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教程 课件 第10-18节 非法人组织(1)-时效制度_第1页
民法总则教程 课件 第10-18节 非法人组织(1)-时效制度_第2页
民法总则教程 课件 第10-18节 非法人组织(1)-时效制度_第3页
民法总则教程 课件 第10-18节 非法人组织(1)-时效制度_第4页
民法总则教程 课件 第10-18节 非法人组织(1)-时效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总则教程第十节非法人组织(1)一、概述非法人组织的概念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也称为非法人团体。特征:1)人合组织体2)有自己的目的3)具有相应的民事能力4)不能完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非法人组织的类别:包括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法人分支机构、法人筹备组织、个人独资企业等。非法人组织的概括分类1)单独创设与合伙创设2)营利性和公益性非法人组织的成立1)有自己的名称并以组织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2)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3)有自己能支配的财产或经费二、合伙合伙的概念:基于合伙协议并经核准登记而成立的一种联合组织,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合伙的法律地位:1)合伙的人格具有相对独立性2)合伙的财产具有相对独立性3)合伙的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4)合伙的民事责任具有相对独立性。立法例我国《民法通则》第30条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合伙企业法》第2条:“合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的传统分类: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按目的显名合伙与隐名合伙:隐名出资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有无有限合伙人我国合伙的分类《合伙企业法》第2条:“合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一般的普通合伙(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特殊的普通合伙(以专业服务为宗旨的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存在有限合伙人,至少有一个普通合伙人)立法例《合伙企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第三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合伙的成立:1)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2)必须有书面协议3)必须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入伙:合伙成立后,第三人如欲取得合伙人资格,应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合伙事务的执行:全体合伙人/约定合伙人/约定几名合伙人合伙财产:合伙人的出资/以合伙名义获得的收益合伙债务的责任承担: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应首先以合伙财产清偿。退伙:合伙人在合伙关系存续期间退出合伙组织,丧失合伙人资格。分为声明退伙、法定退伙和强制退伙。【声明退伙】《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1)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2)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3)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企业的事由;(4)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依此规定,在约定有合伙期限的情形下,合伙人有两种途径退出合伙:一是与其他合伙人协商,取得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则无须任何理由都可以退伙;二是出现上述第(1)、(3)、(4)种情形时,合伙人可以单方提出退伙,无须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即声明退伙。第四十六条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第四十七条合伙人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退伙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

【法定退伙】《合伙企业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一)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二)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三)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

(四)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

(五)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合伙人被依法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退伙。

退伙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在合伙经营中,只要发生上述各类情况,都可以构成法定退伙。【强制退伙】《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九条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

(一)未履行出资义务;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三)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四)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

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除名通知之日,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

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强制退伙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即没有按照合伙合同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例如合伙人出于自己私利擅自使用合伙财产,造成合伙企业重大损失的,应当强制退伙。三是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例如在代表合伙企业进行交易时接受贿赂,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应当强制退伙。

退伙的后果:退伙人丧失合伙人资格/退伙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有权请求退还退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退伙人应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可能导致合伙企业的终止合伙的解散:基于法定原因的出现而使合伙事业终结,合伙关系归于消灭。合伙的清算:清算合伙财产,了结债权债务。第十一节非法人组织(2)一、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家庭。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有自己的目的,相对独立,可以雇工,起字号个体工商户的财产责任:个人或家庭的相对有限责任立法例《民法通则》第二十六条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第二十九条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二、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农村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根据《物权法》有独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经营性非法人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个人或家庭的相对有限责任立法例《民法通则》第二十七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三、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有团体性,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名称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公司”字样,个人独资企业名称可以叫做厂、店、部、中心、工作室等。立法例《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第八条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二)有合法的企业名称;(三)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五)有必要的从业人员。第四十七条外商独资企业不适用本法。四、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依照法人的意志在法人总部之外依法设立的法人分部,是法人的组成部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以自己的财产承担责任,而应由派出法人承担责任。立法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向中国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其公司章程、所属国的公司登记证书等有关文件,经批准后,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第一百九十六条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五、设立中的法人设立中的法人为设立法人而成立的组织体。筹建人的活动应以公司的设立活动为限,在未能成立法人的情况下,其责任由设立人承担。如:某公司筹建处

设立中公司的行为应当区分设立公司所必要的行为和设立公司非必要行为。第十二节法律行为概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所谓民事法律行为,就是指以发生私法上的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亦称意思表示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法律事实,也是权利的实现或义务的承担方式。民事法律行为之成立,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意思表示之存在。民事法律行为之生效,须以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为前提。立法例《民法通则》第五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二、非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和准法律行为。所谓事实行为(Realakte),指的是不需要意思表示也能发生法律上效果的行为事实,如拾得遗失物和取得占有的行为。事实行为不会因当事人没有意思表示就不发生任何法律上的效力,而是应根据法律就该事实行为所做的法律规定确定其效力。所谓准法律行为(GeschäftsähnicheHandlungen),指的是虽然不需要意思表示,但却对意思表示的效力有所帮助的行为,如催告(Mahnung),即针对已经到期的债权,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的催告。催告并不形成新的意思表示,是将已经形成的意思进行告知要求确认。经催告后仍不履行债务的,就将承担迟延的责任(《德国民法典》第284条)。类似的准法律行为还包括意思通知(Mitteilung)、瑕疵告知(Mängelrüge)等。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成立要件一般要件:主体、内容、标的物主体——当事人,表意方和受意方内容——意思表示,当事人将其欲发生法律关系的目的表达于他人,包含内心意思(效果意思)和表意行为标的物——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指物特别要件:要式的与要物的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须具备特定形式要物的法律行为——须有物的交付生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产生预期效力的条件一般生效要件:主体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内容即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所从事的行为确定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出于当事人真实的内心意思,意思与表示一致合法——所要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合法(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不规避法律)标的物可能实现并已经确定特别生效要件:死因行为与需要批准的法律行为死因行为——须有死亡的事实核准行为——有关行政部门批准立法例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四、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向他人发出的表示行为,表意人据此向他人表明,根据其意思,某项特定的法律后果(或一系列法律后果)应该发生并产生效力。意思表示与非意思表示的区别在于,意思表示行为是以发生私法上的效果为目的的,非意思表示行为则无意发生私法上的任何效果。意思表示的构成意思表示是由效果意思(内心意思,Geschäftswille)和表意行为(表示行为,Erklarungshandlung)所构成的。其中,效果意思是指当事人自主地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并受其法律效果约束的内心意思,表示行为则是通过法律允许的方式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部的行为。二者一为主观心理状态,一为表达事实。法律所约束的首先是表意行为,其次还要追究表意行为是否是效果意思的真实反映。

所谓效果意思,是指行为人内心希望发生一定的私法上的效果的意图。其中又有行为人的真意和法律上的效果意思之分。当行为人的真意与法律上的效果意思完全吻合的时候,二者实际上是同一的。只是在行为人的真意与法律上的效果意思不一致的时候,此一区分才有实际意义。表意行为(Erklärungshandlung),又称“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特定对象的行为。行为人虽然在内心有追求某种私法上效果的意思,但是,如果此种内心的意思仅停留在内心,则外人无从得知。因此,作为意思表示的重要表现,是行为人的真意须借助于某种能为外人了解和认识的方式表示出来(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等形式),这就是表意(示)行为。此种表意行为有时必须向特定的相对人作出,如合同行为,德国民法上称之为“需受领的意思表示”;有时则不必向特定相对人作出,如遗嘱行为

表意行为可以任何方式作出,如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电子数据交换的形式等。另外,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取默示的形式。所谓默示形式,即通过行为表示的意思。典型的意思表示是要约和承诺,非意思表示是要约邀请。立法例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民通意见》第66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这一规定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履行行为来进行意思表示,二是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默示(沉默)的效力。《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示例判断下列行为的性质为何A、甲方给乙方发出了订货单。B、甲方给乙方发出了报价单。C、甲给乙发了一封邀请函,邀请乙参加婚礼。D、甲在出租车站等待出租车。E、甲在远郊公路旁搭便车。F、甲发货后致电乙,通知其准备收货。第十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一、根据意思表示是由几方作出而判断1、单方行为(一方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单方行为是指仅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也称单独行为或一方行为。例如,同意、撤销、抵销、非婚生子女的自愿认领以及债务的免除等都是单方行为。单方行为并非指人数的多寡,而是以意思表示发出是双方还是一方为限的。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民事法律行为上的效力时,即便当事人为复数结合,亦为一方当事人。当事人为数人构成,例如同一租赁关系的多数承租人,共同为终止契约的通知,其所为民事法律行为,仍为一方行为。

2、双方行为(两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成立)双方行为是相对于单方行为而言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人们习惯上亦称之为契约(合同),亦称为契约行为,指依双方当事人相互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双方行为以相对的二人以上之当事人交换的意思表示之一致为最低限度的构成要件,此为契约概念的基础。不过,在例外的情况下,除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以物之交付、书面的作成或仪式的举行为必要条件,即所谓要物契约。3、多方行为(多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成立)多方行为是指三个以上的多数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也称共同行为(台湾民法上称为“合同行为”)。多方行为与双方行为的区别在于,双方行为的当事人在为意思表示时处于互相对立的地位,无一致的共同利益关系;而多方行为的当事人在为意思表示时,并非处于对立的地位,而是处于平行的地位,他们的方向是共同的、一致的。多方行为主要用于解释某些团体设立行为,如社团法人之设立(公司与合伙)、公司章程之订立、公司因合并而成立以及合伙人的开除等现象。另外,德国学者还提出了一种多方行为,称为“决议”,即在社团法人或合伙中,由若干人组成的机构(如董事会、股东大会)达成的决议,通常采取多数决的方式。这种决议用来决定社团内部事务,以及对外的法律关系,它不仅对参加决议的人有拘束力,而且对整个社团及其成员都有拘束力。

示例请判断下列各例为何种行为A、某人向慈善机构一次性捐助50万元人民币。B、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C、甲乙丙三人合伙开设一家书店。D、甲、乙作为发起人,发起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E、甲、乙作为发起人,另招募50人募集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二、以行为效果来分1、财产行为:以发生财产法上的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其中又可分为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2、身份行为:以发生身份法上的效果为目的的法律行为。示例请判断下列各例为何种行为A、甲收养了一名孤儿。B、甲乙二人登记结婚。C、甲乙丙三人继承了同一宗房产,并同时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D、甲乙签订了买卖合同。三、财产行为的进一步分类债权行为:以发生债的效果为目的而进行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为目的而进行的法律行为。物权变动包括物权的设立、转移、变更和废止。有因行为:处分权利或负担义务均基于一定的原因(有对价)无因行为:财产给付行为不以原因为必要。(无对价)负担行为: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以发生物权或其他权利的变动为目的的行为。四、根据行为是否需要具备特定方式来分要式行为:依法律规定或约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不要式行为:法律不要求特定形式,行为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的书面形式包括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公证,见(鉴)证民事法律行为的另外两种形式是口头、默示(行为和沉默)。五、根据行为是否需要有物的交付来划分要物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须在意思表示以外以一定的物的交付为必要。不要物的法律行为:不以物的交付为必要的法律行为示例请判断下列各例为何种行为A、甲允诺赠与乙一块手表。B、甲提供样品,要求乙照此制作一千个。C、甲向乙订购一千块某品牌手表。D、银行存款E、银行借款F、个人借款六、根据行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生效来分死因行为:以行为人的死亡为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生前行为:死因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七、根据行为是否为互惠的来分有偿行为(行为人双方须为对价)无偿行为(一方给付,或双方给付,但不具有对价性)八、以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标准主行为:可独立存在从行为:以其它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示例】甲为购车办理银行贷款,并将其所有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九、根据行为是否有独立的实质内容来划分独立行为:有独立的实质内容的法律行为。补助(辅助)行为:不具备独立的实质内容、作为其他不能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第十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概说法律行为,即法律上的行为,是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些行为在法律上是可以产生效力的,有些则不能。狭义的民事法律行为指为产生私法上的效果而进行的行为,这些行为有的可以产生期望的效力,有的则有疑问。确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因素有主体、客体和意思表示,其核心是意思表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类型民事法律行为完全有效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标的可能完全无效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经事后审查无效部分无效部分条款违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该部分条款无效并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有效性效力待定主体不适格,需要补助行为的补正才能产生效力可变更、可撤销意思表示不真实:欺诈、胁迫、误解1、完全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当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没有任何瑕疵,且符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该行为有效(Wirksam)。完全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VoraussetzungderWirksamkeit)的行为就是完全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Gűltigkeit)。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应为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1]

符合这些生效要件的行为即为完全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2、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因为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而自始、当然和绝对地不发生法律效力(德国民法上的“无效性”,nichtigkeit)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强行法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预。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虽然已经成立,但是因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强制性有效要件,即便当事人之间已经履行了此种行为,该行为也不能产生当事人在进行此种行为时所期待产生的法律效力。行为被判定无效后,双方需承担因无效而导致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1]在大陆民法上,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又分为完全、绝对无效的法律行为,和部分、相对无效的法律行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1]《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对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3、可变更、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当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了意思表示瑕疵的情况时,民法上对应的制度是法律行为的变更或撤销(德国民法上为“可撤销”,Anfechtbarkeit)。所谓变更,就是对某些行为经过一定的修正使其效力得以完善,从而归于完全有效;而所谓撤销,就是对另一些无法修补的行为由当事人选择行使撤销权,从而使法律行为的效力自始归于消灭。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对法律行为或合同的变更和撤销都有规定,具体原因包括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另外还有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进行的行为。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4、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Schewebendunwirksam)指的是由行为能力有欠缺的当事人所进行的需要法定代理人补正或追认(Genehmigung)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既不同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也不同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因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自始确定无效,可变更可撤销的行为在变更或撤销之前是有效行为,而效力待定的行为在其成立之时并非无效,亦非有效,其效力取决于第三人的补助行为。一般认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三种: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权代理人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无权处分人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三、意思表示的生效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表意行为须为行为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方为有效。因此,表意人必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清醒的认识。这不只是要求行为人有相应的意思(行为)能力,而且要求在行为当时是清醒的,明白自己行为的性质。表意行为并非一定要由行为人亲自为之,他人亦可代行为人为表意行为。代他人为表意行为的人在民法上被称之为代理人、表示机关或使者。代为表意行为的效果仍归于本人。如果表意行为是在无意识中所为,如因被麻醉、醉酒进行了一定行为,或因受欺诈、胁迫、误解进行了一定行为,则若使其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会产生不公平的后果,因而法律上使其成为无效或可撤销的法律行为。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于意思表示成立时发生效力。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旦完成,意思表示即成立。例外,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成立时间与生效时间并不一致。比如当事人订立遗嘱的行为,遗嘱是生前订立的,但在当事人死亡之后才发生法律效力。2、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对话的的意思表示,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采取“了解主义”原则,即从相对人了解其内容时生效。非对话的的意思表示,各国有以下几种立法模式:①表意主义。以表意人的意思表示完成时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②发信主义。以意思表示发出时为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③到达主义。以意思表示达到相对人,处于相对人的支配范围内为生效时间。④了解主义。以相对人了解其意思表示时为生效的时间。我国法律采取到达主义。3、其他:新闻媒体及其他公告方式、数据电文形式等。四、意思表示不生效或被撤销的各种情形(一)意思表示不真实1、真意保留2、虚伪表示3、隐藏行为4、错误5、误传(二)意思表示不自由1、欺诈2、胁迫3、恶意串通1、虚伪意思表示虚伪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故意做虚假的意思表示,其中又分为单独虚伪表示、通谋的虚伪表示和欺诈性的虚伪表示。单独虚伪表示(GeheimerVorbehalt)也称为真意保留,心中保留,非真意表示,是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所欲追求的效果意思,而为与效果意思相反的表示行为。该意思表示不生效力。通谋的虚伪表示是由意思表示的双方恶意串通,为欺骗第三人而作出的虚假意思表示。通谋的虚伪表示的特征在于表意人和受领人都明知意思表示是虚假的,但双方都刻意为之,其目的在于欺骗第三人。对此,该虚假的意思表示对第三人不生效力。欺诈性的虚伪表示指故意作出虚伪表示以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种错误认识而进行相应的意思表示的行为。欺诈须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在客观上有欺诈行为、对方因被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以及对方因被欺诈而为相应意思表示。我国民法与其他国家民法上都设有欺诈制度。2、重大误解有时,人们在进行意思表示时会发生一些误解,此即我国民法上的重大误解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59条第一款)和《合同法》(第54条第一款)均有相应规定。依照相关的规定,重大误解为当事人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的原因。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表意人的误解包括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民通意见》71条)。3、意思表示的错误错误是指意思表示内容的错误,即偶然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这一错误的具体情形可以与人或物有关,但该错误必须是重要的。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可以撤销该意思表示,撤销后该意思表示自始不发生效力。

示例一商店新购进一批数码照相机,定价为2998元一部。售货员在明知价格的情况下,误把价格写成了1998元。随后销售了两部相机。请问:商店能不能要求撤销该买卖合同?4、胁迫胁迫(Duress)指以不法加害威胁他人,使其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此种恐惧心理而为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是可撤销的。胁迫须胁迫人有胁迫行为、有胁迫的故意、行为不法、且表意人因胁迫而产生恐惧心理、并因而为意思表示。胁迫行为必须是严重的、当前的和可能发生的。可能的加害对象包括被胁迫人及其亲朋好友,侵害的客体包括被胁迫人及其亲友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及财产等。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三款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因胁迫而进行的意思表示无效,而《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则规定为可变更可撤销的行为。其中,因受胁迫进行的行为危害到国家利益的,应为无效;其他情况为可变更和可撤销的行为。对于什么是胁迫,《民通意见》第68条是这样规定的:“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5、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根据《民通意见》的解释,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认定方法如下:

《民通意见》69.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72.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五、撤销权的行使撤销权的行使受除斥期间的限制。所谓除斥期间,即指撤销权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即消灭。《合同法》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第十五节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条件与期限概说1、概念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对所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附加条件或期限的情况,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如果希望法律行为在某一特定条件成就时生效,此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希望法律行为在某一特定时间生效,此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或期限的本质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或期限并非单独的意思表示,而是行为人意思表示的一部分;该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或不发生。二、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将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条件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为内容,确定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法律上应尽的义务不为条件;条件不应是非法的。条件的成就与否要视具体的约定而定。真正条件与非真正条件真正条件应以客观上不确定事实为内容;非真正条件仅为表见条件(包括确定条件、不法条件、不能条件和法定条件)2、条件的成就与否条件成就: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出现条件成就的效力:根据所附条件决定条件不成就: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确定不能实现条件的成就与否根据所附条件的内容决定。立法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3、条件的分类(1)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停止条件指在条件成就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并未生效,其效力处于停止状态;解除条件是指在条件成就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生效,但自条件成就时效力消灭。(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以某种事实的发生为条件的是积极条件,以某种事实的不发生为条件的是消极条件。(3)随意条件、偶成条件和混合条件随意条件是由当事人意思决定的,分为纯粹的随意条件(仅由当事人意思决定:如买电脑十台则同意买十张电脑桌)和不纯粹的随意条件(除当事人意思外尚需某种积极的事实与之竟合:如果股市上涨并抛售股票即购买某人房屋一套);偶成条件是指条件的成就与否与当事人的意思无关,取决于当事人意思以外的偶然事实(如下雨即买雨伞一百把);混合条件指条件的成就与否取决于当事人和第三人的意思(如与某某结婚则拍婚纱照一套)。4、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性质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票据行为,见票即付。公序良俗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结婚。私益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如撤销权的行使。5、条件的拟制条件成就的拟制条件之成就遭到阻却时拟制条件为成就条件不成就的拟制以不当手段促成的条件视为不成就三、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之事实作为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与否的条件。期限实质上是以时间作为附加条件的。2、期限的种类始期与终期:决定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为始期,反之为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发生之时期限确定的为确定期限(如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之时期限不确定的为不确定期限(如战争结束之时)。立法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3、期限的效力期限的到来:指所附期限内容的事实确已发生期限的效力:期限届至或届满导致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期限的许可:某些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加期限,如身份行为。第十六节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1)一、代理制度概述1、概念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归于被代理人。代理关系人:本人(被代理人)代理人(受托人)第三人2、意义代理的意义是通过意思表示制度的补充和扩张,体现私法自治原则。(1)补充:对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的人,代理可以起到私法自治的补充作用。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代理。(2)扩张:对不愿意或不方便表达自己的意思的人,代理可以起到私法自治的扩张作用。如接受他人委托进行法律事务的代理。二、代理的类型1、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意定代理法定代理:基于法律规定而当然发生的代理。《民法通则》64条:“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意定代理:基于本人的授权行为发生的代理。《民法通则》64条:“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基于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的指定而发生的代理。《民法通则》64条:“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2、积极代理和消极代理积极代理:即主动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以本人名义所为的意思表示。消极代理:即被动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以本人名义所接受的意思表示。3、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直接代理:即狭义代理,是指代理人以本人的名义为意思表示且代理的效果直接及于本人的代理。间接代理:即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意思表示且其法律效果直接及于代理人,进而,根据本人与代理人的约定间接及于被代理人。示例甲委托乙为其购买股票,乙随即到甲指定的券商处填写委托单,代其购买100手H股票。请问:此事中包含何种代理?三、代理与其他制度的区别法人代表:代表人所为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没有转承关系。使者:仅为传达他人的意思表示,是帮助民事主体实施民事行为的辅助人。如果传达错误,责任由派出人自己承担。居间:向委托人报告订约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并由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立法例《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民通意见》77.意思表示由第三人义务转达,而第三人由于过失转达错误或者没有转达,使他人造成损失的,一般可由意思表示人负赔偿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条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四、有权代理1、定义在代理权限内所为的代理为有权代理,也即有效代理。代理权可以依法律规定和授权行为而产生。代理关系是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相对人(第三人)三方之间的关系。其中,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称为基础关系。2、代理的要件:代理人须有代理权:委托代理中的委托、合伙人的相互代理、法定代理中的监护均为授权来源代理人须进行或接受意思表示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活动代理人应遵守约定代理行为应合法3、代理人的义务代理人原则上应自己完成代理事务代理人应勤勉尽责地为本人利益而计算代理人应基本遵从本人的指示代理人应承担保密义务代理人的代理内容及行为均应合法4、代理的消灭授权法律关系终了代理人死亡、终止或丧失行为能力被代理人死亡、终止时没有继承人表示承受的,或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必须继续完成的五、复代理、自我代理和双方代理复代理代理人通常应当自己完成代理事项,原则上不允许代理人将本人的事项另行转托给第三人处理。复代理是上述原则的例外:代理人为处理其权限内的事务的全部或一部分而以代理人的名义另行选定代理人。应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在紧急情况下事后取得被代理人的追认。立法例《民法通则》第六十八条

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自我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所为的行为,是严重违反代理原则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双方代理代理人在一项法律关系中既为第三人的代理人,又为本人的代理人。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代理人的此项行为无效。第十七节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2)一、无权代理概说无权代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无权代理是指欠缺代理权但又具备代理行为的其他成立要件的行为。广义的无权代理包括狭义的无权代理,也包括表见代理。代理的要件:代理人须有代理权:委托代理中的委托、合伙人的相互代理、法定代理中的监护均为授权来源代理人须进行或接受意思表示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活动代理人应遵守约定代理行为应合法二、狭义的无权代理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狭义的无权代理包括三种情况: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2)、行为人超越代理权;3)、代理权终止后继续以被代理人名义所为的代理行为。立法例《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下略)

《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但在外观上足以使一般的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代理。表见代理的要件:1)具备有代理权的外观;2)本人与因:被代理人自己的行为表示以代理权授予他人;3)交易相对人信赖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示例甲公司曾委托乙为公司采购,但在委托合同到期后,乙仍以甲公司的代理人的名义与丙公司签订了合同,丙并不知情。后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义务,甲公司拒绝履行。请问:(1)该合同的效力如何?(2)该代理行为应如何处理?表见代理与无因管理的区别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即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仅为他人),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管理他人事务的人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为本人。无因管理之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无因管理是一种法律事实,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无因管理之债的产生是基于法律规定,而非当事人意思。示例甲与乙是好友,并相邻经商。一日,甲在闲聊中告诉乙自己进了一批电风扇,但是市场行情不好,并认为最多能以每台200元的价格卖出。时隔不久,有客户丙告诉乙自己急欲购买六十台电风扇,价格220元。甲因为购货外出,于是,乙自作主张同丙签订了合同,将甲的60台电风扇出售给丙,并承诺自己有代理权,同时收了一千元的定金。甲归来后,乙立即告知了甲此合同,甲当即表示接受。请问此事是表见代理还是无因管理?第十八节时效制度一、概述(一)时效的概念:时效即是指时间在法律上所产生的效力。具体来说就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满法定的期间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时效成立的条件:1、须由法律规定的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2、该事实状态须持续存在并达到法定的期间;3、期间达到后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二)时效的种类1、取得时效:指当事人公开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法定期间即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或其它权利的法律制度。2、消灭时效:在我国又称为诉讼时效,指权利不行使的状态经过法定期间原权利人即丧失胜诉权的法律制度。(三)、时效的特征1、时效是法律事件2、时效具有法定性3、时效具有强制性二、取得时效取得时效的意义在于使无权利的占有人取得物权,使占有的事实与权利相一致。取得时效的要件包括:1、须自主占有2、须公开占有3、须和平占有4、须持续占有且达到法定期间5、不损害社会公益立法例《法国民法典》第2265条规定:“以正当名义善意取得不动产的人,如真正的所有人居住在该不动产所在地的王国法院(上诉法院)管辖区内,经过10年,得因时效完成而取得该不动产的所有权;如真正的所有人居住在该法院管辖区以外,经过20年,善意取得人即可取得该不动产的所有权。”《法国民法典》第2236条规定:“为他人占有者,不论经过多长的期限,不得因时效而取得所有权。因此,承租人、受托人、用益权人及其他一切暂时地占有所有人之物的人,不得因时效而取得所有权。”三、消灭时效(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胜诉权的制度,亦称为消灭时效。诉讼时效的客体:主要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物权请求权: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立法例《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