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

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I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St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说

明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是NaCI和NaOH;B.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

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

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滴加无色酚St溶液变成红色;

D.该实验中pH逐渐增大,说明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选B

2、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I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C

解析:

A.由曲线的起点pH小于7可知,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选项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物氯化钠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选项B正确;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此时pH小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I、HCI,选项C不正确;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溶液显碱性,故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选项D正确。故选C。

3、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脓试液均变色的是

A.pH=l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D

2

解析: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酸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

变成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酸试液均变色的是碱性溶液。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

故选:Do

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

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S。和H2sol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A、根据图示,C点所示溶液pH<7,呈酸性,选项A不正确;

B、从图中溶液的pH由大逐渐变小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图中a

点所示溶液pH>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钾没有全部被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应该是K2sol和KOH,选项

B不正确;

C、根据图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的pH起点大于7,且随着试剂的加入pH由大逐渐变小,可见该实验

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选项C不正确;

3

D、图中b点溶液的pH=7,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不和溶液中的其他

物质反应,因此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pH继续减小。根据分析,虽然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pH继续

减小,但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D。

5、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NaHCQB.HQC.NMHQD.CH3coe)H

答案:C

解析:

A、碳酸氢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物质,不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不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C、NHrHQ在水中解离出钱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且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符合题意;

D、醋酸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阴离子是醋酸根离子,属于酸,故不符合题意。

小提示:

酸是指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

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铁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6、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

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答案:B

解析:

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乙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丙显中性,

溶液的pH等于7;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选Bo

4

点睛: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pH大小的关系及其石蕊试液与酸碱性溶液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

7、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明砒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A、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说法不

正确;

B、明矶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

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反应,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

件下生成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z,所以燃烧生成CO?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5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但是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错

误;

B、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z,所以燃烧生成Cd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按照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

含有的元素一定是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因此正确;

D、所含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颊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故说

法错误;

故选C。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将NaCI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错误;

B、NaCI能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将NaCI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性,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靴故C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

10、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6

①硝酸铁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2W@B.mw

c.(2WD.(W5)

答案:B

解析:

小气球在鼓起来,说明瓶内的气压增大了。可能的原因有:瓶内的气体增多或温度升高而膨胀。

①硝酸铁溶解于水会吸热造成温度降低;不符合要求。

②铁和稀硫酸生成氢气;符合要求。

③固体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会放热造成温度升高;符合要求。

④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热造成温度升高;符合要求。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要求。所以应选B项。

11、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明帆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7

解析:

A、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说法不

正确;

B、明机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

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反应,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

件下生成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明朗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A、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说法不

正确;

B、明矶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

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反应,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

件下生成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

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

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间,长导管是进气管,短导管是出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

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9

AB

!过氧化!过氧化

卜氢溶液—氢溶液稀盐酸卜稀盐酸

氢氧化氢氧化

钠溶液y钢溶'液

答案:D

解析:

A、镁比铁活泼,分别与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快的是镁,反应慢的是铁,现象明显,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

应慢慢停止,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明显,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镒,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很快,没有放二氧化镒的反应缓慢,现象明显,不符

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钢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钢和水,没有现象,符合

题意;

故选D。

15、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

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答案:B

解析:

10

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乙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丙显中性,

溶液的pH等于7;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选Bo

点睛: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pH大小的关系及其石蕊试液与酸碱性溶液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

多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6、向下列溶液滴入无色酚酸溶液会变红色的是()

A.硫酸溶液B.澄清石灰水

C.蔗糖溶液D.纯碱溶液

答案:BD

解析:

无色酚酸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据此结合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A、硫酸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St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的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酣溶液后,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C、蔗糖溶液显中性,滴入无色酚酣溶液后,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滴入无色酚SU容液后,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所以答案是:BDo

17、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

11

A.该图象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7n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Z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AC

解析:

A、根据图象,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l,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

中,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pH=7,故B正确;C、当滴入溶液的

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盐酸还有剩余,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HCI、NaCI,故C错误;D、滴入溶

液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D正确。故选AC。

18、探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中装的是液体,烧瓶中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

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选项滴管中烧瓶中

ACa(0H)2溶液HCI(气)

BHCI溶液Zn(固)

CNaOH溶液C02(气)

12

DH2s(浓)H20(液)

A.AB.BC.CD.D

答案:AC

解析:

A、氯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小,气球变大,故A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小,气球变大,故C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o

19、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热蒸发过程中,当溶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纸上称量

E,将稀盐酸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

F.过滤时,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答案:ACDF

解析:

A、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错误;

B、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产生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可用稀盐酸洗涤,故正确;

13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

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

E、将稀盐酸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故正确;

F、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防止损坏

滤纸,故错误。

故选ACDFo

20、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

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D.石蕊呈紫色

答案:AC

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液显碱性,遇石蕊能够使石蕊变蓝;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产生气泡;故选项正确;

D、石蕊遇到硫酸时会变红色,因为硫酸的溶液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14

故选:ACo

21、如图,通过胶头滴管向广口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能使气球鼓起来的是()

0——气球

选项广口瓶中的物质胶头滴管中的物质

溶液

Aco2NaOH

B浓硫酸

02

Cco石灰水

DNH4NO3固体水

A.AB.BC.CD.D

答案:AD

解析:

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使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故A正确;

B、氧气和浓硫酸不反应,瓶内的压强不变,气球不能鼓起,故B错误;

C、一氧化碳与石灰水不反应,瓶内的压强不变,气球不能鼓起,故C错误;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而使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故D正确。

故选AD。

小提示:

滴加某液体后,小气球能鼓起来,则说明滴加的液体能与瓶内的物质反应而使瓶内的压强减小。

22、我们身边的许多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酸碱度)通常用pH来表示。请你根据下

图判断,下列物质具有酸性的是

15

2

5

3

13

1

X

A

PH

12

所柠

厕厨房

清洁清洁

剂—

!橘子草木剂

酱灰水

果油

具清洁

.炉

牙膏D

子C.

.橘

醋B

A.

:AB

答案

解析

有酸性

知,具

由图可

强。

性越

小酸

值越

,pH

越强

碱性

越大

H值

性;p

显酸

H<7

性,p

显中

H=7

性,p

7显碱

pH>

橘子

醋、

的是

B。

故选A

确的是

说法正

、下列

23

子数

等于电

一定不

质子数

离子中

A.

定不变

个数一

种类和

原子的

分子和

应前后

化学反

B.

:1

约为2

之比

体积

d的

凡与

器中

,电解

验时

解实

水电

C.

变质

溶液未

aOH

,则N

气泡

酸,无

稀盐

几滴

滴加

溶液

aOH

中的N

空气

置在

向露

D.

:AC

答案

解析

确;

法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