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_第1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_第2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_第3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_第4页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2005年我国居民十大死因分析第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肺的解剖第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肺痿--多由热在上焦、津液枯燥或肺中虚冷、气不固津致肺气痿弱不振,以多唾涎沫,短气为主症的一类疾病。2.肺痈--因重感风热病邪致肺生痈脓,以咳嗽、胸痛、吐脓痰腥臭为主症的疾病。3.咳嗽上气--素有痰饮、复感外邪、内外合邪、令肺气胀满,以咳嗽上气、喉中痰鸣、甚则不能平卧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的咳喘病。

本篇所论多是表邪内饮及夹有热邪壅气的肺胀证,非单纯外感或内伤咳嗽。概念第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位:肺症状:咳嗽病机: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关系

合篇意义第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肺

痿第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文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第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论述了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提要第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词解】▲消渴:

指口渴不已,饮水即消。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快药:

指泻下峻猛之药。▲浊唾涎沫: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提要】

本条论述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第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讲解1.肺痿(虚热性)的成因:重亡津液汗出

呕吐消渴,小便利数

便难,被快药下利肺脏气阴受损全身阴虚,虚火上炎

肺气痿弱不振

热在上焦肺气上逆久咳肺痿第1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虚热肺痿主证寸口脉数咳嗽浊唾涎沫短气虚热熏灼于肺热邪熏灼,肺气上逆浊唾涎沫虚热灼肺肺中虚冷气不布津热则耗气久咳耗气第1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讲解

肺痿、肺痈的脉症

脉――――寸口脉数—(数虚)必数而无力。证―――-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肺痿肺痈

脉――――反滑数—必数而有力。证――――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唾脓血.从脉象上鉴别诊断

肺痿—阴虚有热—虚热—脉数而虚肺痈—实热蕴肺—实热—脉数而实第1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治原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五)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第1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吐涎沫不咳短气不渴必眩必遗尿,小便数主症兼症解析症状肺气虚寒,萎弱不用第1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成因1.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2.素体阳虚,肺可虚冷。虚寒肺虚寒肺痿第1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法与方义治法:温肺复气方药:甘草干姜汤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炮姜——辛温温复肺气第1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应用

根据异病同治理论,本方治疗胃脘痛、遗尿、劳淋、吐血、泄泻、眩晕等虚寒病证,有一定效果。第1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咳嗽上气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三)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四)第1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候分析上气虚证上气实证气喘肩息顔面浮肿脉浮大无力脉浮大有力气逆咳嗽而烦躁欲作风水论述上气证有虚实两种情况。第1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①只有辨证准确才能避免误治。此两条皆为上气,一虚一实,前后对举,相互比较,意在明确辨证,以免发生虚虚实实之误。②推断疾病预后其有重要临床意义。前条为正虚气脱,多见于久病重证,是病危之象,故预后不良。后者为邪实气闭,多属新病暴发,治疗较易,故预后良好。均反映"实证易治,虚证难疗"之规律。【辨治要领与思路】第2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寒饮郁肺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六)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苑、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火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第2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侯解析1.症状表现:“咳、痰、喘、鸣”四个字概括咳:咳声重浊痰:痰多,质清稀喘:不得平卧鸣:喉中水鸡声2.病机:寒饮郁肺,肺失宣降3.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4.方药:射干麻黄汤第2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

消痰开结麻黄—

宣肺平喘半夏、生姜、细辛—温散寒饮款冬花紫菀—温肺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约麻、辛、姜、夏之过燥大枣—安中扶正,调和诸药第2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应用

本方对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病以咳喘,喉中痰鸣,咳痰色白为主要特征者,均有很好疗效。第2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痰浊壅肺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七)皂荚丸方: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第2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证候特点:以“咳、痰、喘”三字概括。

咳:咳逆连连痰:量多质粘,虽痰出而咳喘不减喘:但坐不得卧3.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皂荚—宣壅导滞,利窍涤痰酥炙,做成蜜丸—调其燥烈之性枣膏调服—顾护胃气,以免损伤中气4.方药:皂荚丸2.病机:痰浊壅肺,肺气上逆第2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咳喘,吐唾浊,但坐不得卧”为本证辩证要点。痰浊壅塞气道,呼吸困难,若不速救治,有痰壅气闭之危险,故当急治。

2.皂荚丸为涤痰利窍之峻剂,使用时要注意其应用方法:酥炙、蜜丸、枣膏调服。【辨治要领与思路】第2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饮热迫肺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十三)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第2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侯解析1.症状:“咳、喘、胀”三个字概括脉:浮大有力浮脉主表,亦主在上大脉主热,亦主邪实苔:黄白相间或薄黄苔2.病机:素有饮邪内停,外感风热,上逆迫肺,热重于饮(里),水饮夹热邪上逆,导致肺气胀满。

3.治法:宣肺泄热,化饮降逆第2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方药解析

麻黄+石膏――

辛凉发散,宣泄水气,善清里热

生姜+半夏--

散饮降逆甘草+大枣――

安中补脾第3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应用

本方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急性发作而见饮热迫肺证时最为有效。临床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应用。第3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其人喘,目如脱状”,是饮热迫肺肺胀的主症。尤其是“目如脱状“,形象地描述了肺气胀满,气壅于上,两目胀突的症状。

2.本方麻黄用量大,且配加石膏,既可清热除烦化饮,又能防麻黄发散太过,是其配伍要点。【辨治要领与思路】第3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寒饮挟热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八)厚朴麻黄汤方: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第3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九)泽漆汤方:半夏半升紫参五两(一作紫苑)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上九味,fu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第3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解析1.咳而脉浮-邪盛于上而近于表治疗原则-散饮除热,止咳平喘方药:厚朴麻黄汤

厚朴-降气除满麻黄、杏仁-宣肺平喘石膏-清热除饮半夏、干姜-温化寒饮小麦、五味子-养心护胃安中以方测证当见:胸满、烦躁、口渴、休息不能平卧,脉浮数或浮紧等。第3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侯解析1.咳而脉沉--水饮停于胸肺治疗原则--逐水通阳,消饮止咳泽漆-泻水逐饮紫参-清热祛湿桂枝、生姜-温阳化饮半夏、白前止咳平喘人参、甘草-健脾益气黄芩-清泄肺热以方测证当见:咳唾引胸胁痛,或水气外溢肌表出现浮肿,或小便不利等。第3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应用

厚朴麻黄汤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等见本方证者。泽漆汤多用于肺气肿、肺心病、细菌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及肺部癌肿等。第3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寒饮挟热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十四)小青龙加石膏汤方: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煑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煑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第3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侯解析1.病因:内因——“心下有水”,上逆干肺。外因——“脉浮”,感受寒邪。2.病机:外寒内饮夹热郁肺,饮甚于热3.症状:咳喘上气——水饮犯肺,肺气失宣烦躁而喘——饮邪郁而化热脉浮——风寒袭表4.治法:温肺化饮,解表散寒第3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证侯解析5.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桂枝—

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

温肺化饮芍药、五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