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基础信息_第1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基础信息_第2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基础信息_第3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基础信息_第4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基础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基础信息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的地形是南高北低,海拔1780m-4636m,相对高差2855m,县境地貌系中海拔山地。北邻为黄河川道,中部与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中高山区。黄河宽谷地带向南海拔逐渐升高,垂直差异明显,根据地表形特征,由地到高可分为河谷,中东部中地山,中西部中高山,南部高山四种地貌类型。矿区位于***********南部,区内全为四系覆盖。地表水系不发育,丰水期有短时间地表径流且水量极小。矿区地表特征见图2-1。矿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署、冬不甚寒、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悬殊。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境内最高气温为34.1℃(1988年6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9.8℃(1961年1月17日)。年平均气温平均8.5℃。昼夜日较差大。区内主要降水量集中在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5%。图2-1矿区地表特征图(二)水文***********境内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县内主要河流有17条(不含黄河),年均总流量2.64亿立方米,黄河流经县城达90多公里,水电开发前景广阔。另外,循化由于地形高峻、落差大,为建造小型水力发电站和提灌站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潜力巨大。矿区地处循化盆地黄河谷地的南侧山前冲积地貌,地形平缓。矿区属内陆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补给条件差。主要降水量集中在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5%,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矿区西侧100m处有河流通过,矿点及其附近未见地表水。(三)地形地貌矿区地形东高西低,最高点为2409m,最低点为2385m。相对高差仅为24m。地形起伏较缓,为中海拔山前冲积地貌。***********域地貌系中海拔山地,根据地表形特征,由地到高可分为河谷,中东部中地山,中西部中高山,南部高山四种地貌类型。(四)植被河谷地区适宜于麦类作物和各类瓜果、蔬菜生长,一年可两熟,占全县总面积的17.5%,是粮、果、菜的主要产区。而在中西部中高山区,包括起台沟,白庄夕昌沟,文都中库沟、相玉沟,尕楞乡尕楞沟、比塘沟,建设堂沟的高位地带,是天然次生林区,有乔灌木混交,针阔叶错杂的纯灌木林,土壤为山地黑钙土及森林灰褐土,适宜种植耐寒作物,植被较好,适宜种植青稞、洋芋、油菜,有利于发展农牧业。(五)土壤首先是河谷地区,包括黄河两岸和清水河、街子河段的低位川水地带,是河道不断下切后形成的河漫滩,土壤多系红粘土,土层较厚,土质由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组成,土地肥沃。而在中西部中高山区,包括起台沟,白庄夕昌沟,文都中库沟、相玉沟,尕楞乡尕楞沟、比塘沟,建设堂沟的高位地带,土壤为山地黑钙土及森林灰褐土,适宜种植耐寒作物。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矿区出露的地层简单,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洪冲积沉积物(Q3al+pl)。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内,呈浅红色,粘土层具明显沉积韵律,主要以红色粘土为主,夹少量灰黄色含细砂质粉土线,灰黄色含细砂质粉土厚一般1cm左右,粘土层厚度大于10m,矿层未见下覆地层。(二)地质构造循化盆地位于Ⅰ级构造单元属西域板块(XYP)。二级构造单元属于南祁连陆块范围,北部边界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向南府冲。南界以深大断裂为界。三级构造单元属于野马南山-化隆早古生代中晚期岩浆弧带。矿区正处于循化盆地的中部。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野马南山-化隆早古生代中晚期岩浆弧带三级构造单元。矿区及附近为第四系覆盖,未出露褶皱及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三)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主要降水量集中在6-8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5%。矿区西侧100m处有季节性河流通过,冬季干涸,翌年3-4月份有冰雪融水,丰水期在6-8月份。由于该河流河床水平远低于矿区最低位置且距离相对较远,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不构成影响。矿区地形东高西低,最高点为2409m,最低点为2385m。相对高差仅为24m。地形起伏较缓,为中海拔山前冲积地貌。矿区粘土矿体为冲洪积型矿体,矿体产于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粘土层呈水平层状产出。矿区内粘土层地表出露东西长135m-150m,平均长约为140m,南北宽度70m-120m,平均宽度约为90m,平均厚度大于10m。矿区内大气降水为主要的地下水补给来源,补给条件差。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区内第四系腐植土为区内弱含水层,下伏冲洪积粘土层为隔水层,虽然腐植土覆盖面积较大,但因厚度小,故第四系孔隙水少;当大气降水时腐植土内可含少量水,短时间内向大气蒸发。矿区内矿层直接顶板为浮土,直接出露地表。孔隙水不发育,本矿区为露采矿故影响不大。依据核查后建议的最低开采深度为2388m,高于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2385m),区内总体地形东高西低,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弱,未来沿2388m段高由西向东南推进,不会形成凹陷地形,大气降水可直接排出,故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开采形成的纵断面上观察,采后形成的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四)工程地质矿点内岩组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粘土,呈松散状,可塑性较好,物理力学性质差,矿区开采目前采掘最大断面高约8m,形成的小陡坎非常稳定。矿区内采前、采后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性单一,地质构造不发育;岩体以松散状为主,力学强度低,稳定性差,但采掘高度小,开采采用机械设备阶梯式挖掘。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五)矿体(层)地质特征矿区内地质构造简单,矿体出露较全,区内无岩浆岩出露。矿体主要由土黄色、土灰色的含少量粉砂质的粘土组成,夹有很少量极薄层亚砂土—粉砂层,最厚约5cm。矿体实际厚度10m,控制深度未达到矿体底板,矿体呈水平层状产出,具微细层理,层理产状<5°。矿层以粘土—亚粘土为主,粘土类矿物含量一般在90%以上,以其为主形成的粘土层厚度大,约占矿体总厚度的95%以上;其次为粉砂质成份,其含量一般不超过5%,主要为长石、石英砂等,粒径一般小于0.5mm,以其为主形成的粉砂层厚度小,不超过矿体总厚度的5%。第三节矿区社会经济情况截止2011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2.69万人。其中,撒拉族7.89万人,占总人口的62%,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80.5%;藏族2.96万人,占23.3%;回族1.06万人,占8.3%;汉族7540人,占5.9%;其他民族203人,占0.5%。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4%。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755万元,比2012年增长32.2%。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25.57亿元,比2012年增长32.3%。其中,工业投资达6.26亿元,城镇、水利、农业、教育、交通投资突破9亿元,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全社会融资4.72亿元,比2012年增长14%。通过招商,引进省外资金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2%。第一产业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1.4亿元,梯次推进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实现产值1.28亿元。种植核桃5000亩(累计达到6.02万亩)、线辣椒2.5万亩、全覆膜马铃薯4.1万亩,建成日光节能温棚1000栋白庄养殖园区规模效益初显,实现产值8970万元。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00个,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4426户,牲畜社会饲养总量达到116.82万头(只)。水产养殖业实现产值650万元。第二产业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1.4亿元,重点实施了园区电网二期、污水管网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产值9.12亿元。同时,从征地、环评、供电、供水、融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对规上企业、财源型骨干企业的扶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26亿元,比2012年增长85.6%;实现工业增加值5.3亿元,比2012年增长30%。第三产业2013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投资2亿元,实施了波浪滩生态游乐园等项目。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4亿元,比2012年增长30%。本区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少量的谷子和豆类;林果类产品主要有核桃、线椒、花椒等。矿区周边地区,劳动力充足,电力、电信业较发达,矿山建设条件较好。第四节矿区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根据查询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2009),并结合实地踏勘的情况,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标准,确定***********粘土矿占用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2、耕地地质量现状项目区内海拔高程在2385.01m-2409.16m之间。区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甚寒、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悬殊。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十年九旱,多东南风,夏季雷暴雨,冰雹频繁。热资源丰富,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多系红粘土,土层较厚。而在中西部中高山区,壤主要为黑钙土,成土母质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洪冲积沉积物和残积坡积物,黑钙土剖面由生草层腐殖质淋溶层和钙积层构成。剖面45cm以上无石灰反应,30~65cm出现钙积层,厚20~35cm,质地为黄土、粘土,土块结构为小块状,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差。本项目实施前,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平均含量3.04%,含氮0.126%,含磷0.10%,含钾2.46%,碱解氮小于71ppm,速效磷1ppm,速效钾75ppm,PH值8.7。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较低,含钾比较丰富,速效磷极缺,生态环境条件较差,见表2-1。表2-1项目区土壤化学性状表深度(cm)质地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ppm)速磷(ppm)速钾(ppm)0-8重壤土8.37.500.3740.1122.4821222158-63中壤土8.38.330.4010.1122.41205110163-109中壤土8.73.040.1260.1002.4671175第五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矿点四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