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表达:构筑语文“共生课堂”_第1页
倾听与表达:构筑语文“共生课堂”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倾听与表达”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从信息学这个角度来看,一切信息的输入过程,就是接纳的过程,也就是倾听;一切信息的输出过程,就是表达的过程,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肢体表达等。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的那样,倾听是一种多感官交织融通的行为,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听、看、想、思。倾听与表达,共同构筑了“共生课堂”。一、用“问题”驱动倾听与表达语文教学,需要打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作为“倾听与表达”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驱动性、启发性的“大问题”,驱动学生的倾听与表达,从而构筑语文“共生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倾听与表达”兴趣,调动学生“倾听与表达”的积极性,让学生善于倾听、表达,乐于倾听、表达,让倾听与表达赋予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刻意蕴、道德价值,赋予师生、生生对话的价值。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課,笔者在其中的一个“引思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穷人的“穷”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穷人的“不穷”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样的问题赋予了学生充分的倾听、表达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倾听、表达思维,唤醒了学生的倾听、表达情感。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性、自能性的深入语文文本的探究。学生纷纷从文本中去发掘穷人物质“穷”的语言文字,去发掘穷人精神“不穷”的语言文字。学生从人物的对话中去揣摩桑娜的纠结、挣扎的心理,去补白人物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提问、相互启发、相互辩驳,共同解读文本。通过“倾听与表达”,学生开展了辩证性的思维活动,形成了对穷人“物质穷”“生活穷”与“道德不穷”“精神伟大”的深刻理解。问题是构筑“共生课堂”的重要载体,也是构筑“共生课堂”的驱动力。教师要充分地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倾听、表达,培育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质量,优化学生的倾听、表达品质。通过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促进学生成长。二、用“方法”引领倾听与表达培育学生的倾听、表达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倾听、表达意识,提升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当下的语文课堂,有些学生不会倾听、不会表达。或者是虚假的、无效的倾听、表达。教师用“方法”引导学生倾听、表达,能助推学生理解语文的“言”与“意”,理解语文的“情”与“理”,有效地构筑语文学习的倾听与表达的“共生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细化学生的倾听、表达要求,让学生在倾听、表达中抓住重点。教师用“方法”引导学生倾听、表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专注、警觉,在倾听中融入自己的思维、想象,在倾听、表达的时候保持冷静,既要学会接纳,更要学会质疑、反思、批判。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笔者在课前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研讨,让学生了解张思德的人生经历、牺牲原因等,深入地理解“共同的革命目标”。在教学中,笔者不仅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写作背景下的“共同的革命目标”,认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还拓展、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为人民服务”“共同的革命目标”,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主旨。此外,笔者还提出问题: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为人民服务”呢?以此引导学生表达“新时代的为人民服务”,表达“自己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应当做到怎么样”等,让学生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在指导学生倾听、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打通学生的思维堵点、化解学生的思维痛点、消除学生的思维疑点,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表达,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教师用方法引导学生倾听、表达,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是建构“共生课堂”的重要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创设一种倾听、表达的氛围,融洽师生、生生的关系,让学生愿意倾听、表达,乐于倾听、表达。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倾听、表达,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一种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的生命绽放的语文学习样态。三、用“评价”助推倾听与表达对于学生的“倾听与表达”,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多样态的评价。对于学生优秀的倾听、表达行为,教师要通过评价予以肯定。比如,有的学生“注目倾听”教师就应当予以点赞;有的学生能够“听记结合”“听辨结合”,教师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处于“失聪”状态或“失语”状态,他们往往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封闭心扉,或者左耳进右耳出,或者不经大脑思考随意表达,等等。教师用评价引导学生倾听、表达,就要强化学生的倾听、表达行为,让学生的倾听不再“沉睡”或“休眠”,让学生的表达不再“遮掩”或“搪塞”。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课,笔者就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倾听、表达与学生的想象结合起来。如课文中提到了“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那么,笔者提出“睡梦中的妈妈还会怎样”这样的问题,就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有的学生认为,“妈妈在睡梦中微笑,她想唱首歌给我听”“妈妈在睡梦中微笑,她想给我讲故事”。学生畅谈妈妈洗衣服、拖地、辅导功课,等等。借助课文中的“表达空白”,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表达。对于学生的合理、新颖的表达,笔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总之,在引导学生倾听、表达,评价学生倾听、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培育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