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2、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大一统 D.开元盛世4、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视教育5、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7、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从这一时代起,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文中的“这一时代”开始于()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9、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0、考古学家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很美很实用B.我国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完整的古文字C.甲骨文是字母文字的起源D.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工艺成熟11、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陈胜、吴广起义12、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两宋历史的短暂 B.少数民族的崛起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民族政权的并立13、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4、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A.道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儒家学说15、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1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17、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大动荡和大变革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18、导致西晋王朝迅速衰落下去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萧条 B.社会上层的腐败C.西晋皇族的混战D.少数民族的反抗19、“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B.善于纳谏C.节俭治国D.重视人才20、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隋唐时期”的内容时,整理了如下资料,请你为他们的学习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A.早期国家的建立和社会变革 B.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1、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22、“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23、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2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繁荣)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制度建设)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文化发展)材料三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开放与兴盛的唐朝》(3)根据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唐朝文化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国家兴盛所需要具备的因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比弱于秦,而扰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以天下之大,而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嘉裕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谓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说明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3)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4)材料二中的作者是哪朝人?议论的是哪段历史?(5)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3、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请回答:(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3)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发的展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B3、B4、A5、B6、A7、C8、C9、A10、B11、D12、D13、A14、A15、C16、D17、B18、C19、D20、D21、B22、D23、B24、B25、A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举例:(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文化)唐诗繁荣。影响: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3)“大进”阿拉伯帝国的风俗习惯、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对唐朝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玄奘西行求取佛经,吸收外域文化。任意1点“大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日本模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等。任意1点(4)国家统,政治稳定;制度创新:经济、文化发展;对外开放。任意2点2、(1)宋真宗,契丹族建立的辽。(2)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等钱物。澶渊之盟。(3)背景:宋军打退辽军,辽军请求议和,由于宋真宗害怕战事,主张议和。评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