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泰安县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泰安县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泰安县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泰安县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泰安县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泰安县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A. B.C. D.2.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下列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A.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变稀C.酥脆的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 D.菜刀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4.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与空气中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到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酚酞,观察是否变红色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5.如图所示,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A.铁丝不变化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C.铁丝逐渐消失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6.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XYZAFeFeCl2Fe2O3BCa(OH)2NaOHNaClCAgNO3Ba(NO3)2BaSO4DH2OO2CO2A.A B.B C.C D.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硫酸用于除铁锈C.干冰用作制冷剂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8.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9.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D.C+2CuO2Cu+CO210.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热(填“放”或“吸”)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应_________能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铵微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生成的气体可以用_____试纸检验。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和一种白色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碳和水蒸汽在高温下生成两种具有还原性的可燃性气体,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之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35℃时,将50g甲固体加入到75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是___g。要使2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有以下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14.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填“a”或“b”)。M点的含义_____。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两溶液质量甲<乙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氨气(NH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叫作氨水,呈碱性,是农业上常用的速效肥料。①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可制取氨气,同时产生氯化钙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②如图是氨气性质的趣味实验: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2)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该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①对于滤液的成分,有下列猜想:I.NaCl;I.NaCl、CaCl2;Ⅲ.NaCl、CaCl2、HCl。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②你认为滤液的成分还可能是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__________。(3)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可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3O4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①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②写出B处Fe3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0g,加入二氧化锰1.0g,待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逸出时,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2g。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16.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I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Am(小烧杯)Bm(大烧杯)Cm(大烧杯十反应后剩余物)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1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I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因为题中曲线反映的是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实验中反应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因此在反应时,两种金属的曲线应该是重合的。从发生的两个反应:Mg+H2SO4=MgSO4+H2↑,Fe+H2SO4=FeSO4+H2↑中可以求出,Mg和H2的质量比是24∶2,Fe和H2的质量比是56∶2,因此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如果全部反应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A、C、D三个对应关系错误,B对应关系正确。故选B。2、C【解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减小,故A正确;B、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C、降温时,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而硝酸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由于降温而使溶液中的溶质硝酸钾结晶析出,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3、B【解析】

A、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缘故,与空气成分有关,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变稀,是由于盐酸挥发溶质减少造成的,与空气成分无关,故B正确;C、酥软的饼干置于空气中吸收水分变软,与空气中的水分有关,故C错误;D、菜刀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与空气成分有关,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通过日常现象考查空气中的成分,了解物质的变质:如生锈、吸水等,掌握浓盐酸易挥发的性质等.4、C【解析】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到t℃,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观察浑浊是否消失;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钙;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酚酞,观察是否变红色,此时不需要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验证石灰水是否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A、处于潮湿空气中的铁丝,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满足了锈蚀条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锈蚀,铁丝表现出现红褐色铁锈.故A错误.B、铁丝锈蚀会消耗试管内的氧气,而使管内气体减少,从而造成水进入试管,试管内液面应该上升.故B错误.C、铁丝锈蚀生成的铁锈仍为固体,所以判断“铁丝逐渐消失”也与事实不符,故C错误.D、空气中氧气被不断消耗,试管内气体减少,水在压强作用下进行试管,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把铁的锈蚀与空气成分验证两个探究实验巧妙结合,解答时注意两处知识的全面应用.6、D【解析】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成氧化铁;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转化成氯化钠。C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钡不会转化成硝酸银;D水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碱的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选D点睛:要熟记常见的化学方程式7、C【解析】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选项氧气用于炼钢,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选项硫酸用于除铁锈,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选项干冰用做制冷剂,不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选项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选择C。8、D【解析】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是化学常用的有效方法。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容易锈蚀,故A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均为稳定结构,例如氖氩原子等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故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D正确。点睛∶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铝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易生锈。9、C【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生成物应为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D【解析】

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l(OH)3+3HCl═AlCl3+3H2O放太阳能化学能2NaOH+(NH4)2SO4Na2SO4+2NH3↑+2H2O湿润红色石蕊试纸2Mg+CO22MgO+CC+H2OH2+CO置换反应【解析】

(1)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该反应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2)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铵微热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氨气,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NH4)2SO4Na2SO4+2NH3↑+2H2O;生成的气体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以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4)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固体是碳)和一种白色的粉末(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5)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能够反应生成两种具有还原性的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和气体的性质可知,这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H2+CO;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6∶1∶4;(2)54.5%【解析】(1)乙酸乙酯中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2)乙酸乙酯(C4H8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05加溶质变小ADCB【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1)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即在35℃时75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将50g甲固体加入到75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是30g+75g=105g,(2)25℃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加溶质;(3)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析出晶体,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4)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ADCB。故答案为(1)105(2)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3)变小;(4)ADCB。【点睛】掌握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甲溶于水放热abd【解析】

(1)由图可知,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后,甲完全溶解,乙有剩余,说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故填a。(2)M点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65g,故填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说明甲物质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故填甲物质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4)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b.降温后,甲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少,乙不惜出晶体,溶液质量不变,所以降温后两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选项正确;c.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的溶解质量不相等,降温后溶剂不变,所以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选项错误;d.t2℃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温度降至t1℃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选项正确,故填abd。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烧杯中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水变成红色猜想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可能有盐酸NaCl、Na2CO3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催化作用5%【解析】

(1)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可制取氨气,同时产生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由于氨气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使烧杯的水被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现象,同时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呈碱性,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水变红色。(3)猜想Ⅲ不合理,因为观察到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有HCl不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4)先有气泡生成,说明A试管中盐酸过量,B试管中碳酸钠过量;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还有碳酸钠剩余,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