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安全交通风险识别常识_第1页
驾驶安全交通风险识别常识_第2页
驾驶安全交通风险识别常识_第3页
驾驶安全交通风险识别常识_第4页
驾驶安全交通风险识别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驾驶安全交通风险识别常识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前言

----------------------------------世界上每秒有1人受伤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超过120万,约1亿家庭有成员因道路交通事故而致死、致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道路交通伤亡和致残人数将增加60%;从全球统计来看,每25秒就有1人死亡,每1秒就有1人受伤,相当于每天有10架大型喷气客机坠毁(按每架320人计算。)。根据每万车死亡率比较,我国的数字高出一些发达国家四五倍左右。其中,16至45岁的人数占肇事致死人数的比例最高,占84.22%,致伤占89.88%。交通风险和交通事故预防应从“人、车、路、环境”众多因素去分析识别。第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管理做起、从自我做起

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各种事故中的“第一杀手”,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为78.5%,死亡人数为10.7万人,每天约有300人死亡。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居世界第一;从2001年开始,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过10万人。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尚属道路交通发展中国家,人、车、路、环境等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可能还会上升,因此如何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减少交通违章,降低人员伤亡事故,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身应尽的义务。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非机动车、行人交通风险识别的几个方面

一切交通规则适用于“道路”,不仅机动车驾驶员应当遵守,行人不遵守就有可能造成伤害,正确识别参与交通风险行为,是“关爱生命、减少伤害”

的前提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第六十一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第六十二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第六十三条)。这些规定简单地说就是“各行其道”。可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在法定的“道路”上并不具备“同等条件”。问题是,法律虽然规定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但还是有人在参与道路行为时,不看信号灯违章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违章穿越马路、违章翻越隔离带、不走人行道路行驶在机动车道内,所以说“各行其道”是减少交通事故伤害唯一“途”径“。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非机动车、行人有下列违章行为之一的,有造成交通事故伤害的风险:

1.行人、自行车行经路口闯信号或不听指挥强行通过的;2.行人在设有中心隔离设施和行人护栏的道路上钻越、跨越设施护的栏;

3.在人力三轮车、自行车上非法安装机械动力装置的;

4.行人通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或不遵守交通信号的。在设有人行天桥、人行通道和漆画人行横道线处100米范围内,不走天桥、通道、横道的;

5.人力三轮车、人力车闯禁行路的;6.自行车违章带成年人的;7.骑电动自行车时速超过20KM/h8.骑自行车走快车道的;9.醉酒后驾驶非机动车的;

10.非机动车行经有信号控制路口不按规定线外停车的;11.驾驶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的;12.非机动车载物、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13.驾驶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双手离把或手中持物的。

14.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15.行人横穿道路不走人行横道的。第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扒开护栏抢马路

一、行人不安全行为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孩过马路有“绝招”

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人争当“跨栏者”

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8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过马路不走斑马线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9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马路闯红灯,与生命儿戏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机动车交通风险识别

1、预防疲劳,杜绝疾病驾驶调节好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预防第二天疲劳困乏,给驾驶车辆造成精力不集中等不利于交通安全的风险隐患。感冒、高血压、眼睛不适、身体个别疼痛等症状,或因病服药期间,不仅分散影响驾驶者的精力与体力,也会驾驶者的测距、辩色的能力下降,并削弱驾驶者应急能力,成为违章肇事的直接隐患。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2、酒后驾车风险大饮酒后,酒精对人体的中枢神经起到麻醉和抑制作用。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驾驶者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处理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为0.75秒。饮酒后一是驾驶者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敢发生误差;二是反应时间增大2到3倍。由于酒后肇事在我国交通事故里造成伤亡比例很大,因此,交通法对饮酒开车按严重违章执法。

3、一天中行车的风险时段交通专家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的时段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三个“危险时辰”值得注意。第1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工作和劳累,驾驶者的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这段时间本是以午休调整肌体的时间,即使无暇午休,也应停车打盹或做暂短休息,千万不要赶时间开疲劳车。

黄昏时分下午5时至7时光线由明转暗,驾驶者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易造成交通事故,带来伤害。另外,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出行时由于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对来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此时正值下班后交通高峰时期,人、车争道,回家心切,朋友聚会等,人与车的行走(驶),速度快,违规多,这也是造成交通事故伤害的主要风险。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这段时间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处于麻痹的状态。现在都市夜生活丰富,这个时间段的人大都刚聚会后返回,身心极度疲劳,这些都是潜在的交通事故风险。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常见夏季行车风险夏季高温风险注意事项①高温天气极易造成轮胎突爆、电路损坏和制动系统失灵等一些复杂变化,要多注意保持正常车温。停车时,尽量选择阴凉处,发动车后最好等确信车况正常再走②地面高温常常出现沥青路软化和油化,尤其是下坡过长和车速过快时,会出现刹不住车的情况,要及时判断仪表变化和根据驾驶常识相应减速,随时排除不利安全行车的因素。③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如在行驶中犯困,请靠边停车稍事休息后,再继续驾车行驶。④不要在开车时喝水、吃冷饮等影响安全行车的行为。⑤女性司机在驾车时不要穿没鞋带的凉拖鞋、高跟鞋或者厚底的松糕鞋。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⑥随着炎热夏季的来临,针对高温、湿热等情况,必须保证夏季车辆行不要在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在车内睡觉,应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⑦学会选择墨镜。墨镜颜色过深会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有研究表明,当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所以切忌不要选择颜色过深的墨镜。⑧驾驶员注意不要带病和疲劳开车,更不能开“霸王车”、“情绪车”和酒后驾驶。第1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夏季复杂天气及雨水带来的风险

①做好夏季复杂天气下安全行车的思想准备。由于夏季天气复杂多变,时或烈日当头,时或倾盆阵雨,时有暴风骤雨来袭,给夏季车辆行驶带来了困难,需要驾驶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应付夏季的复杂天气,做到合理安排出行线路和时间。②夏季遇风雨天行车时。司机的视线受阻,视距较近,尤其是遇到较强的暴风雨,雨刷器不能及时刮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使司机的眼前一片模糊。所以,在雨天行车时,除了要保证车辆机械正常之外,还要降低车速,打开防雾灯,随时感觉和观察雨刷器、刹车系统、大小灯光及轮胎气压,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疏忽酿成交通事故。③保持良好的视野。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如果后挡风玻璃有霜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霜气,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防止车轮侧滑。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因此,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如果是后轮侧滑,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纠正,切不可打反方向。⑤低速挡缓慢行驶。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无论道路的宽窄、路面状况好坏,雨中开车尽量使用二或三挡、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的时速,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如需停车时,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轻点刹车,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避免由于刹车过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⑥防止涉水陷车。当车经过有积水或者立交桥下、深槽隧道、漫水路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时,首先是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过排气管的高度,如果超了,应选择其他路线绕行;如水深只淹没少半个轮胎,可以挂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气通过,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车辆熄火、发动机损坏。⑦不宜加速超车。雨中行车,要随时注意前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绝不可因前车速度慢而加速超车。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各车道的车速相对较高,司机的视角变窄,加上路面湿滑,强行越线超车时,稍动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极易造成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引发车辆侧翻等意外事故。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8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⑧防止行车中撞人。由于雨中的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有时还为了赶路、争抢换车横穿猛拐,往往是车辆临近时惊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机措手不及。遇到这种情况时,司机应减速慢行多鸣笛,耐心避让,必要时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防止撞倒行人。⑨车陷泥坑的自救方法。下雨天或在油区土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者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以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19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冬季行车注意事项

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1、冬季气候特征

冬季季节性恶劣气候,使它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季节特征。比如:低温、冰冻、雪雾天气等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和行驶安全。

2、冬季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因为天气寒冷,人们的手脚不如夏天那样麻利;另一方面,驾驶员穿得多,也影响驾驶的各个动作操作。还有冬季的夜晚来得早且持续时间长,加上雨雪雾天增多,视线不好和路面湿滑的情况常常同时出现,使驾驶的危险系数增加不少。

3、冬季不同道路行车的注意点

⑴乡村公路,路面通常有落叶和积水,温度低的地方可能有部分路面结冰。如果我们高速行驶中突然发现前面有情况,采取紧急制动,因为附着力小,车子的刹车距离可能会是平时的好几倍,而且容易发生甩尾、打转的危险,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第2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⑵溜滑路面行车注意事项

在溜滑的路面上,汽车起步要挂入二档,缓慢抬起离合器,而用一档起步反而容易打滑,原因是一档的传动比大,车轮圆周力可能大于地面附着力。

在溜滑道路行车,要尽量少用行车制动器,不许采用紧急制动的方法减速。当汽车驱动行驶发生侧滑时,应稍微抬起并稳定加速踏板,若无效迅速反复拉动驻车制动器。要尽量减少停车的次数,以防止尾随车辆因路滑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当汽车上坡打滑时,不要急于采用停车的方法,应稳定加速踏板,让车轮滑转溶化冰雪,然后再停车。下车后用木方、石块或三角垫块塞住车轮然后处理车轮前的障碍,增强轮胎的附着力,使汽车得以安全通过。

在溜滑路面会车时,要提前减速,选择安全地点让路或提前停车,不可勉强会车。转弯时应降低车速,尽可能地增大转弯半径,以减小离心惯力,避免侧滑。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4、冬季车辆启动运行的维护

⑴在冬季气温较低首次启动发动机时应当适当预热发动机,至少等发动机冷却水温达到40摄氏度时才能开始缓慢启动车辆,此为第一预热阶段。由于此时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内的润滑油没有达到工作温度,不能发挥充分的润滑效果,造成机械磨损加剧。所以第二预热阶段是在车辆开始行驶的一段时间内(大约10分钟左右)保持低速行驶,并尽量维持发动机转速在2500-3000转/分之间,避免急加速行驶。

⑵从行驶安全考虑,冬季除雾装置是冬季行车应注意的关键设施。如:后玻璃除雾性能是否完好,前除雾风道是否畅通等。由于冬季驾驶室内外温差较大,再遇上较大空气湿度的天气,则玻璃上出现气雾就在所难免。驾驶员的视线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所以车辆除雾装置一定要保持完备。第2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驾驶员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要注意的事项

⑴起步时,应缓抬离合器,油门不宜过大,防止车轮原地滑转或侧滑。如起步困难,可在驱动轮下铺垫辅助物来提高附着力,然后起步。

⑵行驶中严格控制车速,并保持平稳,不可突然加速或减速,严禁空档滑行,行驶中最好多采用预防性措施,少用制动,如遇情况,要采用不分离发动机的制动法或间断制动法,不可使用紧急制动,以免发生侧滑。

⑶会车时,应选择宽阔平坦地点,提前降速,加大横向间距,缓行交会,并应避免使用刹车。

⑷超车时,只有在前车主动礼让,而且道路宽阔,视线良好又无危险的情况下方可超车。

⑸转弯时,速度要慢,转弯半径要大,不可急转急回,以免侧滑。

⑹密切注意行人、自行车动态,寒冷季节,人们往往戴风雪帽或用围巾裹头,以致视听不灵,同时在结冰路面上,行人与自行车容易滑倒,所以要放宽横向安全距离,提前预防,以防发生意外。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6、驾驶员在雾天要做到

⑴降低车速,使制动距离小于驾驶员的可见距离。

⑵充分利用各种车灯(如:雾灯、尾灯、应急灯等)提高自身车辆的视认性。

⑶增大跟车距离,防止发生追尾事故。

⑷平稳制动,防止侧滑。

⑸保持档风玻璃干净,确保视线不受或少受影。

⑹不论有无中心线,车辆都不要超过道路中心行驶,以免迎面来车避让不及

,同时,须注意路面行人,非机动车动态,防止意外。⑺雾大不能行车时,车不能停在路口或弯道上。停车时,应开启示宽灯、尾

灯、应急灯,予以警示。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7、冬季不同区域冰雪路面行驶安全

⑴在城区路面上。一般情况下是沿着前车的车印行驶,如果路面全是冰霜要提前选择凹处行驶,避开凸处路面,以防侧滑,产生恐慌。

⑵在乡村路面上。一般情况下同样是沿着前车的车印行驶,如果路边水塘、水沟较多,要选择路中间或较安全的一边行驶,提前选好适当档位缓行,尽可能不要停车,如果再重新起步麻烦很多。

⑶适时使用防滑链。在冬季冰雪天气行驶的车辆,出发时带上防滑链十分必要。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不能怕吃苦,怕麻烦。冰雪天在路上安装防滑链是比较辛苦的,但换来的却是安全到达目的地。二是不必有“要面子”心理。别人都没有安装防滑链,就自己安装上“哗啦哗啦”直响,显得车技不好、不光彩。冰雪天道路打滑是一瞬间的事,不能凭侥幸心理凑合着往前开,稍一疏忽,不是下沟就是相撞或者翻车,千万马虎不得!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⑷冬季气温较低,车窗容易上霜结冰妨碍视线,为了使加热装置正常工作,需要保证风挡、侧窗出风口、后窗加热器等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冰雪路面驾车时要与行人、非机动车辆保持距离,防止行人因为路滑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事故。

⑸冬季驾驶车辆转弯时,要特别注意多避开弯道的积雪冰面,在冰面上行驶时,尽量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办法,不可急转方向,更不可在弯道中制动或挂空挡,避免发生甩尾现象。

⑹ABS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制动时的操纵性,即转向能力,由于冰雪等湿滑路面上的摩擦系数很小,ABS对缩短制动距离的作用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冬季要谨慎驾驶,高速行驶或者跟车太近都容易发生危险。

⑺冬季停车要注意选择地点,尽量避开坑洼潮湿处,以免积水成冰冻住车轮。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安全带:最重要的安全装备

作为汽车安全的基本保障设备,安全带主要的功能在于当事故发生时,限制驾驶者或乘员的位置,避免发生人员与车体其他部位的碰撞伤害,降低事故对人员的伤害程度。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在业内有一种说法,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起到的保护作用是90%,加上安全气囊后是95%,而如果没有安全带的帮助,安全气囊的这5%功效都很难说。根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万名驾驶者因为使用安全带而保住性命。而在国内忽视安全带的功能发生惨剧的事情不胜枚举,对于那些曾被安全带从鬼门关救回来的人来说,安全带绝对是汽车安全中最重要的设备。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近年来安全带的设计除了传统惯性束紧式安全带外,更有先进的预张紧式及束力限制式安全带。预张紧式安全带我们比较常见,而束力限制式安全带则可以进一步的保护人在事故发生时,由于安全带束力过大产生的胸部及颈椎的伤害。其设计的方式是当安全带束紧的同时,当束力达到某一力量以上时,安全带系统会稍许的松开,使束紧的力量不会再升高的设计方式,使人的胸部所受的冲击力以及颈部的折弯力不至于过大,是一种更先进的安全带保护系统。就从目前的轿车市场来看,大多数产品对于安全带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安全带设计技术。如丰田4700,采用了束力限制,三点式车感与带感复合式前、后座椅安全带,极大的提高了安全带对驾驶者和乘客的保护能力,增强了车辆的行驶安全。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8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命的0.7秒——绝非危言耸听如果您没系安全带,当汽车以90公里/小时的时速撞上一个固体时,您知道在最初致命的一秒钟内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吗?

第一个十分之一秒,前保险杠和鬼脸撞毁。

在第二个十分之一秒内,车后轮离开地面,汽车前部车体开始变形、跳起,挡风玻璃剧烈地震荡。虽然汽车大架已经停止下来,但汽车的其他部件仍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前行。这时司机出于本能伸直双腿支撑(减轻前进的势头),但双腿在膝关节处断裂。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29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命的0.7秒——绝非危言耸听

在第三个十分之一秒中,方向盘开始破碎,并且方向盘轴已接触到驾驶员的胸腔。在第四个十分之一秒中,汽车前轮损毁,汽车厢体在继续以每小时90公里前行的过程中开始支解分离。在第五个十分之一秒中,驾驶员的躯体被方向盘轴刺穿,肺部开始出血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3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致命的0.7秒——绝非危言耸听

在第六个十分之一秒的强烈冲击,使驾驶员的鞋子从脚上脱离出来(虽然他系的足够紧),刹车/离合器踏板散落在脚部周围。汽车大架挤压成原来的一半,当仍旋转的车轮落地时驾驶员的头撞上了挡风玻璃。在第七个十分之一秒中,方向盘轴、车门断裂压在驾驶员身上,但这已经不会再对驾驶员造成任何痛苦,因为他已经死了。这以后的三个十分之一秒对于他来说已无关紧要了。

请系好您的汽车安全带吧!请您/您的司机还是别开快车吧!交通出行风险识别常识第3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儿童乘车一定要系安全带

有不少父母认为,乘车时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怀里,用双手紧抱着孩子就能够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保护。事实上,即使在车速很慢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不一定管用。如果父母懂得一个孩子在高速撞击事故当中产生的冲力相当于一头大象的重量的话,就应该将儿童正确固定在座位上,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安全带的保护。专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安全座椅和安全带的方法也不同。

0岁至4岁的儿童乘车时应坐在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里。因为当两辆汽车迎面相撞时,坐在前向式座椅上的儿童头部先是被甩向前方,并被迫向下朝胸骨方向急速弯曲,接着又向后朝上急速弯曲。成年人的颈部都能够承受这样的张力,但幼小的儿童则无法承受。在由一家保险公司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前向式座椅比后向式座椅发生伤亡或者严重受伤的概率要高5倍。

3岁至10岁儿童应垫高座位并系好安全带。比较大的儿童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