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江苏专用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题预测卷(江苏专用)(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52分)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出口丝绸而闻名于世界,到20世纪初期,中国生丝出口基本上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在另一方面,华丝在与日丝的国际竞争中连连受挫。1908年日丝的出口量已多于中国近3万担,中国原有的世界第一生丝出口大国的地位从此被日本所夺。到1925年日丝出口量已是华丝的2.6倍。民国初年,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生丝虽然仍高居榜首,其地位已然岌岌可危。1928年中国生丝出口43.5万担多,价值为15975万关两;1929年,生丝出口量略有减少,但价值却达到16420万关两。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中国生丝出口严重受挫,至1934年跌入谷底,出口值为2898万关两,仅是1929年的17.6%。1935年后华丝出口值略有回升。材料二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变化(%)

1894年1913年1921年1929年1936年棉制品32.219.323.614.21.9棉纱13.112.77.41.60.2杂项纺织品2.52.12.16.83.2煤油4.94.36.35.24.2米6.03.14.45.42.9面粉0.71.80.42.60.5棉花0.30.53.95.73.8糖5.96.27.78.32.1纸张

1.31.72.44.3纸烟0.12.22.82.10.1烟叶

0.61.65.11.7鸦片20.68.10.00.00.0木材0.81.11.21.63.2染料颜料类1.53.13.32.23.3机器0.71.56.31.86.2车辆

0.62.50.95.4电气料及装置

0.51.61.42.0金属及矿砂4.65.26.75.411.4煤2.01.71.51.91.1合计占总进口值95.975.985.074.667.5——以上材料均摘自凤凰资讯《民初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考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丝绸出口受挫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末民初中国进口商品的主要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材料二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50年中共中央中南局提出为发挥妇女群众在农村反封建斗争中的积极性,必须注意照顾妇女的特殊利益。同年,江西省民主妇联强调要切实保护妇女的权利,在土地改革中要保障妇女与男性同样分得一份土地与生产资料,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婚姻法,对妇女的婚姻问题,应给予适当的解决,至于个别严重危害妇女人权,如虐待、打骂等,各级妇联应帮助被害妇女向政府司法机关控诉,坚决依法惩办。——摘编自《江西省民主妇联为动员全体妇女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指示》等材料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照顾妇女的特殊利益”,选取一个方面加以阐释。(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比较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主体美国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私人企业社区治理模式新加坡澳大利亚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政府拨款并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管共建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社区活动资金来源财政渠道、收费渠道、捐款渠道政府补贴和社会募捐,政府拨款是最主要来源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房地产税等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制定法律,为社区自治提供法律制度和支持;和社区组织进行社区领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社区发展拨款计划设立专门职能机构负责社区事务、社区公共服务的规划,对社区和社区组织领导人开展培训,对社区组织行为进行引导和物质支持负责宏观事务及政策供给,规范、指导社区发展;市场化运转社区发展项目,与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培育社区自治,为社区自治提供便利和条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外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启示。(6分)

大题预测卷(江苏专用)(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52分)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出口丝绸而闻名于世界,到20世纪初期,中国生丝出口基本上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在另一方面,华丝在与日丝的国际竞争中连连受挫。1908年日丝的出口量已多于中国近3万担,中国原有的世界第一生丝出口大国的地位从此被日本所夺。到1925年日丝出口量已是华丝的2.6倍。民国初年,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生丝虽然仍高居榜首,其地位已然岌岌可危。1928年中国生丝出口43.5万担多,价值为15975万关两;1929年,生丝出口量略有减少,但价值却达到16420万关两。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中国生丝出口严重受挫,至1934年跌入谷底,出口值为2898万关两,仅是1929年的17.6%。1935年后华丝出口值略有回升。材料二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变化(%)

1894年1913年1921年1929年1936年棉制品32.219.323.614.21.9棉纱13.112.77.41.60.2杂项纺织品2.52.12.16.83.2煤油4.94.36.35.24.2米6.03.14.45.42.9面粉0.71.80.42.60.5棉花0.30.53.95.73.8糖5.96.27.78.32.1纸张

1.31.72.44.3纸烟0.12.22.82.10.1烟叶

0.61.65.11.7鸦片20.68.10.00.00.0木材0.81.11.21.63.2染料颜料类1.53.13.32.23.3机器0.71.56.31.86.2车辆

0.62.50.95.4电气料及装置

0.51.61.42.0金属及矿砂4.65.26.75.411.4煤2.01.71.51.91.1合计占总进口值95.975.985.074.667.5——以上材料均摘自凤凰资讯《民初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考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丝绸出口受挫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末民初中国进口商品的主要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8分)【答案】(14分)(1)原因:①国外丝织品的竞争与冲击;②华丝生产组织落后,技术发展迟缓;③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一点2分,三点6分)(2)①变化一:棉纺织品长期占据进口商品的首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所占比重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原因:中国国内棉纺织业(包括外资在华工厂)的较快发展。②变化二:鸦片原是19世纪外国侵略势力向中国输入的最大宗商品,民国年间鸦片进口大幅度减少。原因:国际社会的干预,尤其是土产鸦片替代作用的增强。③变化三:机器、车辆、金属及矿砂等生产资料进口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原因:外国对华资本输出的扩大,以及中国新式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变化2分,原因2分,任答两方面的变化和原因即可得8分)【解析】(1)据材料一“华丝在与日丝的国际竞争中连连受挫”可知,国外丝织品的竞争与冲击;据材料一“从此被日本所夺”并结合所学可知,华丝生产组织落后,技术发展迟缓;据材料一“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中国生丝出口严重受挫”可知,经济大危机的冲击。(2)可以从棉纺织品进口、鸦片进口和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变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小问变化一,据材料二“棉制品……32.2……23.6”、“棉纱……13.1……7.4”比重变化可知,棉纺织品长期占据进口商品的首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所占比重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国内棉纺织业(包括外资在华工厂)的较快发展。第二小问变化二,据材料二“鸦片……20.6……0.0”比重变化可知,鸦片原是19世纪外国侵略势力向中国输入的最大宗商品,民国年间鸦片进口大幅度减少。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国际社会的干预,尤其是土产鸦片替代作用的增强。第三小问变化三,据材料二“机器……0.7……6.3”、“车辆……0.6……2.5”、“金属及矿砂……4.6……6.7”可知,机器、车辆、金属及矿砂等生产资料进口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外国对华资本输出的扩大,以及中国新式工业、交通业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材料二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6分)【答案】(13分)(1)表现:生产工具的进步;北方粮食作物的引入及耕作制度的发展;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形成多个专业化的手工业中心;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以扬州为代表的全国性商业都会的崛起;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地。(6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6分)影响:加速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2分)(2)时代性因素:安史之乱前后的人口南迁潮流;赋役制度改革(两税法的实施);依托大运河的全国性的商贸活动;开明的对外政策(市舶司的设置)。(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从材料二“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可知,北方粮食作物的引入及耕作制度的发展;由材料二“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和材料一“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可知,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据材料一“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可知,形成多个专业化的手工业中心;从材料二“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可知,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据材料二“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可知,以扬州为代表的全国性商业都会的崛起;从材料二“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可知,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地。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结合所学可知,加速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2)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前后的人口南迁潮流;据所学可知,赋役制度改革(两税法的实施);从材料二“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可知,依托大运河的全国性的商贸活动;据材料二“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结合所学可自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市舶司的设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50年中共中央中南局提出为发挥妇女群众在农村反封建斗争中的积极性,必须注意照顾妇女的特殊利益。同年,江西省民主妇联强调要切实保护妇女的权利,在土地改革中要保障妇女与男性同样分得一份土地与生产资料,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婚姻法,对妇女的婚姻问题,应给予适当的解决,至于个别严重危害妇女人权,如虐待、打骂等,各级妇联应帮助被害妇女向政府司法机关控诉,坚决依法惩办。——摘编自《江西省民主妇联为动员全体妇女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的指示》等材料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照顾妇女的特殊利益”,选取一个方面加以阐释。(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答案】(12分)示例1:妇女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小农经济下的女性无法达到经济独立,很多地区妇女未分到土地的现象仍然存在。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土改过程中,特别强调男女平等权,注重保护妇女的权益,妇女与男性同样分得一份土地和生产资料,妇女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妇女参与土改的热情被激发。它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解放,激发了妇女的生产积极性,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示例2: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得到保障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封建婚姻制度与男尊女卑思想仍广泛存在,使妇女成为封建婚姻的最大受害者,对于妇女婚姻保障的法制建设更为迫切。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获得通过,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突出以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等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婚姻法》的宣传和执行,加速了妇女的解放以及新中国移风易俗的婚姻变革,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奠定了当代中国婚姻法制的基础。【评分细则】标题3分,一定要体现妇女的某一方面权益的突破,如果提及两个及以上方面不给分;论述过程背景条件3分,内容3分,结论3分,一定要将妇女利益的突破置于国家的经济恢复发展之中。如有其他方面,如:妇女政治权益日益发展(妇女参加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据材料一“在土地改革中要保障妇女与男性同样分得一份土地与生产资料”、材料二“1950年妇女在登记领取土地证”得出妇女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其次,进行阐释,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背景、影响等方面叙述新中国对妇女土地所有权的保障,如背景方面,结合所学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得出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小农经济下的女性无法达到经济独立,很多地区妇女未分到土地的现象仍然存在;过程方面,据材料一“在土地改革中要保障妇女与男性同样分得一份土地与生产资料”并结合所学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得出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土改过程中,特别强调男女平等权,注重保护妇女的权益,妇女与男性同样分得一份土地和生产资料,妇女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妇女参与土改的热情被激发;影响方面,结合所学得出土地改革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解放,激发了妇女的生产积极性,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比较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主体美国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私人企业社区治理模式新加坡澳大利亚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政府拨款并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管共建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政府、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社区活动资金来源财政渠道、收费渠道、捐款渠道政府补贴和社会募捐,政府拨款是最主要来源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房地产税等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制定法律,为社区自治提供法律制度和支持;和社区组织进行社区领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社区发展拨款计划设立专门职能机构负责社区事务、社区公共服务的规划,对社区和社区组织领导人开展培训,对社区组织行为进行引导和物质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