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1_第1页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1_第2页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1_第3页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1_第4页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8-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一(总题数:50,分数:50.00)

1.免疫浊度法测定Ig中引起测量误差的最大因素

A.灵敏度低

B.重复性差

C.准确度低

D.钩状效应

E.精密度低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免疫检测中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致检测结果呈现假阴性的现象。免疫浊度法的

理想状态是抗原与抗体比例合适全部结合,事实上有困难,根据Heidelberger曲线理论,反应液中保持

抗体过量时,复合物随抗原量的增加递增至抗原与抗体两者比例最合适时达高峰,因此免疫浊度法中保持

抗体过量。

2.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瑞氏染料包括酸性染料亚甲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B.进行瑞氏染色的最适宜pH为7.35〜7.45

C.瑞氏染液配制后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越好

D.新鲜配制的瑞氏染液染色效果更好

E.染色时间不受血涂片厚度的影响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由于蛋

白质系两性物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染成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

易与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成偏蓝;新鲜配制的瑞氏染料偏碱,须在室温或37℃下储存一定时间,待染

料成熟,主要是亚甲蓝逐渐转变为天青B后才能使用,储存时间愈久,染色效果愈好,染色时应根据血涂

片的厚薄调整染色时间。

3.镰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下列哪种异常血红蛋白增加

A.HbA

B.HbF

C.HbAz

D.HbS

E.HbH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镰形红细胞贫血是血红蛋白S的纯合子状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红细胞内只有血红蛋白S

而无血红蛋白A。

4.监测普通肝素用量的首选指标为

A.PT(凝血酶原时间)

B.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C.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ACT(活化凝血时间)

E.抗因子Xa活性测定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监测普通肝素用量的首选指标为: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5.有关本一周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周蛋白即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B.本周蛋白加热至37e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

C.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

D.本周蛋白加热至50〜60匕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C后重新溶解

E.尿标本宜先用聚乙二醇,通过半透膜浓缩后再进行免疫电泳分析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M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轻链),因轻链分子量小(45000),在尿中测出轻链故又称之

为本周蛋白(Bence-Jonesprotien),本周蛋白在pH5.0时,加热至40〜60℃时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

90〜100℃时又重新溶解,故为凝溶蛋白。

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包括

A.碎片D

B.碎片C

C.碎片E

D.碎片Y

E.以上都不是

(分数:LOO)

A.

B.J

C.

D.

E.

解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包括碎片D、碎片E和碎片Y,并没有碎片C。

7.下列不是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特性的是

A.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B.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

C.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

D.能评估溶栓效果

E.窗口期短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窗口期的长短无关。

8.消化道恶性肿瘤首选的筛检指标是

A.大便隐血试验

B.消化道内镜检查

C.血清CEA

D.血清CA199

E.消化道脱落细胞检查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检指标是大便隐血试验,如果试验结果阳性,进一步做消化道内镜、铁剂灌肠

等其他检查。

9.在CK同工酶中,下列为诊断心肌梗死最佳指标的是

A.总CK

B.CK-MB

C.CK-MM

D.CK-BB

E.CK-MM1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CK由M和B两种亚基构成,形成CK-MB、CkMM和CK-BB三种同工酶,CK-BB仅见于脑组织,CK-MM

在骨骼肌和心肌中分别占98%〜99%和80%,而CK-MB在骨骼肌中仅占1%〜2%,心肌中占15%〜25乐因此

CK-MB的心肌特异性最高,相对于其他几个指标最佳。

10.下列不属于正常人尿液检查结果的是

A.RBC0〜1/HP

B.WBC1〜3/HP

C.透明管型偶见/HP

D.颗粒管型0〜1/HP

E.尿糖(-)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

11.患儿男,15岁。食欲减退,免疫力降低,异食癖(嗜土),生长发育迟缓,临床诊断为营养性侏儒症,

原发性男性不育症。此男孩可能缺乏

A.铅

B.锌

C.镉

D.铝

E.碑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锌缺乏可表现为食欲减退,免疫力降低,异食癖(嗜土),生长发育迟缓,性发育障碍、毛发枯黄

等,根据症状初步判断是缺锌。

12.患儿女,14岁。平时以罐头食品为主食,最近牙龈反复出血,皮下可见瘀斑。该女孩可能缺乏哪种营

养素

A.钙

B.维生素A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罐头食品中缺乏维生素C,机体内维生素C浓度水平低下,导致坏血症,从而引发牙龈反复出血,

皮下可见瘀斑。

13.女性患者,48岁。突发胸痛2小时后到医院就诊,以下哪项检查对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有帮助

A.CK

B.CK-MB

C.cTn

D.Mb

E.LDH1

(分数:LOO)

A.

B.

C.

D.J

E.

解析:Mb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标志物,心肌梗死发生后0.5〜2小时血Mb浓度即升高;Mb的

阴性预测值为100%,是排除AMI最有效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14.女性患者,58岁。10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在最有可能还是异常的血清酶是

A.AST

B.CK

C.CK-MB

D.ALT

E.LDH

(分数:LOO)

A.

B.

C.

D.

E.J

解析:LD半寿期较长,在AMI发生6〜10天才恢复正常。AST、CK和CKMB在3〜4天内即恢复正常,ALT

不是心肌损伤标志物。

15.肝素起效阈值为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达到正常对照几倍

A.1倍

B.1.5倍

C.2倍

D.2・5倍

E.3倍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达到正常对照1.5倍时称为肝素起效阈值。

16.最常用于M蛋白鉴定的方法是

A.单向免疫扩散法

B.免疫浊度法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酶联免疫试验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免疫固定电泳最常用于M蛋白的鉴定,此外免疫固定电泳也用于尿液中本周蛋白的检测及k、入分

型、脑脊液中寡克隆蛋白的检测及分型。

17.女性患者,30岁。颈部逐渐变粗,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触诊发现甲状腺肿大。该患者可能是

A.缺碘

B.缺锌

C.缺铁

D.缺钵

E.缺硒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碘的缺乏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甲状腺反馈性增生、肥大,导致甲状腺肿大。

1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

A.失血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C.红细胞破坏过多

D.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E.其他:如脾功能亢进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红细胞

破坏过多、失血,其他:如脾功能亢进。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又分为: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骨髓被异常组

织侵害、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性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属于干细胞增殖

分化障碍。

19.对外周血涂片进行镜检,观察200个中性粒细胞,其中含有中毒颗粒的细胞数为75个,则毒性指数为

A.0.375

B.0.75

C.1.0

D.1.75

E.2.75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在严重感染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出现中毒颗粒等形态学变化,毒性指数可反映毒性变化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数。

20.监测低分子肝素(LMWH)的首选指标为

A.PT(凝血酶原时间)

B.TAT(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

C.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ACT(活化凝血时间)

E.抗因子Xa活性测定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监测低分子肝素(LMWH)的首选指标为:抗因子Xa活性测定。

21.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试验是

A.抗人球蛋白试验

B.酸溶血试验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D.骨髓铁染色

E.过氧化酶染色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唾眠性血红蛋白尿都可以表现全血细胞减少,但是后者是溶血性贫血,可

以通过酸溶血试验加以鉴别。前者阴性后者阳性。

22.某患者因乏力、口干、咽痛、呼吸困难就诊,口中有金属气味。检查发现蛋白尿,骨变形、软化,肾

小管重吸收隙碍,消化道吸收不良,可能是哪种金属中毒

A.钻

B.镉

C.钵

D.铁

E.锌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镉中毒表现为口干,口内金属味,咽痛、呼吸困难,乏力,蛋白尿,骨变形,肝坏死等,可累及

肺、肾、嗅觉、骨骼、睾丸、肝。

23.为了证实患者是否属于真正Rh阴性患者,常规需检查确证的项目是

A.弱D鉴定

B.Rh鉴定

C.Rh亚型鉴定

D.Rhnull试验

E.Rh表型鉴定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Rh血型鉴定结果为阴性时,说明红细胞膜上无相应抗原,但由于弱D型抗原较弱,一般可不与盐

水反应的抗D试剂发生凝集,必须采用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凝聚胺实验等来检测弱D型。

24.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好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为主,若5叶核超过3%,称为“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竭或造血原料

缺乏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为

预后不良之兆。

25.血红蛋白中蛋白质部分是

A.亚铁血红素

B.血红素

C.球蛋白

D.白蛋白

E.珠蛋白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色素部分是亚

铁血红素,蛋白部分是珠蛋白。

26.监测口服抗凝剂,国内主要以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为代表的首选指标为

A.PT(凝血酶原时间)

B.TAT(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

C.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ACT(活化凝血时间)

E.抗因子Xa活性测定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监测口服抗凝剂,国内主要以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为代表的首选指标为:PT(凝血酶原时间)。

27.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中可见

A.柴捆细胞

B.篮细胞

C.涂抹细胞

D.火焰状细胞

E.镜影细胞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在M3型白血病中,有的胞质含短而粗的Auer小体,几条、十几条或几十条,可呈束状交叉排列,

酷似柴捆样,故称“柴捆细胞”。

28.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的最早阶段是

A.原始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网织红细胞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在红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不断分化增殖,生成原红细胞,在经历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阶段,脱

核而变成网织红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红细胞进入外周血,红细胞在晚幼红细胞阶段已丧失分裂能力。

29.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

A.口角炎

B.癞皮病

C.坏血病

D.恶性贫血

E.佝偻病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I)、E、Ko维生素D缺乏可致佝偻病。口角炎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z缺

乏造成,癞皮病是由于维生素PP缺乏,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恶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乐缺乏,上

述几种均为水溶性维生素缺乏。

30.有关尿液分析仪叙述,错误的是

A.此类仪器采用球面积分析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

B.尿试带法简单,快速,用尿量少

C.尿蛋白测定采用pH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D.细胞检查不可替代镜检

E.尿葡萄糖检查的特异性不如班氏定性法

(分数:L00)

A.

B.

C.

D.

E.J

解析:干化学法测尿糖的原理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促反应,只与葡萄糖反应,特异性强。

31.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根据是

A.血常规检查

B.骨髓活检

C.骨髓细胞学检查

D.细胞遗传学检查

E.以上均不正确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在骨髓细胞检查中见到一定数量的原始、幼稚和成熟的浆细胞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根据。

32.可作为M3型白血病诊断标准的染色体异常为

A.t(8;21)(q22:q22)

B.Ph染色体t(9;22)(q34;qll)

C.t(8;14)(q24;q32)

D.t(3;3)(q21;q26)

E.t(15;17)(q22;ql2)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目前仅见于AML-M3型白血病,可作为目诊断标准的染色体异常为:t(15;17)(q22;ql2)0

33.关于管型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B.透明管型见于心力衰竭患者

C.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

D.白细胞管型见于肾盂肾炎患者

E.红细胞管型见于膀胱炎患者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红细胞管型是由于肾小球或肾小管出血,或血液流入肾小管所致,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肾出血、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

34.对造血起主要负调控作用的是

A.TP0

B.EPO

C.G-CSF

D.GM-CGF

E.转化生长因子B

(分数:LOO)

A.

B.

C.

D.

E.V

解析:抑制造血的生长因子称为负调节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B、肿瘤坏死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

干扰素、趋化因子。

35.VitC可使下列哪一种测定产生假阳性

A.酶法葡萄糖测定

B.班氏法葡萄糖测定

C.酶法胆固醇测定

D.酶法甘油三酯测定

E.JG法测定血清胆红素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时(14mniol/L),VitC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而使班氏法产生假阳性。

36.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中电脉冲信号大小与血细胞特征相关的是

A.细胞体积大小

B.细胞是否有核

C.细胞核分叶多少

D.细胞内颗粒多少

E.细胞的成熟度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原理为:血细胞是相对非导电的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血细胞通过计

数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电阻变化的程度取决于非导电的细胞占据小孔感应区的体积,即细胞体积越

大,引起的脉冲信号越大,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脉冲信号经过处理后可得出细胞计数的结果。

37.制备单克隆抗体通常采用

A.体外培养

B.小鼠腹腔内接种

C.大白鼠皮下接种

D.小鼠肌肉内接种

E.小鼠静脉内接种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目前治疗用或体外诊断用的单克隆抗体多数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方法。先在小鼠腹腔注射液体石蜡或

福氏不完全佐剂,一周后将杂交瘤细胞悬液注射腹腔,1〜2周后,无菌抽取腹水,离心取上清即可。

38.能提高外周血小板数目的是

A.TPO

B.HGF

C.IGF

D.PDGF

E.以上均不正确

(分数:L00)

A.V

B.

C.

D.

E.

解析:TPO是作用于巨核细胞的特异性因子,能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血小板产生。

39.促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统转化的是

A.IL-1

B.IL-2

C.IL-3

D.IL-6

E.IL-4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白介素包括ILT、IL-2、IL-3、IL-4、IL-5、IL-6、IL-7及IL-11等。其中IL-6是促进造血干细

胞向淋巴细胞转化的细胞。

40.在器官移植中HLA配型最重要的位点是

A.HLA-DR

B.HLA-A

C.HLA-B

D.HLA-DP

E.HLA-DQ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目前认为HLA-DR位点的抗原对移植最为重要,其次为HLA-A、HLA-B.HLA-DQ和HLAT)P,HLA-C在

移植免疫过程中没有明显作用。

41.下列哪项酶学检查对了解胸水性质更有帮助

A.AST

B.CK

C.GGT

D.LD

E.ALP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胸腹水中LD含量常用来鉴别漏出液或渗出液,若胸水LD/血清LD大于0.6,腹水LD/血清LD大于

0.4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

42.患者男,61岁,临床表现为疲乏感,周期性深呼吸、动脉血气结果:pH=7.37,SB=21mmol/L,

AB=19mmol/L,PC02=31mmHg,BE=6mmol/L,考虑为

A.代偿型代谢性酸中毒

B.代偿型呼吸性酸中毒

C.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

D.代偿型代谢性碱中毒

E.无酸碱平衡紊乱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SB、AB降低,BE负值增加,提示代谢性酸中毒;pH值正常提示在代偿期。

43.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导致计数结果偏低的因素为

A.小红细胞

B.标本微凝集

C.微生物

D.同脂血症

E.有核红细胞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血液标本出现微凝集是由于血小板凝集所致,出现此现象后血小板不能被单个计数,故导致血小板

计数结果偏低。

44.患者女,8岁。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语音不清,走路不稳,眼角膜边上形成黄绿色沉积环。该病可

能与下列哪种元素代谢异常有关

A.铁

B.钻

C.铜

D.辂

E.汞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慢性铜中毒有呼吸道和眼角膜刺激,可在眼角膜形成沉积环,并可伴有语音含糊不清,震颤等症

状。

45.精子原地打转,活动迟钝应属于哪一级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以上都不是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WHO建议:将精子活动分为4级,a级:快速前向运动(川级,直线运动);b级:慢或呆滞的前向

运动(II级,运动缓慢);c级:非前向运动(I级,原地运动);d级:不动(0级,不活动)。

4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属于

A.失血

B.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C.红细胞破坏过多

D.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E.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