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版)_第1页
《背影》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版)_第2页
《背影》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版)_第3页
《背影》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版)_第4页
《背影》导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背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学习重点:

1.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2.感悟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学习难点:

作者抓住特定情境展开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独特的表现角度。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

2.品读文中父亲的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体味父亲的形象。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

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

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和父子之

间的深情,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里,父亲看似不经意的爱显得异乎寻常的感人。作者没有平铺直

叙的记叙父子间的故事,而是集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切入点小而寓意深刻。文章的叙述和描写都

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从人文内涵的角度来看,《背影》表现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

至深。

二、预习任务

抓住三个“四”: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父亲说的四句话,来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1.找出文中四次背影的描写?几次背影的出现个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明确: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

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

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

与文章开头呼应。

2.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请你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并体会这些词语所

蕴含的信息。

父亲的穿戴:

走路的姿势:

爬月台动作:

明确:父亲的穿戴:黑、深青一一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一一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一一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

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

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3.找出作者流几次流泪的句子,说一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

明确:(1)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己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2)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千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

“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3)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

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4)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

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5)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

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

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4.请你品味父亲朴实无华的语言。

(1)“事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5)“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

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三、预习检测

1.作家作品填空。

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

文”。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交轲)奔李()横子()挈腐()琐跳)栅栏()拳使()

晒跚()狼耦()蹩锻()崎瘴()粼唐()

3.根据意思写词语。

6()乱七八糟的样子。

出()纷纷落下的样子。

闭()凄凉,萧条,不景气。

(4)()失业在家。

⑸()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6)()衰颓败落。

4.通读课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全文可分成几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5.背影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其中哪一次最让你感动?哪一次刻画得最细

致?

6.文中写了几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情境具体分析。

答案:1.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2.xiesangjuyuxiezhachaipanjisusuchouchutul

3.(1)狼藉(2)簌簌(3)惨淡(4)赋闲(5)迂腐(6)颓唐

4.背影。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引出背影,背影成为贯串全文的叙事线索。

第二部分(第2~6段):回忆往事,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三部分(第7段):结尾抒怀,照应背影。

5.四次。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第二次是车站送别,作者对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那肥胖的身

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

“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面,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在泪光中再次浮现

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开头呼应。最令人感动、刻画最细致的是父亲穿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

时的背影。

6.四次。第一次流泪是回家奔丧,看到家境衰败,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因伤心而流泪;第二次是从父亲

艰难的背影中感受到深切的父爱,因感动而流泪;第三次是因为和父亲分别,依恋、牵挂、不舍而流泪;第四

次是几年不见,泪光中再现背影,因思念而流泪。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文章已背影为线索,主要写了父亲,反映的主题是父爱。

2.《背影》是一篇回忆散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明确: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3.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

明确: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

4.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段):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情景,表现父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7段):别后思念,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怀念之情。

段落层次: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回忆往事:瞥京气氛(别时家境)2-3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画背影(望父买橘)一^

(父子分手),

鼓!1背影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寻找背影

1.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

明确:共有四次

2.四次“背影”各出现在课文什么地方?

明确: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3.比较一下这四次描写背影,作者哪一次写得详细,哪些粗略?哪些是写看到眼前的背影,哪些不是眼前

的背影?

明确:第一次写背影:略写、虚写

第二次写背影详写、实写

第三次写背影略写、实写

第四次写背影略写、虚写

(二)阅读前三自然段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2.第2.3段写什么?

明确:交代“背影”的背景(即家境的悲凉),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

3.“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祸不单行”具体指什么事?

明确:①祖母死了;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4.“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家中光景之“惨淡”表现在哪里?

明确: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表现在:

①变卖典质,还了亏空;

②借钱办丧事。

③丧母和失业

(三)阅读“买橘子”一段

1.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_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

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下来了。

2.这几个动词怎么最为传神?

明确:“探”“攀”“缩”“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

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

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一一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父亲背影的?

明确:作者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

台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吃力地攀爬的困难,写出了强烈的爱子之心,流露了父爱力量的巨大,催人

泪下。

4.“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两个“怕”,各怕什么?

明确:怕父亲见了伤心;怕别人见了难为情。

5.在写作过程中,朱自清除了写父亲买橘子看到的背影这件事情外,还写了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明确: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我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托茶房(一笔带过非常简略)

写作启示:叙事要详略得当。

6.父亲为什么不让儿子去买橘子?买来橘子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真的“很

轻松”吗?

明确:其实不仅不轻松,还很吃力。只是因为爱儿子,吃苦也心甘情愿,所以心里感到“很轻松”。“……

似的”表示“看似……,其实不是"。也许是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以免儿子心里难受。这也表现了父亲

深挚的爱。

7.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明确:〈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8.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

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

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

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

都为儿子着想。

9.“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是为什么?)

明确:“聪明”是反语,表现不理解父爱的自责之情。在此是褒词贬用,是自作聪明,糊涂的意思。

父亲讲价钱,嘱托茶房,都是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自以为是,觉得比父亲还高明,

实在是太傻了!

(四)阅读最后一段

1.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明确: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

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

相见!”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写思念,是为了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化文章主

题。

3.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明确: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

惜别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三、学习写法

1.细节动人。

A父亲的体形、穿戴一一肥胖、黑、深青

B走路的姿势一一蹒跚

C爬月台的动作一一探、攀、缩、倾。

2.语言简洁朴实感人。

(1)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

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

非常简洁。

(2)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

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

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思考: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且饱含深情,试结合相关语句简要赏析。

明确:作者表达强烈的感情时没有浓墨重彩地着意渲染,而是用如叙家常般朴素平实、通俗晓畅的语

言,抒写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如写“我”的悔恨自责一一“我那

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写“我”的动情落泪一一“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显得格外自然、真挚、感人,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又如写父亲“再

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次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甚是仔细”表

明嘱咐的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枝末节都提到了。

这些用语,强调父亲为儿子上火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

好处,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3)感人

①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对父亲深切的感念。

②他终于拣定了靠窗的座位

——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③他将橘子一股脑儿倒在棉大衣上。

----怕儿子路上饥渴。

④他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

----自己放心了,也让儿子放心。

⑤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儿子也舍不得与父亲分离。

思考:体会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建.车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序号的茶房陪我同去,他中令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明确:说定:说而不定,矛盾心理;熟识:熟识;再三:遍数多,不厌其烦,惟恐茶房有半点疏漏;仔细:

嘱咐内容详。

父亲已做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3.详略得当。

(1)第一段思念父亲。

—简略。

(2)第二、三段,家境,南京与朋友游逛等内容。

-----•句带过。

(3)第四段与脚夫讲价,我心中的不满等。

一—较详。

(4)第五段月台买橘。

——最详,用细腻的笔进行描绘。

(5)最后一段深切思念。

----较详。

详略根据中心的需要决定,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内容详写,否则就略写。

4.感情基调——淡淡的哀愁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偿还欠债,满院狼藉,光景惨淡,父亲年老。四次落泪。

5.结构严谨:开篇点题;衔接自然;首尾呼应。

6.主题鲜明:父一爱一子

•链接资料: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

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

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

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思考:(1)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明确:①入微的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②独特的角度-----父亲的背影

(2)根据本文的特点,说一说对你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②结尾方法:照应开头、画龙点睛

③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

④叙事要详略得当

⑤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⑥写人时要运用描写方法:例如: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

四、深入探究

1.文章为何用《背影》做标题?用《父爱》《父亲》《浦口送别》等好不好?

明确:①“背影”可以集中、强烈地表现父爱,它是精彩的瞬间,形象的定格。

②“背影”这个视角很新颖,引人想象其正面形象,开拓想象空间,并且激起情感的激荡。

③“背影”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认识,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④“背影”是全文的一个线索,将作者的情绪和文章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2.热点争鸣:

(1)由于多数学生反对,2003年9月曾传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其理由为:

《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故将《背影》逐出中学

语文新教材。对此你有何看法?

(2)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认为:“《背影》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

了一点。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

我很怀疑。今日的少年应该多读一点坚毅豪壮的作品。”对此你有何看法?

五、拓展迁移

变化的爸爸

4岁:我爸爸无所不能。

5岁:我爸爸无所不知。

6岁:我爸爸比你爸聪明。

8岁:我爸爸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10岁:我爸爸长大的那个时代跟我们长大的时代非常不一样。

12岁:哦,好吧!自然喽,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记不得他的童年。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一个老古板。

20岁:他?我的天!他的陈腐实在是无药可救。

25岁: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应该知道。

30岁: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是怎么想的?毕竟他经验丰富。

35岁:除非我和爸爸谈过,否则我不做任何事。

40岁:我想知道爸爸是怎样来处理这种事的。他如此有智慧,又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如果爸爸还在这儿让我和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糕不

过的事。我本来可以向他学到更多东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爸爸的看法一直在改变,但爸爸的爱一直没有变!

六、随堂练笔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误解过。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父

亲或母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她)的爱。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