、茎舌肌和颏舌肌,但以颏舌肌为主。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5页舌下神经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1、核上病变:伸舌偏向病灶对侧即瘫痪肢体侧,无舌肌萎缩。2、核性病变:伸舌偏向病灶侧,有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常伴延髓其它颅神经损害,多为双侧受损而出现口轮匝肌瘫。3、核下病变:同侧舌肌萎缩,无舌肌震颤,伸舌偏向病变同侧。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6页脑干其它病变定位诊疗1、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2、内侧纵束病变定位诊疗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7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简明解剖

1、核:

1)大、中细胞核:即网状结构内侧部核群,位于脑干背盖部中央偏腹内侧,包含延髓下部腹侧网状核、延髓上部巨细胞网状核、桥脑下部桥脑尾侧网状核、桥脑前部桥嘴侧网状核和中脑背盖核等。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8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

2)小细胞核:即网状结构外侧部核群,位于脑干背盖部中央偏背外侧,包含延髓下部背侧网状核、延髓上部和桥脑下部小细胞网状核、中脑顶盖腹外侧楔状核等。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69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

2、纤维联络:

1)抵达网状结构纤维:有来自额叶皮层、嗅皮层、苍白球、壳核、纹状体、下丘脑、脊髓及小脑纤维。

2)传出纤维:有去脊髓、丘脑、丘脑下部、纹状体和小脑纤维。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0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

3、功效:

1)调整躯体运动:对躯体肌肉张力有易化(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两种。易化作用冲动起于桥脑和延髓经过网状脊髓束下达脊髓,抑制区在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大脑皮层和小脑抑制冲动经过网状结构实现。

2)调整内脏活动:经过延髓网状结构中生命中枢实现,调整心血管运动、呼吸以及消化等等。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1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3)对大脑皮层影响:网状结构接收各种感觉特异冲动并转变为非特异冲动上达广泛皮层区域,以维持觉醒状态,即所谓上行激活系统。此系统对维持意识清醒起主要作用,皮层本身不足以维持意识存在。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2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病变症状1、意识障碍:1)程度不等,由嗜睡至各种程度不等昏迷均可发生。2)时限不一,可为暂短性意识丧失,亦可为连续性深昏迷。3)睁眼昏迷(Comaviqil),见于中脑病变。4)去脑强直。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3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2、肌张力改变:可表现为减低或升高。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4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病变体征:

1、间脑病变:发作性意识丧失,伴间脑病变其它表现。

2、中脑病变:

1)去脑强直伴睁眼昏迷。

2)中脑损害其它表现。神经系统教学资料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专家讲座第75页网状结构病变定位诊疗

3、桥脑病变:

1)深昏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