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礼记》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虽有佳肴

《礼记》《礼记》二则

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新课导入知识备查

《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本文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虽有佳肴第一则字词积累嘉肴()弗(

)学

兑命(

学学半(

)教()学相长()yáoyuèxiàozhǎngjiào

f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意停顿自由诵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

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吃,品尝表否定:不代:嘉肴味美好处最好的道理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教学自我勉励困惑自我反思因此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故曰:教

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因此教导教学促进学习学习表推测因此,教学与学习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通假字《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古今异义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穷苦,艰难)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健壮的,有力的)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提高今义:增长)一词多义学其学学半()学学半()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动词,教导动词,学习代词,它的副词,表示推测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味美。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词类活用倒装句:其此之谓乎。(“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其谓此乎”。)文言句式内容探究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学相长教和学的关系

。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内容探究3.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课文解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这种论证方法叫做“类比论证”。问题探究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引用论证:再次强调“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说明力。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本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主旨归纳艺术特色1.运用类比手法。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大道之行也第二则大道之行也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字词学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货恶其弃于地也(

)幼有所长()

男有分(

)谋闭而不兴(

)jǔmùɡuānwùzhǎnɡfènxīnɡ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课文解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同“举”,选拔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培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名词作动词,以……为亲同“鳏”,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职分,职守女子出嫁只是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守,女子有归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阴谋,干坏事的想法兴起这叫作作乱害人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是理想社会。通假字1.选贤与能(通“举”,选拔)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而长的路)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归宿今义:回来)3.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一词多义独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副词,单,只老而无子的人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名作动,以……为亲,以……为子)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中年人)词类活用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判断句,“也”表判断)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宾语前置)特殊句式课文解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写“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总结全文。内容探究——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1.文章中提到的“大道”和“大同”分别指的是什么?——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2.“大道”的内涵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由德才兼备的人担任社会的管理者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3.本文“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敬爱父母、疼爱子女的心意扩展到他人身上,使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关爱。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本文“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4.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况的反映,其中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险,这正是人们迫切追求理想社会的原因。内容探究1.归纳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选贤举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人们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人们道德水平提高,天下无恶。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拓展探究·“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薄赋税,均贫富——洪秀全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和谐诚信友善互助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主旨归纳艺术特色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纲领性的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家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总结全文,折射现实拓展延伸孔子名言: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参考答案: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多使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颇有韵律美,其间道理易于让人理解、接受。“货物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偶句,结构整齐,增强语势,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使文章的论证更加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