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二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二十中教研联片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1.(2分)《中华文明史》称它“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直立人之一,资料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成为研究直立人的典型标本”。“它”指()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二里头遗址2.(2分)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3.(2分)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西汉文景时期墓)中,发现了一幅纸质地图,地图纸质薄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用细黑红条绘制了山、河流、道路等图形。这一发现证明()A.纸在西汉已经广泛使用 B.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C.西汉已发明可绘写的纸 D.纸在当时仅用于绘图4.(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消失 B.民族矛盾得到彻底化解C.民族性格和意识趋于一致 D.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5.(2分)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涿郡(今北京)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6.(2分)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B.C. D.7.(2分)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明二者都()A.引发了文字狱 B.削弱了儒学地位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损害了国家统一8.(2分)“这一选择的结果…牵制了太平天国的兵锋,迫使它敛收金田起义以来的席卷之势。于是,奔腾湍急的农民战争巨流一下子汇成一片以南京为中心的浅滩。”“这一选择”指的是()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挥师北伐 D.举兵西征9.(2分)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A.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 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10.(2分)袁世凯上台后推行独裁统治教育了革命派,宋教仁于1913年准备北上组阁,但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由此引发的革命行动是()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国民革命11.(2分)“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孙中山12.(2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理解正确的是()A.改变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B.扭转了不正确的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C.抛弃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放弃了中央苏区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13.(2分)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这标志着()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4.(2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曾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承认地主土地私有,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A.社会性质的变化 B.农民对中共的拥护程度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革命性质的变化15.(2分)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材料中国防费用增高的原因是()A.援助朝鲜B.对抗苏联C.“一五计划” D.研制武器16.(2分)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是()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17.(2分)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只有坚持“两个凡是”才是正确的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正确性18.(2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自由民损毁半自由民之眼或骨,则赔偿一明那银”:“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脸,则应割其一耳。”这表明,该法典()A.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利 B.是第一部成文法典C.成为人类宝贵精神遗产 D.促进商品经济发展19.(2分)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宣告人生来是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主张的重要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解放宣言》20.(2分)《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说明《凡尔赛条约》()A.维护了列强与殖民地的平衡 B.加剧了德国与战胜国的矛盾C.解决了战胜国相互间的矛盾 D.维护了战败国家的民族利益二、材料分析题(共33分)21.(6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中国境内的人类在农业未兴盛前,主要以采集为生,辅以渔猎。他们采集的植物大半以干果及水果为主,至于采集的是哪些种类,因为残留物难于在地下保存过久,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具体的情况。至于渔猎的种类,因遗骨比较不易腐化,我们可以检验其品类,大致有所了解。……但当人口增加到采集、渔猎不足以供应足够的食物时,人们就得发展农业了。——摘编自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材料二耕者必有一来一耜一铫,若其事立。——摘自《管子·海王》释义: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摘自《国语·晋语》释义: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材料三九月,(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孝文皇帝上》……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摘编自班固《汉书·景帝纪》(1)(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早期南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农耕遗址。(2)(2分)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产生于哪一时期?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3)(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共同看法和采取的主要措施。22.(10分)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1)(2分)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2)(2分)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3分)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3.(10分)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怀揣着传播天主教和对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材料二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1)(2分)材料一中“迈入大洋时,走在前列的国家”是哪些?迈入大洋之后他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满足对黄金的期盼?(2)(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建立起全球市场”的主要手段。在建立全球市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3)(3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事件有哪些?

答案1-5BBCDA6-10CCBDA11-15ABBCA16-20BBACB21.(1)原因:人口增加到采集、渔猎不足以供应足够的食物。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2)时期:春秋时期。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共同看法:以农为本。措施:注重农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