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总分:150时间:120分钟)总分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口语交际(听说)(10分)1、听写。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宣传口号之一。请注意听,然后用楷书或行书把这八个字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里(2分)2、听一则莆田新闻,完成下面填空题。(3分)3月10日至30日,我市有______万人重点人群接种甲流疫苗,此次接种对象是全市______、______,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及教职工,孕妇等。3、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问题。(5分)(1)他们讨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0分)(一)古诗文背诵(10分)4、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1)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7)“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容易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面对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9)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从李白的这句诗中脱胎而来的。(10)古代诗人很喜欢写柳,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含“柳”字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18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1)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B(1)其如土石何(2)惧其不已也C(1)本在冀州之南(2)虽我之死D(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曾不若孀妻弱子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是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同?(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愚妄的行为,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9-10题(10分)乌鸦:一部人类史的乡野传说[英]博里亚·萨克斯魏思静译凡尔赛宫巨大的拱形窗前,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特尼正在梳理垂落腰间的秀发,一只油亮的乌鸦悄无声息地停落在她洁白的衬裙上。传说中,绝代艳后不仅原谅了这只狂妄无礼的乌鸦,还赠送给它美味的面包屑,以表示“王室与动物之间的友好”。然而,这只曾让欧洲公爵们羡慕不已的乌鸦,在1793年玛丽皇后丧生于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之后,成了民众口中死亡的象征。一身黑漆漆的颜色,嘴角些许银色须毛,修长的双腿,喙尖和尾端呈现的魅惑曲线,加上啄食腐肉时似笑非笑的神态,的确让乌鸦衍生出巫婆的诡异媚态。在公元前的宗教传说或民间轶事里,乌鸦往往以威风凛凛的神灵助手形象出现,更是萨满教的膜拜对象。中世纪教士们的长袍一律使用黑色,便源于乌鸦代表神秘力量的经书记载。17世纪,人类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乌鸦和其他大自然的“原始居民”逐渐成为隆隆机器声中的牺牲品。公元1666年的伦敦大火成为乌鸦从神坛跌落为殉道者的起点。伦敦桥下一家面包店的失火引发了持续一周的灾难,烧毁了13000户人家。乌鸦成群结队从乌烟弥漫的城市上空盘旋而下,啄食街上遍布的烤焦尸体。尽管某种程度上,它帮助人类避免了一次瘟疫的暴发,但在悲痛的居民眼里,乌鸦永远丧失了被敬重的理由,成为登记在册的“可恶歹徒”。17世纪末,数量巨大的鸦族因和人类争夺资源,被认为是人类现代化中的叛逆者。猎杀乌鸦之风在欧洲大陆盛极一时。鸟枪、毒药的进步,使射杀乌鸦成了时髦的消遣。它还因强健的体格,成了为战争准备的改良热兵器的试用靶子。即使在工业化相对迟缓的美洲大陆,乌鸦也被看作“文明世界的眼中钉”。它拿庄稼当点心的饮食爱好,引起农场主们的不满情绪。175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议会规定,每名拓荒者只有猎杀12只乌鸦,才能取得边界线的土地。不过,强大的繁殖能力仍使大城市中的乌鸦数量有增无减。耸立的烟囱喷出浓稠的黑云,伴随黑压压的鸦群迅疾掠过钢筋水泥缝隙里的天空,是柏林在工业革命里的特有景象。希区柯克的电影曾经数次描绘乌鸦与人的冲突,数目庞大的鸦群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灾难。1985年至2001年,东京的乌鸦数量从7000只3.7万只。量多、嘴大、个儿肥的东京乌鸦,与因失恋而彷徨街头的主人公相映成趣,成为《东京爱情故事》等日剧里的特色情景。生物学家认为可以用温室效应来解释城市化中的乌鸦数量增加:工业生产排放过量二氧化碳,全球变暖的显著气候变化是乌鸦从候鸟成为城市“留守者”的主要原因。环保学家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人类泛滥的生活垃圾,富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为乌鸦提供了盘踞大城市的食物源。“消费时代的大清洁工”——乌鸦,被认为严重影响了市容的美观。东京等大城市利用高科技的资源化设备,实施垃圾回收程式,切断乌鸦食物源。例如,宾馆、餐厅要求使用大型的生活垃圾处理器,先通过洗碗槽,将残羹剩饭全部“吃”进去,然后进行全封闭的自动化运作。过程中,长生的能量不仅可以发电,处理器“吐”出的剩余物还是上等肥料。或许,乌鸦没有想到,它居然成了人类处理生活垃圾的动力。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古老的乌鸦被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各色解读,它的家族史也就成了“一部人类史的乡野传说”。9、人们对乌鸦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比喻,请你概括写出其中四种。(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7世纪欧美国家捕杀乌鸦与当今日本对乌鸦的宽容态度,你觉得哪种做法更好?请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28分)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然后挑了几株最壮实的准备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眼里是渴水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有些犹豫。但看到孩子眼里灼灼的光芒,终于点了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大、挖得深。树苗栽种下了,孩子拎着一只小水桶,一拐一拐地到不远处的水塘里拎水,给树苗们浇了个饱。以后,孩子每天都拎着水桶,吃力地打来水,浇灌那棵差点被丢弃的小树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认为儿子在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反正家里也没有能力供这个孩子读书,就让他种树玩吧!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竟也长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每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自己亲手挖坑种的小树苗,也是只浇一桶水。小树一天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到秋天,它甚至比别的树都高大壮实。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这上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脸上的笑容都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这一年孩子十二岁了,个子比他七八岁的同学还要矮。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不管在谁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茁壮更挺拔。几十年过去了。残疾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在文坛上,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家乡有至县城的人,都为家乡出了这么一位大作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成了名人后的一年,他回到家乡。他的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这些年,她一直住在老屋里。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地就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他是乘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在村头他就下来自己走路,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那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使他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搂在怀里。他在家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陪着母亲说话,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坐。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得意,她平静地笑了:“其实娘早就知道。那棵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儿,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出去了,我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每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棵树童子尿啊!”他一下子怔住了。原来母亲早就知道了这一切,原来母亲早就懂得儿子的心,既然你像一棵小树苗一样钻出了地皮,母亲又怎能不给你一次长大长高的机会呢?文中那位残疾小孩是如何成长为著名作家的?请根据文意简略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母亲望着孩子,有些犹豫。”。请说说:母亲为什么犹豫?(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搂在怀里。”,请说说,那棵特殊的树,具有哪些特殊的含义?(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的残疾小孩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述之。(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名著赏读(10分)15、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5分)(1)《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他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搞争最终以惨败告终。(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16、请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字数不越过100字。(5分)(1)请简述《水浒》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直接原因和经过。(2)请概括《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主要内容,并写出你获得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10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是多么美妙,多么和谐!为了让同学们对大自然有进一步的了解,班主任决定在班上开展“拥抱大自然”活动。作为班级一员,你的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17、在搜集与大自然有关的谚语的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谚语。如“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请把你搜集到的谚语写在横线上(写一条即可);也可以根据观察自创一条谚语,只要符合生活常识即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自然的启示”活动中,小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他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但还没有写完整,请你根据前面的句子,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要求:句式相同,前后内容衔接合理,字数大致相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遇害;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四季是大自然的一部乐章,花草是序曲,树木是音符,风霜雨雪是它的主旋律。在“大自然与四季”摄影活动中,小兰以“桃花朵朵开”为拍摄主题,把家乡桃花成型的美景拍了下来——桃花娇艳,如画如诗,蜂蝶欢舞,游人惊叹。那么,你看到的是哪些景色?请你确定一个拍摄主题,并把要拍摄的美景用文字详细描述出来,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60分)20、当你看到或听到某些事时,往往会有某些情感反应,如高兴、愤怒、忧伤、憎恶等等;往往会有某种行动;或者有某种思考。请以“当我看到(听到)__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主选择“看到”或“听到”(选一个),并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当我看到母亲的眼泪的时候”、“当我听到鸟儿鸣叫的时候”……(2)文体自选。(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10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参考答案1、激情海西和谐省运2、30小学生初中生(1)中学生该不该谈恋爱?(2)示例:中学生谈恋爱不好。中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谈恋爱,谈恋爱没有不影响成绩的。4(1)学而不思则罔(2)家书抵万金(3)沉舟侧畔千帆过(4)蜡炬成灰泪始干(5)燕然未勒归无计(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0)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D6、(1)凭你的力气,边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私心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2)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的子孙,凿石挖土,用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妻子是担忧关切的语气智叟是讥笑责难的语气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愚公是不明智的。移山时费力,只凭人力是难于实现的。寓言最后不得不错夸娥氏二子之力来完成,这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且移山还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如搬家、开路或绕道而行来得容易。死亡的象征诡异的巫婆神秘力量的代表可恶的歹徒现代化进程中和叛逆者大自然的清洁工(任选四种)10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宽容态度好。乌鸦也是人类的朋友,能为人类啄食腐烂食物,清洁大自然;就算它有时与人类争夺资源,它也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因为它也是地球上的一种生命。人类在对乌鸦采取宽容的态度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且乌鸦的存在也为人类留下一部“乡野传说”11、残疾小孩因为残疾,家里又穷,所以母亲原来没有让他上学读书。后来因为残疾小孩执着地把一棵本来失去生存资格的小树苗培养成材,母亲被他的精神感动了,便送他上学。而他经过努力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12、母亲认为那棵被她丢弃的树苗是难以成材的,但是看到孩子渴求的眼光,她又不忍心拒绝,因此她犹豫了。13、那棵特殊的树,象征了他不向命运低头、不懈地努力奋斗的精神;那棵特殊的树,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的理解的深沉的爱。14、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人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努力可以获得机会;努力可以创造辉煌。文中的残疾小孩正是成功的典型。15(1)普通的人力车夫拥有一辆自己的车(2)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1)原因:鲁智深要解救林冲经过:林冲被刺配沧州,鲁智深暗中跟踪,发现押解的公人折磨林冲。鲁智深知道两公人要害林冲,便先奔野猪林,等待着杀两公人救林冲。两公人在野猪林正欲向林冲下手,鲁智深突然跳出,及时救下了林冲。(2)主要内容:蚊子凭借叮咬本领打败了狮子,之后,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临死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