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上数学教案_第1页
北师大五年上数学教案_第2页
北师大五年上数学教案_第3页
北师大五年上数学教案_第4页
北师大五年上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第九册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二、学情分析五年级两班共有学生4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3、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四、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六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认识、会计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第三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了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数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学生应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应验和策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主要方法与措施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提供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进度表每周7×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9.2-9.6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29.9-9.13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二)9.10教师节39.16-9.20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三)9.19中秋节49.23-9.27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二)59.30-10.4整理与复习

(一)10.1国庆节610.7-10.11第三单元:分数

710.14-10.18第三单元:分数

810.21-10.25第三单元:分数

910.28-11.1复习及期中考试期中考试1011.4-11.8数学与交通1111.11-11.15整理与复习(二)1211.18-11.22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1311.25-11.29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1412.2-12.6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1512.9-12.13尝试与猜测整理与复习(三)

1612.16-12.20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1712.23-12.27数学与生活1812.30-1.3总复习迎考

检测评价191.6-1.10总复习迎考

检测评价课题数的世界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8.27授课日期9.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并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⒉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⒊学生经历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难点: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的理解。德育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

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5×4=20(元)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一、你写我说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二、找一找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2、找7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练一练: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第3题: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1,P2。

课题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特征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8.27授课日期9.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难点: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0—9的数字卡片、信封等。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思考1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活动一:想一想:1、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1)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3)指名汇报我的发现: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教师:任意说一个数活动二:试一试:1、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28455380753489952、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3、学习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你说我答:(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仔细找,并做记号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给5的倍数做记号。汇报抢答汇报:是怎样判断的.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一生任意说一个数,另一生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17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数学游戏1、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2、教师说要求,生摸。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4、“练一练”第1、2题3、同桌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3、4

课题探索活动(二)3倍数的特征1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8.27授课日期9.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能力目标: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内容分析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难点: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2、复习巩固。⑴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⑵请你举例说明。(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⑶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生说请学生说,(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活动一: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1、在课本上第7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1)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活动二: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284553873665活动三:实践活动在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书上表)。(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学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学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学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先自己圈,然后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第2题:边摆边想(1)30、45、54(2)30、54(3)30、45(4)30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5、6

课题探索活动(二)3倍数的特征2课时2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日期8.29授课日期9.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经历探索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⒉使学生理解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⒊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能力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内容分析重点:掌握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3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个数位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旧知铺垫1、2倍数的特征是什么?3倍数的特征是什么?5倍数物特征是什么?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3、同时是2、3、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4、填一填。⑴20以内2的倍数有:⑵20以内3的倍数有:⑶41以内5的倍数有:⑷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最大二位数是:__探索新知1、同时是2和3倍数的特征⑴分析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偶数;这个数各个数位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⑵归纳特征练习:下面哪些数同时是2、3的倍数?7896931022043242、同时是3和5倍数的特征3、同时是2、3和5倍数的特征⑵归纳:这个数个位一定是0,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让学生说说,只要内容正确,不要求言语表达完整、统一。⑴让学生自己猜测。⑵反馈猜测结果。学生:这个数个位一定是0或5;学生:这个数各个数位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⑴让学生结合已学习的知识,猜测同时是2、3和5倍数的特征。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投影出示)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

课题找因数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8.29授课日期9.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⒊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交流比较、自我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难点: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找因数面积是12的长方形有:6种1×12=122×6=123×4=12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板书课题:找因数。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生齐答:找因数。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活动一:拼一拼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12=1×1212=2×612=3×4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活动二:试一试1、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2、你能试着找出9和15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试着独立画一画,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平方米,边长是整厘米书数。(自己在书上画,然后找出16的全部因数。)2、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1、19、4、32、11。3、书上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第5题:。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学生自己找一找说说找因数的方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7、P8

课题找质数1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2授课日期9.1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能力目标: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内容分析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难点: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找质数拼长方形表格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教师: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质数。板书课题:找质数。什么样的数是质数?质数有什么特征呢?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活动:拼一拼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2、学生汇报,教师填表(投影出示下表)小正方形个数(n)拼成的长方形种数n的因数2345678910111231,2,3,4,6,12(1)让学生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3、教师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4、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在147101115171821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判断。①一个数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叫质数。②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③1是质数。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9、P10

课题找质数2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3授课日期9.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探索100以内的质数的过程,了解“筛法”,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有条理思考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内容分析重点:认识100以内所有的质数。难点:掌握判断一个较大自然数是不是质数的方法。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找质数2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回答下面问题。⑴什么是质数?⑵什么是合数?合数最少有多少个因数?⑶什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填一填。9215172537445681761⑴质数有:⑵合数有:⑶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指生答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1—100中哪些数是质数?一位聪明的数学家想出了一个寻找质数的简单方法。在书的右表中:2、书第11页第2题在表中圈出所有的质数,并回答下列问题:⑴除了2、3两个质数外,其余的质数都分布在哪些列中?⑵把这个表扩大到90,在看此时质数的分布情形是怎样的。⑶笑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把最小的两个质数相乘得到6(2乘3得6),用6去除其他的质数,余数一定是1或5。这个结果对吗?试一试。⑴划掉1;⑵划掉除2外所有2的倍数;⑶划掉除3,5,7外所有3,5,7的倍数,如此做下去,剩下的就是质数。(学生按照方法在表中试着做一做,再用彩笔将质数圈起来。)33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4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选用作业设计的习题。

课题练习一课时2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日期9.5授课日期9.1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⒉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交流比较、自我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能正确区别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难点: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规定范围内的倍数。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练习一1、37、23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12、54、102、398既是合数,又是偶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复习旧知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2、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3、一个自然数最小的倍数是多少?最大的因数是多少?3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活动一:分一分把1、10、12、25、37、54、102、417、23、398分成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四类。1、37、23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12、54、102、398既是合数,又是偶数;25、417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活动二:猜一猜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猜。活动三:解决问题选哪种包装盒能正好把90瓶饮料装完?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2、你是怎样想的?(90的因数)活动四:动脑筋123,234,345,456,567,……它们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是3的倍数)书上第1题: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的最大因数是几,15最小的倍数是几。书上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然后再回答问题。有4种可能:9、18、27、54。第6题:本为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研究“3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的规律。活动五:你知道吗?介绍书第13页“你知道吗?”1、先让孩子独立分类2、同桌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1、同桌做猜数的游戏2、一人利用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另一同学猜。然后再交换。1、同学讨论还有其它的包装方式吗?(学生介绍歌德巴赫猜想课外资料。)自主探究32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作业设计习题

课题数的奇偶性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13授课日期9.2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情感目标: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内容分析重点: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难点: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板书设计数的奇偶性

例子:

结论:

12+34=48

偶数+偶数=偶数

11+37=48

奇数+奇数=偶数12+11=23

奇数+偶数=奇数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活动一:如图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1、⑴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⑵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3、请学生画示意图和列表并观察。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摆渡奇数次后,船在_____岸。摆渡偶数次后,船在______岸。活动二:试一试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反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____,反动19次后杯口朝_____。1、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____。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____。2、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32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11、P12

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16授课日期9.2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方格纸、直尺等板书设计比较图形的面积

方法:平移、分割、数方格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提问:1、你都认识哪些图形?2、你能画出这些图形吗?指生回答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一)实物投影呈现课本插图。1.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2.提问: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你是怎样知道的?4.归纳比较的方法:(1)平移(2)分割(3)数方格全班交流讨论。(1).说一说: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2).看一看:观察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同学进行交流。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2.根据自已的理解在方格纸画图形,只要面积是12平方厘米都可以。独立试做,全班更正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1.课内作业:2.资源与评价P17、P18

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17授课日期9.2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面积。难点: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面积。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方格纸、直尺等板书设计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引导问题:观察左图,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揭示课题。1.提问:(1)这块地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方法一: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图形面积。方法二:采用分割的方法。方法三:采用割补、移动的方法。2.小结:从刚才探索计算地毯上蓝色部分面积的过程中,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全班交流、讨论、反馈结果: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2题。1.求下面各图中蓝色部分的面积。2.下面各图中红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图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1.课内作业:求下面各图中红色部分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资源与评价P19、P20

课题动手做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28授课日期10.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动手做”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2、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3、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新知。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高。难点:平行四边形的高。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平行四边形纸板、三角尺、剪刀等板书设计动手做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观察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2、提出问题:(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3)应该怎样制作最大的长方形桌面?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学生自行实践活动。(2)反馈实验结果。(图略)(3)认识高、低。(4)学会画高。2、活动(二):三角形的底和高。(1)尝试画高。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它的高,并标明“高”和“底”。(2)展示作品。(图略)(3)画指定边上的高。①教师画一个三角形,并指定一条底。②学生画指定边上的高。③说一说,是怎么画的。(4)提出问题:三角形有几条不同的高?3.梯形的底和高。(1)认识梯形的底。(2)画出底边上的高。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并回答动手操作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右面各个图形中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哪条线段?请在图中标出来。2.完成P23第3题;P24第4题。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1.课内作业:(1)画出右边三角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再量一量它的长度。(2)画出右边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2.课外作业:资源与评价P19、P20

课题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9.28授课日期10.1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平行四边形教具、平行四边形纸板、剪刀等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数方格2、剪切转化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板书: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1)长1.2厘米,宽3厘米。(2)长0.5米,宽0.4米。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面积=长×宽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引导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2)揭示转化规律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3.归纳总结公式(1)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结果完成填空。引导学生明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教学字母公式(1)介绍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读法。板书S=a×h(2)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3)提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动手操作自由剪、拼,小组讨论,汇报结果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完成P26“试一试”。“练一练”1~4题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23、P24

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29授课日期11.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自制三角形面积演示纸板等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右图是一张三角形彩纸,它的面积是多少?提问:这块彩纸是什么形状?你会算出它的面积吗?引入: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然后算出它的面积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操作感知:让学生用学具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探索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2)汇报、交流,总结两种转化方法。重点讨论: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②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形成共识: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②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3)用字母公式表示。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S=ah÷2。(板书)2.即时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前引入中的求彩纸面积的问题,并组织交流。4×3÷2=12÷2=6(c㎡)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点。操作感知小组讨论自已总结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指导学生完成P28“试一试”。P28“练一练”1----4题。独立思考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25、P26

课题梯形的面积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8授课日期10.1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和剪刀、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计算右面图形的面积。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3.指出右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4.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大家有信心吗?独立计算说为什么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操作感知:你能用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并比一比谁的方法多。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交流、汇报,总结三种拼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方法,明确: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3.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教师点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4.用字母表示公式。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S=(a+b)h÷2(板书)5.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操作感知拼一拼学生操作,互相讨论、交流、汇报,总结三种拼法。想一想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一个堤坝的横截面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2.计算下边梯形的面积,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独立思考,教师指导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怎样用字母怎样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27、P28课题练习二课时2课时课型练习备课日期10.9授课日期10.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的图形的面积。难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的图形的面积。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方格纸、直尺等板书设计练习二长方形长×宽ab正方形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底×高ah三角形底×高÷2ah÷2梯形(上底+下底)×高÷2(a+b)h÷2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基础练习复习巩固1.回答下列各图面积地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长方形长×宽ab正方形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底×高ah三角形底×高÷2ah÷2梯形(上底+下底)×高÷2(a+b)h÷2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完成课本P31页练习二第3题。1.让学生观察图形变化情况。2.利用学具尝试剪一剪、拼一拼。3.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完成课本第31页第1题。重点强调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攻破难题1.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长21米,下底长45米,面积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分析与解:⑴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⑵上底+下底=21+45=66米⑶高=759÷66×2=23米20厘米2.已知右面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34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与解:要求梯形的面积,但不知道高。根据阴影部分是三角形,又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可以求出它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再算出梯形的面积。高:340×2÷34=20厘米,面积:(34+20)×20÷2=540平方厘米观察图形利用学具尝试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32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课内作业:2.课外作业:资源与评价P29、P30课题整理与复习(一)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备课日期10.10授课日期10.1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概括等数学学习过程,掌握一些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技能。2、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因数与倍数、图形的面积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理解,提高水平。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方格纸、直尺等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解决问题策略:1.面积公式的推导:(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三角形面积公式(3)梯形面积公式2.找因数:用画长方形的方式,来找出一个数的所有的因数。3.找质数(1~100中)(1)划掉1(2)划掉除2外所有2的倍数(3)划掉除3、5、7外所有3、5、7的倍数。4.计算,比较图形的面积。(1)数方格计算(2)“化整为零”计算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从学期初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与“图形的面积”这两个单元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3分引导总结整理知识1.请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罗列。2.汇报所罗列知识点。3.要求学生将罗列的知识进行归类,把同一类知识放在一起,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概括。4.图形的面积。(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eq\o\ac(○,1)直接比较eq\o\ac(○,2)重叠比较eq\o\ac(○,3)数方格比较(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eq\o\ac(○,1)数方格计算面积eq\o\ac(○,2)“化整为零”缩小数的范围eq\o\ac(○,3)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3)平行四边形面积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4)三角形面积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5)梯形面积面积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解决问题策略:1.面积公式的推导:(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三角形面积公式(3)梯形面积公式2.找因数:用画长方形的方式,来找出一个数的所有的因数。3.找质数(1~100中)(1)划掉1(2)划掉除2外所有2的倍数(3)划掉除3、5、7外所有3、5、7的倍数。4.计算,比较图形的面积。(1)数方格计算(2)“化整为零”计算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总结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完成课本P32.33的“练一练”第1~7题。独立思考,自主完成。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1.课内作业:课本P35第7、8题。2.课外作业:资源与评价P31

课题分数的再认识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10授课日期10.2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进一步认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等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总数不同,分数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分数比较,单位一要统一.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分数知识。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数。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4、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一样吗?为什么?(小组内说明理由,全班交流想法。)5、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糕,看图,这两个四分之一一样吗?为什么?6、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同,因此结果不同。在这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动手操作,并思考指生说小组内说明理由,全班交流想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画一画。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他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他的画法吗?2.练一练。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3分别画出下面各图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一样吗?4为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一,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32、P33

课题分饼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12授课日期10.2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难点: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圆形纸片、剪刀等板书设计分饼三张饼分给四个人,每人分得4/3张饼,每人分得所有饼的1/4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代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讲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分饼。分法一:分法二:2.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用9个圆代替饼,分一分。(1)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给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的分,9个四分之一实际是四分之九。(2)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和起来是二又四分之一张。介绍四分之九就是二又四分之一。3.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试一试:分别写出几个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学进行交流。2.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3.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4.在上面的方格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下面方格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34、P35

课题分数与除法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13授课日期10.2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难点: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等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到1块,谁来写一写算式?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所以1÷2=,教师板书3、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5、板书: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让学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同桌讨论: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6、小结。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5=8÷7==()÷()=()÷()2、怎样把化成带分数?(1)=+=2+=(2)=7÷3=3、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4、课本P44~45“练一练”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化成带分数?)(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37、P38

课题分数基本性质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14授课日期10.2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等板书设计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2.根据120÷30=4在□里填数。(120×3)÷(30×3)=□(12÷□)÷(30÷10)=4(2)你是怎样想的?3.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学生填空。(回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eq\o\ac(○,1)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eq\o\ac(○,2)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根据上面的过程,你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3.说一说。分别观察上面两组相等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试一试:2.涂一涂,填一填。3.课本P49~50页第2、3、4题。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39、P40

课题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16授课日期10.2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使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力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难点: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等板书设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18的因数18的因数12的因数18的因数18的因数12的因数(12和18的公因数)在公因数中,其中最在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什么是因数?在算式:3×4=12中找出因数。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问题。(1)填一填:12=()×()=()×()=()×()18的因数12的因数18=()×()=()×()=()×()18的因数12的因数(2)2.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12的因数18的因数(12和18的公因数)在公因数中,其中最在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1.8的因数:16的因数:8和16的公因数: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5的因数:7的因数: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3.填一填。12的因数15的因数12的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15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15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12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12和15的公因数公因数4.找出右边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你能举例说明吗?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41、P42

课题约分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20授课日期10.3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约分方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说明知识形成的过程及自己的观点。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难点:理解约分、最简分数等概念。德育点: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示意图等板书设计约分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情趣唤起欲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约分”。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要懂得什么是约分,根据什么来约分,应该怎样约分等知识。3分引导探索捕捉生成1.出示意图: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从上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或是有什么发现)(2)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发现吗?3.概括定义。(1)在这一基础上,再明确概括出约分定义。(2)最简分数。像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约分了,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4.约分的方法。(自己动手,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15分分层练习满足需要完成课本P56页第2、3题。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17分总结提升情智升华什么叫约分?什么是最简分数?你能分别举例说明吗?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大家说说。师生交流,互相补充5分多样作业提升能力资源与评价P43、P44

课题找最小公倍数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10.23授课日期1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运用列举法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力目标: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内容分析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找公倍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