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移动通信系统_第1页
LTE移动通信系统_第2页
LTE移动通信系统_第3页
LTE移动通信系统_第4页
LTE移动通信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LTE移动通信系统目录3.1LTE系统发展概述3.2LTE系统架构3.3LTE帧结构3.1.1LTE发展概述LTE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的简称,是3GPP主导的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TE关注的核心是无线接口和无线组网架构的技术演进问题。简单来讲LTE是3G的演进,但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其改进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标准。3.1LTE系统发展概述3.1.1LTE发展概述2004年底,3GPP的运营商成员面对日益增长的移动宽带数据需求和WiMAX等新兴无线宽带技术标准的挑战,为了保持3GPP标准在业界中的长期竞争优势,推动3GPP设立了LTE标准化项目。项目自2005年初正式启动,历时近四年,于2008年12月完成了LTE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即R8。R8LTE在20MHz系统带宽的情况下,下行峰值速率超过300Mb/s,上行峰值速率超过80Mb/s。3.1LTE系统发展概述3.1.1LTE发展概述LTE包括TD-LTE和LTEFDD两种双工方式,其中我国首先提出并最先形成国际标准的TD-LTE已成为全球非成对频谱部署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最佳技术选择。之后,为了实现LTE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并满足ITU对IMT-Advanced(即4G)的技术需求,3GPP在通过R9对LTE标准进行局部增强后,于2009年启动了LTE演进标准——LTE-A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LTE-A的第一个版本R10被ITU接纳为4G国际标准,R10版本的LTE-A标准支持100MHz带宽,峰值速率超过1Gb/s。之后LTE-A又相继形成R11、12,13、14、15等演进版本。3.1LTE系统发展概述3.1.2LTE的需求和目标总的来说,3GPP的系统设计是将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用户使用成本、用户使用感知等因素进行归纳,最终形成最后的需求。作为后3G时代革命性的技术,LTE把提高用户传输数据速率、降低系统时延、提高系统容量和广覆盖等要求作为了主要设计目标。3.1LTE系统发展概述 高速率: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150Mb/s,上行50/75Mb/s;其中TD-LTE下行100Mb/s、上行50Mb/s的峰值速率;在4×4MIMO下提供300Mb/s的下行链路峰值速率和75Mb/s的上行链路峰值速率。 低延时:降低系统时延,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小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小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 广覆盖: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

3GPPLTE项目(R8)的系统性能需求目标

移动性: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s的接入服务; 高频谱效率:在有负荷的网络中,下行频谱效率达到3GPPR6HSDPA的3~4倍,上行频谱效率达到R6HSUPA的2~3倍。 频谱灵活性: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4M/3M/5M/10M/15M/20MHz的带宽。 高QoS: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更低的CAPEX(CapitalExpenditure,资本性支出),OPEX(OperatingExpense,运营成本)。3GPPLTE项目(R8)的系统性能需求目标3.1.3LTE的标准演进3.1.3LTE的标准演进LTE、LTE-A和LTE-AdvancedPro的划分目录文件概念文件属性、操作、类型目录结构树形目录无环图目录文件系统支持VFSNFSFAT12文件概念文件操作系统对存储设备的物理属性加以抽象,定义的逻辑存储单位文件是逻辑外存的最小分配单元数据只能通过文件才能写入外存中可存储许多不同类型的信息文件保存在目录中通过目录可以找到目标文件13文件属性每个文件除了保存的信息外,还有额外的属性用于辨识、分类、定位、保护等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文件属性主要包括名称标识符类型位置尺寸保护时间、日期和用户标识14文件属性名称文件名称是以人类可读形式来保存的唯一信息用户通过文件名称引用文件标识符标识符通常为数字,用于唯一标识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标识符是文件人类不可读的名称15文件属性类型支持不同类型文件的操作系统需要该属性在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中,通过文件名的扩展名标识文件类型.txt为文本文件.exe为可执行文件位置指向设备与设备上下文位置的指针操作系统通过该指针访问文件内容16文件属性尺寸用于标识文件大小(以字节、字或块为单位)包括文件当前大小和可能允许的最大尺寸保护用于文件的控制访问权限包括读取、写入、执行等操作权限时间、日期和用户标识保存文件创建、最后修改和最后使用的信息17文件类型文件类型用于标识文件的含义与用途操作系统可以阻止用户用不合理的方式操作文件例如,执行一个文本文件操作系统通常通过文件扩展名判断文件类型用户同样可以通过文件名得知文件类型应用程序也可根据扩展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件18文件类型物联网操作系统支持的常见文件类型19文件类型常用扩展名含义

可执行文件.exe,.com,.bin可运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目标文件.obj,.o已编译的、尚未链接的机器语言源代码文件.c,.cpp,.java,.perl,.asm各种语言的源代码批处理文件.bat,.sh命令解释程序的命令标记文件.xml,.html,.tex文本数据、文档文字处理文件.xml,.rtf,.docx各种文字处理程序的文件库文件.lib,.a,.so,.dll为程序员提供的程序库打印或可视文件.gif,.pdf,.jpg打印或图像格式的二进制文件档案文件.rar,.zip,.tar压缩文件,用于归档存储多媒体文件.mpeg,.mov,.mp3,.mp4包含音频或视频信息的二进制文件文件操作文件是抽象的数据类型需要考虑可对文件执行的操作操作系统提供了基本的文件操作创建文件写入文件读取文件重新定位文件删除文件截断文件20文件操作创建文件创建文件需要两个步骤在文件系统中找到足够的空间在目录中创建新的文件条目写入文件使用系统调用指明文件名和要写入的文件信息根据给定的文件名称,系统搜索目录以查找文件位置系统保留写指针(WritePointer),指向写操作的位置写入时,通过写指针写入信息并更新写指针21文件操作读取文件使用系统调用指明文件名称和目标内存地址根据给定的文件名称,系统搜索目录以查找文件位置系统保留读指针(ReadPoint),指向读操作的位置读取时,根据读指针读取内容并更新读指针读和写操作可公用指针,以节省空间重新定位文件搜索目录以寻找指定文件的条目将当前文件位置指针重新定位到初始值22文件操作删除文件在目录中搜索给定名称的文件找到关联的目录条目后,释放所有文件空间删除目录条目截断文件用户可以删除文件的内容,但保留它的属性除文件长度外,所有属性保持不变文件重置为零,释放其文件空间23目录概述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文件,需要额外的管理目录对文件进行分类存储,以方便管理和索引文件转换为目录条目,保存了文件所有的信息目录结构有多种类型单级目录树形目录无环图目录24目录概述目录支持的操作搜索文件根据文件名称或符号,找到指定文件创建目录创建新的目录并添加到原有目录中删除目录删除目录及其所有文件遍历目录遍历目录内的文件,获取文件属性或内容重命名文件重命名文件允许改变目录结构内的位置遍历文件系统访问每个目录和目录中的每个文件25树形目录目录分级是常用的目录结构划分思路目录分级将文件划分成多个类,便于文件索引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需求,目录分级包括单级目录两级目录多级目录26树形目录单级目录最简单的目录结构所有文件保存在同一个目录中根据文件名定位文件27树形目录单级目录的缺点所有文件必须拥有唯一的名称用于索引通过文件名称进行索引的过程十分耗时不同用户的文件也不能重名单级目录的适用场景单用户文件数量少28树形目录两级目录每个用户拥有单独的目录(UserFileDirectory,UFD)用户的所有文件保存在自己的目录中29树形目录两级目录的用户隔离特性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文件空间不同用户可以拥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删除文件时,仅删除自己UFD中的文件避免意外删除其他用户的文件文件路径当访问其他用户的文件时,需要同时给出用户名和文件名,即组成了文件路径名文件拥有唯一的路径名30树形目录多级目录将两级目录推广到更多层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子目录子目录同样是一个文件,以目录条目的形式存在目录条目中标识该条目为文件或子目录子目录中包含了多个文件或子目录31FDD-LTE与TD-LTE3.1.4LTE制式标准与频段类似于3G制式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目前国际主要4G标准技术为LTE,LTE又分为LTEFDD和LTETDD(或简写为TD-LTE)两种制式,其中LTETDD是中国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我国3G的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故也称为TD-LTE。与TD-LTE名称对应,国内又将LTEFDD习惯称为FDD-LTE。1)FDD-LTE3.1.4LTE制式标准与频段FDD-LTE也是长期演进技术,与TD-LTE不同的是,FDD-LTE采用的是FDD频分双技术。FDD采用两个对称的频率信道进行发送和接收,这两个信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频段保护间隔,LTE系统中上下行频率间隔可以达到190MHz。LTE由于其频段的多样化,不同频段的收发间隔是不同的。FDD理论上行速率达到75Mb/s,下行达到150Mb/s。FDD具有如下优势:(1)同样的时间内,FDD传输的数据量要大一倍;(2)覆盖范围更大,且上下行不受限;(3)收发频率不同频,能够有效地隔离干扰;(4)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TD-LTE。FDD-LTE已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2)TD-LTE3.1.4LTE制式标准与频段TD-LTE是TDD版本的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采用了时分双工技术。TDD的发送和接收信号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中进行,彼此之间采用一定的保护时间予以分离。它不需要分配对称频段的频率,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频谱资源。TDD理论上行速率达到50Mb/s,下行达到100Mb/s。TD-LTE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灵活配置频率,充分利用FDD系统不易使用的零散频段;(2)能够调整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提高下行时隙比例,高效地支持非对称业务;(3)具有上下行信道一致性,基站的接收和发送可以共用部分射频单元,降低了设备成本;(4)接收上下行数据时,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一个开关即可,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5)具有上下行信道互惠性,能够更好的采用传输预处理技术,如预编码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和成本。(6)能够采用波束赋形的天线技术,所以TDD的下行业务覆盖优势明显。FDD-LTE与TD-LTE的比较3.1.4LTE制式标准与频段TD-LTE更适合不对称的互联网业务,而FDD-LTE更适合对称的语音、视频通话类业务。TDD适合区域覆盖,FDD适合大面积覆盖。TDD多天线技术的灵活应用,易于提升性能和覆盖。TD-LTE的建网成本较FDD-LTE系统低。TD-LTE频率利用更灵活。FDD-LTE必须使用成对的频率,如下行和上行各10MHz,而TD-LTE则可灵活使用单块的频率进行部署,如一个20MHz的频率。目前虽已形成TD-LTE全球发展的全新TDD产业格局,但在全球市场规模、商用终端类型及款数等方面,TD-LTE与FDD-LTE仍有一定差距,整体进展滞后于FDD。为了充分发挥TD-LTE与FDD-LTE各自的优势,国际上已开始采用TD-LTE与FDD-LTE混合组网的模式,FDD-LTE用于广域覆盖,将TD-LTE用于热点区域覆盖,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如大型商场、体育馆、会展中心、大学等)作为广覆盖FDD-LTE的补充。FDD-LTE与TD-LTE的频段划分3.1.4LTE制式标准与频段运营商在选择某种制式的技术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其获取的频段以及能支持的带宽。对于FDD方式,要求有上下行对称频段;对于TDD则无此要求,只要有一段连续频段即可,上下行可共用此频段。所以TDD可用的频段会比较多。大部分国家的TDD频段都和3GPP的划分一致,主要集中在2600MHz和2300MHz频段。1900MHz和2000MHz的频段比较少见。FDD-LTE的主流应用频段是2600MHz、1800MHz和低频段的700MHz、800MHz。3GPPE-UTRA(Evolved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增强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工作频谱划分见表3-4。还要强调是TDD和FDD在1920MHz的临近段,TDD的基站会对FDD的基站造成干扰,所以这里要留保护带,保护带一般会由TDD留。因为TDD留5MHz保护带就只占用5MHz频谱,而如果是FDD留5MHz,因为FDD频谱上下行的对称性,就相当于占用2×5MHz,这对频谱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中国三大运营商的E-UTRA工作频段3G技术特点LTE频段和频点映射频段,是指工作波段的频率范围,单位是MHz。频点,是指具体的绝对频率值,也是一个给固定频率的编号,是一个无量纲单位。频点一般是一个频段的中心频率,频段与频点一一对应,并在3GPP协议中有明确规定。频段中的频点不能随意变更。LTE的绝对频点号记为EARFCN(E-UTRA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3GPP对LTE各频段对应的频点规定见表3-7频段和频点映射LTE频段和频点映射下行频率计算公式:

(3-1)其中,FDL为该载频下行频率,FDL_low对应频段的最低下行频率,NDL为该载频下行频点号,NOffs-DL对应频段的最低下行频点号,由表3-7对应频段可查。上行频率计算公式:

(3-2)其中,FUL为该载频上行频率,FUL_low对应频段的最低上行频率,NUL为该载频上行频点号,NOffs-UL对应频段的最低上行频点号,由表3-7对应频段可查。频段和频点映射LTE频段和频点映射LTE频段和频点映射【例题3-1】在某次路测中,测到了一个下行EARFCN为100的频点号,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解】通过查表3-7,发现100的频点号属于RangeofNDL的0-599之间。从中可以看出该频点是1频段,属于33之前的频段,确定这是FDD的频段。根据公式3-1:FDL

=FDL_low+0.1×(NDL–NOffs-DL)=2110+0.1×(100–0)=2120MHz。所以,从这个下行频点100,我们可知它是FDD1频段的频段号,查表3-6可知属于中国电信运营范围,通过计算可知其对应的下行频率为2120MHz。LTE频段和频点映射【例题3-2】计算频点号EARFCN为38000的频段的上下行频率。【解】通过查表3-7,确定EARFCN=38000处于RangeofNDL

和RangeofNUL的范围,属于38频段的频段号。根据公式(3-1):FDL=FDL_low+0.1×(NDL–NOffs-DL)=2570+0.1×(38000–37750)=2595MHz根据公式(3-2):FUL=FUL_low+0.1×(NUL–NOffs-UL)=2570+0.1×(38000–37750)=2595MHz因此,可知,频点号EARFCN为38000的频段的下行频率为2595MHz,上行频率为2595MHz。【例题3-3】计算F频段1890MHz的频点?【解】先通过查表3-4,可知1890MHz频率属于39频段在查表3-7的39频段,得到FDL_low=1880MHz

,Noffs_DL=38250,FUL_low=1880MHz

,Noffs_UL=38250由公式(3-3)可得

下行频点NDL=10×(FDL-FDL_low)+Noffs_DL=10×(1890-1880)+38250=38350上行频点NUL=10×(FUL-FUL_low)+NOffs-UL=10×(1890-1880)+38250=38350因此,通过计算可知,F频段1890MHz的频点是38350。3.2.1SAE、E-UTRA、E-UTRAN、EPC和EPS概念3.2LTE系统架构 LTE=E-UTRAN E-UTRAN=UE+eNB E-UTRA=E-UTRAN-Network EPC=MME+SGW+PGW EPS=E-UTRAN+EPC3.2.2LTE系统总体架构3.2LTE系统架构基站eNodeB(eNB,基站)、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GateWay,服务网关)和PDN网关P-GW(PacketDataNetwork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为逻辑网元点。白色底框是各网元点的主要功能描述。阴影底框的RRC/PDCP/RLC/MAC/PHY是无线接入的协议。1.总体架构2.接入网E-UTRAN3.2LTE系统架构E-UTRAN仅由基站eNB组成。E-UTRAN向UE提供E-UTRA用户面(PDCP/RLC/MAC/PHY)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的功能。eNB通过X2无线接口相连接。eNB通过S1无线接口连接到EPC(演进分组核心网),更具体地说,通过S1-MME接口连接到MME,通过S1-U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S1接口支持MME/S-GW和eN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S1接口的用户面S1-U终止在S-GW上,S1接口的控制面S1-C终止在MME上。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另一端终止在eNB上。LTE/SAE网络架构的演进3.2LTE系统架构2.接入网E-UTRAN3.2LTE系统架构LTE的eNB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的服务和资源管理,除了提供和管理区域内用户的空中接口功能之外,还要提供小区间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承载控制、连接移动管理、无线接入控制、eNB测量配置和动态资源分配/调度等功能。LTE减少了UE的状态,在eNB中仅存在两种RRC状态:RRC_IDLE(空闲状态)、RRC_CONNECTED(连接状态)。LTE删除了其他状态,简化了状态迁移管理的复杂度,降低了状态迁移所用的时间。3.核心网EPC3.2LTE系统架构LTE的全IP、低时延的EPC网络体系结构,能大幅度减少建设成本,支持高实时和丰富的媒体业务,能带来更好的体验质量和更大的系统容量。EPC不仅能支持LTE等新的无线接入网络,也能通过SGSN的连接与早期的2GGERAN和3GUTRAN进行交互。EPC提供的功能包括接入控制、分组路由及传输、移动性管理、安全、无线资源管理和网络管理。1)移动性管理实体MME3.核心网EPCMME功能与网关功能分离,实现了控制面/用户面分离的架构,有助于网络部署、单一技术的演进以及全面灵活的扩容。MME主要提供NAS安全、空闲状态移动性管理和EPS承载控制功能,具体包括:NAS(非接入层)信令;NAS信令安全性(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AS安全控制(鉴权认证、信令完整性保护和数据加密);

用于支持3GPP接入网之间移动性的CN节点间信令;

空闲状态UE的可达(含寻呼重传消息的控制和执行);1)移动性管理实体MME3.核心网EPC跟踪区(TA)列表管理(用于空闲和激活状态的UE);PDNGW(P-GW)和S-GW选择;切换中MME发生变化时的MME选择;切换到3GPP2G或3G接入网时的SGSN选择;漫游;身份验证;更多管理功能,包括专用承载的建立;支持PWS(公共预警系统),包括ETWS(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和CMAS(商用手机预警系统)消息的发送。2)服务网关S-GW3.核心网EPCS-GW是面向3GPP无线接入网络接口的终端,即本地基站切换时的锚点,主要提供移动性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用于eNB间切换的本地移动性锚点; 用于3GPP其它无线网络切换时的移动性锚定;

E-UTRAN空闲模式下行分组缓冲和网络触发业务初始化的请求程序; 合法拦截; 分组路由和转发;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传输层包标记; 存储用于运营商间计费的用户信息和QCI(QoS等级标识);

UE、PDN和QCI对每个UE、PDN和QCI的UL和DL收费。3)PDN网关P-GW3.核心网EPCP-GW提供了UEIP分配和基于用户的包过滤功能,即实现控制IP数据业务、配置IP地址、强制执行策略,并为非3GPP接入网络提供接入,具体内容包括: 基于每个用户的包过滤(例如深度包检测); 合法拦截;

UEIP地址分配; 下行链路中的传输层包标记;

UL和DL服务计费、选通和速率执行;

DL基于APN-AMBR(用来限制相同APN下所有非GBR承载的汇聚最大速率的QoS参数)的速率执行。3.2.3LTE无线接口1.E-UTRAN接口协议

E-UTRAN接口如图3-6所示,主要为X2和S1接口。其中X2为eNB之间的同级接口,S1为EPC和eNB之间的上下级接口。3.2.3LTE无线接口1.E-UTRAN接口协议

E-UTRAN接口如图3-6所示,主要为X2和S1接口。其中X2为eNB之间的同级接口,S1为EPC和eNB之间的上下级接口。3.2.3LTE无线接口E-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由两个主要层组成:RNL(无线网络层)和TNL(传输网络层)。E-UTRAN功能是在无线网络层实现的,传输网络层代表了选择用于E-UTRAN的标准传输技术。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由两个面组成:用户面(UP)和控制面(CP)。用户面负责业务数据的传送和处理,控制面负责协调和控制信令的传送和处理。3.2.3LTE无线接口1.E-UTRAN接口协议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由两个主要层组成:RNL(无线网络层)和TNL(传输网络层)。E-UTRAN功能是在无线网络层实现的,传输网络层代表了选择用于E-UTRAN的标准传输技术。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由两个面组成:用户面(UP)和控制面(CP)。用户面负责业务数据的传送和处理,控制面负责协调和控制信令的传送和处理。3.2.3LTE无线接口1)同级接口X2X2用户面接口(X2-U)是在eNB之间定义的,是在eNB切换时转发业务数据的一个IP化接口。X2-U接口提供用户平面PDU(协议数据单元)的无保证交付。X2接口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如图3-8所示。传输网络层建立在IP传输的基础上,在UDP/IP之上使用GTP-U(GPRS用户平面隧道协议)承载用户面PDU。X2-UP接口协议栈与S1-UP协议栈相同。3.2.3LTE无线接口X2接口用户面协议栈(eNB-eNB)1)同级接口X2X2控制面接口(X2-C)是在两个相邻的eNB之间定义的。X2接口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如图3-9所示。传输网络层建立在IP之上的SCTP(流控传输协议)上。应用层信令协议称为X2-AP(X2应用协议)。X2接口的控制面也是基于IP传输,但它利用了SCTP为IP分组网提供可靠的信令传输。SCTP的设计是为了解决TCP/IP网络在传输实时信令和数据时所面临的不可靠传输、时延等问题。每个X2-C接口实例应使用单个SCTP关联,并为X2-C通用过程使用一对流标识符。3.2.3LTE无线接口

X2接口控制面协议栈(eNB-eNB)X2接口功能:(1)ECM(EPS连接管理)连接中UE的内部LTE接入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具体包括:从源eNB到目标eNB的上下文传输;控制源eNB和目标eNB之间的用户面隧道管理;切换取消。(2)负载管理即对各eNB之间的资源状态、负载状态进行监测,用于eNB负载均衡、负荷控制或者准入控制的判断依据。(3)通用X2管理和错误处理功能具体包括:错误指示;设置/重置X2;更新X2配置数据。3.2.3LTE无线接口2)上下级接口S1

S1用户面接口位于eNB和EPC之间。在eNB和S-GW之间定义了S1用户平面接口(S1-U),此接口和X2用户面接口协议栈一致。S1-U接口提供eNB和S-GW之间的用户平面PDU的无保证交付。S1接口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如图3-10所示。3.2.3LTE无线接口S1接口用户面协议栈(eNB-S-GW)2)上下级接口S1在eNB和MME之间定义了S1控制平面接口(S1-MME)。S1接口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如图3-11所示。传输网络层建立在IP传输上,类似于用户平面,但是为了信令消息的可靠传输,在IP之上添加了SCTP。应用层信令协议称为S1-AP(S1应用协议)。3.2.3LTE无线接口S1接口控制面协议栈(eNB-MME)S1接口功能:(1)E-RAB服务管理功能:设置、修改、发布;(2)ECM中UE的移动功能连接:LTE系统内切换;3GPP系统间的RAT切换;(3)S1寻呼功能;(4)NAS信令传输功能;(5)S1接口管理功能:错误指示;复位;(6)网络共享功能;(7)漫游和区域限制支持功能;3.2.3LTE无线接口(8)NAS节点选择功能;(9)初始上下文建立功能;(10)UE上下文修改功能;(11)MME负载平衡功能;(12)位置报告功能;(13)PWS(包括ETWS和CMA)消息传输功能;(14)过载功能;(15)RAN信息管理功能;(16)配置传递函数;(17)S1cdma2000隧道功能。2.EPC接口协议3.2.3LTE无线接口EPC的接口组成EP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