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课件_第1页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课件_第2页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课件_第3页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课件_第4页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1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感染病原学耐药使用方法脏器功能药物的菌普决定因素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1普遍、大量、长时间、不规范的预防应用抗生素2不重视、不了解抗生素的药代及药效动力学,随意制定治疗剂量、疗程、途径,使得抗生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3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发生目前抗生素应用现状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产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导致恶性循环随着耐药性不断产生和广泛传播,医生很多时候被迫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这类细菌感染的治疗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大量使用势必导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出现.最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后果形成恶性循环.马小军。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4.14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Enterococcusfaecium(屎肠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Klebsiella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鲍曼不动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Enterobacterspecies(肠杆菌)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减少耐药减轻患者负担规范诊治控制院感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导致耐药菌增加如超级细菌的出现就与抗生素滥用确有一定因果关系。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也越来越高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RightDrugRightPatientRightDoseRightRouteRightTime5R原则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和个体化5R原则:RightDrugtotheRightPatientintheRightDosebytheRightRouteattheRightTime(按正确的途径在恰当的时间对适当的病人按正确的剂量使用正确的药物)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感染?

药物选择?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024/4/199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10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11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多重耐药菌(MDR)泛耐药(PDR)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指对临床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MRSA、MRSE、VRE、产ESBL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耐碳青霉烯的鲍曼等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均耐药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机制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14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生物被膜是指细菌粘附于固体或有机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并分泌细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己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状物。当细菌以生物被膜形式存在时,耐药性明显增强(10-1000倍),抗生素的应用不能有效清除被膜,还可诱导耐药的产生生物被膜形成的耐药机制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16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灭活酶产生(80%)孔蛋白改变,细胞壁/膜通透性改变(8%)抗生素靶位点改变(12%)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灭活酶的产生-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质粒介导):

包括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其它:磷霉素、红霉素乙酰化酶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乙酰化酶2024/4/1918-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内酰胺酶最常见的灭活酶目前已发现300多种新的种类不断出现对

-内酰胺抗生素造成威胁2024/4/1919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临床关注的主要

-内酰胺酶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碳青霉烯类酶(金属酶及2f组

-内酰胺酶)2024/4/1921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是由G-杆菌的质粒介导的,

-内酰胺基因编码的。可以通过质粒在G-细菌之间传播。同时因其质粒上常携带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很容易通过接合过程转移到其他菌株,从而出现多重耐药株。作用机制: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

-内酰胺环SirotD.JAntimicrobChemother1995;36:19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extended-spectrum

-lactamases,2024/4/1922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超广谱

-内酰胺酶

主要由肺克及大肠杆菌产生,发生率30%左右。高危因素:有创操作、之前使用3代头孢(发生率可达25%)意义:感染了该菌株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2024/4/1923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细菌一旦产生此类酶,临床上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类(1-4代)和单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烯类较为敏感(2001,NCCLS)体外对酶抑制剂敏感,但使用酶抑制剂复合药不一定有效2024/4/1924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

对策重在预防、及早治疗—在头3天接受适当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无菌操作,加强管路护理、隔离病人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3代头孢的使用推荐药物:

-内酰胺+-内酰胺酶-类(如:特治星敏感率80%)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第四代(?)喹诺酮类2024/4/1925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AmpC(诱导酶)特点(1)持续高产的Ⅰ类酶是G-杆菌产生的,多由染色体介导,由AmpC基因编码产生机制:在整个Amp耐药基因组中,AmpD突变,形成稳定的去阻遏作用,从而使AmpC基因自由表达,成为持续高产AmpC酶2024/4/1926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AmpC酶特点(2)易发生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因素:大量使用3代头孢菌素长期住院免疫抑制高龄使用导管装置2024/4/1927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多种细菌均可产生,尤其是肠杆菌科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氏菌属(粘质沙雷)摩根摩根氏菌属(摩根摩根氏菌)不动杆菌属2024/4/1928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重要性:当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这些细菌感染时,可以选择其自发过度产生

-内酰胺酶突变体的危险,造成对全部

-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提示:尽量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即使体外药敏敏感),可以选择第四代、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非

-内酰胺类药物2024/4/1930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产ESBL

与AmpC

的差别

ESBLAmpC

耐药谱 多重 多重对三代头孢 多耐药 耐药头孢吡肟 多敏感 敏感哌酮/舒巴坦 大多敏感 耐药氧哌/三唑 大多敏感 耐药头霉菌素(相当二代)敏感 耐药碳青霉烯类 敏感 敏感2024/4/1931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金属酶特点:主要由嗜麦芽产生,与应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亚胺培南大量使用有关;它以天然的外膜通透性差而广泛耐药,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推荐药物:特美汀(替卡西林克拉维酸)+SMZ/TMP、特美汀+环丙沙星、舒普深2024/4/1932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外排泵1、不管是什么,都通过通道将抗生素排出2、与喹诺酮有关2024/4/1933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34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2024/4/1935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对产生不同

-内酰胺酶的菌株感染

治疗药物不一样产ESBLs:碳青霉烯类、复合制剂、头霉素类等首选头孢吡肟相当部分稳定高产AmpC酶:首选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产碳青霉烯类酶(主要是金属酶):一般避开

-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过去,铜绿假单胞菌的死亡率很高

患者的基础情况治疗药物效果欠佳——庆大霉素、多粘菌素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成为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铜绿假单胞菌需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和

-内酰胺类两种抗生素”治疗原理:联合用药,疗效佳且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的新进展

佛罗里达大学ReubenRamphalM.D2002.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丁胺(妥布)/氨曲南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及用药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主要病原菌(排序第5位)包括头孢他啶在内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很低,不适应用于治疗此类菌的感染,除非有满意的药敏结果耐药率低于5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可作为临床选用药物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91.67%),可作为严重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

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特点及其治疗2024/4/1941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长期住院(>14天)ICU前期使用抗生素外科手术烧伤侵入性治疗慢性疾病老年病人MRSA/MRSE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MRSA、MRSE

严重感染的治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的处理出现耐药菌株抗生素的剂量不够,局部组织的浓度不足患者是复合性感染,抗生素所针对的细菌不是来自病灶抗生素针对的细菌是来自于病灶但不是致病菌病灶不易清除——肺病灶尚未引流病灶不能充分引流,细菌不断发生耐药菌株或出现细菌的变迁。长期应用抗生素,不断进行细菌学调查真菌感染或其他特殊的微生物感染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细菌耐药性的防治策略

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医院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有计划地将抗微生物药物分期、分批地交替使用寻找和研制新的抗微生物药物

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耐药世界上有细菌不耐药的抗生素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细菌耐药机制及对策开发一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