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与反思_第1页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与反思_第2页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与反思_第3页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与反思_第4页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与反思

在刚刚过去的20XX年,曾有两起案件在媒体的关注下进入公众的视野,一起是福建“念斌投毒案”被宣告无罪,一起是河南的杨波涛在羁押十年后被取保候审(两起案件的详情请百度搜索)。业内人士关注的不是两案的具体案情,而是两案中的被告人被羁押的期限问题。涉嫌投毒的念斌自20XX年8月8日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直至20XX年8月22日被宣告无罪,共羁押8年零14天。涉嫌强奸杀人的杨波涛自20XX年12月17日被采取强制措施后,20XX年2月12日才因取保候审而走出看守所,羁押期限为10年零1个月26天。

“难道过去的十年都是法定羁押期限?”这是杨波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的质问。同样也是所有公众对这两起案件当事人被长期羁押的是否合法的怀疑。为了回答上述疑问,业内人士以20XX年1月1日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以及公检法三机关配套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为依据,将我国刑事诉讼中一起刑事案件从侦查阶段直至终审的法定羁押最长期限(所涉法条)进行初步统计,并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因所涉法条共计1922条,其中难免有梳理统计不详之处,望大家见谅并予批评指正!

对刑事诉讼中羁押期限的梳理

我们假设这起刑事案件重大、疑难、复杂,且符合刑诉法中所规定的各种特殊情形。那么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照刑诉法及其相关配套规定,其合法羁押期限如下:

一、侦查阶段

1、拘传:

《刑事诉讼法》第117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诉讼规则》、《程序规定》中对拘传也都做了类似规定。也就是说,刑事拘留之前的拘传是最长24小时,以1天计。

2、刑事拘留及批准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89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以上就是着名的、连普通公众都很清楚的捕前37天。按照上述法律规定,除流窜、多次、结伙作案之外,其他刑事犯罪,尤其是像上述念斌、杨波涛这种涉嫌单人一次性犯罪的,捕前拘留期限最长只有7天,加上批捕审查也不过14天。但实践中,公安机关总会找出各种理由将拘留期限延长到30天。

3、逮捕后侦查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154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已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56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之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根据上述规定可知,逮捕后的侦查期限法律规定最长可达7个月。

虽然第156条规

定的四种情形较为特殊,可能一般案件均不符合,但其中第四项“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却是带有完全的主观色彩,根本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上述还仅仅是一般性的规定。如果具备以下两种情形,则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还有可能更长:

《刑事诉讼法》第158条:“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

二、审查起诉阶段:

《刑事诉讼法》第169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限制。

第236条,经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不同意判处死刑、第2条因最高法院不予核准死刑的,这两种情况也均可以发回重审。

这里,我们仅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即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发回的情况进行计算。《刑事诉讼法》第228条:“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二百一十七条、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也就是说,案件被发回重审后,势必又要重新经历一个新的一审、二审程序。按照前面的计算结果,那就又是一个37个月零13天。再加上原来二审结束时所历经的52个月零6天,则为89个月零19天。

如果经过重审程序后,被告人仍然被判处死刑,则仍然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核准。按照前述核准程序暂计6个月的话,那就是总计95个月零19天。

至此,就已经接近八年时间了。这还是因为20XX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只允许一次发回重审。在20XX年之前,刑事诉讼法对发回重审的次数是没有限制的。

当然,从理论上讲,这还不是案件的最终结束,因为,如果最高法院经审查,最终不予核准死刑,是仍然可以发回重审的。念斌案件所经历的过程就是这样,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再一轮发回重审,案件历经十年并不是不可能的。

此外,在刑事诉讼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是不计入审限的,但都属于合法羁押的范畴。例如:

1、精神病鉴定的期限,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都是不计入时限的。

2、刑事诉讼法第200条所列举的四种中止审理的情形也是不计入审限的。

3、各办案单位之间移送案件、卷宗的时间也是不计入审限的。这几个环节短则数日,长则月余,却均不计入办案期限。

综上,大家可能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羁押期限有了大概的了解,虽然业内人士的上述计算方式均是建立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的,罕有案件会将这些程序都经历的。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念斌、杨波涛已经实实在在的经历了。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苦笑着回答杨波涛的问题了“对不起,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你在看守所中被羁押的十年都是合法期限。”

对上述羁押期限梳理过后的反思

通过上述梳理,不得不承认其结果真的是令人震惊。一个刑事案件被告人从他被采取强制措施那天起,真的有可能历经十年案件得不到结束,而这十年却又是被法律所允许的。业内人士自忖才疏学浅,对世界上其他法律秩序正常的国家的刑事诉讼羁押期限不甚了了,但真的还有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所规定的更长的吗?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法治,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作为主要议题。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以来历经两次大的修正,但就是这个案件终结前的合法羁押期限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国人的重视和反思:

一、因羁押期限届满而被取保候审是不现实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业内人士相信,实践中可能会有很多当事人甚至于法律人看到这一条款,都会和当初的业内人士一样天真地认为这一条款是有适用空间的。但经过对上述期限的梳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条款根本就是骗人的,因为诉讼法中根本就没有给它留有任何适用可能。

二、补充侦查措施被滥用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看到,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在人民法院一审阶段,法律均规定了可以各有两次补充侦查,而且每一次补

充侦查完毕审限都可重新计算。如果说在审查起诉阶段进行补充侦查还可以理解的话(因为在此阶段仍然属于国家公诉机关调查、组织证据的时段)。那么到了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法律再允许两次补充侦查就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符了。这就好比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还有没有一个“证据关门”的限制?

刑事诉讼法中,无论是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还是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都要求“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如果尚未达到这一要求,就应当或者撤销案件、或者存疑不起诉。案件一旦进入审理程序,就应当意味着控方证据已经确实充分,不应该再给其补充侦查的权利。否则的话,就会给人一种感觉,法律根本无视“疑罪从无”的基本原则,而是想尽一起办法,利用各种手段要将被告人送进监狱。这与现代法治精神完全相悖。

实践中,无论是侦查机关还是检察机关,在补充侦查中所取得的新证据大部分是办案机关的一纸工作说明,这样的工作说明多是对自己办案过程中的瑕疵或者违法之处所作辩解或弥补,这样的东西又怎能称之为“新证据”?即便是认可这些“新证据”的合法性,那人民法院在得到这样的简单证据后,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质证,并作出判决。又何必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呢?这么做完全是忽视案件效率意识,漠视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表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业内人士曾经亲历的两起案件,按照媒体中公布的类似案例,被告人均可被处以一年以内有期徒刑的刑罚,但就是因为审判机关对审理期限的放纵,致使最终被告人在被羁押一年时间时案件尚未审结,则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虽然具体刑期都不违法,都在法定刑期之内,但实际上却是对被告人的不公平。

鉴于此,业内人士建议,限制补充侦查措施的适用空间,具体可为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以一次为限,进入案件审理程序后公诉机关不再享有补充侦查的权利。另外,补充侦查结束后,新的审查期限应当减半计算。

三、上级单位应严格审查各办案单位对延长审限(时限)的报请内容

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起诉、审判各办案单位均不同程度放宽了审限(时限),规定当有特殊情况(例如四类案件)出现时,均可向上级单位申请延长。这一规定本可理解,但实践中各办案单位或者由于工作拖拉,或者由于不负责任,总是不分案件类型均要将法定审限(时限)用足,在向上级申请延长时搞“技术处理”,而上级单位根本不做严格审查,一律予以批准,流于形式。在业内人士所承办的案件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根本不属于任何法定情形的超审限,办案单位却振振有词,我们报请延长审限(时限)了,我们是在合法的期限内开展工作的。殊不知,这样一来同样是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

四、应严格限制发回重审

我们看到20XX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已经对“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的的发回重审限定为一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进步。但正如业内人士在前面所总结的,刑事诉讼中共有四种可以将案件发回重审的情形,现在,只有一种限定了次数,其他三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