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知与育.丈J

1.理您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

奋斗的精神。

♦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难点

1.引L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分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疑点

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3.准备课堂练习的幻灯(见练习设计)。

♦学生准备

1.搜集几则新闻,准备在课堂上讲述。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

们的意思。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建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1.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准备讲述。

事,这些新近发生的事通过报纸、电2.口述所搜集的新闻。其他学生

视、广播等途径被我们知晓,就是我注意记录所讲新闻的时间、地点、

们常说的新闻。谁能跟我们讲讲他这人物、情节等。

两天听到或看到的新闻?3.根据教师的讲述,检查自己所

2.请二位同学试着讲两则新闻。记录内容的准确性,评判自己描

3.根据学生说的结果进行诱导,引起述事件的能力。

学生对新闻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二、朗读第一则新闻,对文章产生整体认知(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范读第一则新闻,注意要读得流1.听教师朗读,注意感受其感情基

利、有气势,给学生以表率。调。

2.适当介绍第一则新闻背景。2.倾听,必要处作好记录。

3.让学生散读一二次。3.自由散读,了解文章大意。

4.抽查几人朗读,并给予评价。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三、理解第一则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将课1.默读课文,在书上划分层次,并归

文分成若干个层次,概括出大意。纳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给2.回答问题。

机会补充。3.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答案,感受文

3.归纳小结。引导划分的依据,章的革命气息。

并提示学生要学习革命前辈英勇4.在教师诱导下理清本文的时间、地

奋战的精神。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

4.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理清本结果等六要素。

文的六要素,培养其分析能力。

四、分析本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1.在教师讲解时作好相应记录,然后

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阅读课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分。标题就是……请大家结合课后2.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习二,分析这篇新闻的五个部分。3.与教师一起理清本文的结构,作好

2.抽学生发言。笔记。

3.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逐步板书),4.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反映新闻

注意在讲解过程中加强对新闻结写作特点的语句,加以体会。

构五部分的具体介绍。

4.师: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

有它自己的特点,它要求叙述事件

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的

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感受新闻

的上述特点。

板书设计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句)

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经过(3〜16句)

时间兵力渡过兵力

中路军安庆-20日夜〜21日30万30万

芜湖夜

西路军九江一21日17时〜2235万2/3

安庆日22时

东路军南京一江阴21日17时〜22日2235万大部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结合课后练习三,揣摩课文语言。1.在教室指导下揣摩课文语言。

(1)由学生看书上题目自主完成,要(1)自主完成题目,列出提纲。

求列提纲。(2)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体会。

(2)抽学生指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优劣(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及理由。2.仔细阅读开头和结尾,找出相应

(3)小结。语句。3.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体

2.师:在课文开头和结尾处,有些语会。

句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宏伟的气势和军4.随教师的指导感受文章的用词特

威,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加以分析。点。

3.抽学生回答。

4.师小结。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这篇课文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1.仔细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相应

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条(板书),请大家句子用以阐述。

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加以分析。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2.抽多名学生发言。'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3.师归纳小结。

三、导入第二则新闻(约一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1.听教师介绍背景资料,有必要可作

长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记录。

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另一篇作品一一《中原我军解放南3.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与前一篇的异

阳》。南阳是……(介绍新闻背景)同。

2.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出

感情。

3.对学生朗读作出评价,并范读。

四、解析课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约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自由散读课文,划分层次。1.自由散读,划分层次。

2.随机抽查提问,有不同意见者给机2.踊跃作答,在讨论中逐步明确答

会补充,结合课后习题四,针对不同案。

答案进行归纳小结,分析文章的谋篇3.思考问题.

布局。4.回答问题,在教师提示下得出正

3.提问:这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确答案。

南阳解放的消息,还介绍一年多来南

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4.抽学生回答,师小结。

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

依时叙事,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去粗取精,

语言精炼。

2芦花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土藕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

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

1.景'前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

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疑点

这篇小说怎样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作者孙犁及白洋淀的情况应有详细了解。

2.复印该篇文章作者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学生准备

1.浏览有关白洋淀的资料,形成对该地区的基本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

们的意思。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大家课外搜集了有关白洋淀的资料,相信1.举手发言,讲述自己

对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给我们讲讲他所所知道的白洋淀。

知道的白洋淀呢?

2.介绍作者情况及故事背景。2.倾听,并作相应记录。

3.师:冀中平原上的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3.对课文的学习产生兴

淀组成,……淀水浩淼,苇田无边,极为壮观。趣。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年近六十多岁的老

人,整天自由地穿梭在这漫天芦花的白洋淀

上。他手无寸铁,独自一人,却让日本鬼子闻

风丧胆:他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了敌人的封

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

的战斗力。这篇课文就讲述了这位老人的英雄

方迹、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自由散读课文,了解文章1.散读课文,在文中划出景物描写

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的句子。

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

2.抽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2.复述故事情节,注意完整性。

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

3.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3.讨论交流,列出提纲。

高潮、结局,梳理思路。

4.抽学生汇报,师小结板书。(见板4.汇报。

书)

二、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结合课后习题三分析文章的景物描1.踊跃发言,读出自己觉得写

写。师: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富有诗得较好的有关景物描写的句

情画意,充满了浓郁的水乡气息,但他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写景并不是单纯地点缀,而是蕴含了深

远的寄寓在内的。在他的小说里,景物

描写起到了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

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组织课

堂发言,对学生进行引导。

2.给出景物描写语句,让学生分析其修2.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体

辞手法及该句在文中所起作用。(见练习会作者的

设计1)语言特点。

板书设计

起止段内容作用

从开头到“敌人发了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为情节展开作

愁”要人物铺垫

从“一天夜里”到“有叙述了主人公护送两女孩

开端、发展

热闹哩回苇塘途中

从“第二天中午”到叙述主人公智斗日本鬼子

高潮、结局

文末的经过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问:文中的老头子撑着一只1.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小船,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封锁

线,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

样的衣服,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

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

穿梭。他无疑是位英雄,而他的英

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组织学生讨论。2.讨论交流。

3.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归纳3.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探寻出

总结.(板书1)准确答案。

4.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能表4.阅读课文,找出相应内容。

现出老头子的这些英雄性格呢?

请分别找出一两处。

5.抽学生回答,并作评价。5.发言,在教师指导下校正自己的答案。

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解答课后习题一,分析作者是如何1.围绕主人公的典型性格,阅读

表现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的性格的,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

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点拨:老头子的

过于自尊和自信是他的英雄性格的核

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他这种性

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如他对苇塘里的

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

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

句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2.回答问题。

提问:如果文中女孩没有受伤,是否有3.积极思考,只要分析合情合理

第二天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即可,答案不定。

三、指导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1.通过查字典或借助课本掌握字词。

方式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的

掌握情况。(板书2)

2.解决课后习题。2.完成习题。

3.指导完成课堂练习。(见练3.阅读《荷花淀》,感受“荷花淀派”

习设计2)的写作风格。

板书设计

高涨的爱国抗日热情

爱憎分明的强列感情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过于自信和自尊的品质

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3*蜡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把握作者感人致深的写作手法。

3.通过揣摩语句,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体会主人公对同志深厚的爱,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斤作者写作手法感人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3.揣摩语句,体会其意蕴。

作者向写作手法之所以感人的原因。

♦疑点

文中向外貌及动作描写是如何揭示人物心理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阅相关资料,了解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疑难词语。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本文的标题是一样很普通1.自由回答。生:照明、装饰等。

的东西一一蜡烛,谁能告诉我蜡

烛有何作用呢?

2.师:不错,蜡烛最大的作用就2.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在文中划

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却被出令自己感动的片断。

赋予一种崇高的意义。介绍相关

背景资料。师:请大家阅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在文中找出令自

己感动的片段。

3.抽学生概说故事情节,引导学3.复述故事情节,在教师的诱导下理清

生理清这篇文章的要素。本文的要素,在文中相应部分作记录。

二、完成课后习题一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抽学生朗读自己所划的语句,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所认为感人的

其读出感情。片段,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2.结合课后习题一,请学生试着谈谈2.让朗读者谈谈他认为这些片段感

这些片段之所以感人的原因。人的原因,其他学生补充。

3.提问: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3.思考问题。

尾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抽多名学生回答,师归纳小结。4.回答问题。把握老妇人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本文人物的思想感情集中于一1.在教师引导下体会老妇人感情的

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深度和浓度。

痛”,作者诗意般的表现了这种情感

的深度和浓度,描写触人心弦。引

导学生用心体味。(板书)

2.提问:这篇文章十分感人,这种2.分组讨论交流,对作者的写作特

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点拨:首点要着重分析。

先题材感人,同时作者对感人因素

进行了着力描写。

3.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3.发表意见,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写

结。作手法。

四、课堂练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指导完成课堂练习。(见练习设计1)1.讨论交流,完成课堂练习,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二,领会语句的含义,2.揣摩文中语句,完成课后

启发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怎样在假设中比较习题二。

品味。

3.导入课后习题三,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理解力,3.描写老女人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体会老妇人的感情:

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

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L体会文中反语的运用。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彳赢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3.引领学生回顾文中的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难点

1.除富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

♦疑点

作者窗责英法联军的行径用了不少反语,这些反语有何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几幅圆明园的图片。

♦学生准备

1.查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那段历史。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展示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及作者,导入课文(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展示图片,请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1.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圆明园。

的情况。

2.师:圆明园是……(详细介绍圆明2.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准备讲

园的价值)就是这样一件建筑史上的瑰述。

宝,被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毁

于一旦。有谁知道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那

一段历史呢?

3.学生讲述,教师补充,尽量将背景3.了解文章背景,必要处作好

介绍详尽,便于学生理解课文。记录。

4.介绍作者雨果的情况。4.倾听。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中相关知识(英________分钟)

重点难点

1.师: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作者的声望,1.带着问题散读课文。

为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他

的目的达到了吗?

2.请儿名学生按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在2.朗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赞美

文中划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和讽刺的语句。

的语句。

3.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对一些知识作3.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简单介绍:如维多利亚女王、拿破仑皇帝、

伏尔泰、罗马角斗场、巴黎圣母院、巴特

农神庙等。

三、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从中分析作者的感情和品质(约一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请儿个学生朗读他所划的语句,带领1.朗读语句,体会其语言的精

学生细细体味。彩。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本文语言:2.思考回答。

提问(1):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正直、公正、头脑清醒、珍

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

提问(2):文中用了大量的反语来谴责的创造者。

英法联军的行径,这些反语起到了怎样生:加强嘲讽意味。

的效果?(导入课堂练习,见练习设计

1)

3.提问: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点3.思考回答,与教师一起明确

拨:先作总评,再与巴特农神庙比较。答案。

抽多名学生回答,师小结。(板书)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理解力。

2.对那段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引导。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了解法西斯的罪行和战争的残酷,珍惜今天的和平。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甫点、

1.崔会文章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

2.引领学生回顾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3.体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1.加悟文章所体现的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思想。

2.体味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

♦疑点

正文前面的引文有何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找1941年南斯拉夫屠杀的资料,掌握背景知识。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分析引文的作用(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进入新课

我国南京进行了一次惨绝人寰学习。

的大屠杀,那一场屠杀受害者

有30多万人。1941年10月21

日,在南斯拉夫,一场同样的

谋杀也在进行着……让学生默

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提问:正文前面的引文有何2.阅读引文,讨论交流。

作用?

3.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师小结。3.思考作答:该引文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二、梳理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研讨文中重点语句(约一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正文的四个部分记述了纪念1.默读课文,找出四个片断,列

活动的四个片断,请概括出来。出提纲。

2.请学生作答,师小结。(板书)2.回答问题,与教师一起分析四

3.提问:萨特说记忆是“沉重”的,个片断的起止点。

这可以理解,但他为什么又说“但这3.思考问题。

是个美丽的记忆”呢?

4.抽学生回答,师小结:从这段史4.发表意见。

实中看到了“民族的英勇”,这是美

丽的。

5.提问:文章又是怎样写“美丽”,5.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加以分

怎样写“沉重”的呢?析。

三、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探讨文章内容(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探讨文章内容:1.思考问题,作答。

提问(1):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1)注意四个词语。

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

画面”

提问(2):文中引用的迪桑卡的诗句包含怎(2)生:歌唱了孩子们对未来的

样的思想感情?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提问(3):“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3)回忆引号作用,思考作答。

为什么给“人”字加了引号?提示学生先回生:强调了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忆一下引号的作用,再思考作答。

提问(4):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4)思考回答。生:摘录两位侵

为什么特别记下德国作家和日本人的发略国作家的言论,有特别意义。

言?

提问(5):文章的重点是控诉法西斯的罪行,(5)注意这篇文章同时也歌颂了

此外,还有哪些内容是文章要表现的呢?一些东西。

板书设计

来到纪念地

看纪念演出

四个片断

参加座谈会

参观纪念馆

6*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

2.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提高分析能力。

3.了解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4.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串讲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I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受长妈妈真诚、善良、淳朴的性格。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

3.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4.了解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难点

1.至"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

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疑点

为什么题目不是“长妈妈”而是“阿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山海经》的大致情况。

2.查阅相关资料,弄清鲁迅和“阿长”的关系。

♦学生准备

1.重温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

们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步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从百1.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问题。

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除了写自己

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

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2.抽学生回答。师:这个人就是长2.回答问题,简述长妈妈与鲁迅的关系。

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

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

长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

篇文章就能解答我们的疑问。

3.师:在开始这篇课文前,请同学3.回忆鲁迅的有关情况。

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作者的情况。

4.抽学生介绍,师小结。4.讲述作者情况,有疏漏处其他同学补充。

二、阅读课文,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主1.自由朗读,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要内容,并思考什么是该文记叙的重点。

2.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发表意见,其他同学做补充。

3.教师根据学生意见进行归纳,同时对3.与教师一起进行归纳。

文中一些文句作相应解说。主要内容:

(1)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

她的外形特点,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

(2)她懂得的许多规矩。

(3)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这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4.提问: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4.讨论交流。

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组

织学生讨论。

5.找学生汇报讨论结果。5.汇报。

6.归纳总结。(板书)6.与教师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三、仔细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指名朗读第1〜5自然段。1.朗读。

2.提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2.思考问题。

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

这样写?

3.组织学生讨论,抽学生回答。3.相互间交流意见,然后回答。

4.进行总结式归纳。4.形成对长妈妈的补步印象。

四、完成课堂练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课堂练习(见练习设计1)。1.思考问题。

2.抽学生回答,加以明确。2.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略写:阿长的称呼的来历详写: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切切察察”的毛病

限制我的行动

摆成“大”字的睡相

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我的隐鼠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1.回忆上节课内容。

2.抽学生回答。2.回答问题。

3.师:长妈妈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但是,3.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她仅仅是这样一个人吗?她还具有哪些性

格特征呢?

研读6〜17自然段(约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请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6〜17段。1.朗读课文。

2.提问: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2.阅读课文进行归纳。

不耐烦的规矩?

3.抽学生回答。3.学生思考回答。

(1)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2)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

(3)饭粒落在地上,一定要拣起来,最好

吃下去。

(4)千万不能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

4.提问:从这些规矩可以看出长妈过。

妈的什么性格?4.思考。

5.抽学生回答,师小结5.回答。

三、研读第18〜28自然段(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提问:作者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1.齐读课文.同时思考问题。

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让人看到了她的无

知和淳朴。这使“我”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

然而,她最让“我”敬佩的是什么呢?让学生带

着上述问题齐读18〜28段。

2.抽学生复述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2.复述买《山海经》的过程。

3.师:在“我”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3.思考问题。

房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

己又没机会买的时候,长妈妈却意想不到地买到

了。此时,作者对长妈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4.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4.回答。

5.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的这种怀念之5.阅读课文,找出相应部分。

情?文中有句话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请

找出来。6.发表意见,在教师引导下明

6.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明确。确答案。

四、布置作业(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布置作业(见练习设计2)。记住题目,课外思考。

第3课时

教学步骤

一、指导完成上节课所布置作业(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抽多名学生回答上节课所提问题。1.回答问题。

2.归纳学生意见,明确答案。2.明确答案。

二、疑难词语练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板书词语(见板书),设计问通过查字典或借助课本掌握词语。

题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三、完成课后习题二、三(约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完成。先思考自主作答,再由教师带引明确答

案。

四、小作文(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讲解作文题。1.学生选择一个童年时印象深刻的普通人。

2.巡视。2.课堂上完成作文。

3.抽部分学生朗读。3.朗读作文。

4.评价。4.感受所写文章的优缺点,增强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疑难词语:

疏懒震悚诘问郑重古怪面如土色掳去

7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

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

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

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

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一一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

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

体《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一一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一一截取法。

难点

明向“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

章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突破

通过感情渲染和讲解写作的缘由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通过重点片段的研读把

握文章主旨;通过重点句子的探究感悟父子深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作者朱自清的资料,教师收集相关的资料如:歌曲《父亲》、

白帆的散文《父亲的泥脚》等。

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准备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整理好课外阅读中摘录的有关父爱亲情的优美的句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听歌曲,进入情境。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

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

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

着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名字

叫《父亲》,今天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共同沐浴这份深深

父爱!

2.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体会情感。注意生疏字:交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卸、踌躇、奔丧、琐屑、迂

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腐、颓唐、狼藉、晶莹。

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

的典范作品。(板书课题:背

影)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

遍。

二、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合作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1.再读课文,讨论,明确答案。

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1)四次写到''背影":点

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

影。

(2)感触最深的“背影”:

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2.有感情的朗读,讨论交流后

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明确答案。

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1)感情基调:舒缓、深

生动的动词有哪些?沉。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