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_第1页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_第2页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_第3页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_第4页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新世纪以来,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在民族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经常性地使用民族融合这一学术术语,然而在不同学科,民族融合这一术语又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阐述的民族融合,涉及到历史教科书、历史研究、文化、文学及民族学、民族理论等,从综合性角度对这些成果进行综述性质研究。关键词:民族融合民族理论综述1847年恩格斯在回答“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还将继续存在吗”的提问时讲到:“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①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时,民族融合是存在的。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②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融合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历史上发生的民族融合;一种是将来(共产主义)的民族融合。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大量的论著问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更多。但是从综合性角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论文不多。本文拟从这一思路入手,对新世纪以来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一、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研究谈到历史上民族融合,大家并不陌生,从中小学的教材,还是历史著作中,都有大量的表示,并且对于这个观点,历史学界的立场基本是一致的。赵郁臻在《民族融合及其内容的教学实践邹议――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中心》③一文中提到,中国自古以来是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民族矛盾与民族分裂甚至民族间的战争,但是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仍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认为通过中小学课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更容易推广,提出把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有关的历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课书中凸显出来,如何把利用专题讲解等形式,把分散在教科书不同章节有关民族融合的内容联系一起,展现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研究员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④一文中提到,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剧相处、相互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差距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同一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指出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陈玉屏、李克建在《再论北魏孝文帝改革》⑤一文中提到,北魏孝文帝涉及鲜卑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对鲜卑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孝文帝欲以“全盘汉化”的措施促使鲜卑、汉的早日融为一体。但改革措施具有明显的“强制汉化”的特征,鲜卑、汉民族的融合进程中呈出现“捏合”的特征,这不仅不符合民族融合的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北魏的灭亡。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的学者比较多,比如《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②、《唐朝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民族通婚》、③《试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其措施》④、《宋辽金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⑤、《元代甘宁青地区的民族杂居与民族融合》⑥、《晚清民国时期桂越民间边贸与民族融合》⑦等,历史的各个时期的民族融合都有相关人员研究。无论是在中小学历史教材编写还是历史学界研究,基本观点都是在原始社会时期,民族融合就开始了,认为民族理论中的自然同化就是民族融合,所以历史上有民族融合。但是历史存在的民族融合都是民族同化,实际上没有存在过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二、关于文化、文学作品中的民族融合研究赵伟在《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⑧一文中提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上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从我国和世界民族关系的演变史来看,一个民族融合与另一个民族,存在这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融合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融于另一个民族。人们习惯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融合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融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提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概念是民族融合的核心,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基础,汉语、汉俗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载体,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外化。田兆元在《论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⑨中,提出在中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运动中,神话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北方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是认同华夏神话遗产为前提的。提出共同的帝王神话模式与母题,采用共同的祭典,皈依同一祖先,是北方各族人民与政权融入民族文化统一体的标志。在文化、文学作品中的民族融合研究中,提出的大多数民族融合是因为民族交往频繁而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或者是因为民族同化,使各民族在文化、文学等各方面的共同性增多,也不是的真正的民族融合。三、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的研究王希恩在《关于民族融合的在思考》⑩中提出民族融合包括两层意思,一种是指一些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吸收对方的文化,逐渐生成新的特征和认同,最终形成另外一种民族的现象和过程。这种理解也包括“自然同化”。另一种是在历史过程的民族消亡。马克主义民族理论者一般认为,民族融合是很久远的事情。但也不否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着民族融合现象,但是这种与未来的融合性质不同。全球化北京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摄入,民族融合呈现着前所未有的速率,但这里所说的民族融合,主要是民族交往的加深和共性的增多,跨越族际界限的民族属性的转移并不普通。并提出,要融合也要多样性的观点。范生娇在《关于阶级社会里是否存在民族融合的思考》①一文中提出,认为民族的自然同化更接近民族融合,更能体现民族融合的运作过程。认为阶级社会不存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民族融合,但存在民族融合的运作过程之形式―民族同化。民族同化不等于民族融合,两者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民族同化是民族融合过程的历史形式,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的逻辑结果,两者的辩证统一体现于民族由肯定到否定在到肯定的发展过程之中。民族理论学界对于基本认为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过程中融为一体,最终消失民族差别。在历史中民族融合的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自然同化是民族融合的一种表现,有些学者主要还是民族交往的加深和共性的增多,还有些学者认为历史上不存在民族融合。四、深入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②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推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责任越是重大,越需要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深厚根基。”明确提指出,要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民族交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往的本质金浩、肖锐在《关于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③中提出,“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论断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正确路径。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都要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学习,我学习你的,你学习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进步了,我也发展了,你是进步了的你,我是发展了的我。但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各民族共存共荣,民族交融了。2.涉及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舆论导向,应该多提“整合”,少提“融合”熊坤新在《当前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应坚持的路径和方向》④中提出,对于涉及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舆论导向,应该提“整合”,少提“融合”。“整合”是在保持民族特性的前提下实现国家的统一,而“融合”在不一样。认为民族存在的长期性和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都说明了民族之间的差异还将长期存在,强调“民族融合”而忽视“民族差异”的说法无疑是片面的,也是不可取的。认为新闻媒体在涉及我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现状的舆论导向时,应多提整合,少提融合。3.我国现阶段不宜提“促进民族融合”金炳镐、毕跃光在《我国在现阶段不宜提“促进民族融合”》⑤提出,尊重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现阶段不可能“促进民族融合”,理由之一,尊重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理由之二,历史上不可能有“民族融合”,理由之三,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现状,我国现阶段不宜提“促进民族融合”。文中提出按照民族理论界的传统看法,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实际上是同化现象。提出要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促进各民族团结,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