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_第1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_第2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_第3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_第4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血液学检验.ppt.Convertor

临床血液学检验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岳新颜

血液不断的流动于循环系统之中,与机体的所有组织均发生联系,且

参与机体的每一个功能活动。因此,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

及维护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影

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器官或组织的病变又常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

血液检测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查

2,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3,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b)

的检测

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组细胞(旧称定向干细胞)

后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下分化为原始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

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能力通过脱核

而成为网织红细胞,由网织红细胞再进而发育为完全成熟红细胞。

以上全部过程约需五天。

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造血干细胞

按红系增殖成熟规律,一个原始红细胞最终可生成8—16个成熟红细

胞。

正常红细胞的直径为6.7-7.7微米,从正面观多为圆盘形,中心较薄,

侧面观多呈双凹性圆盘状,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在成人每天约有8%的红细胞因衰老变异破坏于脾脏。

正常参考值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红细胞:

男:(4.0—5.5)X1012/L

女:(3.5—5,0)X1012/L

临床意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低限。

临床上常利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检查来确诊贫血,判断其程度和观

察疗效。

临床贫血分级:

轻度男<120g/L

女V110g/L

中度<90g/L

重度<60g/L

极度<30g/L

生理性减少:

1,孕妇在妊娠中后期

2,6个月至2岁婴幼儿

3,老年人

病理性减少:

造血原料不足: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慢性肾病

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贫、免疫溶贫、脾亢

失血过多:各种失血性贫血

继发性贫血:各种炎症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乃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的高限而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

绝对性增多

相对增多:因血浆水分丢失使血液中有效成分也相对增多。

绝对增多:机体内由于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红细胞绝对值增加而

言。相对增多

大量出汗

连续呕吐

反复腹泻

大面积烧伤

晚期消化道肿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尿崩症

绝对性增多

高原生活

胎儿及新生儿

剧烈的体力劳动

严重的心肺疾患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的检测

白细胞的分类

嗜中性粒细胞:

分叶核

杆状核

正常参考值:

成人(4.0-10.0)X109/L

新生儿(15-20)X109/L

6个月~2岁(11-12)X109/L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淋巴细胞:0.20-0.40

单核细胞:0.03-0.08

生理变化可影响白细胞计数

年龄:新生儿、婴儿期

日间变化:可相差一倍,安静、松弛-活动、进食,早晨-下午

运动、疼痛、情绪影响

妊娠(最后1个月)与分娩(34X109)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吞噬细胞,具有趋化、变形、黏附、吞噬和

杀菌作用,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参考值:

嗜中性粒细胞:

分叶核:0.50—0.70

杆状核:0-0.05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新生儿

妊娠末期

分娩时

剧烈运动

劳动后

饱餐后

沐浴

寒冷

注射肾上腺素后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感染

严重组织损伤

急性大出血、溶血

中毒:化学性中毒、代谢性中毒

恶性肿瘤

白血病

器官移植术后

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

其它: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

异常增生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纤维化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病毒感染

某些血液病

慢性理化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脾功能亢进

伤寒、羌虫病、症疾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性

过敏反

应中的作用、参与对

囊虫的免疫反应。

正常参考值:0.005—0.0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皮肤病:银屑病、天疱

疮、湿疹

寄生虫性疾病

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减

伤寒、付伤寒

严重烧伤

急性传染病极期

应用肾上腺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休克

库欣综合症

淋巴细胞

为人体重要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一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一细胞免疫

正常参考值:0.20—0.40

淋巴细胞增多

病毒感染

某些慢性感染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百日咳、布氏杆菌病

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

传染疾病的急性期

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异形淋巴细胞

在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为异形淋巴

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症出血热

病毒性肺炎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流感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吞噬细胞,形成单核一吞噬细胞。

正常参考值:0.03—0.08

单核细胞的功能

诱导免疫反应

吞噬和诱发某些病毒体

吞噬红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亡细胞

抗肿瘤活性

调节白细胞生成

单核细胞增多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活动性肺结核

伤寒、疟疾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嗜碱性粒细胞

此种细胞在周围血中很少,无吞噬功能。

正常参考值:0一—0.01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转移癌

骨髓纤硬化

脾切除后

淋巴网状细胞瘤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情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而核象变化则反映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核象变化:核左移+核右移

核左移

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0.06)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

细胞,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的临床意义

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大出血

大面积烧伤

大手术

恶性肿瘤晚期

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

核右移

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若5叶者超过3%成为核右移。

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至。

核右移的临床意义

恶性贫血

应巨幼红细胞贫血

用代谢药物

在炎症的恢复期,出现一过性核右移是正常的,若在疾病的进行期,

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变性

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见于

各种严重感染

中毒

恶性肿瘤

大面积烧伤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

成人:0.005—0.015

新生儿:0.03—0.06

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贫血疗效观察:

观察病情变化: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率。

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可明显增块,所以,血沉属于非特异性试验,

但对机体有无炎症、病变有无活动性、疗效如何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生理性增快:

妇女月经期

妊娠3个月以后

60岁以上高龄者

病理性增快:

炎症

组织损伤及坏死

风湿性疾病的活动期

结核性疾病的活动期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红细胞比积测定

是指RBC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正常参考值:

男性:0.40—0.50

女性:0.37—0.48

红细胞比积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

作为补液量的参考

红细胞比积减少:

贫血

稀血症

红细胞平均值测定

1、平均RBC体积(MCV)

系指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

MCH系指每个RBC内所含Hb的平均量3,平均RBCHb浓度

MCHC系指平均每升RBC中的含Hb的浓度三种平均值的临床意义

骨髓检查

骨髓是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研究骨髓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有助于

了解骨髓造血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目的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

作干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检查

协助诊断恶性肿瘤

助诊代谢障碍性疾病

骨髓涂片提出形态学诊断意见

(1)确定性诊断: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符合性诊断:

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

(3)描述性诊断:

增生性贫血、感染性骨髓象、大致正常骨髓象。

骨髓取材方式

成人多行骼后上棘穿刺或骼前上棘,胸骨骨髓最为丰富,最能反映增

生情况。骨髓的抽取量为0.1-Q2ml

骨髓增生程度

骨髓内有核细胞的多少,反映了骨髓的增生情况,骨髓增生程度分为

五极。

粒细胞系统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

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总和与各阶段幼红细胞总和之比,称为粒红之比。

粒红比值正常人为3:1

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2)粒、红比值正常(2~4:Do

(3)粒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原粒<2%,早幼粒<5%,中、

晚幼粒各<15%,杆状核多于分叶核,嗜酸粒<5%,嗜碱粒细

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4)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原红<2%,早幼红<5%,以中、

晚幼红为主,各为10%,幼稚及成熟红细胞形态无异常.

(5)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小儿可达40%),单核细胞<4%

及浆细胞<3%,以成熟细胞为主,形态无异常。

(6)巨核细胞7~35个/全片,以产血小板型为主。

(7)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8)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白细

胞过度增生,并浸润到各组织器官,特别是肝、脾、淋巴结。

骨髓和周围血中常有白细胞质和量的异常,病人多因出血和激发感染

而死亡.

白血病根据病程和细胞分化的程度分为: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白血病根据其细胞类型可分为:

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型

单核细胞型

红白血病

Ml—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一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

M4一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M6一红白血病

M7一巨核细胞白血病

造血系统其它恶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组织细胞病

红白血病

恶性淋巴病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多发性骨髓瘤

系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

女子发病年龄为50--70岁

恶性组织细胞病

为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患。

红白血病

是红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系统(常为粒细胞系统)均是恶性增生的疾患。

恶性淋巴瘤

为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

按组织学分型为:

何杰金氏病

非何杰金氏病

凝血与止血检测

在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中不断的流动循环,既不溢出血管之外(出

血),也不凝固于血管之中(血栓形成),这主要由于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

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而此二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缘故。

机体的止血功能是由血小板、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这

四大功能共同作用而完成的。

止血机制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

・凝血和血块退缩

凝血及抗凝机制

・凝血因子

・凝血机制

・抗凝机制

血管内皮系统

・止血功能

・抗血栓作用

出血性疾患和血栓形成性疾患的发病机制

血管壁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血小板量的减少、增多或质的异常

凝血因子含量减低、增高或分子结构异常

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或抗凝机制减弱

以上各种复合因素引起

血管壁的作用

血管收缩

激活血小板

激活凝血系统

局部血黏度增高

血小板的作用

黏附功能

聚集功能

分泌(释放)功能

促凝血活性

血块收缩功能

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凝血因子的作用

参与凝血过程的有关因子统称为凝血因子共计12个凝血因子

凝血过程分为:

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的共同途径

血小板计数(Pit)

正常参考值(100—300)X109/L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微血管受伤时,它黏附于损伤部

位,并进而聚集变性等而形成止血栓以利于止血

血小板作用:

1、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血小板粘附功能。

3、血小板聚集功能。

4、血小板释放ADP、ATP、5-HT、PF4等促进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生成障碍

破坏过多

消耗过多

分布异常

血小板增多的临床意义

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本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态较好的筛选

试验。正常参考值:

32——43秒

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秒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凡参与血浆凝血活酶生成的任何因子有缺陷时,APTT延长(VD、IX、

XI)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的及有抗凝物质存在时,APTT延长。

DIC高凝期KPTT缩短。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本法属进一步检测凝血第一阶段,外源性凝血途径有无障碍的试验。

正常参考值:

11——13秒

较正常对照值延长3秒以上为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n、v、vn、x减少

纤维蛋白原减少

后天凝血因子异常,严重肝病,Vk缺乏

DIC后期,使用双香豆素抗凝时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

Die早期

脑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

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增多。

高血压、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痛,

脑卒中、周围血管病、

糖尿病、

肿瘤、

结核、风湿病、

肾脏病及肝脏病、

感染及放射性疾病。

O

(2)纤维蛋白原减少。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肝病及肝硬化、肝坏死

等出血时间测定(BT)

原理:

将毛细血管刺破,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

测定器法:6.9±2.1min,超过9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

1、血小板明显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2、血小板功能异常;

3、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4、药物,如服用乙酰水杨酸等

凝血时间测定(CT)

原理:

将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自采血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

硅管法:1.5-32mino

临床意义:

CT延长见于:

①因子WI、IX、XI减少,如A、B型血友

②凝血酶原减少,如严重肝病;

③纤维蛋白原减少,如纤维蛋白原缺乏

④应用抗凝药物;

⑤纤溶亢进;

⑥循环抗凝物增加等。

血型鉴定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地说是指RBC抗原的差异。

截至1993年,已报道的人类RBC血型已达到26个系统,含有400余

种抗原。在26个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

统ABO血型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根据RBC表面是否具有A或B抗原而定其型别。A抗

原AB凝集素

B抗原BA凝集素

A抗+B抗原AB无凝集素

无A抗原+无B抗原O抗A及抗B凝集

A、B为显性基因,。为隐性基因

6种基因型:AA,AO,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