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探究课件高中地理新人教版_第1页
水循环探究课件高中地理新人教版_第2页
水循环探究课件高中地理新人教版_第3页
水循环探究课件高中地理新人教版_第4页
水循环探究课件高中地理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水循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导学目标主要内容CONTENTS01课堂导入02预学回顾03活动探究04050607课堂小结课堂达标达标讲评1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指出水循环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黄河水真的是“奔流到海不复回”吗?右图为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景观,黄河下游的“地上河”与水循环有什么关系?进入今天的课堂,我们可以揭开两个谜底。提示:不是。黄河水主要通过海陆间循环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黄河径流将黄河中上游的泥沙带到黄河下游后沉积,形成“地上河”。请你以下面示意图为线索,回顾你预学过的知识【问题】(2)从密云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分析属于“收入”和“支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有哪些。【答案】(1)密云水库、永定河(或潮白河等)。【问题】(1)材料中的地理事物中,属于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的有哪些?【答案】(2)收入环节:降水(潮河、白河)。支出环节:蒸发、下渗(潮白河)。探究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基础探究01】北京主要河流(右图)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它们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再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有两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问题】(4)北京城市规划中将西部、西北部规划为水源涵养地,其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哪些?【答案】(3)海陆间循环。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流域内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问题】(3)从水循环的类型,判断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的循环,并简述判断依据。【答案】(4)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腾。探究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基础探究1】北京主要河流(下图)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它们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再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有两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问题】(2)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答案】(1)砂石覆盖层,间隙大,有利于水体的下渗。【问题】(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体下渗的影响。【答案】(2)砂田蒸发弱于裸田。说明砂层可减弱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基础探究02】读教材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结合宁夏砂田景观图(图甲)、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图乙)、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图丙)。【答案】(3)砂田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砂田主要影响下渗环节。增加地表水、雨水下渗,提升地下水位。【问题】(3)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基础探究02】读教材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结合宁夏砂田景观图(图甲)、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图乙)、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图丙)。图甲图乙图丙【深度探究】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径流量一度明显下降。图Ⅰ示意白洋淀水系分布,图Ⅱ示意白洋淀蒸发量年内变化。【问题】(1)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白洋淀1、2月和5、6月水位偏低的原因。【答案】(1)1、2月降水较少,径流量小;5、6月降水较少,蒸发旺盛。【问题】(2)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2)大量开采地下水,白洋淀水量下渗增多;入淀河流径流量减少。【问题】(3)针对白洋淀面临的“干淀”困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3)跨流域调水;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库截留);合理开采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2.下列现象能正确表示环节⑥表示的含义的是()A.未登陆的台风 B.我国东部夏季的东南风C.我国东部冬季的西北风 D.印度半岛冬季的东北风【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环节①为蒸发,环节②为降水,环节③为地表径流,环节④为下渗,环节⑤为地下径流,环节⑥为水汽输送。【典例示范】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1.有关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降水 B.②表示水汽输送C.③表示地表径流 D.④表示降水【解析】第2题,环节⑥表示水汽输送,我国东部夏季的东南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的水汽。CB1.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图示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挟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探究小结】2.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联系的圈层不同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发生领域不同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过程和环节不同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参与水量不同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得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不利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问题】(1)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这体现了水循环的什么地理意义?【基础探究】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8×1010m3,仅相当于降水总量的16.3%,产水系数很低。右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答案】(1)黄河流域的水体不断更新,流域内的水量处于动态平衡。【问题】(2)材料中的两幅景观图体现水循环的哪些地理意义?【答案】(2)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能不断地向海洋输送物质,是联系海洋和陆地的纽带。探究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问题】(3)以黄河流域为例,列举两例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方式。【活动探究】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8×1010m3,仅相当于降水总量的16.3%,产水系数很低。右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答案】(3)海水蒸发吸收太阳辐射;大气降水时会释放热量;黄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势能转换为动能。【问题】(4)黄河下游水资源短缺,请从水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4)黄河年径流量较小,水资源有限;黄河下游地区人口数量多,工农业较发达,对水资源需求量大,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速度,造成了水资源短缺。【解析】第1题,城市路面大多为不透水路面,不透水路面可将地表水和地下水隔离开来,使得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也不容易上升到地表被蒸发;而自然路面大多为透水路面,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通过渗透相互交换。故城市路面会使得下渗减少、蒸发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选项正确。【典例示范】“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让全国多座城市“倍感尴尬”。图甲和图乙示意两种不同路面水循环环节差异。读图,完成1~2题。1.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增多C.地面蒸发增多 D.地下径流增多B【解析】第2题,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城市不透水路面太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在大雨来临之时,城市中的地表水不能快速排泄出去,从而出现“城里看海”的现象。故只要采取的措施能够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加快地表径流的排泄即可。加大地下水的利用不能增加下渗,无法加快地表径流的排泄;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快速排泄城内积水;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和提高透水路面比例可以增加下渗。故A选项符合题意。【典例示范】“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让全国多座城市“倍感尴尬”。图甲和图乙示意两种不同路面水循环环节差异。读图,完成1~2题。2.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D.提高透水路面比例A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意义含义理解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在水循环系统中,水的连续运动、转化,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气态水、液态水与固态水,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始终相互转化、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有变化;平衡过程中水循环一直在进行进行能量交换水循环对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动力和能量源泉;水循环平衡了海陆之间、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收支进行物质迁移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陆地通过径流向海洋输送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主要通过地表径流等改变地表形态【探究小结】【答案】①海陆间循环②水汽输送③地表径流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的循环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A.a、b、c、d B.b、c、h、eC.d、e、f、g D.e、f、g、h读水循环联系的四大圈层示意图,回答3~4题。4.水循环()A.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 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D.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3.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甲——大气圈 B.乙——岩石圈C.丙——水圈 D.丁——生物圈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回答5~6题。6.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 B.总体呈增加趋势C.总体呈降低趋势 D.在冰期相对降低5.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水汽输送C.降水 D.径流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的循环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A.a、b、c、d B.b、c、h、eC.d、e、f、g D.e、f、g、h【解析】第1题,海陆间循环包括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解析】第2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CA读水循环联系的四大圈层示意图,回答3~4题。4.水循环()A.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 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D.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