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2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本词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形象,咀嚼涵咏,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感受词人的报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愤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英雄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辛弃疾,姓什么?

请大家用“辛”字组词:艰辛、酸辛、辛辣、悲辛。

这些词,几乎就是辛弃疾一生的写照了。连他自己也这样自嘲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

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

遇乐》)

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

怎么总轮不到他呢?那么辛弃疾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辛酸、悲辛、艰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走近辛弃疾。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一)、注意事项:

1、掌握生字读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3、充满感情的朗读;

(二)、教师配乐范读

提示:同学们勾画出不会或易读错的字词,结合注释理解词的意思,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三)、字音

遥岑.(cdn)玉簪.(zdn)螺髻.(ji)妒.鱼(hi)堪脍.(kudi)

揭.英雄泪(wen)

(四)、学生朗读,找出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

提示: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明确:

上阕:愁恨

下阕:休怕羞可惜忧愁

(五)、作者用怎样的方式将这些字词连接起来的?(小组讨论,抽两位同学上来将导学案

中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明确:

(张翰一一弃官归家

许汜一一谋取私利

用典抒情

划备一一雄才大略

桓温---时光流逝

(六)、再次诵读,体会词中那一个字最能展现作者的情感?

明确:意。

1、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作者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

日、孤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意境,来烘托“登临意”。

2、以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3、用典抒情。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

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三、合作探究、知人论世

黄梨庄在《词苑丛谈》卷四中说道:“辛稼轩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请结

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及作者生平,用一句话概括辛弃疾“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

气”的原因并简要说明

明确: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说明见导学案中的作者介绍。

四、合作探究、鉴赏佳句

请选择你认为最好的句子加以赏析。(小组讨论评比,推出组中最好的赏析)例: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

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比喻),来表现忧愁和愤恨。同时“愁

恨”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方法:解释+艺术手法+情感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南方楚地的天空,

晴朗无云,滔滔的江水岁着天空而流去,秋日丝毫没有边际。这句诗开篇领起下文,寄情于

景,渲染了一种宏大壮阔的气氛,奠定的感慨激越悲凉壮阔的基调,表达出作者一种悲壮的

情感。

师:很好。请大家记下关键词”奠定的感慨激越悲凉壮阔的基调,表达悲壮情感”。有请下

一组。

生:我们组赏析的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句话是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

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眺望,''落日"暗指黑暗将至,“断鸿”是失群的孤雁,这里指北

国移民,''江南游子”是作者的自称,这句话寓情于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抒

发豪迈之情一一不能建功立业的感情做铺垫,抒发了作者为山河破碎的感慨与悲痛,抒发自

己仕途失意的情感。

借景抒情景物描写:天空、大江、青山、楼头、

断鸿、落日、游子

动作描写:看、拍、会、登张翰一一弃官归家许汜一一谋取私利刘备一一雄才大略桓温

——时光流逝用典抒情愁恨休羞、可惜、忧愁

师:说得好,对他们组的分析有补充吗?

生:老师,我觉得这里的江南游子和我们平时读到的游子有区别。从导学的材料中可以看出:

这里的江南游子不但有思乡之情还带有国仇。因为作者的家现在仍被金人占领,给我们增添

了悲痛感。

生:“玉簪螺髻,献愁供恨”写山峰像美女的玉簪和发髻一样,而这美丽的远山却在金人的

手中。这两句不仅有感慨和悲痛,还有满腔愁恨,并且这种比喻也很新颖。具体的手法说不

上来。

师:修辞是比喻且新颖,而手法叫寓情于景或以情驭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

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比如说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

这样的手法。

师:既然这里就有了悲痛感,那么作者在看吴钩,拍栏杆又体现了什么呢?生:“把吴钩看

了,栏杆拍遍,”,这话用了借代的手法,吴钩是宝剑,杀敌报国用的武器,而今只能闲置腰

间,无处用,表达了作者空有满腔豪情,但却报国无门的愤懑及忧愁。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在表现手法上还有动作描写。两个动词“看、拍”把一个高大魁伟的英雄折磨得

忧愤难当、泪流满面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生:更多的要表现词人的“恨师:其实“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词人的动作和心情

是激烈的,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它的灼热和跳动。

生:我们讨论的是“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揭英雄泪”。请谁人唤来美丽的女子拭去英雄

的泪水,照应前文“无人会,登临意”。“红巾翠袖”借喻志同道合的人,表达了作者无人理

解的孤独心情。

师:刚刚XX同学讲到,红巾翠袖做自己的知己。过去的男人喜欢和谁做知己呢?读书人的

追求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才是文人的梦想,士大夫们的梦想,他们渴望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出做将入做相,那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尤其像辛弃疾这样的

人,二十二岁就开始为光复大宋而努力,拉起一支一千人的义军,带领着这一千人和耿京合

并,希望为大宋效力,但是路上出了叛徒,辛弃疾一个人跃马横刀把叛徒追上,三日后一头

一颗落地,有着这般豪情壮志的辛弃疾他想不想和一个小女子一起歌花吟月?生:不想。

师:对,即使想那肯定也是他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最后却只能“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

报英雄泪”,英雄不得志时往往躲入哪里?

生:我想可能躲在一个清静的地方或者繁华的青楼。

师:对,躲进青楼之中抒发自己的愤怒,派遣自己的孤独寂寥之情。譬如关汉卿,要做一粒

锤不烂炒不爆的铜豌豆,还有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些都是文人士大夫得不

到重用的一种痛苦无奈的表达,这个组的同学非常深刻。很好!还有哪个组。

生:词中讲到张翰和许汜都以“休、羞”,表否定态度的词语,说明他做官不会贪图享乐、

谋求私利;讲到刘备和桓温的时候用的是“羞见、可惜、忧愁”,表羞愧的词语,说明他感

慨壮志难酬、时光流逝的痛苦。做官的能兼济天下、以公忘私就是英雄。

师:和现实联系得很紧密嘛!XX同学讲了四个典故来说明辛弃疾是英雄。用典的方法有哪

些呢?

生(齐读导学案):明用、暗用、侧用。师:用典的作用呢?生(齐读导学案):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

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近体诗有字数限制,诗句应力求经济)

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提到“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揭英雄泪。”你觉得

辛弃疾是英雄吗?为什么?在你心中还有那些英雄?

明确:

《说文解字》:英者,聪明秀出;雄者,胆力过人。

《现汉》: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②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③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

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生:是英雄。他会功夫,能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他有一腔报国

志,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都不忘初衷。

生:我认为辛弃疾是英雄。他生活在朝廷偏安一隅的南宋,也就是他所承载的家国沦丧之痛

铸成了辛词豪壮而悲凉。他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破阵子》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腔悲愤溢于言表。无不流露出他的英雄气概。作为词人他敢于书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词作,抨击朝廷的软弱。他不为此颓废,而愤发为词,无不表现

出英雄气概。

生:我觉得他是英雄。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收复失地和抗击金人入侵。少年时期,率领50骑

兵深入敌营活捉叛徒张安国。此等豪情壮举、大无畏精神世间几人有?然而他也是悲哀的,

空有满腔热血无处洒,只能在黑暗中叹息,沉默中憋屈。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想着曾经

如火如荼的战场,哪怕还剩下最后一点力气也希望能拿着剑、戟去战场拼杀。正式这样一位

壮志难酬的英雄怎不叫人钦佩。

师:有认为辛弃疾不是英雄的吗?

生:我觉得不是英雄。虽然辛弃疾一生立志收复失地,但他最后还是空有一生报复。面对这

如此羸弱的国家,不思进取的君王,却还要执着的坚持,这样做是无济于事、徒劳无功的。

我觉得在那样一个年代中要爱国是毋庸置疑,但要谈到忠君,就得多加思考。良禽择木而栖,

是辛弃疾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师:“良禽择木而栖”说得好,看来选择明主是当时社会是否成为英雄的关键。师:其实,

是不是英雄我们主要看其人的品德品格、个人才能、为谁做事。当辛弃疾登上赏心亭那一刻,

我们就看到了一位悲痛和愤慨的英雄。古代文人登高、游览必要吟诗作赋,要么伤春、悲秋,

要么发思古之幽情,要么思乡怀人,要么抒家国身世之慨。秋天里青天、流水、远山、落日、

孤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

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

自己的“登临意一一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

痛和愤慨。(生齐读课文)

师:各位同学,有人说,没有人在写书,每个人都在书中写自己,没有人在读书,每个人

都在书中读自己,千年前的辛弃疾把自己的万般豪情诉诸笔端,虽死犹生。今天就让我们为

英雄写点什么吧。

生:曹公,我想对你说“天下动乱,更显你英雄本色。你,一代枭雄,立于世间。你有“日

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