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2024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W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A.X>W>Y>Z B.X>Y>W>Z C.W>X>Y>Z D.Y>W>Z>X2.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个铷原子中有37个质子B.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D.铷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b2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属于合成材料B.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D.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CO2等物质5.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序号ABCD需区分的物质空气和二氧化碳黄金和18K黄金尿素和硝酸铵蚕丝和涤纶第一方案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方案二通入澄清石灰水分别取样,放到石棉网上灼烧,观察颜色分别取样加水,观察是否溶解方案观察颜色A.A B.B C.C D.D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20%的硫酸,加10mL水后体积为20mL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扇风助火--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9.今年两会最大热点莫过于“救命药进医保”,医保话题随即登上热搜榜。喜树碱是一种植物抗癌药物,用于肠胃道和头颈部癌等有较好的疗效。其化学式为C20H16N2O4,下列关于喜树碱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四个元素组成B.该物质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相同C.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D.该物质是由2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10.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1)在丙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2)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的实质_________,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水分子。(3)比较氢分子和氧分子的相同点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石灰石是重要的矿石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中碳酸钙有剩余:________(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3)试计算出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铭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化学问题,请你和他起回答:(1)喝汽水后,人常会出现”打嗝”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2)修理汽车的师傅手上沾有了油污,用汽油洗洗就干净了,原理是____________。(3)家中卫生间内铁质的置物架生锈了,置物架生锈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有关;为了防止生锈面积扩大,他建议先除锈再采取______________的防锈方法。(4)公共场所常配有干粉灭火器,灭火时拉开保险销,喷出大量干粉。它灭火的原理是______。14.如图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结束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气球的体积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____;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____(选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在中间”)。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兴趣小组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刚变红瞬间又褪成无色。讨论并猜想。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猜想二:可能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猜想三:可能是酚酞溶液在滴入过程中被O2氧化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______。取3mL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3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得到NaOH溶液的浓度与酚酞溶液褪色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①根据图2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②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若用做实验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在______之内。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5.5min酚酞溶液褪色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O2___(选填“有关”或“无关”)(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6.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拿来一瓶标签有破损的试剂瓶,如下图,里面盛有一种无色溶液。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一:CaCO3;猜想二:CaCl2;猜想三:Ca(OH)2;猜想四:Ca(NO3)2。(讨论交流)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均呈中性。(实验探究)为验证其余猜想,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此无色溶液为Ca(OH)2溶液。(表达交流)(1)实验一的现象是_________。(2)实验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实验三不能证明猜想三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拓展迁移)(1)实验四中的X溶液可以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2)取用化学试剂时为防止标签受损,倾倒液体时应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详解】Y、Z与盐酸不反应,则Y、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X、W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X、W>H>X、Z,则只要验证Y、W、X、Z的金属活动性即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Y能与Z的硝酸盐反应,则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强,X能与W的硝酸盐反应,则X的活动性比W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W>Y>Z。故选A。【点睛】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2、C【解析】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不符合题意;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水和甲烷,不符合题意;C、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对于化学知识的推理,平时要求学生熟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B【解析】

A.由铷元素的汉字名称可知,它属于金属元素,由其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37,即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故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正确。

故选:B。【点睛】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4、A【解析】

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B、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C、农药施用后,在农作物中残留,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说法正确;D、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CO2等物质,说法正确。故选A。5、B【解析】

A、空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B、18K黄金指的是黄金含量75%的合金,会与硝酸银反应,加热后固体颜色也会改变,两种方法都能鉴别,故B正确;C、尿素和硝酸铵都易溶于水,分别取样加水,观察是否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故C不正确;D、蚕丝和涤纶的颜色相同,不能鉴别,故D不正确。故选B。6、B【解析】

A.直接用“水”这种说法表示水这种物质,是宏观意义表述,不符合微粒观,A选项错误B.氧气和碳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人员和他经过光合作用又可以生成氧气,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C.氦虽然最外层电子数是2,但已达到该层最大电子排布数,属于稳定结构,而镁的最外层最多可排8个电子却只排了2个,是不稳定结构,C选项错误D.加入水之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则硫酸的密度也会发生改变,当密度不再为之前的密度时,则体积不为原先的两倍,D选项错误故选B7、A【解析】

A、油是可燃物,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燃烧更旺,没有隔绝空气,解释错误;B、扇动时空气流动,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解释正确;C、薪即为可燃物,釜底抽薪就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解释正确;D、钻木取火,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释正确。故选A。【点睛】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具备其中一个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8、B【解析】A.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故选B。9、C【解析】

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该物质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6:4=4:1;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所以该物质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相同,故错误;C、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6):(14×2)=4:7,可见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正确;D、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10、D【解析】试题分析:A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可说明氧气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此项不正确。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呈酸性的碳酸;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酸性。此项不正确。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此项不正确。D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所以可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此项正确。所以应选D项。考点:物质的鉴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个氢分子分解为2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分解为2个氧原子每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解析】

(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在丙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为:(2)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的实质:1个氢分子分解为2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分解为2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水分子;(3)比较氢分子和氧分子的相同点: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它们的相同点是每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3、44.480%【解析】

(1)由实验1、2可知,5g矿石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1.76g二氧化碳,10g矿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3.52g二氧化碳,如果实验3中的矿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5.28g,它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4.4g,所以第3、4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2)因为第3次反应已是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产生,故第四次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的第三次的一样多,即m=4.4;(3)设第1次实验中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解之得:x=4g,1.76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1)第三、四次矿石有剩余;(2)4.4;(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氧气、水刷漆隔绝空气(或氧气)【解析】

(1)汽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此时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从汽水中析出,排出体外,造成人体“打嗝”;(2)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所以可用汽油清洗油污;(3)铁生锈需要同时接触氧气和水,所以铁生锈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防止生锈就是隔绝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可以通过刷漆的方法,隔绝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4)干粉为不燃物,覆盖到可燃物表面后,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目的。14、变小物质是可燃物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向左偏【解析】

实验时,白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后,瓶内氧气消耗,气压减小,气球收缩,因此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

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空气进入瓶中,则天平指针向左偏。

故填:变小;物质是可燃物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向左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越大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3.5min取3mL3%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3滴酚酞溶液,轻轻振荡无关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NaOH+HC1=NaCl+H2O【解析】

(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2)①根据图2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②由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酚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