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单元素养检测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单元素养检测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单元素养检测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单元素养检测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单元素养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检测(一)(第1章)(7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坛中会发生很多变化,下列变化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数量先增加,然后其增长受pH的影响B.发酵液的pH有所降低C.坛内氧气增多D.若温度过低,发酵时间会延长【解析】选C。乳酸菌的数量先增加,然后随着乳酸含量的增多,其增长受pH的影响,A正确;乳酸菌无氧呼吸不断产生乳酸,使发酵液的pH有所降低,B正确;乳酸菌是厌氧菌,坛内是无氧环境,因此氧气不会增多,C错误;若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则发酵时间会延长,D正确。2.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曲霉可以用于酱油、柠檬酸、凝乳酶的工业生产B.接种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C.用于发酵工程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或单倍体育种获得D.可以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对单细胞蛋白进行分离、提纯【解析】选A。黑曲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黑曲霉可以用于酱油、柠檬酸、凝乳酶的工业生产,A正确;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B错误;用于发酵工程的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获得,C错误;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可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分离,而代谢产物则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D错误。.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 ( )【解析】选C。从接种后到密封前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让酵母菌进行繁殖,其数量因为受到氧气的影响,会呈“S”形增长。.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排)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到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高压蒸汽灭菌加热结束后,让其自然冷却后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出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A错误;倒平板时左手拿培养皿,用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皿盖,B错误;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C错误;由于平板倒过来放置,所以用记号笔标记时应记在皿底,D正确。.《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酿制烧酒的过程以糯米或粳米等蒸熟,酿瓮中七日,……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酿制时“瓮”应装满后密封B.“糯米或粳米”中所含物质只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C.在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七日”中,水和酒精是同时产生的D.发酵过程中密封不严,醋酸菌将酒精转化为乙酸使酒“酸败”【解析】选D。酿酒时,“翁”应装满2/3的糯米或粳米,剩余1/3空间内的氧气,有利于酵母菌的快速增殖,A错误;“糯米或粳米”作为酵母菌的培养基,为其提供了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B错误;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乙醇,不能同时产生水和酒精,C错误;发酵过程中密封不严,能够导致醋酸菌的污染,同时醋酸菌在氧气的作用下,会将酒精转化为乙酸,从而使酒“酸败”,D正确。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8.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C.平板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解析】选C。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A正确;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B正确;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但不是均匀分布,C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口正确。【补偿训练】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判断接种操作和划线纯化是否成功的方法一般是A.显微镜检查视野中是否有杂菌污染B.观察划线是否规范,灭菌是否彻底C.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长出菌落D.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否一致【解析】选D。如果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混有了杂菌,则在培养基中将出现不同的菌落,因此判断接种操作和划线纯化是否成功的方法一般是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否一致。7.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分离、鉴别的营养基础,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及琼脂B.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都要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C.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解析】选A。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等特殊的营养物质,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需要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要琼脂,A错误;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都要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B正确;筛选和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C正确;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可鉴定为分解尿素的细菌,D正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C.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解析】选D。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防止其他微生物混入“正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因此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B正确;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是用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自养型微生物要用不加有机碳源的培养基,D错误。8.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是因为土样不同B.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再接种土样菌种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C.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鉴定可以用酚红指示剂,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NH3,培养基中酸性增强,指示剂将变红D.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相同的土样进行实验,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生物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解析】选D。A同学获得的菌落数目远多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中被污染,A错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错误;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鉴定可以用酚红指示剂,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NH3,培养基中碱性增强,指示剂将变红,C错误;如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污染造成的,可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相同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D正确。教师专用【补偿训练】教师专用【补偿训练】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过滤膜过滤膜A.发酵初期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发酵初期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发酵后期的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D.发酵后期的pH升高【解析】选B。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正确;果醋制作需要氧气,所以发酵后期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让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果醋发酵后期产生乙酸,使pH下降,D错误。.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解析】选A。稀释涂布平板法不但能分离微生物,还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错误;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B正确;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C正确;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10.下面表格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成分含量蛋白胨10.0g乳糖5.0g蔗糖5.0gKHPO242.0g显色剂(伊红美蓝)0.2g琼脂12.0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A.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该培养基不能分离筛选出大肠杆菌C.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蛋白胨换成尿素D.若需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伊红美蓝换成酚红指示剂

【解析】选A。伊红美蓝是鉴定大肠杆菌的试剂,因此该培养基从用途上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由于表格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很多,可供多种微生物生存,因此该培养基不能分离筛选出大肠杆菌,B正确;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则需要保证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即将蛋白胨换成尿素,C正确;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使用酚红指示剂,D正确。教师专用教师专用【补偿训练】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以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①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环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②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③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能用于计数,④错误。11.据报道,在某餐馆就餐的多位客人均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出动,在该餐馆采集样本,并进行培养、检测、鉴定,最终发现该餐馆使用的筷子未经严格消毒,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数量严重超标。据此判断,工作人员选用的培养基按功能分,应属于 ( )A.选择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解析】选D。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根据题意,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通过培养,使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数目增多,最后确定其中含有大肠杆菌等菌种,按功能分,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D正确。教师专用教师专用【补偿训练】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种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灭菌D.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解析】选C。发酵工程中培养基、发酵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所需菌种需要从自然界中筛选,或者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来获得。12.(2021•天津高二检测)鞣质(单宁)是一种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的中药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为探究鞣质对自然界中生存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某科研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接种到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上,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丙 丙含糅质的完全培养基 对照组A.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B.由图中结果可知,对鞣质的抵抗能力乙细菌〉丙细菌》甲细菌C.为排除杂菌污染,本实验还需设置未接种细菌的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D.接种前,可以用显微镜计数法判断三种细菌接种量是否相等【解析】选C。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一般选用的灭菌方法为干热灭菌;采用该灭菌方法灭菌的一般是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A正确;由图中结果可知(根据菌落的大小),乙细菌对鞣质具有非常强的抵抗能力,可能是乙细菌能够产生分解鞣质的酶;鞣质对甲细菌的杀伤能力强于丙,故对鞣质的抵抗能力乙细菌〉丙细菌>甲细菌,B正确;为排除杂菌污染,本实验还需设置未接种细菌的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未接种细菌的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C错误;显微镜计数法是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故接种前,可以用显微镜计数法判断三种细菌接种量是否相等,D正确。.(多选)蓝莓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利用蓝莓可生产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酱(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榨汁前需先将新鲜的蓝莓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以防止被杂菌污染B.检测发酵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将蓝莓酒流经发酵装置生产蓝莓醋时,发酵装置中消耗。2、产生CO2D.蓝莓果汁要煮沸,玻璃瓶要用沸水或酒精消毒,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以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解析】选A、B、D。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冲洗,然后除去枝梗,以避免枝梗在冲洗时引起蓝莓破损,被杂菌污染,A正确;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蓝莓醋生产过程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将蓝莓酒流经发酵装置生产蓝莓醋时,发酵装置中只消耗O2,但不产生CO2,C错误;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的,以家庭生产玻璃瓶装蓝莓果酱为例,蓝莓果汁要煮沸,装蓝莓果酱的玻璃瓶要用沸水或酒精消毒,装瓶时瓶口通过火焰,从而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D正确。.(多选)如图所示为发酵罐装置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放料【IA.冷却水的进口是3,无菌空气的进口是4B.代谢产物的积累或酸碱物质的消耗不一定引起pH发生变化C.若此装置用于谷氨酸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技术上的关键区别是通气量D.图中5损坏,对于无氧发酵来说产量将显著下降【解析】选A、D。冷却水的进口是4,无菌空气的进口是3,A错误;代谢产物的积累不一定引起pH发生变化,B正确;谷氨酸发酵过程需要氧气参与,所以发酵的关键区别是调节通气量,C正确;图中5为搅拌叶轮,把无菌空气打成细小的气泡,增加溶解氧、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若搅拌器损坏,对于无氧发酵来说产量影响不大,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8分)15.(12分)网络上流行一种自制酸奶的方法:①将牛奶倒入玻璃杯,放在沸水中加热10分钟;②降温到42℃,每杯牛奶加入0.15g酸奶发酵剂;③用干净小勺搅拌均匀,在杯子外封上保鲜膜;④在42℃下保温5小时后,放在4℃冰箱中冷藏1小时。请回答相关问题:⑴牛奶在沸水中加热10分钟,属于(填“消毒”或“灭菌”)的方式,你推测酸奶发酵剂中含有的成分是,第②步降温到42℃的目的是,第③步封上保鲜膜的目的是、。(2)为了进一步提高酸奶的品质,有人提议对酸奶中的菌种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并设计如下操作:①配制培养基:培养基中除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还需添加的特殊营养物质是。②接种:用接种环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的方法称为,接种前后接种环都需要经过_进行灼烧灭菌。③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12小时。④观察并记录结果: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分类。⑶酸奶中的多种活菌对健康有益,若要检测不同酸奶中各种有益菌的数量是否达标,可采用_法,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量。【解析】(1)牛奶在沸水中加热10分钟属于消毒;酸奶发酵剂中成分主要是乳酸菌;沸水加热后降温到42℃的目的是避免高温使菌种失活;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后,封上保鲜膜的作用是:避免杂菌掉进去,同时也要构建一个无氧环境,抑制好氧杂菌的生长。⑵①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乳酸菌属于细菌,培养基还需添加的特殊营养物质是维生素。②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使用接种环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使用接种环接种前后都需要在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④对微生物进行初步分类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3)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但形成的菌落可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形成的,所以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量低。答案:(1)消毒乳酸菌避免高温使菌种失活避免杂菌掉落构建无氧环境

⑵①碳源、氮源维生素②平板划线法火焰④大小、颜色、形状(3)稀释涂布平板低教师专用0⑵①碳源、氮源维生素②平板划线法火焰④大小、颜色、形状(3)稀释涂布平板低教师专用0芽孢的方法。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孢子、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2)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②过程10mL90mL9niL3次9mL定量样品无菌水无菌水无菌水倒人牙霉素4D利福平国庆大霉素(1)大肠杆菌与寄生虫、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⑵图1过程③中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是'②过程10mL90mL9niL3次9mL定量样品无菌水无菌水无菌水倒人牙霉素4D利福平国庆大霉素(1)大肠杆菌与寄生虫、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⑵图1过程③中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是图(3)统计样本菌落数时,为什么同时需要做多个培养皿?(4)根据图2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若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时混入其他杂菌B.该菌落中细菌数量过多所致C.该菌落为抗性突变菌落D.实验所用三种抗生素均失效【解析】(1)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寄生虫、真菌是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⑵图1为检测饮用水大肠杆菌含量的过程,即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故过程③中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四种菌落分布图中,A、B、C都得到了单菌落,且菌落分散,是稀释涂布平板法,D是用平板划线法得到的结果,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故选D。(3)统计样本菌落数时,需要做多个培养皿,分别计数,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4)分析图2实验结果可知,使用青霉素的透明圈最大,说明青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故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若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混入其他杂菌或该菌落为抗性突变菌落,故选A、C。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稀释涂布平板法D(3)分别计数,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4)青霉素A、C菌悬液固定面积用无菌棉取样菌悬液固定面积用无菌棉取样।■小组]二喊沙底)手机马桶屏幕按钮小融②尊手机马桶屏幕按钮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该实验需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⑵据图分析,两小组均采用法接种,该方法需要(多选)。A.接种环B/酉精灯C.移液管D.涂布器E.无菌水⑶通过观察菌落的,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小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是:。(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2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个/平方厘米。该实验对照组该如何设【解析】(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根据题图分析,该实验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用到的工具有酒精灯、移液管、涂布器、无菌水等,不需要接种环。(3)不同的菌落形态、大小不同,图示两小组调查的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有多种形态的菌落,即存在多种微生物。两小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因为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4)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48+50+52)+3X102+0.1X10+(5X5)=2X104(个/平方厘米)。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2)稀释涂布平板B、C、D、E(3)形态、大小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教师专用0(4)2X104取培养基涂布0.1mL教师专用0【知识总结】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教师【补偿训练】(2019•昆明高二检测)红梨醋饮属于绿色健康饮品,其制作流程如图:

新鲜红梨汁果酒果醋新鲜红梨汁果酒果醋请回答:⑴在①过程进行旺盛时,②过程往往不能进行,原因是⑵对②过程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时,常用的划线工具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4次,至少需要灼烧划线工具次。⑶为检测生产用水中的大肠杆菌含量,每次将200mL水样过滤后,取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重复3次。将3个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挑选色的菌落进行计数。平板上目的菌菌落数分别为32、292和36,据此可计算出每升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为个。若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结果会偏高,原因是。⑷桉树油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其挥发性强,难溶于水,用桉叶提取桉树油常用法。【解析】⑴②过程需要的微生物是醋酸菌,为好氧菌,而①过程为酒精发酵,需维持无氧条件,醋酸菌无法生存。(2)常用接种环对微生物进行划线分离和纯化。在进行平板划线时,初次划线前及每次划线后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若划线4次,需灼烧5次。(3)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所以应选择深紫色的菌落进行计数。由于292偏离平均值太大,应舍去,因此每升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为(32+36)-2-(200X1:「)=170个。若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由于显微镜下无法判断死菌和活菌,死菌也被计数,造成结果偏高。(4)由于桉树油挥发性强,难溶于水,因此提取桉树油常用水蒸气蒸馏法。答案:(1)酒精发酵旺盛时为无氧环境,而醋酸菌为好氧细菌,无法生存(2)接种环(或接种针)5(3)深紫170死菌也被计数(4)水蒸气蒸馏18.(12分)(2020•全国I卷)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淤,泥无菌水甲稀释涂挑单菌多次高效接种布平板落接种筛选降解S淤,泥无菌水甲稀释涂挑单菌多次高效接种布平板落接种筛选降解S的菌株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甲、乙培养基均属于培养基。⑵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X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u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倍。⑶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答出1点即可)。⑷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无菌技术和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⑴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由图中③④过程可知,甲为液体培养基,乙为固体培养基,所以乙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Y为琼脂。甲和乙培养基可以用于筛选能降解S的菌株,因此均属于选择培养基。⑵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UL稀释后的菌液,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根据计算公式:细菌细胞数=(C+V)XM可知,稀释倍数M=2X107XV+C=2X107X100X10-3:200=104(倍)。⑶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后,可能会抑制菌株的生长,从而造成其对S的降解量下降。(4)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的细胞数,可以取淤泥加无菌水制成菌悬液,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进行计数。(5)甲和乙培养基均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成分。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琼脂选择(2)104(3)S的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会抑制菌株的生长

(4)取淤泥加入无菌水,涂布(或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5)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补偿训练】【补偿训练】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振藩培养若干天后,污水池中测定各瓶中有机化普污泥样品合物A振藩培养若干天后,污水池中测定各瓶中有机化普污泥样品合物A的含量 &初萍四rR穴选择尸;尸;番重复名次.直至获得目的苗固体培养基⑴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填“需氧”或“厌氧”)型。⑶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填“增加”或“减少”)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填“增加”或“减少”)。(4)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⑸转至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前一种方法接种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这种工具在操作时采用的灭菌方法是。(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造成。⑺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6倍的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⑴有机化合物A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2)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应该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微生物。【解析】(1)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因为除了化合物A,没有其他的氮源和碳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振荡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减少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如此操作,可以补充营养物质,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加。(4)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5)接种用到的方法一般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前一种方法接种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或接种环,这种工具在操作时采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