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昭阳区第一次初中毕业诊断性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在一个簇新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如涓涓(juān)细流般洒在桌上的食材上,这些美食由一个年轻的厨师侍候着,他的出神入化的烹饪技艺让人心旷神怠。厨师_________着调料,仿佛这一切信手拈来,每一道菜都被他驾驭得恰到好处。他缓缓拧(nǐng)开瓶盖,浓郁的香味_________在空气中。与此同时,孩子们无精打采地从床上爬起,被异想天开的念头驱使着,飞窜(cuàn)到餐桌前,期待着一顿丰盛的早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天伦(lén)之乐,_________着家的温馨和幸福。这里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只有蜗行般的平静和幸福。就在这顷刻,似乎一切烦恼都消散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谊,是多年风雨同舟的经历的积淀。生活,就在这些细小而美好的瞬间里,被_________了无限的色彩和活力。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涓涓(juān)细流 B.拧(nǐng)开 C.飞窜(cuàn) D.天伦(lén)之乐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新 B.心旷神怠 C.驾驭 D.异想天开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掂量盘桓渲染赋予 B.打量盘桓沾染赋予C.掂量游荡沾染给予 D.打量游荡渲染给予4.对文中划线的句子,语病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成分残缺 B.搭配不当 C.语序不当 D.前后矛盾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_________①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②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③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④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有一种时光叫青春,我们曾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体会(1)“_________,_________”的萧瑟与孤寂,也曾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感受(2)“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与奔放。面对未来,我们既要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豪情,也要有(3)“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青春的路上,有迷茫,有困惑,但更多的是无限的可能和希望。让我们带着满腔热血,勇敢追梦,不负韶华!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某班举行“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致敬梦想,从那些我们易于做的事情入手,有同学搜集了一些材料,将其作为梦想的起点,请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本报讯(通讯员李学军)3月14日上午,昭阳区凤凰街道举行2024年春季入伍新兵欢送仪式。凤凰街道主要负责人对入伍新兵表示祝贺,并希望新兵到部队后珍惜荣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要求街道人武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及时了解入伍新兵到部队后的情况,为家长排忧解难,确保新兵入伍后安心服役。据了解,自2024年春季征兵工作开展以来,凤凰街道坚持以完成高质量征兵工作为目标,提早谋划,广泛发动,狠抓落实,共征集新兵11人。材料二本报讯(记者苏秀)3月20日,昭阳区举行向2023年立功受奖士兵集中送喜报仪式,向15名荣立三等功的士兵及其家属送上喜报。受奖士兵家属带着荣誉感和自豪感领取喜报。“希望弟弟再立新功!”受奖士兵李文好的哥哥领到喜报时开心地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次领到弟弟立功的喜报非常开心。举行集中送喜报活动是对军人荣誉的珍视,有助于让军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材料三7.请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20字以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就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著阅读(4分)阅读《儒林外史》中的情节回答问题。片断一: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因自小看见他长大,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批注】王冕的行为和选择,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追求个性自由、保持独立人格的典范。片断二:又过了六年,母亲老病卧床。王冕百方延医调治,总不见效。一日,母亲吩咐王冕道:“我眼见得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作官,作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那些作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作官。我死了,口眼也闭!”【批注】9.(1)圈点批注是读书常用的方法,请根据【片断一】的批注示例,对【片断二】中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进行批注。(不超过50个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名著中你最欣赏的女性形象是谁?挑选一人进行评价。(2分)《朝花夕拾》《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临写与鉴赏(4分)10.请仔细观察下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体将它们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11.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其《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书法特点“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下列体现欧阳询书法特点的一项是()(2分)ABCD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4题。(4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B.“不得控”,天气寒冷,连弓也拉不开,将士们已经放弃练兵,饮酒作乐。C.“瀚海”“愁云”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D.“胡琴”一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但仍能感受急管繁弦的场面。13.试分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愧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①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②谨受教。”注释: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1)秦王怫然怒 怫然:_________ (2)挺剑而起 挺:_________(3)臣闻之曰 闻:_________ (4)此大德也 此:_________15.翻译下列语句。(4分)(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选文【甲】【乙】,请对文中唐雎的人物形象予以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你从选文【乙】信陵君与唐雎的对话中收获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8分)无言之美(节选)朱光潜①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②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③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④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⑤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这句话讲得通俗一点儿,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不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是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⑥意既不可以完全达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吗?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⑦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⑧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节选自《无言之美》)18.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中“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在第⑧段中引用大量的文学作品,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写作目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选文探讨“无言之美”,结合阅读体验,请谈谈你对无言之美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10分)云南看云沈从文①云南因云而得名,可外省人到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外,就再也不会单纯地来欣赏它的美丽了。②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去南,或住在云南。③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做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无性格可言,然而橘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④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其是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⑤而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使再美丽一点,对于多数人,似乎毫无意义可言。⑥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地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⑦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知我们在云南,除了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观众人数多,批评好,正说明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使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我意思是如果一种可怕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一部分优秀分子所梦想,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做讲演的、习理工的……出路打算也都只顾眼前。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⑧我们如真能够像卢先生那样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战争已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之所以能忍受,不只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我们责任那么严重而且又那么困难,所以多数知识分子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做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道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⑨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选自《沈从文随笔》,有删改)21.题目是“云南看云”,可为什么在第③段用大量笔墨来写全国不同地方的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文章,回答括号里的问题。(2分)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⑦段中说得到赞美不是艺术家的最终目的,应当有更深的意义,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更深的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简要说说作者写《云南的云》的深远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40分)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题目一:翻过那座山题目二:_________的色彩要求:(1)若选题目二,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024年昭阳区第一次初中毕业诊断性检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D2.B3.A4.C5.B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7.(2分)昭阳区举行新兵欢送与士兵荣誉颁奖仪式。8.(2分)示例:(1)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军入伍。(2)大学生投身军旅,为国家的安全和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二)名著阅读(4分)9.(4分)(1)(2分)母亲的话语体现了对官场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提醒王冕在追求仕途成功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潜在的风险和代价。(2)(2分)略(三)临写与鉴赏(4分)10.(2分)字体大小均衡,占位适当,无错别字。11.(2分)D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4分)12.(2分)B13.(2分)这两句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14.(2分)(1)愤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