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系统课件_第1页
传动系统课件_第2页
传动系统课件_第3页
传动系统课件_第4页
传动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傳動系統

對於包裝執行機構的動作來講,是複雜且多種多樣的,而作為動力機輸出的運動 卻是有限的轉動、擺動和移動等幾種形式。這樣,在動力源與執行件之間,就要設置一個能使兩者聯繫起來,並傳遞所需的動力和保證各執行件之間的正確運動聯繫的工作系統,該系統即為傳動系統。由此可見,傳動系統的功能,就是改變原動機運動的速度和形式。其結構形式決定著包裝機的傳動方案、總體佈局並對包裝機的使用性能、結構、製造成本有著很大的影響。第一節傳動系統的組成與要求一、傳動系統的組成包裝機自動化程度較高,屬於自動機的一種。由於它的執行件較多,而且各種執行件之間又必須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包裝工作,故包裝機的傳動系統比較複雜,通常有機械式、液壓式、電氣式等幾種形式。高、中速自動包裝機多採用機械式傳動系統;大型低速包裝機以氣動式傳動系統應用較為廣泛;液壓式系統,因其價格稍高,且易漏油污染產品,若運動平穩性要求不是很高,液壓系統優越性發揮不充分,所以應用的場合不廣泛;電氣式傳動系統常與機械式並用,實現前級的大範圍調速。隨著包裝產業的迅猛發展,現代包裝機及包裝線的組成設備已越來越多地

採用以機為主、兼有電、光、液、氣的綜合傳動系統。傳統的傳動系統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1.定比傳動機構

即具有固定傳動比的傳動機構。通常採用齒輪、皮帶、鏈、蝸輪副、聯軸節等傳動機構,借此按預定的要求把動力源輸出的動力和運動傳遞給有關執行機構。

2.變速裝置

包裝機的變速裝置有齒輪變速機構,機械無級變速機構以及液壓無級變速裝置,多速電機等。包裝機中常用的是有級變速裝置和無級變速裝置。

3.運動轉換裝置包裝機執行機構的運動形式是多樣的,如轉動、移動、擺動、間歇運動、不等速運動等等。因此,包裝機中常設置運動轉換裝置如連杆機構、凸輪機構、槽輪機構、齒輪齒條、絲杠螺母等裝置,以保證執行機構所需要的運動規律。

4.操縱控制裝置包括操控啟動、停止、離合、制動、調速、換向以及按規定程式進行自動控制運動所需要的各種操縱裝置、元件、組件。藉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來改變傳動系統的狀態和參數。設計時一般操縱裝置的方案與傳動系統同時加以考慮。

5.潤滑與密封裝置為保證傳動系統正常工作,必須有良好的潤滑與密封裝置,防止出現漏油漏水,污染被包裝物、包裝材料及環境,並可延長使用壽命。現代包裝機及包裝生產線的組成設備已越來越多地採用以機為主兼有電、液、氣的綜合傳動系統。

二、對傳動系統的要求包裝機的傳動系統與整機的技術經濟指標有密切關係,它影響包裝機的結構、佈局、包裝精度、傳動效率、製造以及製造成本、操作與調整是否方便等,因此,設計傳動系統時必須注意滿足下列要求:1.各執行件必須有足夠的調速範圍,而且往往要求速度無級變化、以滿足生產率和包裝袋尺寸、規格等連續變化的要求。

2.各電動機和全部傳動機構需能滿足足夠的功率和扭矩,並且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

3.各執行件的位置、速度應有比較準確的相對關係,又要便於獨立調整。

4.結構簡單、潤滑與密封良好,操作方便可靠,便於加工裝配,成本低。

5.便於實現包裝機的自動化和組成自動包裝生產線。6.為便於調整試車,傳動系統中應設手動微調裝置或其他調整機構。第二節傳動系統的分類一、按傳遞運動形式分類若將複雜的運動分解為最基本的形式,則有:

1.連續回轉運動

主要有帶傳動、鏈傳動、摩擦輪傳動、諧波傳動、圓柱齒輪傳動、圓錐齒輪傳動、螺旋齒輪傳動、擺線針輪傳動、蝸杆傳動、磁力傳動、液壓傳動、萬向聯軸節等。它們往往被用於改變運動速度、回轉方向,或者傳動軸的佈局及方位。2.往復移動和擺動主要有螺旋傳動、齒條傳動、液壓傳動、氣壓傳動、連杆機構、凸輪機構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將動力機的等速回轉變換為執行機構的往復直線運動。

3.間歇運動主要有非圓齒輪傳動、不完整齒輪傳動、棘輪傳動、槽輪機構、蝸形凸輪機構、齒輪連杆機構、槽輪連杆機構、凸輪連稈機構、氣液壓連杆機構以及其他形式的組合機構等。正如前述,無論是較小或較大動停比的間歇傳動(包括瞬停),在包裝機的供送與主傳送系統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二、按傳動比變化狀況分類1.定傳動比傳動可使傳動裝置的輸入與輸出速度相對穩定或者需對應變化的傳動。

2.變傳動比傳動

(1)有級變速—將動力機的輸出速度變換為執行機構若干個不同輸入量的傳動。

(2)無級變速—將一個速度變換為在某一範圍內獲得無限多個輸出量的傳動。

(3)週期性有規律變速—實現函數傳遞,以改善執行機構運動和動力特性的傳動。三、按傳動能流路線分類

1.單流傳動

動力機輸出的能量,流經每一傳動件後傳至執行機構。多用於功率小,傳動元件少、配置要求緊湊的設備。2.分流傳動 由動力機輸出的能量,分配給幾個傳動元件,並由這些傳動元件分別傳至各自聯接的執行機構,它有利於靈活安排傳動路線、提高傳動效率和縮小傳動元件結構尺寸,因而,特別適用於有較多執行機構的包裝機。3.匯流傳動即動力源由若干臺小功率的動力機發送、分別傳至對應的傳動元件、最後傳給同一執行機構。該傳動適用於低速、重載、大功率設備。因動力源分散,化大為小,改善了傳動機構,提高了傳動效率。此外,採用若干個相同或不同的動力裝置還能使執行機構有效地完成所需的複合運動及速度變化節拍。

4.混流傳動混流傳動是前述三種傳動組合。第三節傳動系統分析及計算一、傳動系統圖為了便於分析包裝機的運動和傳動情況,以便設計包裝機,通常應用包裝機的傳動系統圖,包裝機的傳動系統圖是表示包裝機全部運動傳動關係的的示意圖。包裝機的傳動系統圖應儘量畫在一個能反映包裝機外形和各主要部件相互位置的投影面上。在圖中,各傳動元件是按照傳動順序,以展開圖的形式畫出來的,由於包裝機很複雜,要吧一個立體的傳動結構展開並繪製在一個平面圖中,有時不得不把其中某一根軸繪成用折斷線連接的兩部分,或彎曲成夾角的折線,有時對於展開後失去聯繫的傳動副,要用大括弧後虛線連接起來以表示他們的傳動聯繫。傳動系統圖只能表示傳動關係,並不代表各元件的實際尺寸和空間位置。在圖中通常還須注明齒輪及蝸輪的齒數、模數、帶輪直徑、絲杠的導程和頭數。電動機的轉速和功率、傳動軸的編號等。傳動軸的編號通常從動力(如電機等)開始,按傳動順序,依次用羅馬數字Ⅰ、Ⅱ、Ⅲ等表示。

下麵就以典型的臥式枕型制袋—充填—封口機為例,說明傳動系統圖的分析與計算方法。圖8.2就是這臺臥式枕型包裝機的傳動系統圖。根據被包裝物的形狀、大小,包裝材料的質地厚薄及生產能力的不同要求,這種通用包裝機採用可控矽控制的直流調速電機(M0)做主動力源,功率為0.75千瓦,通過定比傳動機構,使本機的生產能力控制為25~175包/分,設有光電控制裝置可進行商標定位,為校正定位誤差另設有三臺25瓦伺服電機(M1、M2、M3),另設一臺0.1千瓦的輸出電機(M4)。全機傳動部分是由齒輪、滾子鏈和摩擦帶等主要傳動元件組成。補償及調整運動通過錐齒輪差動器輸入,使包裝機執行機構能夠連續協調地工作。

傳動系統圖所示的全部傳動關係可用如下的傳動結構式表示:主電機M0經皮帶輪帶動軸Ⅰ,經可分離錐齒輪無級變速器使軸Ⅲ轉動。在軸Ⅲ上裝有差速器C1,C1的輸出齒輪Z1與軸VI上的齒輪Z2嚙合,再經鏈輪帶動軸Ⅴ旋轉。軸Ⅴ經鏈輪,截錐元級變速器和鏈輪傳動供紙輥;軸Ⅴ經錐齒輪帶動拉紙輥;軸Ⅴ又經鏈輪傳動ⅩⅢ,經軸ⅩⅢ上的鏈輪Z12傳動鏈輪Z13使毛刷旋轉;又經軸ⅩⅢ上的截錐式無級變速器,鏈輪,錐齒輪驅動縱封輥旋轉。工作中商標定位出現誤差由伺服電機M1經齒輪,通過差速器C1進行補償,包裝袋尺寸長短的調整,是由伺服電機M2,經鏈輪、錐齒輪帶動絲杠ⅩⅩⅢ旋轉,從而改變分離輪無級變速器的傳動比值來達到的。

軸I上的齒輪Z19,與齒輪Z20嚙合帶動軸Ⅻ,經鏈輪使傳動軸Ⅻ旋轉,安裝在軸Ⅻ上的差速器C2的輸出端上的鏈輪Z23,通過鏈條帶動鏈輪Z24,調整偏心不等速運動機構的偏心量,由鏈輪Z25、Z26帶動軸ⅩⅤ,從而使物料輸送傳動帶工作、物料位置調整可通過手輪1,錐齒輪,蝸輪副,差速器C2來完成。又軸Ⅺ上的鏈輪Z21通過鏈條帶動鏈輪Z28,ⅩⅥ軸旋轉,通過差速器C3,鏈輪、帶動軸ⅩⅦ,經軸ⅩⅦ上的差速器C4驅動位置調整凸輪,每次調整後開機前先按下位置調整按鈕,使伺服電機M3旋轉,經齒輪將運動輸入給差速器C4,使凸輪轉至起始位置,以通過開關實現計數,並與電眼配合進行補償工作。

通過差速器C3輸出端鏈輪Z29,帶動鏈輪Z37。又可將運動傳至軸ⅩⅪ,經鏈輪偏心不等速機構,鏈輪,差速器C5將運動傳至軸ⅩⅫ,由鏈輪直接馭動橫封器,調整包裝機橫封器的位置可由手輪3,通過蝸輪副差速器C5來實現;也可由手輪2通過錐齒輪蝸輪副及差速器C3實現。輸出電機M4通過皮帶輪傳動輸出傳送帶,軸ⅩⅩⅧ上的鏈輪Z64帶動鏈輪Z65旋轉,從而驅使輸出毛刷旋轉。離合器L1、L2可切斷供物、拉紙及橫封之間的聯繫,以便於單獨進行調整,二、傳動系統分析與計算1.執行件各級轉速(工作速度)的計算為設計、計算方便,採用傳動比與一般自動機械的傳動比的概念相同,即

(8-1)式中:i—傳動比

n主動、n被動—分別為主動軸、被動軸轉速

z主動、z被動—分別為主動、被動齒輪(鏈輪)齒數

d主動、d被動一分別為主動、被動帶輪(摩擦輪)直徑通用包裝機一般都適應於一定的包裝工藝範圍,即生產率在一定的範圍內變化,並允許尺寸規格及包裝對象有所變化。這就要求通用包裝機的執行件具有不同的工作速度當這種工作速度是分級變化時,一般是通過分級變速機構來實現的,各級工作速度的值等於動力源的轉速與該級工作速度下所有參加傳動的傳動件的傳動比值的乘積,即執行件轉速n=n電·l1·l2·l3(8-2)

若執行件不是回轉運動,而是直線運動或其他運動規律時,還要乘以運動關係轉換的數值。

2.傳動效率

包裝機結構形式很多,故其傳動能流路線也不盡相同,不同的能流路線傳動效率也不相同。

(1)單流傳動

如圖8.3為一單流傳動的包裝機傳動系統圖。動力輸出的能量要流經每一個傳動元件,則總的傳動效率為:

(8-3)

可見傳動元件越多傳動效率越低。因此該傳動方式多用於功率小,傳動件少的設備。

(2)分流傳動

圖8.4分流傳動框圖

傳動路線如圖8.4所示時,其功率為:顯然:(8-4)

η0—分流傳動部分的總效率(8-5)可見分流傳動有利於靈活安排傳動路線,提高傳動效率,縮小傳動元件的結構尺寸,適用於有較多執行件的包裝機。如圖8.2所示臥式枕形包裝機傳動系統就屬於分流傳動。(3)匯流傳動匯流傳動形式如圖8.5所示。

圖8.5匯流傳動框圖總效率(8-6)

這種能流路線的特點是:對於低速、重載、大功率設備可將動力源“化整為零”,以便配備中小型動力機;可簡化傳動機構,提高傳動效率;採用兩個或多個相同或不同類型的動力機,使執行機構有效地完成所要的複合運動形式及速度變化節拍。然而有時為了保證各動力機的均載和同步,最好在傳動系統中設有浮動或者柔性的構件.圖8.6所示包裝容器成型機的傳動系統就屬於匯流傳動。該設備具有兩種動力裝置。液壓缸可使螺杆產生不同速度的直線往復運動,同時電動機使螺杆產生等速的回轉運動。(4)混流傳動

混流傳動實質上是前述三種傳動能流路線的組合形式,如圖8.7所示,其傳動效率可按下麵方法計算:

圖8.6包裝容器成型機傳動系統圖

圖8.7混流傳動框圖

=

(4-7)

式中:0<α<1

圖8.8所示糖果包裝機傳動系統就是典型的混流傳動。主電機經寬三角帶槽輪無級變速器51、斜齒輪4、5傳動到主軸,主軸上的蝸杆凸輪34使滾子33做間歇轉動,從而使分粒盤39旋轉,將糖塊整理好送到特定位置。主軸上的鏈輪6,經鏈條48,鏈輪7。齒輪10、11,使擦紙輪12轉動擦紙,剪紙凸輪27使剪刀28剪紙,將紙送到分粒盤39頂糖部分的上面,主軸上的鏈輪37,使鏈36,偏心輪41,35轉動,使上、下送糖杆運動,將糖塊和紙向上送給爪鉗47,鏈輪7經鏈條49,鏈輪14,使撥盤15轉動,從而使馬氏盤剝16、抓遷怒47旋轉60度,將糖和紙送到扭結中心。齒輪17使齒輪19、20、21同期傳動,機械手持46、26由杠杆25、24,凸輪22、23送進完成扭結工作。抄紙凸輪9使抄紙板13抄紙.打糖杆18排除糖塊。油泵40由鏈輪38、鏈條50、鏈輪37帶動潤滑全機。分電機29經齒輪30、31使毛刷32傳動整理糖塊.手動輪經44、45也可使全機運動。

綜合對各種能流傳動路線所做的分析和計算,可以看出,傳動系統的效率不僅與傳動元件的結構形式、工作表面狀態、摩擦阻力類型、潤滑條件、工作狀態等因素有關。同時與各傳動元件的組合及傳動路線的佈局也有很大關系。因此,合理的安排能流路線把動力傳遞和輔助運動適當分開。儘量縮短傳動路線,減少運動副和消極約束,傳動系統中儘量避免大的封閉迴圈,這對提高傳動效率,減少能量損失是有效的。第四節傳動系統方案的設計準則擬定包裝機的傳動系統必須考慮多方面因素,而且首先應當滿足包裝工藝和總體結構的要求,同時要合理選擇動力機、傳動與控制裝置的類型及其組合方式,再根據傳動系統圖和傳動路線圖簡明地表示出所要設計的技術方案。一般來說,為實現同一的工藝要求就有可能設想出若干個不同的傳動方案。所以,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並參照現有的類似機器加以對比分析,才有可能選出一個比較理想的方案作為整機設計的依據。圖8.9所示為金屬卷帶間歇供送裝置的兩種傳動方案示意圖。圖8.9金屬卷帶間歇供送裝置的傳動示意圖1一偏心輪2一連杆(下端為球面副)3、4—擺杆套環5一星輪6、7—牽引棍8一制動器9,ll一帶輪10一同步齒形帶12一蝸形凸輪13一滾子輪

圖8.10卷帶牽引輥運動狀況的對比分析

圖8.10反映了卷帶與沖頭的運動相位關係以及牽引輥角加速度的變化情況。經實測得知,採用傳動方案(a),定位精度約為土0.2mm;而採用傳動方案(b),一般為土0.05mm,並且運行平穩,雜訊輕微,生產率高。其主要原因,在於兩者所選的傳動類型不同,以致運動--動力特性和實際工作效果也有所區別。下麵扼要地加以分析:(1)原動軸輸出運動的比較

在方案(a)中,由等速回轉的偏心輪1帶動連杆2(下端為球面副)作往復的空間運動而使擺杆3產生擺動,由於慣性較大將限制其運行速度的提高。而在方案(b)中,則採用高強度的同步齒形帶10和帶輪9、11;這種撓性嚙合傳動,傳動比準確,慣性小,能緩和衝擊,傳動效率高,適合於高速工作。(2)牽引輥輸入運動的比較在方案(a)中,通過擺杆3另一端的套環4和內部滾子的摩擦作用而使星輪5及其同軸相連的下牽引輥6產生余弦加速運動。因伴有柔性衝擊,加之在起動時套環與滾子會打滑,停止時又會引起星輪產生一定的慣性超越現象,結果必然影響牽引輥的定位精度。為克服這一缺點,有的附加了制動器8。而在方案(b)中,代之以蝸形凸輪機構12,它嚙合性能好,傳動精度高,而且凸輪曲線接近於正弦加速度的變化規律,故能很好地改善牽引輥的工作性能。

此外,為了有效地供送金屬卷帶,要求牽引輥6、7之間能保持足夠的壓力,並可靈活調整。通常,將從動輥放在主動輥的上方,以便配備彈簧壓緊裝置,同時增強保險作用。由此可見,為了更好地設計包裝機的傳動控制系統,要善於根據科學理論和積累的實際經驗加以概括和總結,因地制宜地運用,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求得豐富和發展。為此,提出若干注意事項供設計參考。一、按執行機構工作情況選擇動力機的類型首先要按執行機構的工作情況合理選擇動力機的類型。應該考慮所選的動力機,其驅動力矩、運動形式、輸出速度以及調速、反轉、制動等一系列因素,對確定傳動與控制裝置所產生的影響。下麵扼要地介紹一下包裝機幾種常用動力機的主要工作性能及適用範圍。1.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結構簡單、維護容易、價格便宜,能經受頻繁地起動和反轉。然而卻只能在負載轉矩小於該電機機械特性曲線上的最小轉矩時起動,並且還只能在該曲線上的穩定區段實現正常的運轉,但輸出速度會隨著負載轉矩的增大幾乎呈線性遞減。至於起動能力和超載能力則一般為2左右。該機已被廠—泛應用於負載比較平穩、不需調速、長期工作的包裝機。

2.交流滑差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由非同步電動機、電磁滑差離合器、測速發電機以及有關控制回路組成。具有高起動力矩、能反轉、吸振性能好,在適當的負載力矩變化範圍內改變電磁滑差離合器的激磁電流可實現穩定的無級調速等優點。不過,滑差率大時,傳遞動力的效率偏低。所以,對要求大幅度無級變速且使運行速度穩定的包裝機傳動系統,比較適用。

若將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配備變頻裝置同樣可以實現無級調速,不僅變速範圍寬,效率也高,有的包裝機已開始採用。

3.直流串激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的起動和超載能力都強,改變激磁電流的大小和方向能無級調速和反轉,但需直流供電,價格較貴。主要用於塑膠、造紙、印刷等部門包裝材料加工機械中的卷繞機構,以完成牽引力與速度都應保持穩定的恒功率驅動過程。

4.交流伺服電動機這種電動機實質上就是微型的兩相非同步電動機。它運行穩定、回應迅速、有良好的可控性。近年來在包裝機的傳動控制系統中獲得了有效的使用。

當電機起動以後,若將控制電壓突然取消,僅保留激磁電壓單相供電,則會產生制動轉矩迫使轉子迅速停止。其制動所需時間,比兩相電壓同時取消單靠摩擦作用要快得多。為此,在開機期間定子的激磁繞組必須始終接通電源。它的運轉方向是隨控制信號極性的變化而變化,而轉動與否以及速度的快慢,則取決於控制信號的有無及其強弱的變化狀況。選擇電動機時要注意:它的極數愈多,同步轉速愈低,則體形愈大,造價愈高;因此,電動機轉速應同整個傳動系統的輸出速度及中間速比的分配相協調,力求簡單、緊湊、實用、可靠和經濟。事實上,包裝機廣泛採用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其同步轉速多為1500r/min,就是這個道理。

從執行機構工作特性、能流分配和傳動效率來看,有時選用一臺動力機驅動幾個傳動鏈並不一定合算,反而會使傳動系統複雜化。在這種情況下,可考慮採取若干臺動力機(同類型或不同類型)聯合驅動的方案。

圖8.11所示為塑膠包裝容器注射成型機的螺杆傳動裝置。有兩種動力源——電動機1和油缸6。當預塑時,根據原料的塑化條件借齒輪變速箱2的有級變速確定所需的轉速,並使螺杆5產生單向回轉和勾速後退(後退速度取決於活塞的背壓)的複合運動;而當注射時,使其產生由慢到快再到慢的變速直線移動。實踐表明,這種傳動裝置既滿足了成型加工工藝的要求,又提高了傳動效率;另外,拆除和清理螺杆也都比較方便。圖8.11塑膠包裝容器注射成型機螺杆傳動裝置l—電動機2一齒輪變速箱3一公共齒輪4一交換齒輪一螺杆6一油缸7一預塑計量行程開關

二、確定傳動系統的起動條件和空載特性設計傳動系統應事先明確設備的起動條件和動力機的起動空載特性。如果要求週期性的頻繁起動或者負載的起動轉矩會超過動力機的承載能力時,則在動力機與傳動機構之間最好增設離合器,也可在變速裝置內安排“空檔”以便進行空載起動。有的場合往往還要配備超載保護裝置如安全聯軸節、安全彈簧、安全銷等。但是,如果傳動裝置本身己具備了這種性能,就無需另設了。值得注意的是,象摩擦傳動帶之類,雖然超載時會打滑而起一定的保護作用,可是卻不宜在易燃易爆的環境裏採用,也不允許作分度傳動鏈。

三、緊急停車時的制動在產品包裝的過程中,為排除設備故障常需緊急停車。對那些轉動慣量大而速度又高的設備,欲達到較高的定位精度,則必須採取相應的制動措施。例如,旋轉型灌裝機,大都用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或交流滑差電動機來驅動,對此設置速度繼電器進行反接制動已取得明顯的成效。除此以外,使用摩擦式電磁制動器也日趨增多。

還有的包裝機經常處於正反向工作狀態,特別是重載、長行程的,首先要充分利用動力機(包括液氣壓傳動裝置)的反向運動功能,而實有困難和不便,只好在傳動系統中增設專用的反向機構。

四、擬定傳動路線和各級傳動比擬定傳動系統方案必須妥善安排傳動路線和各級傳動比,其準則是:

(1)結合具體傳動裝置在通用範圍內選取適當的傳動比。若發現某一級的傳動比過大,可考慮採用多級傳動,力求減小傳動元件的尺寸和重量。對於傳動效率的高低,也應做具體分析。例如,單級蝸杆的傳動效率往往就不如具有同樣傳動比的多級圓柱齒輪傳動。

(2)鑒於包裝機的傳動鏈多屬於減速傳動,所以,除帶傳動(因要求較大的包角)外,一般都要遵循傳動比分配“前小後大”,變速級數“前多後少”,轉速排列“前密後疏”的原則,同時不讓相鄰的兩級傳動比差得過於懸殊。這樣,可使靠近動力機的傳動軸的轉速高些,較高速級數多些,而轉矩小些,以利於縮小整個傳動系統的結構尺寸和空間位置。由圖8.11和圖8.12所示的塑膠包裝容器注射成型機螺杆傳動裝置及其轉速圖可見,它具有一只公共齒輪、五根軸、四種變速,變速級數的分配式為4=2×2×l×l,大致符合上述原則。附帶說明,在Ⅲ、Ⅳ兩軸還配有三對交換齒輪和棘輪反向

圖8.12預塑—注射螺杆傳動裝置轉速圖

制動元件(圖中未示),以便擴大變速範圍。

(3)對於大傳動比傳動,尤其是當傳動鏈的傳遞功率較大時,最好少用蝸輪蝸扡副、螺旋副以及某些行星齒輪機構,功率較小時卻可適當採用。儘管如此,為減小結構尺寸、提高傳動效率起見,通常也總把它們安排在靠近動力機輸出軸的部位。同理,對撓性摩擦傳動也多作類似處理,並使其更好地發揮吸振和超載保護的作用。五、分配軸的配置方式與傳動元件凡屬分配軸的傳動部分都要採用嚙合類型的傳動元件,以保證傳動比準確。至於系統中分配軸的根數及其配置方式,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關執行機構的工作要求、相互聯繫和總體佈局,而且同傳動路線、傳動比分配也有一定關係(參閱本章所示各包裝機傳動系統圖)。考慮到設備的試車、調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