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培训_第1页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培训_第2页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培训_第3页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培训_第4页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2021.07

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2021年度提出的10项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主要涵盖心脑血管和肿瘤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病案质量和医院获得性事件等医疗管理领域、以及静脉输液率等问题比较突出的诊疗行为领域等3个方面。目标四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

病原学送检率目标简述当前,全球普遍关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问题。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尤其是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提升无菌性样本送检比例,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遏制细菌耐药、提升治疗效果和保障人民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病原学检验包括三类五项目:微生物检测项目: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生化特定蛋白类检测项目:降钙素原检测、白介素-6检测;免疫学检测项目: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二)核心策略1、医疗机构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完善管理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成立由医务、药学、临床科室、检验、院感、护理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2、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机构抗菌药物治疗性用药前病原学送检制度与监管程序,并在机构内部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与再教育。3、医疗机构建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情况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4、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确诊疾病、合理用药、针对性治疗的基础感染由病原微生物所致,目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验项目包括形态检查、培养、分子生物学等,病原学送检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基础对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采样并送检,结合临床特征做出准确诊断,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起关键作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基于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病原学的确认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病原学送检是基础细菌耐药控制的基础单凭经验性治疗,常导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难以保证治疗效果,且易导致耐药细菌耐药的控制必须准确掌握细菌耐药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病原学送检,还可分离导致感染的真实病原菌,掌握细菌耐药变化趋势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病原学送检是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76号新增微生物检测项目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生化特定蛋白类检测项目降钙素原检测白介素-6检测免疫学检测项目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病原学检验项目微生物检验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标本病原学送检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病原学送检结果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能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策略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策略血液尿液咽拭子痰液分泌物脑脊液粪便脓液胸腹腔积液其他重点强调血液、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采集提升无菌性样本送检比例送检标本包括避免标本不合格,提高阳性检出率

01标本采集不规范02非标准痰液(唾液痰)03中段尿留取污染04血液采集污染05分泌物采集污染06运送不及时07未使用无菌容器08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标本不合格原因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策略检验科人员和物品配置缩短培养结果报告时限的人为因素,如实行弹性工作制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进修培训以适应当前的检验标准和新技术配备合格的标本留存容器,避免由于未使用无菌容器造成的标本污染,尤其是痰液标本留存容器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策略提高病原学送检样本量,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临床科室提高病原学送检样本量不断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样本量逐步提高生化特定蛋白类检测的标本送检量逐步提高免疫学检测项目的标本送检量院感、医务、护理联合督导评估考核送检率各项质控指标,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管理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策略把握送检时机,做到应检必检、能检必检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时机留取微生物标本,做到应检必检、能检必检如急诊或无法留取标本时需经验性用药,需和上级医师讨论,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逐级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选取合适时机(停用抗菌药物后、不能停药者在下次给药前)留取标本送检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策略信息化统计分析结果指标、考核评比、科学督导对未达标科室进行一对一反馈,结合各科室患者病种特点科学督导,逐步改进全院通报质控指标监测水平,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评比,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按季度、科室、医生、药物级别统计分析病原学送检率质控指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监管程序分析痰标本合格率、无菌性标本占比(过程指标)根据痰标本合格率,对送检标本进行质量考核根据痰涂片结果进行判定: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者鳞/白的比例<1:2.5)无菌性标本送检占比无菌标本来自无菌部位:血液、脑脊液、关节腔积液、胸腹水和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液等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监管程序不定期对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进行人工抽查,并与信息化系统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评价各项质控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对长期未达标科室、医生重点监督管理,必要时予以相应奖惩措施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监管程序反馈与整改院感科每月反馈各项质控指标检验科按季度发布细菌耐药监测信息药剂科每半年发布一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报告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留存培训学习记录,并定期按有关要求整改存在问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监管程序监测范围:纳入全身给药的抗菌药物使用方式,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它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如鞘内注射、眼部给药、耳部给药、脓腔内注射、雾化吸入、冲洗等不计入内抗菌药物分级:非限制使用级: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限制使用级: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价格相对较高特殊使用级: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加倍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药品价格昂贵——《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试行)》,鄂卫规﹝2012﹞3号

抗菌药物

监测机制监测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按季度、科室、医生、药物级别统计并分析本医疗机构监测指标连续不间断监测,对送检率趋势进行分析医疗机构按要求开展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情况监测及评价工作,主要由院感科负责,医务、药剂、临床、护理、检验、信息科等部门参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各科室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不同级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各医生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监测指标——《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号,第四部分第(八)条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评价依据为获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等指标,全省各医疗机构应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相应调整,确保能提供相关字段信息

数据采集抗菌药物级别使用抗菌药物通用名医师职称抗菌药物开嘱医师姓名抗菌药物实际给药结束时间抗菌药物实际给药开始时间给药方式用药目的必填病原学检测医嘱执行时间抗菌药物开嘱科室

常规字段的采集病案生成重要字段,即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值域:是、否、不涉及判定规则:比较患者住院过程中首次病原学检测医嘱执行时间T1和用药目的首次标注为治疗的抗菌药物实际给药开始时间T2T1在T2之前,且执行病原学送检项目的任一条,判定为“是”T1在T2之前,但未执行病原学送检项目的任一条,判定为“否”T1在T2之后,无论是否执行病原学送检项目的任一条,判定为“否”如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为预防或未使用抗菌药物者,判定为“不涉及”

重要字段的生成查验信息系统数据获取来源渠道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各医疗机构与全省信息平台获取的总体平均值对比,偏倚是否在可允许范围内常规字段采集来源是否得当:首次病原学检测时间、首次治疗用药时间医疗机构专科特点收治住院患者特点全省信息平台获取的总体平均值与全国平均值、其它省平均值横向对比,以判断数据的“真实性”,核验监测方法的“敏感度”计算机编程接口数据获取人工抽查,核对获取到的常规字段和重要字段,是否与病历信息系统原始资料一致

数据验证方式01除微生物检测项目外,还应重视生化特定蛋白类检测和免疫学检测项目的标本送检,并及时规范送检增加病原学送检病例数,增大分子数02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指征,对无必要病原学送检的轻症患者应慎用抗菌药物,尤其是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降低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降低分母数

总体原则制定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制度与监管程序建立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监测及评价机制

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措施构建科室主任负责制,质控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管理院感科反馈监测指标达标情况,并公开公示依据考核方案进行考核,予以经济处罚或奖励将结果指标、过程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方案

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措施宣传、培训、教育、现场指导治疗前采样ADBC规范采样及时送检参考药敏合理用药宣教要点定期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相关工作的培训与再教育动员相关医务人员积极学习,强化知识和理念,提高意识由院感、医务、药剂、检验、护理联合组织培训

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措施推动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相互支持的工作模式检验人员应深入临床,了解临床需求与问题,针对性开展相关检验项目,指导临床规范采样,正确解读病原学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协助临床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通过教育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病原学送检的意识,并规范采样、快速送检;

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措施把临床路径、微生物检验结果与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等相结合可显著提升抗感染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推荐相应的采样种类和数量在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