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统计学教案_第1页
临床医学统计学教案_第2页
临床医学统计学教案_第3页
临床医学统计学教案_第4页
临床医学统计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班级2008临床(本科)授课教师林志萍杨秋凤职称职务副教授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院、系(部)医学院莆田学院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理论,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变异、总体、样本、抽样误差、参数、统计量、概率、小概率事件变量的类型:定量变量、定性变量,变量间的转化3、统计分析的内容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一章绪论讲授法/讨论式教学

1、医学统计学的地位和作用52、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和统计工作基本步骤15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65比较分析教学法变异、总体、样本、抽样误差、参数、统计量、概率、小概率事件

4、统计思维的培养和本书内容的安排5

重点和难点:重点: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难点:统计分析的内容,统计学若干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好;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的应用恰当;教学效果佳。2011年2月21日绪论医学统计学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医学统计: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和表达。古代思想家管仲说:“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径于水,险也。举世必成,不知计数不可。”哲学家毛泽东说: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作用: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帮助人们分析占有信息,透过偶然现象探测规律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对实验结果、疗效、诊断试验等的评价临床参考值及标准值的预测门诊及住院人次的预测心理测量评价危险因素分析新药临床评价疾病监测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和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计划、设计收集资料

完整、准确、及时

资料的要求足够的数量:即足够的样本量

资料的代表性及可比性整理资料:审核、分组分析资料*设计资料*分析资料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同质与变异: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在某些因素上具有相似性变异(variation):研究对象个体间变量值的差异例1:测量某班同学的身高水平总体与样本总体(Population):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例2:调查某地2007年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

观察对象:成年男子

同质基础:同一地区、同一年份、同为正常人、

同为男性

观察单位(observedunit):亦称个体(individual),组成总体的每个具体观察单位,是统计研究中最基本的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样品,一个采样点等,本例为一个人。

变量:即研究指标,本例为红细胞

变量值:每个人测得的红细胞数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根据总体中所有个体变量值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统计量:由样本变量值计算的指标*往往在研究过程中仅能获得统计量,用统计量来对参数进行推断*对于同一个总体而言,总体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来自同一总体的不同样本的统计量是有差别的例3某年某地区12岁健康男孩的身高水平,并从中随机抽取120名12岁健康男孩进行身高测量。总体:该地区同年度的全部12岁健康男孩的身高值个体:该地区具体的每一个12岁健康男孩观察值/变量值:该地区具体的每一个12岁健康男孩的身高值样本:该地区同年度随机抽取的120名12岁健康男孩的身高值变异:每个12岁健康男孩的身高值间的差异统计量:通过计算获得120名12岁健康男孩的平均身高参数:该年度全部12岁健康男孩的身高水平变量: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或属性变量值(数据/资料):定量资料;定性资料误差:测得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1)系统误差: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的标准偏高或偏低,可使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处理:不允许存在,应消除、克服(2)随机测量误差:由于偶然的原因而造成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的不一致,其无固定的倾向。处理:规定允许范围(如:身高测量—测量误差不超过±0.5cm)(3)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间的差异以及样本指标相互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个体的变异,不可避免,但有规律性处理:卫生统计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应用抽样误差的规律,进行调查和实验设计与资料分析一般认为,样本例数越大、个体间的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小概率*事件:某一确定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统计思维的培养和本书内容的安排

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理论,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编制频数表掌握描述均数和标准差掌握正态分布的应用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45讲授法/自学法一、离散型和连续型频数分析表15二、频数表25三、频数图5第二节集中位置的描述45讲授法

一、算术均数15二、几何均数15三、中位数15重点和难点:重点:频数表的绘制,集中位置的描述,难点:集中位置的描述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好。2011年2月28日第四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一节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一、频数分析表1、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数表2、连续型定量变量的频数表计算全距全距(极差range)=最大值—最小值R=160.9-125.9=35确定组距:组距i常取极差十分之一,并取整i=R/10=3.5,取整为i=4(cm)一般分为8-15个组段划分组段第1组段应包括最小变量值,其下限应取小于或等于最小值的方便值,写为上限开口型最后1组段应包括最大变量值,写为上限闭口型列表划记绘图:直方图3.频数表的用途:揭示资料的分布类型由频数表可以看出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集中趋势(centraltendency)和离散趋势(tendencyofdispersion)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作统计处理4.频数分布的特征5.频数分布的类型第二节集中位置的描述一、均数:描述定量变量集中位置的特征值,用来说明数据的平均水平,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大多数”、“平常”等情况。平均数作为一组资料的代表值,可用于组间的分析比较。1、算术均数(1)计算:直接法:加权法:X1、X2、…Xk为组中值,f为各组频数(2)特征:当数据分布对称时,X位于分布的中心,它是频数分布最集中的位置;但若数据分布不对称,X则不位于分布的中心,也不在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不能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离均差和=0*离均差平方和最小(3)应用几何均数适用于变量值呈倍数关系(等比级数的资料)或呈对数正态分布(正偏态分布)的资料常见的有:细菌的分裂繁殖、药物的效价、抗体滴度、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等表示方法:G计算方法:(1)直接法应用(1)观察值不能为0,因0不能取对数,不能与任何其他数呈倍数关系(2)观察值不能同时有正值和负值。(3)若全是负值,计算时可把负号去掉,得出结果后再加上负号三、中位数1、适用于各种分布资料①变量值中出现个别特别小或特别大的数值②资料呈偏态分布③变量值分布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④资料的分布不清表示方法:M2、计算法(1)直接法(2)频数表法*百分位数3、注意点:中位数应用性最广,可以求任何资料的平均水平。但符合计算均数、几何均数条件的资料,宜使用后两者,否则易损失较多信息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理论,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离散程度的指标2、掌握正态分布的应用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三节离散程度的描述45讲授法一、极差和四分位数10二、方差和标准差25三、变异系数10第四节正态分布及其应用45讲授法/自学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25二、标准正态分布10三、应用10重点和难点:重点:离散程度的描述,正态分布特点及其应用。难点:离散程度的描述,标准正态分布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201第三节离散程度的描述变异指标:描述计量资料的常用指标,用以表示一组同质变量之间参差不齐的程度(离散趋势或变异程度)。一、极差和四分位间距1、2、二、方差与标准差(一)方差(variance)离均差:每一个变量值与均数之差(x–μ)离均差和:每一个变量值与均数之差的总和Σ(x–μ)离均差平方和:每一个变量值与均数之差平方的和Σ(x–μ)2[消除了符号影响](二)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计算方法:(1)直接法(2)加权法:适用于大样本资料,利用频数表计算三、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bilitycv)(一)使用条件:当两组变量值单位不同,或两均数相差较大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变异程度的大小,此时使用CV进行比较(二)应用(三)注意事项正态分布及其应用一、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分布:组成总体或样本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列的方式正态分布:以均数为中心,中间高,两边逐渐降低,并完全对称的单峰性的钟形连续性分布1、主要特征集中性: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对称性: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两个参数:均数μ和标准差σ,记为N(μ,σ)曲线下面积分布有一定的规律2、曲线下面积无论μ、σ取什么值,正态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总等于1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分布很有规律。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分布,其对称轴为直线X=μ,X>μ与X<μ范围内曲线下的面积相等,各占50%,靠近X=μ曲线下的面积较集中,两边逐渐减少μ±1σ范围内的面积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68.27%,则μ+1σ(或μ-1σ)所占的面积为34.14%μ±1.96σ范围内的面积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95%,即有95%的变量值分布在此范围内μ±2.58σ范围内的面积占正态曲线下总面积的99%,即有99%的变量值分布在此范围内二、标准正态分布三、正态分布的应用1、估计频数分布情况:如果资料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且样本例数在100以上,则可以用样本均数作为总体均数μ的估计值,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总体标准差σ的估计值,用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来估计其频数分布2、估计医学正常值(/参考值)范围:正常人(或动物)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数值波动范围3、质量控制:控制实验中的检测误差上、下警戒值:±2s上、下控制值:±3s*小结1.正态分布是一种很重要的连续型分布,不少医学现象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或经变量变换为正态分布,可按正态分布规律来处理,它也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2.正态分布的特征有:集中性,对称性,均匀变动性;‚确定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是均数m和标准差s。正态分布用N(μ,σ)表示。对变量x作

变换使均数m=0,标准差s=1,则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N(0,1)。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频数表的绘制,集中位置和离散程度的应用,正态分布的应用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四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90实验课教材课后习题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编制频数表;掌握描述均数和标准差;难点:定量资料描述指标的应用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复习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生独立处理相关数据;教学效果好。201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理论,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三种常用相对数及其应用掌握率的标准化法,及SMR的意义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讲授法/讨论式教学

第一节常用相对数及其应用35

第二节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10

第三节动态数列及其应用15

第四节率的标准化30比较分析教学法重点和难点:重点:常用相对数及其应用,率的标准化。难点:率和构成比的区别,率的标准化。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好;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的应用恰当;教学效果好。201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一节常用相对数及其应用一、率二、构成比三、相对比第二节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计算率和构成比的分母不宜过小(足够的观察单位数)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正确计算合计率在进行率和构成比的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对样本率(构成比)的比较要做假设检验第三节动态数列及其应用动态数列: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以反映事物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定基比:报告期指标与基期指标之比,反映动态数列相对于基数的变化趋势。a1/a0,a2/a0,…,an/a0环比:报告期指标与相邻前期指标之比,反映动态数列的逐期变化趋势a1/a0,a2/a1,…,an/an-1(2)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从以上动态指标可以看出,该医院八年来的日门诊量每年均有增加,但发展是不平衡的,1994-1996年间每年日门诊递增70-80人次,每年的递增速度在4.0%-4.8%之间;而1997-1999年的每年日门诊递增为390-770人次,每年的递增速度在21.3%-28.7%。八年间该医院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1.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1%。第四节率的标准化1、意义:在比较两组或多组率时,如果两组或多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工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的构成比明显不同时,其总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要应用率的标准化法(standardization)加以校正。2、计算(1)选定标准为使标化率更具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如世界的、全国的、全省的、本地区的人口构成为标准为了比较大小:选择其中的一组人口数(相应的构成)或两组各部分人口之和(相应的构成)为标准*直接法:【1】【2】*间接法:3、注意事项标准化法只适用于某因素两组内部构成不同,并有可能影响两组总率比较的情况,对于因其他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不具可比性的问题,标化法则不能解决选定的标准不同,算得的标准化率也不同。因此当比较几个标准化率时应采用统一标准标准化率不能反映率的实际水平,它只表明相互比较资料间的相对水平。但不管用何种方法进行标化,资料间的大小趋势是一致的两样本标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比较两样本的标化率,也应做假设检验如果不计算标准化率,则仅能进行各分组率的比较,而不能直接进行总率的比较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正态分布的应用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四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90实验课教材课后习题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正态分布的应用难点:正常值范围的应用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1年3月21日实施情况及分析:复习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生独立处理相关数据;教学效果好。2011年3月21日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的估计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六章总体均数的估计90讲授法/启发思考法

第一节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30

第二节t分布20

第三节总体均数的估计40

重点和难点:重点: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的估计难点是:标准误的意义及其与标准差的区别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2011年3月23日第六章总体均数的估计第一节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一.标准误的意义及计算1、均数的抽样误差抽样研究的目的是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假设要了解某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的总体均数,我们在该地随机抽取了110名健康男大学生,得身高的样本均数为172.73(cm),可用它估计该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的总体均数。由于存在变异,用样本算得的样本均数x往往不等于总体均数μ;若再从该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含量皆为110人的很多个样本,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都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称为均数的抽样误差。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估计其大小,可通过下面的模拟试验说明。现把例6.2中110名20岁健康男大学生的身高写在110个玻璃球上,把该110个身高数值作为假设的有限总体,其总体均数μ=172.73(cm),标准差σ为4.09(cm)。将这些玻璃球放在布袋中作随机抽样试验,每次从中随机抽取10个玻璃球为一样本,记录下数据并计算其均数、标准差、然后把10个玻璃球再放入布袋,充分混匀后再抽,共重复100次,求得100个样本均数x和标准差s。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样本均数x的标准差,简称标准误(standarderror)。2、标准误的计算数学上可以证明:①各样本均数的均数x等于μ;②标准误σx(理论值)按式计算σx=σ/x公式式中,σ为总体标准差,n为样本含量。在实际的抽样研究中,σ常属未知,通常用单一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得出标准误sx(估计值),其计算公式为:sx=s/x标准误sx用来说明抽样误差的大小。标准误的大小与标准差的大小成正比,与x成反比。3.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1).意义:均是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S:观察值:样本均数2).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当总体中各变量都相等时,即σ=0,则抽取的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必然相同总体中各变量值的变异很大时(即σ很大),则抽取的各样本均数大小亦相差很多,即抽样误差也越大当总体的变异程度固定时,所抽取的样本例数越多,其抽样误差越小3).与n的关系当n∞S:趋于稳定:趋于04).用途S:4个用途—表示变异程度,计算变异系数,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计算标准误:3个用途—说明样本均数的可靠性,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二、标准误的应用1.说明样本均数的可靠性同类性质的资料,标准误愈小,表示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愈接近,说明样本均数推论总体均数的可靠性也越大,也就是抽样误差愈小。反之,标准误愈大,说明抽样误差越大,表示用样本均数推论总体均数的可靠性愈小2.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估计总体均数的方法点值估计直接用所得的样本均数来表示总体均数区间估计即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估计总体均数可能所在的范围区间估计方法μ的95%可信区间μ的99%可信区间t0.05,v,t0.01,v分别为当自由度为v时,概率为0.05和0.01时的t界值当样本含量较大(n>100),可用下式计算总体均数95%和99%的可信区间μ的95%可信区间μ的99%可信区间95%可信区间含义有95%的可能认为计算出的可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均数。即做100次抽样,算得100个可信区间,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估计正确(包括了总体均数),只有5个可信区间估计错误(不包括总体均数)99%可信区间含义有99%的可能认为计算出的可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均数。即做100次抽样,算得100个可信区间,平均有99个可信区间估计正确(包括了总体均数),只有1个可信区间估计错误(不包括总体均数)标准误与可信区间范围标准误愈小,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范围也愈窄,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愈接近,对总体均数的估计也愈精确,反之,标准误愈大,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范围也愈宽,说明样本均数距总体均数愈远,对总体均数的估计也愈差95%与99%可信区间比较95%估计的范围要窄些,估计的精度较高,但估计错误的可能性有5%99%估计的范围要宽些,估计的精度较差,但估计错误的可能性只有1%3.应用标准误进行均数的比较(假设检验)第二节t分布常将正态变量进行变量变换-u变换[u=(X-μ)/σ],使一般的正态分布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在正态分布总体中以固定n(本试验n=10)抽取若干样本时,样本均数x的分布仍服从正态分布,即N(μ,σx)。那末,对此进行u变换[u=(x-μ)/σx],也可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N(0,1)。由于实际工作中,σ往往是未知的,常用sx作为σx的估计值,为与u变换区别,称为t变换[t=(x-μ)/sx],t值的分布为t分布。t分布的特征:①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的曲线;②其形态变化与n(确切地说与自由度v)大小有关。自由度v越大,t分布越接近u分布;自由度越小,t分布中间越低平且两端向外伸展,所以t分布不是一条曲线,而是一簇曲线,如图7-2。因此,t曲线下面积为95%或99%的界值不是一个常量,而是随自由度大小而变化的。为了便于应用,统计学上根据自由度大小与t曲线下面积的关系,换算出t值表。因t分布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故附表19-1只列出正值,若算得的t值为负值时,可用其绝对值查表。第三节总体均数的估计用样本指标(统计量,statistic)来估计总体指标(参数,parameter),称为参数估计。是抽样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参数估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点(值)估计(pointestimation),如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该法简单,但未考虑抽样误差,而抽样误差在抽样研究中又是不可避免的;二是用区间估计(intervalestimation),即按一定的可信度估计未知总体均数所在范围。统计上习惯用95%(或99%)可信区间表示总体均数μ有95%(或99%)的可能在某一范围。下面以总体均数μ的95%可信区间为例,介绍其计算公式。σ已知时按正态分布原理计算,σ未知时按t分布原理计算。(一)σ已知时:由u分布可知,正态曲线下有95%的u值在±1.96之间,即:-1.96≤u≤+1.96移项后,x-1.96σx≤μ≤x+1.96σx,故总体均数μ的95%可信区间为

(x-1.96σx,x+1.96σx)(二)σ未知,但n足够大(如n>100)时:由t分布可知,当自由度v越大,t分布越逼近u分布,此时t曲线下有95%的t值约在±1.96之间,即-1.96≤t≤+1.96x-1.96σx≤μ≤x+1.96σx,故总体均数μ的95%可是信区间为(x-1.96sx,x+1.96sx)(三)σ未知且n小时:某自由度v的t曲线下有95%的t值在±t0.05(v)之间,即-t0.05(v)≤t≤t0.05(v)x-t0.05(v)sx≤μ≤x+t0.05(v)sx,故总体均数μ的95%可信区间为(x-t0.05(v)sx,x+t0.05(v)sx)公式(19.5)例7.1由例6.2某地110名20岁健康男大学生的身高资料,算得身高均数x为172.73(cm),标准差为4.09(cm),试估计该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均数的95%可信区间。该例n=110,n较大,按式计算(172.73-1.96×4.09/,172.3+1.96×4.09/)=(171.79,173.49)该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为171.97~173.49(cm)。例7.2由例18.1的11名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资料得出x为172.25(cm),s为3.31(cm),试估计该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均数的95%可信区间。该例n=11,n较小,按式计算。V=11-1=10,由t值表查得t0.05(10)=2.228。(172.25-2.228×3.31/,172.25+2.228×3.31/)=(170.03,174.47)该地20岁健康男大学生身高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170.03~174.47(cm)。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三种常用相对数的应用;学会率的标准化法计算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90实验课教材课后习题重点和难点:重点:常用相对数及其应用,率的标准化。难点:率和构成比的区别,率的标准化。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杨秋凤林志萍2011年3月28日实施情况及分析:复习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生独立处理相关数据;教学效果好。2011年3月28日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的估计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七章假设检验90讲授法/启发思考法

第一节基本思想25

第二节基本步骤25

第三节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15

第四节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15

第五节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10重点和难点:重点: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难点是: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林志萍2011年3月30日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2011年3月30日第七章假设检验第一节基本思想例1:已知健康成年男子脉搏的均数为72次/分,现在一山区随机测量了25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数,求得平均数为74.2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能否认为该山区成年男子的脉搏数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脉搏数不同?两个均数不等有两种可能性:1).由于抽样误差所致:山区男子的脉搏数(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总体(μ)与健康成年男子这一总体(μ0)是相同的,即μ=μ0,但有抽样误差2).受山区某些因素影响:山区男子的脉搏数(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总体(μ)与健康成年男子这一总体(μ0)是不同的,即μ≠μ0按照逻辑推理,如果第一种可能性较大时,可以接受它,统计上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果第一种的可能性较大时,可以拒绝它而接受后者,统计学上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计算特定的统计量来判断应接受何者。如计算t值或u值将计算所得的t值或u值与界值进行比较,,若│t┃<tα,v,P>α,说明前者发生的可能性>α(如0.05),则接受它,无统计学意义;反之若│t┃≥tα,v,则P≤α,说明前者发生的可能性<α,则拒绝它而接受后者,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节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H0:无效假设(nullhypothesis),即μ=μ0H1:备择假设(alternativehypothesis)即μ≠μ0(双侧)或μ>μ0/μ<μ0(单侧);若无效假设被拒绝则该假设成立确定检验水准⑴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而言,而不是针对样本⑵H0和H1是相互联系、对立的假设,H0是主要的,只有拒绝了H0,才能接受H1⑶H0为无效假设,其假定通常是:某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相等,或某两个总体参数之差等于0等⑷H1的内容反映出检验的单双侧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与已知总体均数μ0的比较目的H0H1双侧检验是否μ≠μ0μ=μ0μ≠μ0

单侧检验是否μ>μ0μ=μ0μ>μ0是否μ<μ0μ=μ0μ<μ0

两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1与μ0的比较目的H0H1双侧检验是否μ1≠μ2μ1=μ2μ1≠μ2

μ1=μ2μ1>μ2单侧检验是否μ1>μ2是否μ1<μ2H0:该山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总体均数(μ)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总体均数(μ0)相同,简记为:μ=μ0H1:该山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总体均数(μ)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总体均数(μ0)不同,简记为:μ≠μ0(或该山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总体均数(μ)大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总体均数(μ0),简记为:μ>μ0)2.确定检验水准检验水准(显著水准)α:判断差异有无统计意义的概率水准,其大小应根据分析的要求的确定。通常取α=0.053.确定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根据研究设计的类型和统计推断的目的要求选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不同的统计检验方法,可得到不同的统计量,如t检验得到t值,x2检验得到x2值所有检验统计量都是在H0成立的前提条件下计算出来的,如上例,只有μ=μ0成立,才能用μ0=72次/分来计算t值4.确定概率P值P值:在H0所规定的总体中作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小于)现有样本获得的统计量的概率。根据计算出来的检验统计量,将其与相应的界值进行比较,即可获得概率P5.作出推断结论统计结论:只说明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当P≤α时,结论为按所取的检验水准拒绝H0,接受H1,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P>α,结论为按所取的检验水准不拒绝H0,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专业结论:说明专业上的差异大小例1若P>0.05,则不拒绝H0,说明山区健康男子的脉搏与一般健康男子的脉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出现P<0.05则拒绝H0,接受H1,说明山区健康男子的脉搏与一般健康男子的脉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论),根据数值大小可判断山区男子的脉搏多与一般人(专业结论)第三节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I型错误:当P≤α,拒绝H0,但此时H0若实际成立,则出现I型错误(假阳性),其大小用α表示II型错误:当P>α,不拒绝H0,但此时H1若实际成立,则出现II型错误(假阴性),其大小用β表示第四节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根据分析目的和专业知识进行确定*在建立假设时确定单侧:充分理由认为何种更好双侧:一般情况下使用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资料应来自严密的抽样研究设计:前提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应符合其应用条件正确理解差别有无显著性的统计涵义结论不能绝对化(I型错误与II型错误)要根据资料的性质事先确定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联系联系:如果假设检验的结果是P<α,则置信区间必定不包括H0所规定的总体参数;反之亦然区别:置信区间给出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假设检验仅一个确切的概率P值置信区间在回答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的同时,还可以提示差别是否有实际意义相辅相成,结合起来使用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的估计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90实验课第六章总体均数的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教材课后习题重点和难点:重点: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的估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难点:标准误的意义及其与标准差的区别,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林志萍杨秋凤201实施情况及分析:复习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生独立处理相关数据;教学效果好。201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掌握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3、掌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八章t检验90讲授法/启发思考法

第一节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30示例法

第二节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20比较法

第三节两样本均数的比较30比较法

第四节正态性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5

第五节变量变换5

重点和难点:重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难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好;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师生互动好;教学效果佳。201第八章t检验*概述1、均数的t检验原理t分布是t检验的理论基础,根据t转换公式求得不同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大小(即│t┃值),再将│t┃值与t界值(即tα,v)比较,若│t┃≥tα,v,则P≤α,则拒绝H0,接受H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若│t┃<tα,v,则P>α,则不拒绝H0,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P值差别的统计意义结论│t┃<t0.05,vP>0.05无统计意义不拒绝H0│t┃≥t0.05,vP≤0.05有统计意义拒绝H0,接受H1│t┃≥t0.01,vP≤0.01有统计意义拒绝H0,接受H12.均数的t检验应用条件资料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时要求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不超过3倍)3.t检验⑴.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⑵.配对t检验⑶.成组t检验⑷.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第一节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1、应用条件或目的服从正态分布,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总体均数μ0(一般为理论值、标准值或经过大量观察所得的稳定值等)有无差别。2、统计量v=n-13、示例例1.已知健康成年男子脉搏的均数为72次/分,现在一山区随机测量了25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数,求得平均数为74.2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能否认为该山区成年男子的脉搏数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脉搏数不同?H0:该山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均数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相同,即:μ=μ0H1:该山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均数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不同,即:μ≠μ0α=0.05μ=74.5次/分,μ0=72次/分,S=6.5次/分,n=25计算t值以v=25-1=24,查t界值表,得t0.05,24=2.064t<t0.05,24,则P>0.05在α=0.05的水平上,不拒绝H0,说明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即根据本资料还不能认为此山区健康成年男子脉搏数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数有所不同第二节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1、应用条件或目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推断差值d的总体均数μd与0有无差别。2、配对设计:两个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同一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现已不提倡)3、原理设两种处理的效应相同,即μ1=μ2,则μ1-μ2=0(0-已知总体μ0)。即看成差值的样本均数d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μd与已知总体μ0=0的比较4、统计量v=n-1,n为对子数5、示例例2.为研究女性服用某避孕新药后是否影响其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将20名女性按年龄配成10对。每对中随机抽取一人服用新药,一人服用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血清胆固醇含量(mmol/l),结果如表。问新药是否影响女性血清胆固醇含量?配对号新药组安慰组差值dd214.46.2-1.83.2425.05.2-0.20.0435.85.50.30.0944.65.0-0.40.1654.94.40.50.2564.85.4-0.60.3676.05.01.01.0085.96.4-0.50.2594.35.8-1.52.25105.16.2-1.11.21合计---4.38.85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μd=0,即:避孕新药对女性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H1:μd≠0,即:避孕新药对女性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有影响α=0.05确定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确定概率P值v=10-1=9,查t界值表,得t0.05,9=2.262t<t0.05,9,则P>0.05作出推断结论在α=0.05的水平上,不拒绝H0,说明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即还不能认为该新药对女性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有影响。第三节两样本均数的比较1、应用条件或目的两组数据均服从服从正态分布,两组总体方差相等。适用于比较按完全随机设计而得到的两组资料,比较的目的是推断它们各自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两样本含量可以相等也可不等,但在总例数不变的条件下,当两样本含量相等时,统计检验的效率最高2、统计量v=n1+n2-2若S1、S2已知当n1=n2时3、示例例3为了研究肥胖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在某地小学中随机抽取了30名肥胖而(肥胖组)和4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用改良八木国夫法测定两组儿童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得如表结果,问两组儿童的LPO是否不同表两组儿童血液中LPO含量(μmol/l)分组n肥胖组309.36±0.83对照组407.58±0.64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μ1=μ2,即肥胖组和对照组LPO总体平均含量相等H1:μ1≠μ2,即肥胖组和对照组LPO总体平均含量不等α=0.05确定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确定概率P值以v=30+40-2=68,查t界值表,得t0.05,58=1.994t>t0.05,68,则P<0.05作出推断结论在α=0.05的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即可认为肥胖组和对照组LPO总体平均含量不等,肥胖组儿童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较高4、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2)应用条件或目的适用于两组数据的样本含量均较大时(均大于50)(2)统计量(3)示例例4某地对241例正常成年男子面部上颌间隙进行了测定,得其结果如表,问不同身高正常男性其上颌间隙是否不同表某地241名正常男性上颌间隙(cm)分组n161-1160.2189±0.2351172-1250.2280±0.256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μ1=μ2,即不同身高正常成年男性面部上颌间隙相同H1:μ1≠μ2,即不同身高正常成年男性面部上颌间隙不同α=0.05确定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确定概率P值U0.05=1.96U<U0.05,则P>0.05作出推断结论在α=0.05的水平上,不拒绝H0,说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即还不能认为不同身高正常成年男性上颌间隙不同*综合例5.某医师观察某新药治疗肺炎的疗效,将70个肺炎病人随机分为新药组和旧药组,得两组的退热天数如下表,试对两药退热天数是否不同进行假设检验分组n平均退热天数退热天数的标准差新药组353.80.8旧药组355.20.9采用两样本含量相同的成组t检验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μ1=μ2,即新旧两药退热天数相同H1:μ1<μ2,即新药的退热天数少于旧药α=0.05计算统计量确定P值t0.05,68=1.667;t>t0.05,则P<0.05推断结论在α=0.05的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即可以认为新药的退热天数少于旧药。第四节正态性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第五节变量变换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2、掌握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3、掌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八章t检验90实验课教材课后习题重点和难点:重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难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配对设计均数的比较,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林志萍杨秋凤201实施情况及分析:复习课程教学的知识;学生独立处理相关数据;教学效果好。201莆田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专业、层次(本科)本、专科(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6本学期学时36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实验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指导、自学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科书:教材:李晓松.医学统计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阮桂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沈福民.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掌握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掌握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九章方差分析讲授法/启发思考法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20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5第三节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5重点和难点:重点: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难点: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同意负责人签名:林志萍201实施情况及分析: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好;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师生互动好;教学效果佳。201第九章方差分析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方差分析(analysisofvariance,简写为ANOV或ANOVA)可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应用时要求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且各总体方差相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按实验设计和分析目的把全部观察值之间的总变异分为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然后再作分析。常用的设计有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分析目的:比较多个均数是否相等,研究单因素两水平或多水平资料要求:完全随机设计的计量资料,各组资料互相独立,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各组方差齐。将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各个处理组。设计简单易行,统计分析简单,各组样本例数可以不相等。要求实验对象有较好的同质性。把总变异分解为组间(处理间)变异和组内变异(误差)两部分。目的是推断k个样本所分别代表的μ1,μ2,……μk是否相等,以便比较多个处理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其计算公式见表7-6。表7-6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公式变异来源离均差平方和SS自由度v均方MSF总ΣX2-C*N-1组间(处理组间)k-1SS组间/v组间MS组间/MS组间组内(误差)SS总-SS组间N-kSS组内/v组内*C=(ΣX)2/N=Σni,k为处理组数第三节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把总变异分解为处理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及误差三部分。除推断k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μ1,μ2,……μk是否相等外,还要推断b个区组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也就是说,除比较多个处理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外,还要比较区组间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该设计考虑了个体变异对处理的影响,故可提高检验效率。表7-7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公式变异来源离均差平方和SS自由度v均方MSF总ΣX2-CN-1处理间k-1SS处理/v处理MS处理/MS误差区组间b-1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