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虽有嘉看导学氮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虽有佳肴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体会文言体裁一“记”的特点。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熟读并背诵课文。

3、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实践,付诸行动,教学相长。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

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2、了解背景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本文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3、文体常识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

“记”,《礼记》即对“礼”的解释。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知其旨()嘉()肴()自强()

教学相长()学()学半兑()命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句。

虽()至道()自反()善()

困()是故()自强()旨()

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然后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导航】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以读对停顿:如主谓间需稍停顿;动

宾短语中,动宾间应稍停顿;介宾后置时,其前应稍停顿;宾语前置时,其后于

主语间应稍停顿;转折连词前稍停顿;承接指示代词后要停顿;根据语气助词确

定停顿节奏。

示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你能否试着翻译课文?把翻译不清楚的句子写下来,全班讨论。

【导航】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最大区别在于,文言词语以单音节构成。文言词

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弗食,不知(知道)其旨也”;有的用换

字的办法解释,如“弗(不)学,不知其善(好处)也”。

【合作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文本探究

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能具体解说一下吗?

3、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4、课文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兑命》的语句?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说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两者之间是什

么关系?

三、综合探究

6、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7、你能具体说说本文在语言和说理上有什么特点吗?

8、读完本文后你有哪些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提示:从教者的角度

或学者的角度)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非问无以广识②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②君子学必好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

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

【乙】文:

【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体会一词多义现象。

弗学,不知其善也。()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人不知而不愠()弗学,不知其善也()

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兑命》日()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体会古今异义现象。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今义:

②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

④虽有至道古义:今义:

4、“其此之谓乎?”这是个什么句子,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了解先贤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感受大同

世界的美好。

3、认识实现社会理想的艰巨,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

精神和智慧,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

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

篇名,该书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2、文学常识

四书:《》、《》、《》《》

五经:《》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选贤与能()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男有分()谋闭而不兴()货恶其弃于地也()

2、准确解释下列词语

大道之行也()亲其亲()

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文意。

4、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合作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文本探究

1、“大同”社会的特征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并作讲解。

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2、那么“大同”究竟是怎样的社会面貌?请找出有关文句回答。

4、文中提到的''大道”“大道之行”“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和认识?

三、综合探究

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6、文章结尾能折射出现实社会的情形吗?

7、课文是如何阐述“大同”社会的特点的?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8、本文不是诗歌,读起来却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这是为什么?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

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

弗学而能。(《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

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

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曲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弗学而能弗:

⑵其次务施报施:

⑶玉不琢,不成器琢:

⑷人有礼则安安:

2、《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

。(原句)

3、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六欲”是指»

4、翻译下列句子。

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⑵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二、写作提升

某市森林公园决定公开招聘一名高级管理员。几轮测试之后,1000名应聘者

中有三人因分数相等同时进入复试,总管招来他们说;“有一只小山羊跑到了三号

林区,你们一齐出发,谁抓住了这只山羊,谁将被录用。“三人奉命来到三号林

区,甲首先发现了山羊,乙用物击伤了山羊,丙抓住了受伤的山羊。

请你预设一下招聘结果,并以总管的口吻阐明理由。字数100字以上。

【当堂检测】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