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stractTheselected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Thenursingeffectandcomplication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andanalyzed.Aftergroupingnursingbyindividualizednursingmodeforthehospital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beforediagnosiscaneffectivelyshortenthefirst-aidtime.Forpatientstotakeemergencymeasurestostriveformoretime,caneffectivelyreducetheprobabilityofoccurrenceofcomplications.Keywordspersonalizednursing;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emergencynursing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在临床上的病死率很高,此病发病较急,必须采取院前急救措施来提升患者的生存可能性。AMI患者往往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或者持续性缺氧、缺血,引起心肌坏死。AMI患者院前急救对于患者存活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采用个性化护理已经成为了对AMI患者院前病症改善有力支持。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为相关病例诊治提供指导,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55例患者,男性28例,年龄在52~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2??.3)岁,女性27例,年龄在5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4)岁;对照组55例患者,男性29例,年龄在51~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5??.7)岁,女性26例,年龄在5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具体细节:(1)出诊。接到120报警急救之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到院前集结准备出诊;(2)现场急救。护理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对患者身体进行详细检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待专业医师评定病情之后采取急救措施,包括:现场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血液抗凝、血管扩张、镇痛等措施;(3)吸氧。吸氧浓度控制在38%~45%之间,吸氧的流量约为5L/min,确保患者身体氧份需求。早期开展吸氧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利于患者安静稳定。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和三通管等药物建立静脉通路,缓解患者心肌缺氧缺血、梗死等症状。根据患者情况肌注哌替啶、吗啡等药物缓解患者梗死面积扩大、心肌缺血缺氧症状。采用硝酸甘油进行血管扩张,并用于减轻血管负荷,进而改变支循环;若医师确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则立即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控制。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从及时出诊、急救护理、心理护理、转运护理等实施:(1)及时出诊护理。及时出诊护理考验医护人员和急救室接待人员之间的配合,做到出诊急救护理主要应从加强医护人员和急救室接待人员之间的交流和规范出诊流程等措施。规范出诊流程要求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控制和培训,护理部门制定出考核机制,规范护理人员出诊流程。急救站接到就诊电话之后,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做好准备,迅速派车接收患者。救护车出诊之后护理人员迅速联系家属询问情况,并指导家属做好救护车达到前急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2)急救护理。护理人员达到现场之后,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保持急救现场安全,禁止患者移动。患者完成穿刺之后给予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护理人员需做好应急处理准备。(3)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比较急,并且伴有较强烈的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心理,极易出现消极情绪,可能引起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医院开展急救。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激励患者树立起治愈决心。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快速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加强沟通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4)转运护理。现场处理完毕之后,需转运患者,转运过程中给予患者转运护理,首先将患者固定在车上,防止因为车晃动出现患者移位,转运开始之后通知医院做好患者接收工作,转运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做好静脉通路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处理好并发症,若患者清醒则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现在患者已经安全,等到达医院便可做进一步的治疗。转运途中护理人员尽量安抚好患者,让患者保持安静、情绪稳定。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针对护理人员出诊时间、患者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从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和转运成功率等方面进行评价。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北曜疾睿???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2结果2.1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比较经本院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2.2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以及转运成功率比较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以及转运成功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2.3并发症统计结果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较急,病情严重者很可能出现死亡,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多种护理模式研究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护理,必须尽量节约时间,并以此改善患者的预后,传统急诊救护护理比较注重护理效率,护理更加注重缩短护理时间,简化护理流程。传统护理模式虽然在医院急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改善的空间。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主要是寻找出水肿位置、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早期症状变现,以此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和危害。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察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以及转运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