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1页
6.2 共筑生命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2页
6.2 共筑生命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3页
6.2 共筑生命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4页
6.2 共筑生命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2共筑生命家园2023年秋九上道法备课系列自学0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0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0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04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05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EarthHour新课导入——“地球独白”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EarthHour环节一:共探人与自然——聚焦“地球独白”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我们什么启示?汤加火山爆发巴基斯坦洪涝全球极端高温猴痘扩散蔓延四川泸定地震A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环节一:共探人与自然——聚焦“地球独白”避免伤害,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自然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环节一:共探人与自然——聚焦“地球独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当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时: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过度开采煤矿煤矿坍塌事故EarthHour环节一:共探人与自然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A1-A4A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A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A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A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EarthHour环节二:共建生态文明——聚焦中国的“双碳目标”结合视频和教材P83-84+87,思考:1.在视频中,中国为双碳目标采取了哪些行动?2.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的基础、准则、目标、国策、发展理念分别是什么?说明我国走怎样的发展道路?3.我国为什么要共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P82-83B1B2B3B1.坚定目标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B2.基本国策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B3.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环节二:共建生态文明——聚焦中国的“双碳目标”EarthHour拓展:五大新发展理念EarthHour环节二:共建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84+87C1C2C3C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C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C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EarthHour环节三:共护绿水青山——聚焦“余村的华丽转型”结合探究分享P84-85,思考:1.余村的两条致富路,致富途径,影响分别是什么?

2.余村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余村的华丽转变: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的时候首次提出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这些年,余村关闭矿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家家户户富裕了起来,实现了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成了全国美丽示范村。EarthHour开矿、建设水泥厂关停矿山、水泥厂,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了发展后劲,成为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空气污染,山林破坏水土流水伤亡事故不断不长久,不可取绿水青山VS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经济发展==D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环节三:共护绿水青山——聚焦“余村的华丽转型”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①②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昔日余村当今余村环节三:共护绿水青山——聚焦“余村的华丽转型”D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EarthHour2020年,余村村集体年收入达7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0元增加到5.6万元,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华丽蝶变。如今的余村,山青水秀游人如织,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D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P85环节三:共护绿水青山——聚焦“余村的华丽转型”EarthHour余村以智慧农业、休闲观光为重点,着力打造乡村低碳产业体系。2019年,湖州安吉余村直接碳排放强度仅为0.04吨/万元,趋近于零。绿,是余村的底色,也是余村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村民自发组成生态护卫队,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监督农家乐有无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双手护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1.余村选择走怎样的发展之路?2.这条路坚持的方针和生产生活方式是怎样的?D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环节三:共护绿水青山——聚焦“余村的华丽转型”EarthHour现在,余村制订的村规民约越来越全面,在土地、村民生活方式、卫生保洁等都有专项规定。例如“垃圾不落地”,“全年全时段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水库、山塘等地投放对人体有害的鱼饵、食物或药物,不得排放任何废水","山林野外严禁使用除草剂等有毒有害农药,限量使用化肥,严禁野外擅自狩猎捕鱼”……D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P87环节三:共护绿水青山——聚焦“余村的华丽转型”EarthHourD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D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D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D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D1-D4EarthHour环节四:共建美丽中国——聚焦临海绿洲“塞罕坝”结合视频,说一说在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的路上,国家、企业、社会、公民个人如何作为?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社会、企业、公民(青少年)如何做?国家篇:社会篇:企业篇:青少年(公民)篇:①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积极营造“节能环保光荣、污染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④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①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④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具体行动:P87低碳微行动)EarthHour课堂小结4.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2共筑生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5.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6.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社会、企业、公民个人如何做?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面诗句体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是()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友情伤感

2.《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3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自然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该法的施行(

)①填补了流域保护的法律空白②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流域污染问题③用法治手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④确保长江自然资源利用合理高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B3.“美丽中国,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