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南省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南省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南省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南省邵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上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6题;共48分)1.)下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中国2.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养,探究古代城市产生的课题时,最为可信的史料是()A.苏美尔人村落建筑遗址油画

B.《封神演义》中关于商周王朝的记载

C.古希腊罗马城市的历史传说

D.古罗马城市供排水系统建筑遗址3.在不同的地区与历史时期,运河开凿的经济价值、军事作用和政治意义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地域与时代特色。下列对运河开凿价值的分析,正确的有A.灵渠————沟通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

B.米迪运河————极大缩短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C.巴拿马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D.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西欧和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4.商朝已有专门传递信息的信使,商王出行时,往往身边都要跟随几个,供他随时向臣下发布命令。这表明()A.古代传递信息十分方便

B.古代交通非常不方便

C.商朝已出现邮驿制度

D.商朝已建立中央集权5.公元107年,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击败东欧军队。为了庆祝胜利,他在罗马竞技场举办了盛大的斗兽大会,上场的动物包括狮子、大象等在内的10000头主要来自非洲的野兽。判断其主要运输方式()A.帆船 B.马车 C.驴车 D.独轮车6.如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卫生运动蓬勃开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图中信息可以用来说明()

A.农村成为医疗防疫动员的重点

B.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C.抗美援朝客观上推动我国卫生事业进步

D.新中国逐步建立起医疗卫生防疫的体系7.位于洛阳龙门石窟中的药方窟,保存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体现了当时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下列可能对该窟起到借鉴作用的医学著作是()

①《本草纲目》

②《温疫论》

③《伤寒杂病论》

④《千金方》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8.1848年,英国通过颁行《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1858年创建枢密医务部;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从而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A.折射出转型时期的英国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

B.表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C.从侧面表明英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D.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9.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橄榄枝大雪花由96片小雪花组成,每一片小雪花上,都镶嵌着一个参赛国的名称,代表一个参赛国。设计理念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也蕴含着中国文化核心内涵。这一理念主要指A.天人合一 B.道法自然 C.天下为公 D.和而不同10.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符合这一“通例”的是()A.《国风》 B.《离骚》

C.《红楼梦》 D.《狂人日记》11.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与时俱进,适应统治者的要求有密切关系表现在()

①孔子“仁”的提出

②孟子“仁政”

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程朱理学

⑤阳明心学。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12.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汉谟拉比法典》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具体惩罚体现了轻罪重罚的法律思想B中古西欧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与广袤土地,还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维护和强化了世俗王权的统治C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编撰《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朝鲜史学受到中国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皆信奉东正教拜占庭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A.A B.B C.C D.D13.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着重传达了基督教的信念,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这反映了A.基督教文化根植于古希腊的文化之中

B.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文化的重要来源

C.拜占庭帝国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发展

D.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的传承14.)“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A.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就

B.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C.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D.东西方文化的桥梁15.如图所示是关于不同地区古文字的几则考古资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各地文明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B.为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文献佐证

C.文字是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

D.它们都没有演变为现代文字16.)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A.善和德 B.仁和礼 C.理和气 D.知和行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吴淞铁路的拆与建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铁路,招致清政府的强烈反应。经过交涉,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在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主张下拆毁。

材料一:

材料二:1898年,在吴淞铁路原路基的基础上又重新筑成了铁路(淞沪铁路),此时距吴淞铁路拆除已过了21年。考虑到清政府也正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吴淞(淞沪)铁路的拆和建,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化迟误的一个缩影。让国人痛心的是,1898年铁路重建的时候,国家主权的丧失,不仅没有比1877年减少,反而是大大地增加了。——摘编自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1)对于吴淞铁路的拆除,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看法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吴淞铁路的拆与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6分)18.(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时期的医药学,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宋政府设有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和“医学”,开设国家药局,建立校正医书局。外国药物大量传入中国,在宋代官私编纂的医药书籍中,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宋代医药的分类比过去更加完备,计有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产科、针灸等科。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维新派的主要人物,诸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提倡过西医。梁启超更是在1897年在上海《时务报》上发表文章大力倡言“西医强种”之说。于是,以西方医学作为手段以求保种强国来挽救危亡的观念,构成了维新派的医学维新的思想基础。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医学救国论”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医学救国思潮开始在中国兴起。——摘编自聂春燕《简述近代中国的医学救国思潮》材料三:建国初期,全国面临着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为贯彻“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最终达到“中医科学化”的目的,在政府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先后开办了一批中医进修学校、中医进修班和函授班。中医进修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迄至1953年底,全国进修毕业的中医学员共2万余人。——摘编自毕小丽《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1949-195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医药学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医学救国思潮兴起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进修开展的原因及意义。(6分)19.(0分)材料一: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摘编自李贽《藏书》材料二: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材料三: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12分)20.(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天灾还是人祸?一千多年前,玛雅人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当西方殖民者到访时,却仅剩残垣断壁,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谜引发了学者的一系列思考。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材料一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虽然印第安人在物质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材料二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l等对尤卡坦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时期,而这恰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1)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学界对“气候环境因素在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探究历史上一个古代文明的衰亡,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6分)

试卷答案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D为中国,因为中国城镇化起步晚,进程慢,长期低于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新中国成立后进程加快,文革期间明显放缓,改革开放后,进程大大加快,D项正确;A为英国,因为英国起点高、发展快、完成早,城镇化进程长期遥遥领先,排除A项;B为美国,因为它的城镇化进程仅次于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速度快,排除B项;;C为日本,因为它起步晚,二战后国内民主改革推动了城镇化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史料的作用,要求学生结合史料的作用来分析。

根据所学,古罗马城市供排水系统建筑遗址属于一手史料,价值较高,D项正确;

油画、小说、传说都是经过再创作的,价值不高,排除ABC项。

故选:D。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大大缩短西欧和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D项正确;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间内陆水路系统的主要连接线,排除B项;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C5.【答案】A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要求学生结合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1952年我国防疫和爱国相联系,体现了抗美援朝客观上推动我国卫生事业进步,C正确;

ABD均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洛阳龙门石窟修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根据材料的角度“医学”,可以得知,必须是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才有可能借鉴,③《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张仲景的著作,④《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的代表作,均符合题目要求,D项正确;

①《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代表作,排除A项;

②《温疫论》也是明代的医学著作,排除B项;

①②均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C项。

故选:D。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加之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以及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公共卫生状况随之不断恶化,使得英国社会问题不断突出,为此,英国被迫政府采取了材料中所述的种种措施加以应对,A项正确;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不等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不同,且材料无法体现“率先”排除B项;C项并非材料主旨,且材料无法充分体现推理,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不但实现了艺术造型与工程结构的完美融合,还充分体现了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寓意,突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D项正确;天人合一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排除A项;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排除B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诗经》,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诗经》的艺术特征及主要内容。

A.结合所学知识,《国风》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反映了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的内容,符合胡适所所说的“通例”。

B.结合所学知识,《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借鉴了南方民歌的体例,内容想象奇特,抒发诗人个人的情感,不符合胡适所说的“通例”。

C.结合所学知识,《红楼梦》为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其内容主要反映世家大族的奢靡生活,不符合胡适所说的“通例”。

D.结合所学知识,《狂人日记》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意在批判家族制度盒旧礼教的弊害,不符合胡适所说的“通例”。

故选:A。11.【答案】A12.【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表格信息“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编撰《高丽史》”,可以看出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具体惩罚”,体现的是履行的义务和惩罚措施,排除A项;西欧的庄园制不利于王权的强化,排除B项;应是俄罗斯文化受罗马帝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而拜占庭文化是指东罗马帝国的文化,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被基督教改造并着重传达基督教的信念,成为东罗马帝国文化的重要来源,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对东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没有强调基督教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对本国文化发展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对东罗马帝国文化的影响,没有强调基督教的发展对希腊文化的影响,无法得出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传承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的到来,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设立智慧宫,招揽人才,翻译书籍,大量的希腊、波斯、罗马的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为西方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存,为文艺复兴的开展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多个领域的成就,排除A项;古希腊罗马是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阿拉伯文化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亚、墨西哥、埃及、中国都有文字的出现,说明以上几个地区进入了文明社会,文字是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明有相似性不是一致性,排除A项;“文献”表述错误,应该是文物,排除B项;中国汉字是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C【解析】宋代儒学家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是理和气,“理”通常是指事物的规律、准则,有时也指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义。“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被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或原始材料。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们依据对“理”和“气”何者第一性问题的问答,鲜明地分为理本论和气本论两大派别,分别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故C正确。17.【解析】(1)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看法:根据材料一“其处置吴淞铁路一事,人皆知之,中国阻止进益之党不作他事,止以禁止改变为务。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得知。闻共有七人,史册内载历来开创有七个圣人,似此可编列‘七愚’姓名,传之后世。”“电线、铁路皆中国数年后不能自己之事,吴淞则非其地。洋人所以不患亏本者,冀中国许其起卸进出口货物耳,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分别概括两者的看法作答。原因:结合两者观点的不同并运用所学阶级分析法的知识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吴淞铁路。评述:根据材料“1898年,在吴淞铁路原路基的基础上又重新筑成了铁路(淞沪铁路),此时距吴淞铁路拆除已过了21年。考虑到清政府也正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吴淞(淞沪)铁路的拆和建,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化迟误的一个缩影。让国人痛心的是,1898年铁路重建的时候,国家主权的丧失,不仅没有比1877年减少,反而是大大地增加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从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要求的角度分析铁路的存废问题作答,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1)看法:根据材料一“其处置吴淞铁路一事,人皆知之,中国阻止进益之党不作他事,止以禁止改变为务。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得知。闻共有七人,史册内载历来开创有七个圣人,似此可编列‘七愚’姓名,传之后世。”可知,《泰晤士报》认为拆除铁路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愚蠢行为;根据材料一“电线、铁路皆中国数年后不能自己之事,吴淞则非其地。洋人所以不患亏本者,冀中国许其起卸进出口货物耳,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可知,沈葆被认为拆除铁路有利于阻止英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泰晤士报》站在英国角度,沈葆侦站在清政府角度,双方的政治立场不同。

(2)评述:首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吴淞铁路的拆与建”,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角度,对英国擅自修筑吴松铁路的侵略目的、清政府拆除吴松铁路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评述。其次,从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要求的角度,对英国擅自修筑吴淞铁路的客观作用、清政府拆除吴淞铁路的消极影响进行评述。最后,强调中国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寻求正确方式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自强之道。

故答案为:

(1)看法:《泰晤士报》认为拆除铁路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愚蠢行为;沈葆桢认为拆除铁路有利于阻止英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原因:双方政治立场不同。

(2)评述:在西方侵略和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英国擅自修筑吴松铁路,以方便其对中国的侵略,沈葆桢从维护主权出发拆除铁路的行为可以理解。从长远看,尽管当时修铁路可能会对主权利益带来损害,但近代化是不可违背的历史趋势,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寻求正确方式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自强之道。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医药学成就。第一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两宋时期医药学的变化;第二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19世纪末医学救国思潮兴起的背景;第三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进修开展的原因及意义。

(1)根据材料“宋政府设有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和′医学′,开设国家药局,建立校正医书局。”可以归纳为官办医药机构建立;根据材料“在宋代官私编纂的医药书籍中,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可以归纳为新药品种增加;根据材料“宋代医药的分类比过去更加完备”可以归纳为医药分类更加完备;根据材料“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可以归纳为法医学专著出现。

(2)根据材料“1897年”可知,当时处于近代社会,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梁启超更是在1897年在上海《时务报》上发表文章大力倡言′西医强种′之说。”可以归纳为西方医学传入;根据材料““医学救国论”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医学救国思潮开始在中国兴起。”可以归纳为维新派大力倡导医学救国;维新变法运动高涨。

(3)原因:根据材料“全国面临着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可以归纳为医务人员的缺乏;根据材料“全国各地先后开办了一批中医进修学校、中医进修班和函授班。”可以归纳为中医从业人员自身素养提升的需要;出于卫生工作方针贯彻的考虑;实现“中医科学化”的需要;政府的号召。意义:可从促进中医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改善等角度作答;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中医队伍的整体素质;缓解了当时医疗卫生资源匱乏的局面;为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故答案为:

(1)变化:官办医药机构建立;新药品种增加;医药分类更加完备;法医学专著出现。

(2)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医学传入;维新派大力倡导医学救国;维新变法运动高涨

(3)原因:医务人员的缺乏;中医从业人员自身素养提升的需要;出于卫生工作方针贯彻的考虑;实现“中医科学化”的需要;政府的号召。

意义: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中医队伍的整体素质;缓解了当时医疗卫生资源匱乏的局面;为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的把握。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分析阐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时代变迁对评价人物影响方面入手,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史实分析回答;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利益和角度看待历史人物角度,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和条件分析回答。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故答案为:

论题:时代变迁影响人们对孔子的评价。

阐述:明代后期,封建专制统治逐渐走向僵化;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这一时期的陈独秀,从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出发,认为孔子思想是近于科学的。20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世界大战的战败,德国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德国思想家希望借助孔子思想,缓解现代化困境,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综上,历史解释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时代的不同导致对人物评价的多元化。20.【答案】(1)示例一判断:必需。理由:玛雅文明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组成部分;古代玛雅文明与古代阿兹特克文明可能存在一定的渊源;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古代文明的影响尤其明显。示例二判断:非必需。理由:玛雅文明不等同于古代印第安文明;近代以前,美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