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四中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四中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四中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市四中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市四中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四中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中m值为14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C.铁原子中质子数是30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2.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B.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t2℃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溶解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包含了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水操作,其中明显涉及化学变化的是消毒B.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做硬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其中a管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电解水实验不仅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还说明了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会发生改变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B.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7.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A.天然纤维 B.含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8.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H4H2CO B.CH4COH2C.COCH4H2 D.H2CH4CO9.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10.尿素是一种高效氮肥,其化学成分为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4 B.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C.尿素是由CO(NH2)2分子构成 D.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A物质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②过程主要发生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选填“软水”或“硬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小英同学用某铁合金样品做了如下实验:称量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求: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g;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填粒子名称)。A图中“”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14.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甲乙丙丁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水的组成探究CO2性质探究燃烧条件(1)实验甲中,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补充C试管实验,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2)实验乙中,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_____产生。可以得出结论:水由_____两种元素组成。(3)实验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体现了二氧化碳_____性质。(4)实验丁中,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某金属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与实验](每步反应充分进行)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将该金属元素的氧化物(MO)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其总质量为76.6g(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55.0g);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浓盐酸,待装置内空气排尽后,称量装置E的质量为200.0g;④点燃酒精灯,待D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⑤称量装置E的质量为205.4g。[问题讨论](1)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3)经过分析与计算,得出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误差分析](4)若D中样品未完全反应,则测得的M的相对原子质量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拓展探究](5)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可以利用该实验验证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则需补充测量反应后____装置(填字母)的质量。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____________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______,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

________________

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______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是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乙图中m值为26﹣2﹣8﹣2=14,选项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选项B错误。C、由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铁原子中质子数是26,选项C错误。D、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是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是铁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A【解析】

A、由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t1℃时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所得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A错误;B、由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乙,所以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故C正确;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选A。3、C【解析】

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不符合题意;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虽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溶解其他物质,故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会溶解,符合题意;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观察到瓶口冒白雾,不是白烟,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

A、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包含了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水操作,沉淀、过滤、吸附除去难溶于水、有颜色和气味的物质,几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消毒过程利用氯气等物质的氧化性进行灭菌,涉及化学变化,A选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做硬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选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氢气,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其中b管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试管收集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为淡蓝色,C选项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不仅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还说明了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会发生改变,D选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以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查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的软化方法,考查电解水的结论。以水为载体进行综合考查,识记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的软化方法、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

电解水实验用直流电做电源,实验时常常会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验证负极生成气体时,在点燃前要验纯。【详解】A、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B、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氢气,能燃烧,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不正确;C、该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选项不正确;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6、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选项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D选项a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故答案选择B考点: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微粒结构示意图7、D【解析】

A、天然纤维是天然存在的纤维,而聚乙烯则由人工合成,故A错误;B、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聚乙烯不属于合成纤维,故B错误;C、合成橡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聚乙烯不属于合成橡胶,故C错误;D、塑料的种类较多一般为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聚乙烯是其中的一种,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

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有氢元素组成,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y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y为甲烷,z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x、y、z分别是CO、CH4、H1.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对于可燃性的气体往往是通过检验其燃烧产物对它们进行鉴别.9、B【解析】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氮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稀有气体。故选B。【点睛】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10、C【解析】

A.元素不能论个数,尿素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此选项错误;B.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C.尿素是由CO(NH2)2分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D.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能结合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明矾;过滤;(2)物理;(3)硬;浮渣少,泡沫多.【解析】

(1)由流程图可知,A起到沉降的作用,为絮凝剂,故A为明矾;操作①可分离固体和液体,故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2)水的净化流程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②为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故该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3)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出现较多浮渣;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0.49.8%【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氢气,可以求算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硫酸的质量。(1)由质量守恒可知,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11.4g+40g+200g-251g=0.4g;(2)设:生成0.4g的氢气需硫酸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982x0.4g98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9.6g200g×100%=9.8%答:(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4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A变化I碳原子和氧原子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2KMnO4K2MnO4+MnO2+O2↑【解析】

(1)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图可知,A为混合物;(2)由图可知A到B产生新的物质,所以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保持不变。(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加热可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14、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水雾氢、氧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提供热量、隔绝氧气【解析】

(1)实验甲中A和B,其他条件相同,溶剂的种类不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性质,补充C试管实验,A和C,其他条件相同,溶质的种类不同,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溶质的性质;(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所以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水雾产生,可以得出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水雾;氢、氧。(3)实验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性质,故填: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4)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故填:;提供热量、隔绝氧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